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张平恢复了意识。
后背传来的的触感告诉张平,他被人救了,自己正在躺在床上。
张平勉强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小小的木屋,木制的房顶,地面和桌椅。木制的窗户被一根木棍撑着,处于半开的程度。透过木制窗户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池塘,池塘旁边有个人在喂鱼。
在鱼塘边喂鱼的人叫张十,他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人。
喂食方式是很原始的方式,从手里面拿着的器物中抓出一把饲料,向水里抛洒。这一个活计张十干了很久,他的手十分好用,抛洒的动作十分娴熟,还能判断出大致需要抛出鱼食的数量和位置。
当有客人来时。如果客人是来买他养的水鱼,他就会非常热情,仿佛是遇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热情回答客人问的问题。
如果不是,他就会不耐烦的指指去村长家的路,示意客人有什么事去找村长商量,然后便自顾的继续喂食。
很显然张平并不是来买水鱼的人,张十虽然有点好奇这被救回来的个陌生邻居,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随手指了指去往村长家的路。
一路走来,张平观察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村民没有具体的名字。
村民的房子一边挂着各自的牌子,上面写着一个个名字,但是都是按照姓氏加数字代称的,举个例子来说,张三,张四,张五……
看得出来他们对于村长十分的尊敬,村子里面的正中央立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就是最好的证明。
石碑上刻有小张村村长的各项英雄事迹,个人信息。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村子里面出了个这样的人物一样。
这个村的村长是一个很有故事的男人,他叫张济。不同于村名的姓氏加数字的组合,它拥有真正的名字,光从这一点看来,他就没那么简单。
根据石碑所讲,张济年轻的时候外出闯荡过,去过很远的地方,至于具体去了哪里并未介绍。石碑上只是说张济因此学到了许多东西,学会了不少本领。通过他的带领,村民在这一片土地上寻找到了三种特产并且建立了与附近城镇的通货渠道,所以村子才会有了今天的景象。
石碑上除了介绍所谓的村长光辉事迹,还介绍了这个村庄。
这里叫小张村,这个村子盛产三种特产。分别是山上猪皮,山下剑草,水里水鱼。
这三件特产广受青睐,使得这里算得上一个小有名气的村落,来往的商客虽说不是络绎不绝但也是每天不断。
整个村子大致是这样分布,接待客商的村头,卖鱼的池塘,村民居住区,客商休息区,村长住处,后山。
按照张十所指的方向一直往前走,张平中途遇到了一些村民,这些村民似乎见惯了陌生人,面对陌生的人态度也是见怪不怪。
张平仔细地观看道路两旁和岔路口的房屋样式,最终到了一个与其他房屋走着明显区别的房子。
相比于这个房子,其他村民的房屋就像把一张被撕碎的纸,尽量的拼接起来,但是总有拼接的痕迹。
而这个房子,就像完整的一张纸,更像是在一张更大的纸上裁剪出来的完整纸张。
房子只有一个门,上面有一对圆环作为门把手。
门显然没关,露出一点缝隙。张平伸出手轻轻一推,门纹丝不动。
手臂上传来的感觉告诉张平,门被什么东西挡住了。张平略微加大些力气,房门终于被缓缓地推开,推开门过程中有低沉的摩擦声音。
很明显,屋内并没有人。不过从屋内摆设看出来,这里的主人只是暂时出去,很快就会回来。
张平一脸失望,随即准备关上门离开。
一转头发现有个中年男人直直的朝这里走来。
中年男人身穿一身粗布衣服,但是穿的歪歪扭扭,走起路来更是左摇右晃,一副醉酒的样子,实在让人难以联想到村中央那一人高石碑上面刻画的那位余光同辉,照耀这个村子的传奇人物——张济。
中年男子走近之后,看到站在门口注视着他的张平,激动的超张平冲了过来。
张平下意识地朝着一边避开,但是身体虚弱,再加上对方速度也超乎常人,没能躲得开,被紧紧地抱住。
“您终于来了,我等了好久,好久,久的都不知道多久了,”男人哽咽的说道。
这让本来打算一把推开这个酒鬼的张平一时间有些犹豫,心想这位大叔估计是醉酒把自己错看成他的亲人了吧。
在张平思考的时候,中年男子仔细地看了看张平,失望的松开了他。
被松开的张平率先问道:“你就是这个村子的村长吧。”
这个男人在一直在盯着张平看,上上下下的反复打量,没有一点回话的打算。良久才随意回答:“是”。
确定对方身份后,张平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是这样的,我是从很遥远的地方来的人,你姑且可以称呼我叫旅行家。现在我有些迷路了,我想请问你,是否在某些地方见过类似于我这种穿着打扮的人。如果有,请告诉我,万分感谢。”
张济仔细的打量了下张平,沉思了一会,回道:“没见过,你来自于哪里?”
张平笑了笑,解释道:“我来自很远的地方,你不知道很正常。”
张平想了想,继续问道:“既然你没见过类似于我这种穿着打扮的人,那你总知道我是在那里被发现并且救回来的吧。请你告诉我,事后必有报答。”
“告诉你不是不行,不过在此之前,你如果愿意帮做一件事就告诉你。”张济反问道。
“什么忙?”
“帮我杀一个人,只要你帮我,我会告诉你想知道的一切。”说完,张济递过来一张纸条,张平打开纸条,看到上面的内容后,马上回绝道:“开什么玩笑”。
“那请回吧,”张济关上了门,留下了门外的张平,默默地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