当前位置 首页 重返1987:开局忽悠我妹不嫁人 第621章:顺水人情

  “我看着好像是老屋村的人,以前在集市上看见过他,但不知道他的名字。”刘冬菊犹豫的告诉了刘星她所知道的信息。

  “是老屋村的啊!”刘星闻言松了一口气,当下也没有再多想:“那不管他了,但以后到我们家来买鞋子的,不能一次性给一个人买走,那样其他人就买不到了。”

  不是他想囤货奇居,而是他以旧轮胎制作鞋子卖钱的时候,还想改善周边村子百姓的穿鞋条件,要是都被一个人给买走了,虽然钱没有少赚,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最后细细一想。

  这种怪怪的感觉就是怕有人看到这其中的商机。

  最后拿去其他地方高价卖。

  这可跟他的初衷背道而驰。

  别说这样的可能性没有,毕竟现如今鞋子可是高价商品,而且有钱都不见得能够买得到。不过大姐既然认识这个陌生中年人,那就应该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性。

  想到这的刘星笑了笑,他知道丁兰、牛连芳还没有吃早餐,在跟母亲、大姐交代了几句后,当下带着就朝厨房走去。

  厨房中,还有没吃完的红薯稀饭,散发着阵阵余温还有淡淡清香。

  刘星没有请丁兰跟牛连芳吃剩饭,而是从墙上的编织袋中拿出了十来个白色的糍粑:“家里面没有其他吃的东西,就数这糍粑跟红薯最多,你们吃吗?”

  说完,扬了扬手中的糍粑。

  糍粑是糯米制作而成。

  放在铁丝网上烤熟可是难得美味。

  当然了,也可以用油煎。

  但刘星不想这样做。

  毕竟一大早的吃的太油腻可不好。

  然而丁兰跟牛连芳却是根本就没有计较这么多,其中牛连芳拿起了碗柜中的碗筷:“烤什么糍粑啊!我吃一碗红薯稀饭就行,这样好吃的早餐在我家还吃不到呢!”

  “不错!我们吃红薯稀饭就行。”丁兰跟着从碗柜中拿出了碗筷。

  也许她们是真的饿了,也许他们真的没有拿刘星当外人。

  总之一句话,他们舀起了一碗红薯稀饭,坐在厨房的门口就随意的吃了起来。

  刘星看着笑了笑,他见锅里面的红薯稀饭可能不够,当下生火烤起了糍粑。

  为了防止糍粑粘在铁丝网上,他特地在铁丝网上刷了一些菜油。

  不一会的功夫,烤糍粑特殊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本来感觉已经吃饱的牛连芳,在嗅动了一下鼻子后,连忙跑到了灶台前:“我的天!我在家里面吃糍粑的时候为什么没有这样香啊!”

  “那是你们家用油煎的吧?而不是烤。”刘星回了一句。

  油煎跟烤可是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油煎的很容易腻人,吃几个就吃不下去了。

  而烤着吃的话,不粘、不腻、香脆可口,有种吃锅巴的味道。

  要是在放上一点糖,那可是人间美味。

  “也是,熟了没有。”牛连芳有些急不可耐了。

  很显然,她也是一个正宗的吃货。

  这看到有好吃的,连矜持叫什么都不知道了。

  当然了,在刘星面前也不需要矜持,毕竟他们把刘星当做弟弟。

  “稍等一下,马上就好!”刘星见丁兰也盯着铁丝网上的糍粑,当下连忙从编织袋中又拿出了几个。

  毕竟糍粑这东西不属于正粮,一两个那是吃不饱的。

  片刻之后,第一批六个糍粑烤好了。

  这六个糍粑里嫩外焦、颜色金黄,还散发着淡淡的糯米香味。

  刘星拿起筷子夹起一个放在了牛连芳的碗里:“你慢点吃,这个刚烤好的很烫。”

  “知道,知道。”牛连芳用筷子夹起就吃了起来。

  第一口的确是烫到了,但第二口她就爱上了烤糍粑的味道,那种吃货的满足感,简直不能用言语还形容。

  丁兰见牛连芳吃的这样有味,连忙也夹起一个放进了自己的碗中,在吹了吹尝到了味道后,连忙将剩下的几个也都夹到了碗中。

  这让牛连芳有些哭笑不得:“你给我留一个行不行,我好久都没有吃到这样好吃的糍粑了。”

  “就不给你吃。”丁兰淡笑端着饭碗跑出了厨房。

  牛连芳也没有生气,而是帮刘星烤起了糍粑:“你家这糍粑还有多少啊!有多的话我等下买一些回去吃,行不?”

  “买什么买啊!姐你喜欢吃的话,等下我送你几十个。”刘星随口回道。

  “行!”牛连芳没有跟刘星矫情。

  毕竟在农村,几个糍粑真的不值多少钱。

  要是给刘星钱,反而有些看不起刘星的意思了。

  因为之前看到刘星这小子制作鞋子,可是赚了不少钱。

  只怕一天的收入都比他这个市局干警一个月的要高。

  “刘星,我也要几十个糍粑带回去吃,你可别厚此薄彼。”丁兰端着饭碗进进了厨房,认真的提醒了一句。

  “可以,我的姐姐。”刘星回道。

  “那你快点烤,我还想吃几个。”丁兰见土灶里面的火有些小,连忙放下碗筷帮忙添起了柴火。

  刘星笑了笑,卷起衣袖就埋头烤起了糍粑。

  牛连芳看了一下手表上的时间:“丁兰,你说吴局长这去老屋村办案,什么时候能来刘星这里接我们啊?”

  “这我哪里知道,吴局长可是你的顶头上司,不是我的。”坐在小矮凳上的丁兰回看一句。

  “你的顶头上司不也来了吗?”牛连芳脸上的笑容在这时收了起来。

  很显然,这次吴局长来老屋村办的案子有些不简单。

  要不然工商局绝对不会跟吴局长联手来老屋村。

  刘星听出了话外之音,他起先不想多问的,毕竟这事情与他无关。

  但在想了想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老屋村发生了什么大事吗?值得吴局长亲自出手?”

  牛连芳跟丁兰对望了一眼,在犹豫了一下才道:“告诉你也无妨,我们接到群众举报,说老屋村的供销社买卖假冒农药跟化肥,目前正在调查取证。”

  “这样啊!”刘星缓缓点头。

  农药跟化肥,在八十年代可是重要物资,关系着千万百姓的穿衣吃饭,的确值得重视。

  只是按道理八十年代假的农药化肥应该没人能够制造出来才是,这突然间说有人造假,还危害到了老百姓的利益,说实话真的是有些始料未及。

  “对了。这样重要的事情,你们俩怎么到我这来了。”刘星在回过神来后,就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车子在半道上坏了,我们只能下来。”牛连芳道出了原因:“再加上我们调查取证被分到了硝石村,所以我们就来你这蹭吃蹭喝了。”

  “不错。”丁兰淡笑跟着点头。

  本来不想来的,但实在没地方去,也没有熟人。

  所以只能来找唯一认识的‘弟弟’刘星了。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这样调查取证有意义吗?”刘星忍不住吐槽道:“到时候打草惊蛇,让老屋村供销社的老板将假的农药化肥给藏起来,那你们岂不是白走一趟。”

  “不!绝对不会白走一趟。”牛连芳认真的说道:“毕竟据举报人的线索,这老屋村的供销社买卖假的农药化肥有好几年了,只要我们在村民的家中查到假的农药化肥,那老屋村供销社的肖老板绝对插翅难逃。”

  “我的意思是,你们还不如直接去老屋村的供销社查呢!”刘星提议道。

  农药化肥一般在村民家中是不会放太久的,因为受潮就会分解掉。

  也许在几十年后农民根本就不在意,但是在八十年代,这样的事情那是绝对不会允许发生,因为农药化肥太贵太贵了,都是按指标+票证+现金获得,其他的渠道根本就没有。

  这也就是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为什么有捡狗屎这样一个职业。

  究其原因,那都是农药化肥是好多农民都卖不起的缘故。

  “老屋村的供销社早就查了,根本就没有证据,这次也只是走走过场。”牛连芳无奈回道。

  “而且供销社属于国营企业,有好多关系户照着他们,我们要想去供销社调查取证,那是难上加难。”丁兰跟着补充了一句。

  “这倒是。”刘星不得不承认。

  供销社在七八十年代可是最火的国企,养活的人那不知道有多少。

  谁要是动了供销社的利益,那肯定会有好多人站出来阻拦。

  也就是说,这次吴局长去老屋村调查取证,只怕是徒劳无功。

  难怪丁兰跟牛连芳会在半道上退出来找他,原来是深谙其中的内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