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缝尸异闻录 第159章 亲事

《缝尸异闻录》第159章 亲事

作者:缝尸尸 字数:996 书籍:缝尸异闻录

  看着眼前的一叠卷宗,熹宗颇有些恍然若梦之感。

  毕竟,一亿三千万两银子,这相当于大明朝六七年的国库收入。

  不仅如此,此次铲除了这些奸商之后,大明朝以后恐怕没人再敢与后金做生意。

  这就相当于掐断了后金的血脉。

  没有了武器、粮草的供给,又经得起几次战争的消耗?

  此举,等于拔除了一直卡在熹宗喉咙里的一根刺,解决了一个威胁大明边境安危的最强对手。

  于是,熹宗召来了内阁、六部、东厂等等一众要员,共同协商如何论功行赏。

  “各位爱卿,许爱卿此次居功甚伟,朕,准备破格提拔重用,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提议?”

  论功行赏,本在情理之中。

  不过许长安升迁的实在太快了,自然会引起一些大臣的嫉妒与不满。

  “皇上,据老臣所知,此子不到两年,便从一名小小锦衣校尉一路升迁至锦衣卫千户。

  老臣以为,为免其居功自傲,升迁一事可暂缓。”

  “郭学士言之有理。微臣也以为,此子年龄尚幼,资历尚浅,再破格提升恐令群臣不服。”

  “荒谬!那要依二位大人的意思,以后朝廷选拔人才不用看才能,只看年龄、资历……”

  “郑大人,你何出此言?”

  这时,兵部尚书忍不住道:“行了,三位大人不必争执。你们想一想,多年以来,女真人一直狼子野心,滋扰我大明朝。

  他们杀害了多少大明百姓?我们死了多少将士?

  为了抵御女真人的进攻,朝廷每年要投入多少粮草、人马、饷银?

  如果不是那些奸商昧着良心给女真人递刀子,又何至于形成今日之局面?”

  “尚书大人说的是,正是因为那些奸商,才喂肥了那帮狼崽子。

  许千户虽资历尚浅,但确有过人之才能。

  此次铲除了那帮奸商,断了女真人的后路,解决了我大明之后顾之忧,其功堪比开国功臣。

  而且,微臣还听说许千户在台州时以极小的伤亡,歼灭了两千余倭寇,狠狠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壮我大明声威。

  所以,微臣以为不仅要赏,而且还要重赏,以彰显我大明朝廷知人善用,奖罚分明……”

  一时间,群臣争论不休,各抒己见。

  魏忠贤却一声不吭,只是静静地听着,不时观察皇上的脸色。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

  不管他平日里多么的独断专行,嚣张跋扈。

  但在皇上面前,却懂得如何收敛锋芒。

  他心里很清楚,皇上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封赏许长安的,群臣反对也没用。

  所以,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魏公公,你的意思呢?”

  终于,熹宗瞟向魏忠贤问了一句。

  一众大臣的眼光齐刷刷瞟了过来。

  毕竟,这可是最得皇上宠信的九千岁,其意见是至关重要的。

  “皇上,小臣以为,不管是谁,只要对大明有功,当赏则赏。”

  从内心里来说,魏忠贤绝对不愿看到锦衣卫有人崛起。

  但,朝中也并非所有事都是他能左右的。

  与其惹得皇上不高兴,还不如顺水推舟,假装表现的很大度。

  果然,此话一出,熹宗不由一脸欣慰:“魏公公果然明事理。其实朕已经思量过了,许爱卿为朝廷立此大功,当封勋爵……”

  此话一出,一众大臣不由大惊失色。

  特别是之前几个持反对意见的更是来劲。

  “皇上,万万不可!”

  “皇上三思,大明有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也不怪他们如此激动。

  爵位与官位不属于一个体系,乃是一种代表着身份与地位的封号。

  有的人一生下来便拥有爵位,比如那些皇族的小王爷、小郡主之类。

  爵位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皇室宗亲,只要不犯事,几乎人人都有爵位。

  另一种为皇室外戚与功臣封爵。

  皇室外戚相对容易获得爵位,但是朝中大臣想要封爵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除非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或是对朝廷做出巨大贡献。

  这些大臣之所以极力反对,一是出于嫉妒,二来,一个锦衣卫千户的权势已经够大了,再加上爵位,岂不是要横着走?

  所以,这次连魏忠贤也急了,不顾一切劝阻道:“皇上,封爵乃是大事,还请皇上三思。”

  他一开口,在场的不少大臣也齐声劝谏:“还请皇上三思!”

  熹宗冷冷道:“自朕登基以来,女真人几乎没有一天消停过,不断地侵扰我大明边境。

  你们呢?

  一个个只知伸手要钱、要粮、哭穷。

  魏公公,朕问你,平日里你总说天下大小事皆瞒不过东厂的耳目,那八大晋商与女真人勾连是怎么回事?”

  “这……”

  魏忠贤心里一惊,额头浸出了一层冷汗。

  “还有你们……”熹宗瞟向其他大臣:“如此大事,你们居然一个个都不知道?

  还是说,你们心里明明知道,却为了一己之私故作糊涂?”

  此话一出,一众臣子吓得纷纷跪下,一个个开始表忠心。

  毕竟八大晋商一案轰动天下,不知多少人头落地,他们怎敢再与此案扯上关系?

  魏忠贤偷偷擦了一把冷汗,终于改了口风:“皇上,小臣以为,许千户功在社稷,理应封爵。”

  他终于醒悟了,皇上心意已决,如果他再从中作梗,皇上恐怕真的会追究他一个失察之罪。

  所以,得赶紧补救。

  兵部尚书奏道:“皇上,臣以为,且不说别的,仅凭许千户缴获上亿两白银,充沛国库,此功便足以加官晋爵。”

  “臣附议!”

  “老臣亦附议!”

  这一次,终于没有了杂音。

  次日,圣旨下达,许长安因破获八大晋商通敌叛国一案,缴获巨额银两,功在社稷,特授予“晋安伯”之爵位。

  并赐伯爵府一幢、黄金千两、珍珠一斗、绸锻十匹、奴仆二十……

  除了许长安之外,参与破获此案的一众人员也分别论功行赏。

  这一次,熹宗的封赏还算大方,毕竟大明自立朝以来,国库从未像现在如此充沛过。

  有了银子,自然也变得大方了,说话也有底气了。

  受封爵位之后,许长安依例入宫谢恩。

  客套话讲完,熹宗乐呵呵道:“爱卿,朕这次没有升你的官,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许长安拱手道:“皇上授予微臣爵位,已是皇恩浩荡。至于官位,想来皇上自有皇上的考虑。”

  “哈哈哈,爱卿果然明事理。朕仔细思量过,目前你留在北镇抚司最好不过,能替朕分忧。换个人,恐怕不会让朕如此省心。”

  “臣惶恐……”

  “爱卿不必自谦,你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

  台州之行,率二百人剿灭两千倭寇,真可谓是扬眉吐气,壮我大明声威。

  会同馆一案,仅用两天便告破获,抓捕了不少敌国细作。

  此次怀安之行,又以不到四十人的伤亡,歼灭了女真一支精锐小队,殊敌数百,生擒一百多人,再创奇迹。

  朕身边,就需要爱卿这样的人才。”

  “多谢皇上夸赞。其实台州一战与怀安一战,兄弟们也出了不小的力,而且微臣依仗了火器之利。”

  一提火器,熹宗倒是想起一事。

  “对了,听闻在台州时,爱卿让人制作了一些轰天雷、火爆箭什么的,爱卿竟然还懂得制作火器?”

  许长安等的就是这句话。

  “回皇上话,微臣闲来无事钻研过一些前朝与我大明,以及西洋购来的火器,倒也积累了一些心得……”

  对此,许长安早就开始做准备了。

  家里陆陆续续添置了不少书籍、工具,还有自绘的图纸等等。

  普通人要是去研究火器,搞不好就会被抓到诏狱。

  不过许长安乃是锦衣卫千户,天子亲军,研究火器那是替朝廷分忧。

  熹宗眼神一亮:“哦?不知爱卿有什么心得?”

  许长安一副自信的语气道:“微臣有一些想法,相信一定可以让现有的火器威力变得更大。

  一旦装备了这些火器,我大明将士的战斗力将大幅提升。”

  “太好了!”

  熹宗一脸惊喜。

  宁远、宁锦两战,正是因为大明火炮之利方才令后金损失惨重,最终守住了城池。

  故而一听许长安所说,熹宗顿时来了兴致。

  关键现在国库充沛,是该投入一些银子大力发展火器。

  “皇上,虽说研制与装备火器会投入不少银子,但我大明军队一旦普及了火器,便可大幅减少征兵……”

  熹宗愣了愣:“减少征兵?”

  “对,一支装备了精良火器的军队,以一顶十不在话下。

  如此一来,便可减少兵源,节约大量的粮草、饷银,但军队的战斗力却不减反增。

  同时,减少征兵,民间也就多出了不少劳动力,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令国富民强……”

  许长安滔滔不绝讲了一通,听得熹宗心潮澎湃。

  说起来,熹宗并非一个胸怀大志的君王,也曾沉迷于声色犬马,而且还听信谗言,喝什么仙方灵露,梦想长生。

  但,人的心态会随着环境而改变。

  如今,后金断了物资的来源,对大明的威胁降到最低。

  国库从未有过的充沛。

  这,也令得熹宗有了足够的底气,也想干上一番大事业……

  M..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