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 第二百一十三章 伯乐

《水浒:从卖私盐开始》第二百一十三章 伯乐

作者:希振 字数:3389 书籍:水浒:从卖私盐开始

  时维七月,序属初秋。

  孟秋时节,天气反倒反常起来。

  有着八百里水泊的氤氲涵养,整个夏季,哪怕是温度最高的五六月份,梁山上也不见有多么酷热,反倒是进了这七月,气温挠的一下就上来了。

  自打几天前的庆功宴开罢,整个梁山一带的气温就一直居高不下,人人都道今年的秋老虎端的厉害。

  此时山顶聚义厅内正开着一场议事大会,厅内虽然门窗尽皆洞开,但是仍不顶事,空气似乎丝毫没有流通一般,整个屋内闷热无比。

  即便与会者皆穿凉衫布褂,脚上都是露孔的八搭麻鞋,可还是难挡此间热度,满座人无不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唯独邹润面色红润,精神振奋,浑身上下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一般,正在有条不紊地安排一系列大事。

  钱粮之事自然是第一个要设法解决的,不管是日常的人吃马嚼,还是水军战船的修补和购置,乃至于喽啰们秋装的筹备,都要大笔的钱粮支出。

  登云山的盐货海货虽然已经成功运达,晁盖和朱贵也各自下山去忙活这件事,但买卖交易是需要周期的,在此空档期内,还亟需一笔现银用于周转。

  这就少不得要重新拾起老本行,再度下山一遭,搞搞惩恶扬善、劫富济贫的传统军事行动了。

  “曹正何在?”

  “小人在。”

  听到曹正应答之声音色洪亮,见其站立之姿挺拔端正,邹润心里已然有底,当初杨志必然留手,不然短短数日曹正只怕仍是下不来床。

  “看样子你恢复得不错,我便吩咐你一个差事如何?”

  正欲建功的曹正大喜,立刻做出表示。

  “启禀寨主,小人早已无碍,寨主但有差遣,小人水火不避!”

  “哈哈,无碍便好。”邹润笑着点了点头,接着又点了林冲的将。

  “着命以林冲为主将,曹正为副,去水泊稍远之地,按照情报营提供的一应名单,前去惩恶扬善,取其不义之财,一部分散给贫苦百姓,一部分押解回山寨,以敷公用。”

  不去远点不行,近处的土豪劣绅早就被梁山收拾一空,余者也都战战兢兢,收敛恶行,现如今梁山周遭不敢说是夜不闭户的大治之世,那也是乡风和谐、人民和美之所在。

  所以是时候将梁山的影响力和触角加以延伸,有了前番的胜绩,远些州县的狗大户们也该感受一把来自梁山好汉的恐惧了,邹润将这个差事交给林冲师徒去做,摆明了是要给曹正送功劳,帮助他更好站稳脚跟。

  这番美意二人自然懂得,立刻就双双接令。

  “嗯,好生做,得胜回山我还有一道要紧差事交与你。”

  邹润这话是对曹正说的,他早有谋划,等到曹正功成回山,他就会以立功为由将其派到朱贵麾下担任实职,负责拓宽再远一些的私盐市场,相信以曹正的武力和智勇,这件事将会成为他在梁山发迹的踏脚石。

  林冲和曹正这厢接过令符军帖,自去调拨军马不提。

  目送二人出了聚义厅,邹润随即又问起了另一件大事。

  “大师,处置和吸收俘虏之事做得如何了?”

  此战梁山损失不少,但也抓了一批俘虏,根据单庭珪和魏定国临走前主动汇报,这批俘虏里有不少好苗子,其中不少都是他们当初训练出来的精锐,邹润曾将此事全权交由鲁智深去负责,今天就是询问此事进度的。

  身体胖大的鲁智深遭不住如此炎热的天气,他先用汗巾揩去额头上一层明晃晃的汗水,这才起身答道:

  “回寨主,此战收捕俘虏近五百人,均为在城禁军。”

  鲁智深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邹润眉头皱了起来。

  所谓在城禁军便是其家属大都在凌州境内居住,这等禁军即便素质再好也不能随意充入梁山,毕竟家眷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重要的钳制,家人身处官府治下,那这些人即便强征入梁山,也绝对做不到百分百为梁山而战,一旦异日战端再起,难保不会有人生出二心。

  鲁智深看破了邹润的疑虑,也知道他想说啥,立刻爽朗一笑,大声道:

  “哈哈,寨主无须烦恼,此事洒家已处置妥当,保证新补入军者定无反复之忧。”

  无比笃定地说完这句话,邹润脸上疑云更甚,鲁智深见状便不再卖关子,大大方方说出了原因。

  “说来此事多赖吴参军和金参事之力。”

  当着满厅之人的面,鲁智深开始娓娓道来。

  原来,鲁智深知道个中情由之后,也感到甚是棘手,这批在城禁军可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家有口在凌州境内的,另一类虽是在城禁军但却是无牵无挂的光棍汉。

  很明显,后者肯定是梁山最想吸纳的存在,但是这样一搞问题就来了——那前者怎么办呢?

  杀肯定是不能杀的,放却也不能平白无故就放了,常言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对于光棍禁军来说,大家都是俘虏,凭啥你就能随随便便下山,我就得留在山上当喽啰?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势必会引得整个俘虏群体的人心动荡。

  就在鲁智深为此感到极度头疼的时候,金大坚和吴用先后找上门来,主动建言献策。

  金大坚先到,他主张效仿前番郓城故例。

  所谓郓城故例其实就是邹润为了解救晁盖,第一次和官府正式交手,当时抓了郓城县县尉、都头雷横,以及一大批交不起赎金的倒霉蛋。

  前者交完钱全都放了,至于那些倒霉蛋现在还在山上做苦役呢。

  经过金大坚这么一说鲁智深瞬间就明白了,那就是以赎金和苦役作为换取自由身的代价,以此换来加入梁山那批俘虏的心理平衡。

  说完这些金大坚便起身告辞,鲁智深客气的送出门外,屁股还没落座,吴用后脚就来了。

  他也是来献策的,并且所献之策和金大坚不谋而合,但相对于金大坚只提出了大致的计划,吴用的方案就相对详细得多,并且环环相扣。

  首先就是如何彻底区分这帮禁军是否假报瞒报个人信息。

  吴用主张采用互相检举印证之法,其大意就是驱使每个俘虏说完自己的情况后,必须再交代其他俘虏的信息,然后将所有信息交叉印证,这样就能得出每个人相对真实的个人背景。

  得出背景之后,光棍汉自然全部打散补充进自家队伍,而有家眷在凌州的一律面对两个选项,要么缴纳赎金,要么做满两年苦役再任其下山。

  就连赎金和苦役的施行标准吴用都规划好了。

  他认为罚金定在八十贯至二百贯之间比较合适,普通禁军取最低值,大小军官按照官职相对上浮标准,真要是有其家人来赎人,钱够就放人,没钱的统统编入苦役营了事。

  这么一来,被强征入伍的俘虏在有了比较之后便会心里平衡下来,然后再对他们进行特别“思想教育”,相信梁山上相对公平的军队环境、良好的风气作风以及更高的伙食待遇标准,绝对会使这些俘虏明白留在梁山的价值所在。

  反正对于封建时代的小兵来说,大部分都没啥国家概念,在哪不都是提刀卖命?那还不是有奶便是娘?

  再加上北宋当下实行极其离谱的逃兵法,大不了哪天梁山败了,再改换门庭,照样还是当兵吃粮不是?

  鲁智深仔仔细细,前前后后全部解说透彻,然后报出了最终数据。

  “按上述之法,近五百俘虏共择选三百人入我梁山,其中步军补入一百五十余人,骑军补入二十余人,水军补入一百余人,余者全部归入劳役营,在山寨从事伐木、筑造、打铁等力役。”

  “好!非常好!”邹润丝毫不吝啬自己的满意和赞赏,连道了两声好。

  这两声好既是对鲁智深此次很好处置了俘虏一事的肯定,也是对吴用和金大坚逐渐发挥作用的欣喜。

  可以看出,自从经历上次所献三策但对如何实施一知半解的事后,吴用认认真真将邹润的建议听了进去,并开始由大到小、具体而微地思考如何妥善完成一项事务。

  金大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开始显现,虽然目前他有些像刚上山的吴用一般不够接地气,但是相信假以时日,他们都可以成长为得力的臂助。

  邹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这也是他将吴用和金大坚放在梁山,将裴宣和萧让放在登云山的初衷。

  简陋寒酸的文臣班底已经搭起了雏形,虽然他们四人都不是谋定天下的大才,但是只要他们肯积极发挥作用,慢慢扛起解决日常的行政事务的大梁,能做到这个地步邹润就已然欣慰不已。

  所以必须得赏!

  “传令下去,参军吴用,参事金大坚,献策有功,各赏秋袍一件,白银五十两,以资鼓励。”

  赐以金帛这是上位者的例行手段,五十两虽然不多,而且眼下是秋老虎肆虐之时,秋袍也不当穿,但是这个意思还是表达到位了。

  无论吴用和金大坚都对邹润的鼓励显得很是受用,纷纷起身行礼答谢。

  就在众人为眼下这股将相和、君臣谐的融洽氛围而发自内心的欢喜时,一声急促的急报声打破了聚义厅内的美好。

  “报!!!大事不好!!”

  “启禀寨主,骑兵营来报,近来持续高温,山寨马匹均有不同程度患病,这几日已接连倒下数十匹战马,山寨兽医束手无策!”

  ………………

  梁山后山,一处依山傍水的山坳里,遍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马棚。

  邹润行走其间,望着马棚下一匹匹有气无力、嘴角吐沫的马匹,他的嘴角也随之不停地抽搐。

  在距离这不远处,还有一处马厂,数十匹往日龙腾虎跃的战马连站都站不住,严重者口鼻甚至同时往外渗血,当真惨不忍睹。

  一圈看完下来,邹润内心是既心疼,又愤怒,他面上犹如阴云笼罩,声音低沉寒冷。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为何不早来报我?”

  张俊将头狠狠低下,根本不敢跟邹润本人对视,纠结再三,还是无奈说出实情,他知道,在梁山,说假话比说实话的后果更可怕。

  “前几天,上山的兄弟都传说……说恁新纳了一房妾,大喜的日子,俺便不敢拿小事去触霉头……”

  “可……可没想到就几天的功夫,接连倒下了数十匹,几个兽医多番施诊,却药石无医……”

  话没说完,张俊就顶不住身边愈来愈重的一股强烈威压,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半个字也不敢再说。

  我就知道!肯定是因为纳锦儿的事传了出去,若非如此,谁敢匿情不报!

  呼……

  邹润不断深呼吸,努力压下心中的暴虐,他知道这事也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因,不能全赖在张俊头上。

  “起来吧,事已至此,只能亡羊补牢了,你可有他法?”

  张俊显然知道邹润会这么问,他立刻奉上了一条传言。

  “俺延请了沿湖一带的有名兽医,他们虽然都束手无策,但是内里有人献言,说是有一人或可救此病症……”

  “直接说姓名就是,那人是谁?”

  “传闻此人复姓皇甫,单名一个端字……”

  张俊话还没说完,邹润直接出声打断。

  “传令情报营,立刻寻访皇甫端下落,礼请来山施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