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第21章:不能改变的态度

《诸天从长津湖开始》第21章:不能改变的态度

作者:村中修狗 字数:3583 书籍:诸天从长津湖开始

  1937年8月底,国军在蕰藻浜以北,长江南岸的吴淞,宝山,月浦,杨行4点之间,构成一个棱形四边形防御地带。

  在其右侧是吴淞至宝山一线,阻击日军王牌第3师团西进。

  月浦至杨行一线为左侧,阻击敌精锐第11师团南下。

  宝山至月浦为正面,抗击从川沙口,石洞口等处登陆南下的之敌。

  而罗店至刘行一线,则是整个棱形防御地带的中心枢纽;势必成为整个淞沪会战的主战场。

  罗店一带是平原,地近长江口,土质疏松,无天然屏障可以依托;国军仓促上阵,根本来不及构建防御工事,又缺乏重火力,只得凭着血肉之躯抵挡日军海陆空优势火力的攻击。造成国军第一线部队整连,整营浴血沙场,然后增援部队再填进去反攻。很多营,团,甚至师,顶上战场几天,就打的精光,堪称血肉磨坊。

  向沼白前进的时候,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映入眼帘。

  淞沪战场基本没什么高山,无险可守,这样的大平原最适合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展开,海陆空三栖相互配合,神州大地。日军这一时间段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也是顶级的,反观国军,绝大多数加入军队的都是农民,没上过战场,只是经历了几天的训练,还没有实弹打靶。

  就拿夏远所在的二排来说,整个二排四十号人,连一挺机枪都没有,甚至连手榴弹都没给他们发,只有十发子弹,以及膛线都磨平了的老套筒,莫要说日军一个排进攻,就是一个班进攻,他们这些人都顶不住。

  日军的一个班都有配置轻机枪,掷弹筒,而且单兵素质非常高,射击精度非常准,他们排大都是庄稼汉,一辈子都跟庄家打交道了,即便是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训练,训练成果又能高到哪里去。

  就是日本鬼子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的让他们去打,十颗子弹估计一颗都打不中,没经过实弹打靶是一个原因,枪的精度又是另外一个原因。

  像二排这样的部队在整个国军内部太多了太多了。

  淞沪战场七十多万国军部队,武器装备豪华的能有多少,没多少。尤其是川军,出门穿着草鞋,很多人都没有枪,拿着大刀长枪就出川了,即便是那些有枪的,所谓的枪还是往枪管里塞黑火药的火铳。

  身处这个时代的无力真正的展现出来,仿佛一块巨石压在夏远的心头上。

  这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兵员素质、武器装备、作战战术、上级指挥官的头脑等等,所有的因素加起来,淞沪会战失败是必然的。

  抗美援朝战争,虽说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不如美军,但抗美援朝战争可是一个人均战神的战场,单兵素质、战术以及上级指挥官的指挥都远远超过了美军。

  美军更是更换了三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就是打不过大将军。

  思来想去,夏远觉得即便是自己当了营长,团长,在战术安排上比得过日军,但是在士兵的素质完全不如日军的情况,也很难打赢这场战争,除非他在各路集团军中,拥有非常高的话语权。

  “前边就是沼白了,加快速度。”二排长赵世国大喊一声。

  赵世国在二排的存在感很低,是一个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但是在训练之中非常苛责,大骂他们是经常的事情,这就感觉到非常奇怪。

  徐溜私下里跟夏远说起过赵排长,“赵排长是兄弟两人参军,他弟弟在一场战斗中,为了掩护一个新兵而牺牲,那个新兵平日里没有好好训练,到了战场被吓蒙了,所以现在赵排长非常痛恨那些不训练的新兵,到了战场上,要有很多人为了救他们,或者是拉他们一把,而白白丢了性命。”

  也难怪一个好端端的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会在训练之中表现截然相反的一面,都是被逼无奈,又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多训练,就能在战场上多一分活下去的机会,这是说的一点都没错的。”

  夏远颇为感慨。

  沼白到了,一个坐落在平原的大村子,村子的房屋都是土质结构,一部分是砖瓦结构,部分房屋被炸毁了,村子里空荡荡的,一个人影都看不到,房屋里的东西都搬走了,能用的东西不多。

  大伙进入村子以后,开始挨家挨户的搜刮值钱的东西,哪里还有值钱的东西,逃难的时候都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带走了。

  “缸里连吃的都没有,就找到了一点面粉渣滓。”徐溜来到夏远身旁,又道:“排长让咱们三班看着村尾,王老头他妈的在谋划逃跑的路线,我想去找排长让咱们三班看着村头,这样他们就算是跑了,也不会跑的那么轻松。”

  “没必要。”夏远制止了徐溜的行为,说道:“他们想跑,你是拦不住的,就让他们跑好了。”

  “这怎么行,当了逃兵,如果被人发现是会被唾弃的。”徐溜说:“被唾弃还是最轻的,被人枪毙都有可能,咱们又是坐牛车,坐火车,坐卡车,步行,一个星期才到这里,你觉得他们走路能走回去。”

  夏远翻找着房间,把有用的东西收集起来,说道:“不管这些,把这些布绑在腿上。”

  “夏远,你是排里的副排长,又跟他们从一个地方出来,你不想着他们吗?他们这么离开大概率会死的。”

  徐溜还不想放弃,他在班里的威信没有夏远高,如果夏远制止的话,还是有可能说服他们的。

  “班长,你要明白人各有志,他们的心思就不在战场上,就算是上了战场,也会成为我们的累赘。”

  夏远终于停下手上的动作,转头看着徐溜。

  “但是,人是会转变的。”徐溜说:“我以前也不想上战场,但是没办法,国家危亡,我们不上,国家就亡了。”

  夏远蓦然想起了裴珊珊说的那句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这一代人的肩膀上肩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国军的队伍里有兵油子,但更多的是那些人拥有信念的人。

  真正的勇者,从不抱怨所在的环境。

  夏远无奈的说:“他们的想法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班长,你认为用保家卫国的口号就能让他们醒悟,想法太过于天真了,他们遭受过地主的压迫剥削。班长,你知道在来兵营的路上,那些接兵单位的人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吗?”

  徐溜有些茫然的看着夏远。

  “我们从村子里走出来一百多号人,到兵营只剩下九人,他们不给我们饭吃,甚至连一口水都不给我们喝,如果不是休息的时候下了一场雨,我们趴在地上喝地面的积水,可能这到来的九个人会更少。”

  “你说,他们遭遇到这样的对待,你又如何说服他们,让他们用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命去保护那些欺压他的,压迫他的人。”

  “人非圣贤,他们只是农民,即便是心存善良,但也不会善良到这种程度。”

  夏远的话铿锵有力,像是锤子一样狠狠地敲在徐溜的身上,徐溜愣在那里好久没说话。

  “班长,你是自愿参军的,而他们不是,真正需要被保护的人是他们,而不是地主老财。”夏远拍了拍徐溜的肩膀,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个世道,就是这么的蛋疼。

  保家卫国有错吗?没错,有国才有家。

  但保护了国家,也就保护了那些欺压他的人,王老头本身就有自己的想法,又带着几分自私,让他用自己的命去保护欺压他的地主老财,还真的做不到。

  猴子的亲人就是被地主老财给弄死的。

  徐溜想了很久,想明白了,无奈的叹了口气:“没有办法了吗?”

  “有,告诉排长。”夏远说:“当逃兵会被枪毙,排长是不会容忍他们的。”

  “那你.”

  “我,人各有命吧,命里有时终须有。”

  夏远想着以前的自己,也很爱钻牛角尖,而现在,经历了这么多的战事,对生死看的又平淡,但又非常看重,他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怎么了。

  在朝鲜战场,死的人太多太多,前一秒还在聊天的人,下一秒一发炮弹打过来,就人间蒸发了,仿佛好像不曾来过一般,生命的脆弱,就是那一串冰冷的数字,但生命的伟大,是他们抱着炸药包滚到敌人的坦克下,用胸口抵住爆破筒,用胸口堵住敌人的抢眼。

  前后的矛盾让夏远也变得矛盾起来。

  给王老头他们做思想政治工作是没什么用的,当下国情如此,没有任何办法。

  “抓紧时间搜东西吧,班长,可能过了今晚,就剩几个人了。”

  夏远清楚,书生和牛海是不会走的,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

  “走吧走吧,都走吧,这样就能保住命了。”徐溜也看淡了,感慨了一声,抓过来一张凳子垫在屁股下,把绳子绑在腿上,站起身后在地面上踩了踩,感觉好了不少。

  轰隆隆的声音又吸引了徐溜,他走到院子,看到了同样向远处眺望的夏远。

  “感觉怎么样?”徐溜问。

  “日本人的炮。”

  “你对日本人很了解吗?以前咋没有听你说过呢。”

  “这还用了解吗?咱们排连颗手榴弹都没有,子弹就十发,弹仓里的膛线都被磨平了,估计能偏十万八千里,其他部队的情况又能好到哪里去,如果真能打过日本人,就不会从咱们豫地调兵了。”

  夏远的话让徐溜又觉得有道理。

  徐溜感慨的说:“没办法,部队太穷了,咱们又被当做了炮灰,唉。”

  徐溜的感慨让夏远有些好奇了:“你甘愿做炮灰吗?”

  “不甘又能怎么办,这是上级的命令,违抗命令的后果是毒刑,在新兵营你也看到了,遭到毒刑的伤口都腐烂,发臭,最后死的非常惨。”

  夏远感觉徐溜这个人特别有意思,因为惜命而遵守,却又因为国难而赴死。

  “做好准备吧,说不定明天排长还要训斥我们呢。”

  “唉。”

  西边的一间房,王老头带着猴子正在这边摸索。

  “王老头,哪里有值钱的东西呦,啥都没有。”猴嘴打开柜子,一股霉气扑面而来,伸手在面前扇了扇,盖上柜子嘟囔着。

  “仔细找,总有遗忘掉的。”

  王老头抱着枪,翻箱倒柜的寻找,很多都是丢下来的破烂衣服,随手丢在地上。

  门外走进来五个人,是隔壁村的几个。

  “情况咋样了?”其中一人问道。

  “还能咋样,就那样,咱们向西边跑就行了,看这地上的衣服没有,跑的时候带上一身,把你们身上的军装脱下来,别被人发现咱们是逃兵就行。”

  王老头想的非常全面,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自己是逃兵的身份被人给发现,大概率是要吃枪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换装,脱掉身上这身破旧的军装,穿上这些人逃走的时候丢下来的衣服。

  “王老头考虑的很仔细了,咱们大伙也要想想办法。”

  这几个人思索,一合计,觉得这逃亡的路上需要盘缠,粮食,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这些屋子里搜一搜,看一看有没有人落下来的值钱的东西,或者是粮食。

  “可惜排长把村子中间的砖房给占了,奶奶的,那一定是地主住的房子,里边指不定有啥好东西呢。”

  “要不咱们现在跟过去看一看。”

  王老头听着他们的谈话,说道:“不行,要去得叫上班长他们,这样咱们大伙才有借口,不过今晚关乎到咱们逃跑,还是不要找班长他们。”

  大伙听了王老头的话,都认为说的有道理,也就不再打村子中间砖房的主意。

  “你们再去找一找,把找到的衣服藏好,今晚要用。”王老头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赶紧去。

  “王老头,你找到啥好东西没有?”

  其中一个人乐呵呵的说道。

  “啥意思,我找没找到好东西还得告诉你吗?”王老头反问他。

  “不是,咱们现在是一伙的,这逃亡的路上肯定要互相帮助,才能活下去,你要是找到了好东西,可得跟大伙分享分享。”那人贼笑道。

  “就是呀,王老头,逃跑的事儿还是你跟我们提的,找的好东西就不愿意跟我们大伙分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