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闻仙劫 凡游篇 第五十五章 话别离

《闻仙劫》凡游篇 第五十五章 话别离

作者:尘默 字数:6593 书籍:闻仙劫

  临冬,小年。

  今日是国考终考放榜的日子,也是国考的最后一日。

  “真的不过去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

  闻悟不以为然。

  今天是国考最为重要的一日,不仅将揭晓文武状元的归属,还有其骑乘御赐红马走‘子午线’接受民众观瞻的巡游环节。

  唯明园与朝中道相隔不算远,如果仔细倾听,能隐约听见锣鼓喧天的声音。现在这个时间段,红马该走到朝中道了,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哈哈,像你的性格。”

  兴民笑了一下。对于赴考的学子来说,‘红马走线’就是最大的荣誉,无数人奋力一辈子,追求的不过就是这么一刻的光辉时刻。然而,在你嘴里却是一句嫌弃的‘有什么好看的’……,兴民不禁苦笑。不过转念想想,好像又合情理。毕竟,在众学堂内一鸣惊人之后,闻悟的事迹早已传遍中州,风头一时无两,使得文武状元反倒是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了。

  “对了,这个东西拿好。”

  闻悟将准备好的一个小袋子递给他。

  兴民一怔,“什么东西?”,接过打开一看,却见里面有几个小瓶,瓶子里装的是灰黑色的颗粒,像是沙砾又像是炭粉。

  闻悟又掏出一个大一点的瓶子,“还有这个。”

  “这又是什么?”

  “止血丹,药效比凝血丹差一些,不过拿来应急足够了。”

  “为什么不做凝血丹?”兴民摇摇瓶子,里面装了有十几粒黄豆大小的墨绿色的药丸。

  “就你那些药材,也就够做两粒凝血丹。”闻悟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道:“对于普通人来说,凝血丹的药效有些过剩了,所以我改良了一下,平常只要是死不去的出血量用这个已经够了,真要死的吃了也白吃,还不如省点留着用。”

  “你说是就是吧。”兴民点点头,反正也不懂,有就收着了。当然,主要也是他信任闻悟。

  “哎,对了,这个也拿着吧。”

  “你能不能一次性拿出来?”兴民有点无语,“这又是什么?”,这一次却不是瓶子,而是一粒黄褐色的鸡眼大小的蜡丸。

  “七日绝命丹。”

  “啊?”

  兴民一愣。这名字,听起来就有点不一样。

  闻悟看他一眼,淡淡地道:“等你快死的时候,可以吃了它。”

  “什么意思?”兴民拿着蜡丸仔细看看,却发现腊封的严严密密,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凑近闻了闻,也没有任何味道。

  “不管多重的伤,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在,它就可以让你多活七天。”

  “七天之后呢?”

  “你猜它为什么叫七日绝命丹?”闻悟反问。

  “……”

  “当然,你也可以拿它当毒药使,无色无味无形,七日之后毒发,绝对找不到你头上……,嗯,就是有点大材小用。”

  毕竟,杀人的手段多的是。闻悟停顿一下,又道:“虽然我希望你永远用不上,但是,我个人还是建议你给自己留着。”

  兴民看着他,半响才点点头,将蜡丸郑重地收了起来。

  闻悟往外望了望。

  门庭外,飘起了棉絮般的小雪。

  哧——

  天驹呼出一口白雾,前蹄踏了踏泥泞的雪地。青文坐在驾驶位上,不时转头看向大门,看样子已经等了有一些时候了。

  “那我走了。”

  “嗯,我还要进宫给母后问安,就不送了。”

  “后会有期。”闻悟拱拱手。

  “后会有期。”

  兴民回了一句,在屋檐下驻足。

  闻悟挥挥手,转身离开。

  青文一见,连忙放下了马车的木阶。

  闻悟朝他微微一笑,“谢谢师兄。”

  青文连连摇头,“哎,客气,客气,叫我青文就好。”

  闻悟笑了笑,登阶上车。

  “闻悟!”

  “嗯?”

  闻悟停住。天驹马车远比普通马车宽高,入口与寻常屋门大小几乎一致,他闻声转过身,却见兴民将一物抛了过来。他伸手一接,入手微沉,微温。他展开手掌一看,却是一块令牌,墨灰色,不似金属也不似玉石,表面浮雕似虎似虎的奇兽。

  兴民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这东西你也带着吧,若果他日再见,你再将它还给我。”

  闻悟掂了掂令牌,笑笑挥手,转身进入车厢。

  “吁——”

  青文朝兴民拱手示意,然后吆喝一声,驾驭天驹启程。

  天驹的身躯庞大,看似笨拙,行动时却一点不慢,前蹄一扬一落,‘蹦蹦’的两声巨响,地面随之一抖,泥水飞溅。

  兴民伫立目送,略有些失神。

  “朋友,保重。”

  嘭——

  空中炸开一朵朵烟花。

  那是为文武状元庆贺的礼炮。白日的烟火,漫天的彩屑像是仙女散花,随着风雪飘舞,将游行的气氛推向了顶点。

  “处理完了?”

  “嗯。”

  闻悟坐下来。

  车厢内就像一间小房子,足够宽大,装饰却异常简朴,唯有中间一张树墩的茶几占了一些地方,显得有些空荡。

  玄离坐在蒲垫上,一只手拿书,一只手泡茶,怡然自得,“是吗?不过,好像还有人想跟你打招呼哦。”

  “啊?。”

  “呵。”

  玄离指指后面。

  闻悟扭头看过去。

  “喂——”

  天驹经过路口,与另一辆马车擦肩而过。那车里的人伸出头来,大声呼喊,然而却都被天驹马驾的轰隆声盖住了。

  闻悟站起来,打开车厢后门。

  “闻少爷——”

  “闻公子——”

  李芯、鱼彤两人从车窗探出头,拼命挥手。

  闻悟笑着挥挥手。

  正当双方以为就要就此别过的时候,那马车竟然是猛然一个大幅度的变向,拐了个大弯,硬生生地掉转过头来了。

  整个车厢的一侧翘起,车轱辘都扬了起来。李芯、鱼彤两女措不及防,“啊啊——”尖叫着,双双被甩进了车里。

  闻悟看得一愣。

  “喂——”

  那驾车的人一挥鞭,喊了一声,驱马狂追。

  闻悟定睛一看,不仅啼笑皆非。这人不是谁,竟是那叫莫里茉莉的女子。

  “做什么?”

  “鞋……,咳——”莫里茉莉张嘴喊,嘴却进风呛住了。

  “闻——”

  李芯与鱼彤一人一边,从前窗伸出头来,挥手喊着。李芯已经泪流满面,鱼彤亦是双目通红,声音在寒风中哽噎。

  然而,此时彼此已相隔有半条街,又是逆风,声音传到闻悟耳边的时候,已经只剩只字片言。不过,虽然听不清楚她们喊的具体内容,但通过只言片语,隐约也能猜到大概。闻悟吸一口气,放声传了过去,“勿念!后会有期,珍重!”

  玄离好整以暇地翻了一页书,“要停下来吗?”

  “……”

  闻悟望着彼此越拉越远的距离,沉默一下,含笑摇头,“不必。”

  天驹一旦加速完成,便如同万马奔腾,无可阻挡。莫里茉莉使尽了力气挥鞭,却只也能眼睁睁看着它渐行渐远……,当到了大道尽头,她终于放弃了。马车缓缓减速,她丢掉马鞭站起来,双手合拢,长吸一口气,然后全部喊了出来,“喂——”

  闻悟抬起头。

  莫里茉莉闭上眼,使出了吃奶的气息,“谢——,谢——”

  闻悟一怔,而后哑然失笑,抬起手,剑指在额边一划。

  “保重。”

  文武巡游至,栖仙楼曲起。

  “……寒窗十年无人问,一朝中第天下知……”

  “……不惧前路多崎歧,五洲何人不识君……”

  “……莫道朝中道别难,红马明日复归还……”

  “……望君此去多安康,焚香煮酒候归期……

  “……且送,且行,且珍——,重——”

  在一曲送别的戏唱中,在民众的注目下,巡游的车马行出午门,就此暂别兴都,随着即将衣锦还乡的文人武生们一并离去。

  三年后见。

  天驹一路疾奔,城门大开,畅通无阻。闻悟站在车厢的尾板上,望着兴都的城墙,心里默默地向某一个人念了一声。

  “现在改变主意,还来得及哦。”

  “嗯?”

  “仙人终归是人,亦有牵挂,但修仙一途,最忌凡心冗重,若是执念太深,强行修炼也会事倍功半,难有所成。”玄离淡淡地道,“与其白白耗费心力,还不如索性随心而为。以你的资质,放在凡间,必定也可有一番大作为。”

  “像大祭酒那样吗?”

  “谁知道呢?或许比不上他,或许比他更好。”玄离放下书,喝了一口茶。

  闻悟回到车内,“前辈,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说吧。”

  “走上仙途,您可有曾后悔?”

  “……”

  玄离喝茶的动作一顿,而后缓缓放下手中茶杯。他转头望向车后,那急速往后退的大道,还有两侧白皑皑的田野。

  闻悟坐下来,等待着答案。

  半响后,玄离回过首来,表情略有些难言。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重复了一遍方才的一句话,“仙人,终究是人……”

  闻悟默然了。从衣袖内拿出兴民给的令牌,手指在上面的纹路上抚过,他的眼神有些复杂。

  玄离看了一眼,“你知道这是何物吗?”

  “不知。”

  “虎符。”

  “啊?”闻悟一怔。

  “如果我没记错,大兴朝一共就四块虎符,分别对应四方军部。”玄离指指他手里的令牌,“你这块,应该是南军虎符。”

  闻悟愣住了。

  玄离叹道:“那太殿下能将它交给你,足以说明对你的信任。”

  闻悟微微动容,不禁皱眉,“那,他将令牌给我,他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哦呵,难道你以为这令牌是拿来调动军队的?”

  “难道不是?”

  “废话,如果单靠这一张令牌就能调动军队,那这天下还不大乱。”玄离翻了个白眼。

  “哦……”闻悟讪笑。

  “你敢拿它去调兵,你信不信立马被人当场宰了?”玄离没好气地道:“这玩意,就是个象征作用,主要看在谁手里。”

  闻悟的眉头皱紧了。

  玄离瞟他一下,“恐怕,这位太殿是预料到前途凶险,所以才将虎符放在你这里寄管。”

  闻悟沉默了,感觉手中的令牌突然异常沉重。

  玄离又问:“怎么样?现在做决定,还来得及。”

  闻悟却摇了摇头。

  玄离略感意外,瞥他一眼。

  闻悟望向视线尽头的兴都城,缓缓道,“前辈,我有一疑问,由来已久,望请指教。你曾说过,仙人不得干涉凡政的吧?”

  “嗯。”

  “那么,为何又要遣仙人常驻兴都?”闻悟问。

  “仙人也有正邪之分,通天监的存在,可以震慑和惩戒一些心怀不轨的邪修,确保凡世的安稳。”玄离顺口就答道。

  “那为何禁止凡人私自奉仙?”

  “凡人愚钝,难以辨识真假。”

  “宫内呢?”

  闻悟又问。

  玄离挑挑眉,却没有再回应,而是慢悠悠提起茶壶,重新添了一杯热茶。碧绿茶水‘咕咕’冒烟,升起一小缕袅袅白雾。

  闻悟恭敬地双手虚接。

  玄离放下茶壶,话风一转,没好气地道:“若是早个百八十年,有后辈敢这么跟我说话,我高低得给他两嘴巴子。”

  “多谢前辈厚爱,晚辈感激不尽。”

  “少来这套。”玄离一哼,而后又一叹,“唉,你既然能问出来,心里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

  “晚辈不愿盲目揣测。”

  “是不愿揣测,还是不想毁了心中的仙人形象?”

  “……”

  “人呐,太聪明了,也不一定是好事。”玄离再次看向车后的远景,目光多少有些惆怅,“不过,你迟早是要接触的,早些晚些也没区别……”,像是自言自语一样唠叨了两句,他的语气变得略微沉重,“闻悟,你要记住,仙人,仙人,终归是人。”

  “晚辈不明白……”

  “你看那一片药田。”

  玄离没有直接解答,而是指指道路两侧的田野。落雪过后,苍茫茫的一片,虽然随着天驹移动,却仍望不到尽头,“萃灵草,知道吧?”

  “当然。”

  “你可知道,我们九剑峰每年需要消耗多少萃灵草?”

  “不知。”

  闻悟摇摇头。

  玄离回过头来,朝他竖起一根手指,“1亿。”

  闻悟倒吸一口冷气。

  玄离淡淡地道,“你知道1亿株萃灵草是什么概念吗?直接告诉你吧,你的故乡泰明府是整个东方陆洲人工种植萃灵草最多的地方,但每年也只能上贡大约6千万株。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泰明府要拿出2成的耕地来种植萃灵草!这还只是萃灵草一份,还有别的药材呢?神木楍,药勺,蛇芯草,麻花藤,紫刍,榆实,且妃紫……,你脑子里能想到的一切药材,不管是普通药材还是灵药,几乎都能在仙门里找到,而这些药材加起来的耗费,每天都以千斤计算……”

  玄离瞟一眼闻悟的表情,“你认为,这些药材都是从哪里来的?野外采的吗?这几千年来,凡人能在野外采到的药材,早就采的七七八八了,也就只有萃灵草这种低级灵药还能偶尔寻得,可那点可怜的数量,在海量的消耗面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闻悟望着那被霜雪覆盖的成片药田,默然不语。

  玄离的言语中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养活一个凡人,只需三四亩闲田,而要供养一个仙人,哪怕只是境界最低的灵仙,也需要动用千顷良田!而仅我九剑峰就有数千弟子,上百名灵仙,可这整个大兴朝,却才有多少田地呢?诚然,灵药是可换取银钱,银钱可买卖粮食,但你也应该明白,没有耕地,粮食的数量就是个死数,你有钱又如何呢?”

  “呵。”

  闻悟扯了扯嘴唇。没有耕地,就没有粮食,没有粮食,人口就没法增长,大部分人就只能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但是药田可以挣钱,没有人会怨到仙门身上。于是,所有的矛盾都转移到了平民与权贵之间,然后由皇权进行统合分治,维护秩序……,这是完美的闭环。皇权服务于仙门,仙门自然不会让其有脱离控制的可能,于是通天监就应运而生。

  “说好听点是皇家,归根到底,不过是仙门的凡间代理罢了。”

  玄离幽幽地道:“仙家无情,终归为利。仙人虽不吃人间烟火,却仍具人性,论及龌蹉,与凡人无异,乃至甚于凡人。”

  闻悟无言了。

  玄离瞟一眼他,“你慧根悟根皆高,想来早已看透了这仙凡道理……,唉,其实我作为获益者,本不该说这些话,显得虚伪,但初入仙门,终究是要面对这仙凡的差别,要是看不通想不开,便进不了那扇门……,就如你那前辈庙若一样。”

  “……”

  “不过,既然你选择随我回九剑峰,想来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也好,可以远离凡间烦扰,专心修行。”玄离看一下他手中的令牌,“至于它,我建议你当个纪念就好。”

  “仙门会对他动手?”

  闻悟问道。打从一开始,兴民就没有任何胜算。

  玄离摇摇头,“仙门对付一个区区太殿,哪里需要动用武力?你已经帮了他一把,剩下的事情,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闻悟默然。

  玄离抿一口茶润喉,“虽不该说,但是,你的选择是对的。记住,在这东方陆洲,你可以违抗皇命,却不能违背众仙契。”

  “嗬。”

  “嗯?有问题?”

  “前辈认为我是惧怕仙门,所以才选择离开?”

  “不然呢?”

  玄离的语气理所当然。

  闻悟呵一口气,望向外面。

  玄离非常不爽,恼道:“又装,真当我不揍人吗?”

  “前辈可曾听过一句话?”

  “什么?”

  “以善行善,难以善终。”

  “以善行……”

  玄离皱皱眉。

  闻悟将令牌收起,目光淡漠,“他成不了事。”

  玄离一怔,略感意外。

  风雪稍霁。

  “君不知,恨别离,无归期……”

  “却难料,何时见,盼归矣……”

  外边,传来一道苍凉的咏唱。

  这是中州长门特有的‘离曲’。由老生主台,有琴笙伴奏,曲词内容,皆为诉说离别辛酸苦楚而作,风格悲凉凄怆。

  朝南一线天,大道阔无边;

  长门断肠处,相顾泣无言。

  从兴都往南走,最近的一处驿站便是长门,相距只有十余里。从这里开始,大道三岔,将分向东、南、西三个方向。

  回首能见兴都墙,往前却是荒野凉。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又是兴都往南的最后一处驿站,长门历来是离别之地。

  闻悟北上时经过一次,不过与此刻的心情却不相同。来时,兴都近在眼前,几乎没有停留,印象不深,而此刻离开,却是另一番感受。

  天驹踏奔,势如移山。

  沿途的路人纷纷避让、围观。

  不过,由于是国考的最后一天,许多人仍留在兴都参观巡游,加之雨雪初停,因而旅人并不算多,显得有些冷清。

  闻悟放下车帘。

  通过长门,再往后就是依岭的岔路,西山九剑峰在西南,而往南的下一站是长亭,因而只能先转西,再向南行进去桂川。

  那就是崭新的旅途了。

  闻悟有些忐忑,却也有些期待。

  “吁——”

  青文一声叱喝。

  天驹‘哧’地喷出一口白烟,然后逐渐减速,直至停下。

  “师傅,是庙若师兄。”

  “嗯?”

  玄离一愕。

  天驹缓缓停下。天气寒冷,经过一番奔跑,天驹庞大的身躯微微发红,冒着一股淡淡白雾,氤氲袅袅,看起来颇为壮观。

  青文打开了侧门。

  闻悟本来坐着,往外望了一眼,随即一愣。

  路边,有一座不高的小雪坡,沿阶而上,半途有一座八角的凉亭。霜雪皑皑,却见一女子陪着一老人,正守待相望。

  竟是曲红。

  俩人隔空对视一眼,神色略有些生硬。

  这就有点尴尬了。

  其实,昨日俩人已经聊了半宿,顺便道了别。原本的想法,应该是两三年之后才会再见,谁知才半天时间就又碰上了。

  “我,今天一早,我原本想找老师告别,却没想到他老人家料到了玄离仙师会不辞而别,所以提前在这守候,我就找了过来……”

  俩人踏雪散步。

  曲红说起事情的起因,表情略不自然。

  闻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该讲的,不该讲的,昨夜都说过了,无非是些叮嘱、嘱托的话,然后夹杂些离别的复杂情感……,当时是觉得会有好长一段时间不见,所以有些话就会带一点冲动,现在一回味,彼此都多少感觉有点儿局促。

  凉亭里,玄离和庙若在煮茶说话,看起来一时半刻还结束不了。

  天空放晴,碧蓝如洗。

  曲红停在雪坡上,望着远方雪景,轻轻‘哈’了一口白气。她穿着淡绿的连襦裙,披着一件白色的毛绒绒的披肩,与以往的形象又有一些差别。西风徐徐,她于雪中伫足,背影与以往的那种坚强、自信、果敢不同,茕茕而立,稍显孤独。

  闻悟想了半响,硬找了个话题,“我以为你还要在兴都呆几天。”

  “你倒是想。”

  曲红回眸白他一眼,“你在众学堂出尽了风头,把人施礼明都气得吐血,现在自己拍拍屁股走人,却想让我留下来背锅哦?”

  “呃……”

  闻悟干笑搔头。

  曲红瞟了他两眼,眸光微黯,轻轻一叹,“唉——”

  闻悟等了一会儿,不见她说话,于是抬眼看她一下。然而,却见她望着山坡上的雪原,不知在想什么,正愣愣出神。

  “你……”

  闻悟一张嘴,殊不知对方也突兀开口,于是几乎异口同声。

  “咳。”

  曲红轻咳一下,别开脸,“你说吧。”

  “有个问题,不知道该不该问。”闻悟犹豫一下。

  “说说看。”

  “你,认识那个姓楚的寒狱堡常驻?”

  “楚行先?”

  “嗯。”

  闻悟点点头。

  曲红的表情很平静,淡然地道:“算是吧?我从小在兴都长大,他又来兴都有十几年了,所以跟他有过几面之缘。”

  “喔……”

  “你问这个做什么?”

  “没……”

  “他找你麻烦了?”

  “没有。”

  “哦,那就好……”稍顿,曲红又道:“如果他真找你麻烦,你也不必怕他,他虽自号仙人,但在仙人中却属于资质平庸的那一批,只能在凡世耍耍威风。你呢,资质过人,又有玄离仙师提携,只要好好修行,未来超越他必定不是难事……”

  “嗯……”

  闻悟点点头,然后问:“当年你南下是为了躲他?”

  曲红一震。

  闻悟见此,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在这盘棋局中,她也只是一枚棋子,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朝堂的纷争,躲到南方避难。

  曲红的目光有些慌,螓首偏过去,“没有的事,你不要瞎猜……,你现在的心思该全部放在修行上,只管好好修行,争取早日有成。至于那楚行先,你不必在意,你有玄离仙师看重,论辈分,甚至还要大他一头,他不敢拿你怎样的。”

  “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整施礼明吗?”

  “啊?”

  突然转话题,曲红一时反应不及。

  闻悟却耸耸肩,理直气壮地道:“我跟他没什么恩怨,单纯就是想给你出气。”

  曲红呆住了。

  闻悟继续道:“这个楚行先,我跟他本来就有过节,迟早得让他还回来。等我三年,不,两年就够,我到时帮你一并出气了。”

  曲红看着他,然后‘唿’地一声,哑然失笑。

  闻悟一怔,然后才意识到有点冲动的孩子气了,不禁讪然。

  曲红的眼角余光瞥见了他的表情,心中愉悦之余,嘴上却还是仍不住揶揄道,“原来,我在你心里的地位这么高的吗?”

  闻悟挠挠腮帮,“当然,你是我的老师嘛。”

  “哦?仅此而已?”

  “不然呢?”闻悟本想敷衍着搪塞过去,但一看曲红一脸狐疑的样子,于是又坦白了一部分心里话,“唔,好吧,也不全是……”稍停,接着道:“我娘从小就教导我们,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全家一直受你照顾,对我而言,你不仅是我的老师,还是我们一家人的恩人。”

  “嗬……”

  曲红的眼底深处闪过一抹黯光,却笑道:“算你还有点良心。”

  闻悟耸耸肩,笑而不言。

  曲红白他一眼,又转了过去,“你有这个心,我已经很满足了,不过我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免得影响修行。呵,你也不用担心,你老师我好歹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只要我不在中州,远离兴都的是非,别人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嗯。”

  “不说这个了,还是说说你吧。仙门避世,你这一去,我们就没法联系了……,我是不担心你的,不过你娘和闻卿不一样,她们还在家里等着你呢。所以啊,如果有机会,最好可以抽个时间传个消息,什么都好,权当报个平安……”

  “我会的。”闻悟点点头。

  “如果条件不许,那也不用刻意强求,未来三两年,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摒弃杂念,专心修炼。”曲红想了想,补充道:“至于你娘和你妹妹,你也不用操心,有我在,自然会保她们周全。日后,你若真的有缘登仙,她们也能跟着沾光……”

  “嗯。”

  “以你的脑子,有玄离仙师庇护,在九剑峰大概是不会吃亏的,不过,仙门终究不像凡世,你做什么都得多留几个心眼……”

  “知道了。”

  “咳,不说了,说多了你又嫌烦。”

  虽然是这么说的,但不知不觉间,曲红已经唠叨了半天。她打住了,迟疑一下,随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扁平锦袋。

  “这个,你要不要?”

  “什么东西?”闻悟好奇地伸手要接。

  “现在不要打开。”

  曲红却缩了缩,语气略有点短促,“不过是个小物件。你这人,总是不懂收敛,这小玩意,日后或许对你会有些用处。”

  “喔……”

  闻悟点点头,接过锦袋,还是按捺不住心里的好奇,轻轻捏了一下感受。有些弧度、轻薄的触感,也不知道是什么。

  “西南一带潮湿,多有阴瘴,你要多些注意。”

  “好。”

  “嗯……”

  曲红欲言又止,却又无从说起,终归只是轻轻一叹,转向别处。

  闻悟与她一前一后伫立,在山坡上遥望。

  冬风微拂,略有些清冷。

  茫茫然的天地,空荡荡的,稍嫌孤寂。若是两心有灵犀,此时无声胜有声。俩人茕茕相伴,便成了这一方世界的风景。

  (凡游篇,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无下一章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