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的姑父叫朱棣 第二百五十九章 陈平一样的的人物

《我的姑父叫朱棣》第二百五十九章 陈平一样的的人物

作者:青史尽成灰 字数:2649 书籍:我的姑父叫朱棣

  “景昌贤侄,陛下让我练兵,还让我为北伐先锋……我,我终于能学着父亲,纵横大漠了。”

  徐辉祖眼泪汪汪的,一手抓着徐景昌的腕子,一手抓着酒杯,往喉咙里灌烈酒。

  这是个深沉内敛的,他轻易不会表露感情,尤其是在晚辈面前。

  没法子,只有借着酒盖脸,跟徐景昌聊了起来。

  徐景昌能说什么,只有陪着大伯喝酒,然后随口道:“大伯,你有把握吗?”

  “没有!”徐辉祖回答干脆。

  徐景昌顿时愕然,这么直接吗?

  徐辉祖又喝了一口酒,这才跟徐景昌道:“你是知道大伯的,我早年是跟着太祖皇帝,还有父亲学过兵法,也几次练兵剿匪,但我对付的都是土匪山贼……然后就被最大的土匪头子打败了。论起领兵的本事,我远不如陛下的。”

  徐景昌翻了翻眼皮,“这我能看出来。”

  徐辉祖又道:“我练兵的本事,也只是堂堂正正而已,要对付蒙古诸部,我差得太远。尤其是骑兵攻伐,我更是不行。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徐景昌点头,“明白,您就是科班出身,按部就班,堂堂之师,善于结硬寨打呆仗。硬拼无人能及,需要权变机谋的时候,伱就不行了,对吧?”

  徐辉祖愕然少许,无奈点头,“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那你没事瞎逞能干什么啊?”

  徐辉祖陡然提高嗓门,“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当年你爷爷败过一次,我要替他老人家找补回来。”

  徐景昌不服气道:“那也不能乱来啊!你明明没把握,硬要逞强,万一连累了大局怎么办?”

  徐辉祖看了看徐景昌,突然笑了,“我是不够机敏,但是咱们家有人比我强啊!”

  “谁?”

  徐景昌低呼一声,随即意识到了什么,他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不会是我吧?”

  徐辉祖一拍桌子,大笑道:“聪明,咱们伯父侄子联手,无往不利!”

  徐景昌同样拍桌子了,“您开什么玩笑?我是能领兵的人吗?”

  徐辉祖哼道:“怎么不行?首先,你姓徐,你是徐家的人!”

  原来徐家的人有自带天赋啊?

  “其次,你是定国公,世袭罔替的国公,哪有不会领兵的?”

  徐辉祖笑呵呵道:“你小子不学也要学,不领兵也躲不开,你也不想被朝臣看不起吧?”

  徐景昌眉头挑动,谁敢瞧不起我?

  我送他进诏狱!

  至于领兵这事,徐景昌半点不想掺和……这倒不是他贪生怕死,问题是他真的不善于这事,徐景昌也试图训练过锦衣卫。

  但他发现自己除了能教一点队列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了。

  如果是剿匪作战,他还能摸索下经验,慢慢提升。

  可如果一上来就是几万骑兵,远征大漠,荡平多年的宿敌……对不起,他不是霍去病,真没有那个本事。

  只不过这次徐辉祖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以为凭着他的机灵,可以弥补不足,然后打个漂亮仗,这个想法怕是落空了。

  不行就是不行,逞强也没用啊!

  徐景昌思忖再三,突然道:“大伯,你手上有多少蒙古人?”

  徐辉祖一怔,“你什么意思啊?”

  “没什么意思,就是咱们麾下,能有多少蒙古骑兵?”

  徐辉祖想了想,其实蒙古兵在大明的数量还真是不少。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就俘虏了不少蒙古人。

  千万别以为大元朝是蒙古人的,所有蒙古人就都是人上人!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相当多的底层蒙古人加入了明军……老朱还特别降旨,对这些归附的蒙古人一视同仁。

  随后朱棣镇守北平,麾下也有不少蒙古人,不用说还有专门蒙古人组成的朵颜三卫。

  只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徐辉祖迟疑道:“你打算用这个蒙古人,对付蒙古人?”

  徐景昌摇头,“怎么能这么说呢!咱们麾下以鞑靼为主,要对付瓦剌啊!”

  徐辉祖尴尬笑笑,“你这就用上了分化瓦解是吧?”

  徐景昌笑道:“大伯,我的意思,咱们可以收买骑兵……凡是愿意给咱们打仗的,可以授予草场。”

  “给他们草场?可咱们没有啊!”

  “你打下来不就有了!”

  徐辉祖被说得哑口无言,他必须要缓缓了。

  多收拢蒙古人,让他们冲锋在前,这绝对是正确的。

  徐辉祖知道,当初霍去病能横行大漠,每一次出战,都是战果辉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霍去病能收拢匈奴人,让他们充当向导。

  不然茫茫草原,一头扎进去,找不到路出来。那就不是冠军侯,而是迷路侯了。

  所以这一步是对的。

  要收拢蒙古人,就要不吝赏赐。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给予草场,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还没有到手。

  “你这么干,万一这些人日后又反叛了大明,你看该怎么办?”

  “很好办啊,关键就是要把他们分得足够细,分出去几百个上千个牧场,让他们遍地是大王,富贵又辉煌。这不是很简单吗!”

  徐辉祖认真思忖着,突然他笑了,“这我就有点听不懂了,你对付女真诸部,我瞧你尽量保全,不愿意打散了。怎么到了蒙古诸部这里,就要分散了。这是什么道理?”

  “这就叫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徐景昌道:“女真人尚属于渔猎阶段,他们的部落分散,没有什么核心认同。这时候如果打,没准会促成各部团结,让他们真的团结在一起,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需要跟他们平等贸易,好好做生意,潜移默化,不断影响,收拢人心。不知不觉间,把女真诸部收拢过来。”

  徐辉祖点头,“说的有理,那蒙古人吗?”

  徐景昌笑道:“蒙古人可不一样,他们早就完成了统一,而且还成立了大元朝,即便被我们赶到了草原,他们的文明程度也远高于女真人,还有黄金家族在。蒙古人是想着统合草原,然后跟咱们作对的。所以针对蒙古人,我们就需要不断的分化瓦解,收买拉拢。有些时候,用银子比用刀子更好。当然了,我们还是需要有刀子的,需要亮剑的时候,要能拿得出来,不然可就成了笑话。”

  徐辉祖眉头紧皱,思忖再三,终于含笑点头,十分感叹,“你小子的花招太多,虽说你用兵打仗未必行,但是跟你对阵,也未必有什么好下场。”

  徐辉祖当即点头,“行了,这回我心里有数了。”

  这一顿酒喝完,徐辉祖立刻行动起来,他的时间真的不多。

  仅仅三个月,就要准备好人马,而且还要保证必胜,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徐辉祖有了侄儿教的好办法,心里也多了几分胜算。

  他先在军中招募蒙古骑兵,精通骑术,弓马武艺超群者优先。

  能够熟悉道路,可以寻找到草原部落的,立刻官升一级。

  享受双份军饷,按照功劳大小,授予草场。

  这个命令公布之后,徐辉祖立刻就剩下一个麻烦,他如何从海量的人员当中,挑选出真正有本事的,避免滥竽充数,被人给骗了。

  徐辉祖忙得没有休息时间,夜以继日,可谓是熬干了心血……毕竟这次用兵对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徐辉祖要挽回徐家名声,要洗雪父亲的遗憾,一切的一切,都在这一次了。

  伴随着人员散出去,徐辉祖渐渐的得到了许多消息。

  其中最紧要的一条,徐辉祖看得很是惊讶。

  他急匆匆找到了朱棣。

  “陛下,根据密报,据说鞑靼可汗鬼力赤并非黄金家族后裔。很可能是瓦剌人。”

  朱棣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如果真是这样,或许这就是个天赐良机。

  他急匆匆把徐景昌叫来。

  面对这个消息,徐景昌倒是很淡定,因为他之前已经下功夫研究了一下,明初的北元历史,是一本烂账。

  主要是从中原退回去,由一个庞大帝国,变回了部落,而这个部落还分裂成了东西两部。

  这里面的复杂程度,难以言说。

  比如一再提起的阿鲁台,他现在是鞑靼部的太保,统领兵权,势力庞大。

  但是这个阿鲁台是从波斯那边过来的,按照道理,属于色目人,并非蒙古人。

  这也是他不能自立为大汗的原因。

  而鬼力赤汗是阿鲁台拥立的,此人是不是黄金家族血统,也十分存疑。

  根据密报,他可能是吉尔吉斯人,是阿鲁台推出来的傀儡。

  “这么说阿鲁台专权,鬼力赤又是个冒牌货,鞑靼部人心散乱,正是出兵的时候。”朱棣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这回谁也阻挡不了自己了。

  徐景昌稍微思忖一阵子,他也同意出兵,但却不是出兵讨伐鞑靼。

  “陛下,臣以为咱们该帮着鞑靼,抵御瓦剌入寇。”

  “抵御瓦剌?你的意思是瓦剌要攻打鞑靼了?有消息吗?”

  徐景昌一笑,“这就要看陛下需要不了。”

  朱棣眉头紧皱,“你直接说!”

  徐景昌笑道:“臣建议立刻把这个消息散布给瓦剌……然后咱们这边盛情邀请鬼力赤汗和阿鲁台太保,过来比武交流,双方通商修好,一起发财。”

  朱棣这才看了眼徐辉祖,“你这个侄子怎么样?”

  徐辉祖低声道:“可比汉高祖的陈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