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废气 哲学是一滴眼泪

《废气》哲学是一滴眼泪

作者:九掌 字数:1341 书籍:废气

  九掌摘下一片叶子示众云:

  哲学是智者眼睛里的一滴眼泪

  听过莫扎特就不会再听肖班了,莫扎特和肖邦的区别:有一滴泪在眼里将落未落时,肖邦会让那滴泪漂亮的滑落下来,莫扎特绝不会让那滴泪掉下来,会让那滴泪一直在眼里闪烁打转。如果哲学也是一滴眼泪的话,就是肖邦眼睛里的那一滴泪,而禅悦则是莫扎特眼睛里打转的那一滴眼泪。

  “幻想空间”说:“哲学就是能使你心折服的话,即使我胡说八道,只要你认为对,我说的就是哲学。”尼采说:“你遭受了痛苦,你也不要向人诉说以求同情,因为一个有独特性的人,连他的痛苦都是独特的,深刻的,不易被人了解,别人的同情只会解除你对痛苦的个人性,使之降低为平庸的烦恼,同时也就使你的人格遭到了贬值。”

  --尼采《快乐的知识》

  没错,就连哲学本身也只是让人们觉得是有一些哲理的话而已。对此哲学本身也无需向任何人诉苦,而事实上,哲学是唱给大自然的颂歌,是对大自然的颂。

  哲学始于古代文明对大自然的颂,与祭相连,亦如在禅宗的公案里,有许多雪窦禅师的颂,也是赞美诗,而祭是则是对大自然的感激。华哥哥家的祭是人世的,《诗经》与《礼记》里有关祭馔酒宴与寻常老百姓家的家常便饭一样,好到只觉得是人世的,好到神仙也可以与民间百姓同食,而没有半点巫咒。哲学也是诗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诗歌,而诗歌就像数学、音乐、绘画一样,没有国界,属于全人类,有一部古代的诗集叫做《梨俱吠陀》,亦如华哥哥家的《诗经》,皆是对大自然的颂。哲学被称为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而走向了学问也还是后来的事情。本体论是探究世界的本源或基质的哲学理论。认识论,即个体的知识观,也即个体对知识和知识获得所持有的信念,这听上去像是某一位哲学家说过的话。实践论则涵盖诸多方面,而后来把这也学问化了。

  哲学要怎样才能飞越哲学本身而成为一种智慧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果哲学是一曲大自然的颂歌,那么谁来作词?谁来谱曲?又是谁来唱?这更是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今的哲学成了说唱,词和曲分离,而从曲中脱落下来的支离破碎的词则成了哲学,再被时空打碎成只言片语,而成为“口头禅”。哲学要超越哲学而成为一种智慧,先要晓得一个字“无”。记不得是谁写的“无诗怨东风,情入字,写尽一片痴。”不知无,就没有悟,有悟而不修行,也是无法飞跃的。人也往往是在人生中遇到劫难,才悟得一个“无”字,而修行也是后来的事情。

  我们可以观察,在每一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皆是悟得了一个“无”字,就像在新石器时代发明了轮与杠杆,还有数学、天文、音乐等,皆是悟得了一个“无”字。

  哲学飞跃哲学本身成为一种智慧,这是一种了不起的智慧,而新石器人的智慧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智慧,新石器时代和晚期“智人”出走非洲散布到全世界,这与其说是出走,不如说是文明的春暖花开。彼时,石器的制作和早期差别很大,不再是数百万年以来一直未变的简单打造切割,而是诞生了一系列制作工艺繁杂的手工艺品,仅从考古出土陶瓷、青铜、铁器、玉器、碳化纺织品残片和水稻硅质体等文化遗右表明,几千年前古人的冶铸技术、农业、制陶、纺织业等都相当发达,而后释迦牟尼所说空与色,老子所说无与有,也不过是把新石器时代的智慧又来翻了一遍,而今人连翻的能力都尽失,变成“抄弟”,以我家小主为典型代表。新石器时代人是渡过洪水时一起都悟得了“道”,亦如我家小主渡过了情劫也才悟得“禅宗剑”,而修行练剑也还是后来的事情,至于小主口中的构建“华学”,则把这看作是一个志士的修行,成则幸,不成也是幸,故孟子来说“性善”倒是比什么都好的,把“情”注入了剑,成了一把“情剑”。

  禅宗剑烟雨晚晴

  烟雨晚晴,云淡尘轻,煌煌牂牂。杨柳涧水,随风寻香,青青白白。

  我把禅林度此生。谁为主,诗酒画社。隐隐小楼,自爱其闲,莫问年华。

  九先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