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 第五百六十四章陛下,你会来找老衲的

《时间循环:开局就被六扇门抓捕》第五百六十四章陛下,你会来找老衲的

  楚千秋,今年十六岁,最近刚收了一个三千岁的傻儿子。

  这话说出去谁信呢?

  不过这傻儿子也挺有趣的。

  就像前世的时候,他也会养一些猫咪小狗,玄武的体型是大了一点,还特别能吃的样子,但楚千秋现在的身家还是养得起的。

  更何况这玄武神兽卖相极佳,是楚千秋夺取王朝必不可少的助力,自然不能放跑了。

  将来给它换上一身纯红色血脉,能成为天底下最可怕的海战利器,想要拓展海外的话,也是一大帮手。

  所以他就决定了,要把玄武救回家。

  只是这皇宫戒备森严,七大皇帝的手段太多,能调集的力量太恐怖,一旦泄露,就是雷霆一般的打击。

  “不急,总有送他们的时候。”

  “路要一步步地走,欲速则不达。”

  “而且他们也没有想象中的团结,大难临头各自飞。”

  楚千秋放大招的时候,严格来说是没有超过狗皇帝们的承受范围内,哪怕是燃烧了玄武之血,七个武相巅峰的狗皇帝,配合阵法的力量,也不是不能拦截下来。

  但他们还是选择逃跑了。

  因为比起拦截的话,让楚千秋放完大招再消灭的话,代价会更小一点,至于孝宗皇帝死不死,那就各安天命了。

  “先把章宗和孝宗神魂消化了,看看有没有重用的情报。”

  “也许我能从情报入手,找到他们的破绽。”

  楚千秋深吸了一口气,开始调动黄泉特性的神魂,全力消化两者残存的神魂。

  孝宗皇帝倒还好,他的英雄事迹楚千秋已经知道得差不多了。

  在一次次消灭分身的过程,他看到了玄宗皇帝光明正大地召唤儿媳侍寝,当时身为太子的孝宗皇帝,站在门口唉声叹气,握紧了拳头,却不敢冲冠一怒。

  还看到了孝宗皇帝后来有样学样,跟着自家的儿媳扒灰。

  这萧家皇室的禀性,可谓说是一脉相承,荒唐至极。

  但公平而论,孝宗皇帝除了喜欢建设观星台外,收盐税发财外,还是停掉了玄宗年代大部分的折腾,也减免了大量的徭役。

  他在军事上虽然没有建树,却也和大夏保持了几十年的和平。

  在内政方面,他能听得进群臣的劝诫,有一定的度量,不像玄宗皇帝那样肆意妄为,与民休养生息,人口大量繁衍。

  所以孝宗的历史评价并不算差,有玄宗皇帝做衬托,史家大多站在了孝宗皇帝这一边。

  而孝宗之后便是章宗。

  章宗皇帝在神武朝的历史上最著名的形象,就是附庸风雅。

  在他的统治下,神武朝的文化还算宽松,几乎没有以言获罪的案例,大量市井文化诞生,相传章宗皇帝自己就很喜欢听评书。

  神武国一度涌现了许多的文豪,文化达到了鼎盛的年代,部分世俗还流传到了大夏。

  但章宗皇帝的评价却并不高。

  即使最客气的文人,也颇有微词,认为章宗年代大兴土木,耗尽民力,修建了大量所谓的风雅之所,难以给予较高的评价。

  如今楚千秋消化了章宗的分身神魂,总算是能一探究竟了。

  皇宫,养心殿

  “法师先是伪装成了书生,给寡人献书。”

  “现在又要在养心殿里详谈,莫非大夏那边来的?”

  章宗皇帝饶有兴致地说道,他喜欢读一些闲书,上京茶馆里面的说书先生,有了一个新的规矩,要把说书的内容写下来,编辑成册,以方便刊发。

  结果近日读了一本,觉得很是不错,就召见了作者,结果没有想到的是,这作者还是一个穿着道袍的和尚。

  一个穿着道袍的和尚,走在上京的大街上,回头率自然是百分百的,就连皇帝陛下深感兴趣。

  “陛下,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人口日益繁多,社稷已有累卵之危。”

  “可陛下却摒弃先皇良法,减了徭役,免了赋税,将来追悔莫及。”

  那和尚微微一笑,做当头棒喝。

  “荒唐,四海升平,天下大治。”

  “徭役少则民安,朕与民休养生息,何来追悔莫及?”章宗皇帝不快地说道,他才登基没有几年,魔胎的移植还没有让他快速老化。

  所以章宗皇帝还有一点心气在内。

  “陛下,那不过无知书生的迂腐之见罢了。”

  “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增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注1)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是以公私枵然,而百弊并生。”(注2:枵,读xiao肖,空的意思)

  “以此观之,朝廷岂可减轻徭役乎?”

  “往昔玄宗之时,徭役而死者十之三四,到了孝宗陛下,却有了妇人之仁,死者不过十之一二。”

  “朝廷治下之民愈多,乱党愈多,社稷危矣。”

  和尚笑呵呵地说道,从人口的角度,论证徭役的必要性。

  章宗皇帝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他明白了这和尚的意思。

  朝廷发动徭役,主要功能不是为了修建奇观,也不是为了满足工程的需要,最大的效果是定期减除人口,把人口增长抑制到一定程度。

  发动几百万的民夫,徭役干个几年,死者过半,多余的人口就成功消灭干净了。

  在没有战乱的年代,有时候比饥荒还有效率。

  尤其是会死在徭役里面的,大多都是穷人,这就更完美了。

  “你是道祟传人!”

  一个和尚,居然做了道祟的传人。

  真是骇人听闻的事情。

  “你竟然敢光明正大地行走天下,不怕寡人把你抓进黑狱,一并处置吗?”

  “朝廷与武道圣地一起,通缉道祟与佛魔传人。”

  章宗皇帝立刻醒悟了过来,冷声说道。

  “南无阿弥陀佛。”

  那和尚浑不在意地念了一声佛号。

  “陛下误会了,老衲与佛魔传人大为不同。”

  “道祟并不准备推翻朝廷,两者有本质的不同。”

  “当年大夏镇压佛魔乱党,还是天机阁出了死力,验证了我们的猜想。”

  “只要定期清除多余的贫民,无论何种方法,使得贫而绝嗣,天下便可长治久安。”

  “徭役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比起天下大乱,这岂不是大大的善政?”

  章宗皇帝忍不住了,准备下令追客。

  “荒唐,你这秃驴何其歹毒,使得这般毒计。”

  “真是污了朕的耳朵。”

  “来人啊。”

  “把这秃驴给朕赶出去。”

  章宗皇帝主动结束了这次会谈。

  “南无阿弥陀佛。”

  “陛下,你会来找老衲的。”老和尚微微一笑,你会用这一招的。

  章宗皇帝见状,心中一颤,开口问道:

  “等等秃驴,你的法号叫什么。”

  “老衲法号,道衍!”

  说完,穿着道袍的老和尚,潇洒离开。

  ……

  楚千秋睁开眼睛,长出了一口气。

  “原来道祟传人与皇室的交易,比我想象的还要早。”

  “道衍是吗?”

  “我想你应该还活着,你是天机阁主,还是哪一位。”

  “反正有机会,把你们一起送下去。”

  注1:《农政全书》徐光启

  这里的意思是,人口三十年增加一倍,估算值,如果没有战乱的话,人口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马尔萨斯是说25年,双方倒是十分接近。

  注2:《国学秋试策问二首》苏轼

  当然这两位只是意识到了人口众多的危机,至于这个危机会诞生什么,没有进一步论述。

  从这个脉络上来讲,近代以前认识的巅峰之一是清代的洪亮吉,被梁启超称呼为东方的马尔萨斯。

  当然洪亮吉没有那么偏激,他只是有点绝望。

  这里仅仅是说明,古代对于人口危机是有一定程度认识的,也是一些有识之士非常担忧,恐惧的问题。

  最后进化出来的,最丑陋的集大成者,就是铁千山所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一个历史人物所说的,在93章里面的,是有原型的。

  最后的最后强调一句,书中人物观点,不代表作者观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