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雪满长安道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子的愤怒

《雪满长安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子的愤怒

作者:沪上海亮 字数:2278 书籍:雪满长安道

  未央宫宣室殿,刘询面无表情,听着廷尉于定国禀报丞相夫人杀婢案查证结果。

  大司马霍禹、御史大夫丙吉、侍中史高、丞相司直闵世通等一干大臣殿下端坐。丞相魏相回避此案,没有出席。

  于定国持芴禀道:“京兆尹赵广汉指控丞相夫人擅杀婢女并非事实。当事人婢女来弟自述,其因母亲责骂而自溺,与丞相夫人并无干系。京兆府健吏满田亦已招供,是赵广汉指使其刺杀来母和磨洗老工匠,其为奉命行事。赵广汉当下已羁押于诏狱。”

  “丞相府那个溺毙的使女是如何找到了?”刘询好奇地问道。

  “侍中找到的,此案告破,侍中居功至伟。”于定国俯首答道。

  刘询道:“你且坐下。”转过脸瞅着史高,面带疑惑。

  “陛下,丞相府溺毙的使女名唤来弟。就是我们在秋家的店铺里见过的那个小姑娘。”史高赶紧解释。

  “就是那个‘秋老掌柜不在,秋小掌柜也不在’的小姑娘?”刘询大为惊讶。

  “正是。”史高答道。

  刘询呵呵笑了几声。众人不明就里,面面相觑。

  刘询又有不解,问道:“那来弟获救后,为何不回丞相府?”

  史高道:“我也问了,不回丞相府,可是惧怕魏夫人。她说魏夫人虽然严厉,但平日里从未打骂羞辱。她是害怕她母亲再去歪缠,所以不回丞相府。秋家也不知道她是丞相府的使女。”

  刘询微微颔首,视线转向于定国。

  于定国已然入坐,这时欠了欠身,作揖道:“臣奉旨查案,烦劳侍中,臣惭愧。”

  史高不好意思了,亦拱手道:“臣亦是侥幸。廷尉明察秋毫,从刺客所遗短剑上窥得端倪,逼的满田铤而走险,方有案破。”

  丞相司直闵世通频频点头,道:“若是凶案,必有破绽。哪有什么完美犯罪,闲人臆想而已。”

  刘询瞧瞧这个,瞧瞧那个,又翻看了一会案上的卷宗,沉吟片刻,道:“众卿,此案按律当如何定罪。

  闵世通按捺不住,拱手大声说道:“赵广汉污辱大臣,意存挟制,罪该不道。之前赵广汉亦是欺世盗名,屡次犯法,如今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妄杀无辜,实属罪大恶极。”

  闵世通说到赵广汉欺世盗名,刘询嘴角抽搐了一下,低头翻看案宗,神情中透出几分尴尬。

  霍禹悄悄看了眼皇帝,心忖是不是也该起来说几句,转念又一想,赵广汉之事有些尴尬,不值当为他辩护,还是随他去吧。宣室殿里一时陷入沉寂。

  刘询哗啦哗啦翻着竹简,良久,抬头扫视一遍群臣,目光停在于定国身上,道:“于卿,你说说赵广汉该当何罪。”

  于定国神情严峻,道:“赵广汉诬陷大臣,妄杀无辜,按律当斩。”众人听闻此言,皆惊诧。于定国接着说道:“赵广汉乃品秩二千石大臣,奏请陛下敕许。”

  刘询皱着眉,面带愠色,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殿下大臣均是心中一凛,赵广汉原是皇帝宠臣,如今却获罪当斩,皇帝颜面何在。几个老于世故的大臣双手拢在袖子,低头不语。

  御史大夫丙吉秉性谦恭宽厚。他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京兆尹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实为能吏。大汉法度,德主刑辅。臣以为,京兆尹有罪,罪不当诛。”

  闵世通不满地瞥了丙吉一眼,语气激昂地说道:“赵广汉若只是举止失当,办案不谨,或可回旋。然而,他目无法纪,妄杀无辜。若是宽恕了他,何以彰显法制,何以约束百官。”

  刘询闻言一怔,抬头瞅见霍禹双眸直视前方,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心中咯噔一下,问道:“大司马意下如何?”

  霍禹原本不待见赵广汉,霍家以往奉承赵广汉,也就是为了挑唆他与魏相争斗,坐收渔翁之利。如今赵广汉失势,他当然要揣摩皇帝心思,迎合皇帝的意愿。这时偷窥一眼,发现皇帝神色冷峻,心想,赵广汉与魏相两人都死了才好。于是小心翼翼地说道:“廷尉查明是非,臣附议。”

  刘询深恨赵广汉欺世盗名,此时主意已定。他吩咐许桑宣魏相进殿。随着内官一声“宣丞相觐见。”候在殿外的魏相疾步进来,跪倒在地,道:“臣叩见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刘询道:“起来吧。”说罢起身绕过书案,走向殿堂中央。众人见状纷纷站起,垂手肃立。

  刘询扫视了一遍众人,缓缓踱到摆在门边的鎏金银竹节博山炉前,饶有兴趣地注视着轻烟从镂空的炉盖里袅袅升起。良久,他伸出手搧了搧,那缕缕轻烟顿时乱作一团,于是微微一笑,转身走到魏相面前,道:“廷尉查明赵广汉之罪当斩。丞相说说,该如何处置为妥。”

  魏相稍作迟疑,拱手道:“赵广汉为官勤勉,布政施教,京畿晏然。其功,其功或亦抵罪。”

  刘询似笑非笑瞅了他一眼,众人见状,也都默不作声。刘询思索着正要开口,瞧见史高在旁似乎很想说话,便道:“侍中可有话说。”

  史高清楚皇帝此时心中甚是愤怒,有意严惩赵广汉,以正吏治,于是出列,道:“臣以为,赵广汉挟私报复,制造冤案,又指使属下滥杀无辜,其知法犯法,居心歹毒,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魏相于心不忍,还想争取一下,道:“臣以为,持刑不宜太重,若以德教——”

  刘询面露愠色,打断了他的话:“我大汉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功过是非,归于法理,怎能一味施行德教。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他觉得这事应该了结了,转身面对于定国,神情严肃:“廷尉,赵广汉一案,以其罪按律处置。”

  于定国俯首揖道:“臣遵旨。”

  魏相出了宫门,瞧见太史一人仰面看天,犹豫着是否要过去与他招呼一声,却听他兀自嗟叹:“天意不可违,果然。”便收住了脚,悄悄从旁绕过。

  魏相听说过赵广汉问卦之事的,不曾想这个征兆就落在了赵广汉自己身上,心里也惋惜:“赵广汉确是个能吏,可惜性格太过偏执,以致末路不终。”

  ·

  京兆尹赵广汉渎职问斩的消息瞬间传遍了长安城,吏民皆惊。

  霍禹也感到意外。他以为皇帝会顾及赵广汉的名声,从轻发落,所以在朝会上,他原本准备替赵广汉说几句好话,让皇帝觉得他心胸宽广。可是,皇帝毫不留情,居然将这个声望甚好的能吏杀了。

  回到府邸,他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一番,顿然脸色发白,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真的感到害怕了。

  他吩咐家仆将霍府一干人都唤来。不多时,冯子都、霍山、霍云、范明友、邓广汉都来了。他便将宣室殿朝会的情景说了一遍,众人听罢也都心惊胆战。

  “京兆尹,就这么被斩了。”邓广汉觉得不可思议,连连摇头叹息。

  “赵广汉也被杀了,前几日还在表彰他。这皇帝真是毫不留情啊。”霍山神色惶恐。

  邓广汉道:“我听说皇帝已经在追查许平君病亡旧案。原本我还想,即使他查出些什么,也会顾及大将军的拥立之功,不会为难我们霍家。如今看来,他若查明许平君之死是霍家所为,也会毫不留情的。”

  霍山道:“我还听说宫中怀疑大长秋谋害太子,正在追查他行踪。”

  霍禹一阵心悸,哆嗦着说道:“那如何是好。”

  冯子都神情凝重:“大将军薨后,皇帝其实一直在削弱霍家势力,就连你的大司马印绶至今也未授予,空有名号而已。如今他独运朝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需有应对之策。”

  霍云猛地拍了下案几,道:“最好应对之策,就是夺其大位。大将军当年为何废黜刘贺,就是认为这个昌邑王视霍家如无物,退无可退才奋起反击,却便宜了刘病已这小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