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和战神将军互穿后,他在后宅杀疯了 第141章 老几个被骂

  古人云:姜还是老的辣。

  古人诚不欺我。

  老臣们到底几十年不是白修炼的,主打一个有耐心。

  你不见,咱们就再求,再不见,还求,还不见,好,没问题,事缓则圆,咱们暂且搁置,来个曲线救国。

  “陛下若是不愿现在充实后宫,那便同娘娘再生几位皇子吧。”

  总之,只要有孩子,他们就放心了。

  李鸾嵩摆手拒绝,理由是:“皇后生下长公主的时候环境恶劣,伤了身子,这些时日依旧在服药调理。朕实在不忍心伤她,就再等等吧。”

  老臣们说好,“那等多久呢?”

  “三年。”李鸾嵩道:“三年应该可以调理好了。”

  “什么,三年。”老臣们惊骇,“这是调理身体还是治疗顽疾呢,怎么需要那么久。”

  李鸾嵩拉长了脸,“诸位老师是担心朕龙体会随时归西吗,这么着急选接班人,你们是怕朕活不过你们吗?”

  听听,这话说得,多噎人。

  老臣们习惯了,也不计较,缓声劝道:“臣等不是这个意思,陛下千秋正盛,但是子嗣为大,这是陛下的义务,臣等有督促的责任,实在不敢怠慢。”

  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让你无法反驳。

  “各位老师都是阖家团圆之人,想必也能理解朕同皇后的感情吧。”李鸾嵩开始打亲情战,“你们都十分疼爱自己的老妻,朕也十分疼爱皇后,皇后为了朕不得已将公主生在那样的苦寒之地,朕却要在亲政不久就充实后宫,虽合规制却不讲人情。”

  李鸾嵩摇头,“这等背信弃义之事朕做不出来。如果你们不能理解,那就让皇后将你们的夫人都请到宫中一叙,看看师娘们是不是能理解……”

  威胁,这就是赤裸裸地威胁。

  哪家夫人能允许自己的丈夫纳妾,若是知道自家老头这样逼皇帝充实后宫,回家还能有好,岂不是连年轻时候的糊涂账又要翻一遍……

  不行不行,想想都头疼。

  老臣们生气却也束手无策,阶段性败下阵来。

  又等了几日,发现这群老臣的确没有再提及此事,李鸾嵩以为这件事情就此作罢了,这才跑到沈确跟前,跟她汇报。

  “我看老师们是越老越固执了,想来年轻的时候也是有血性、有情义之人,怎么到老了,到了旁人身上就没了那些原则了。”他有些愤愤不平。

  沈确笑道:“他们正是有原则才规劝陛下啊,大邺的江山后继有人,这就是他们的职责,一日做不到,他们就一日不会罢休。”

  “可是,我也同他们摊牌了。”李鸾嵩很有些得意,“我得照顾皇后的身体,这生孩子也得先养好身体吧。皇后曾经为了朕待在那种又危险又缺衣少穿的苦寒之地生下公主,朕却要在亲政后充实后宫,这等不仁不义的事,朕做不出来。”

  他说着,又把头蹭过来,“朕只要媆媆,朕不要旁人。”

  这番话说得,任谁听了不感动。

  沈确道:“陛下的心我知道。”

  得夫君如此,还有何求?沈确想,但愿这场博弈他能坚持下去吧。

  李鸾嵩说:“你放心,他们已经就此作罢了,若是朕如此说,他们仍旧不肯作罢的话,朕就当真请师母们过来座谈,好好聊一聊老师们年轻时候的风流事。”

  这足以让他们忌惮,沈确失笑:“陛下当真如此说?”

  “那可不。”李鸾嵩很骄傲,“他们已经偃旗息鼓了。”

  当真吗,沈确看看他,想起了几日前的事。

  那群老臣其实已经找过她了,陛下那边攻不破,就将压力给了皇后娘娘。

  “娘娘同陛下感情笃深,老臣们深感欣慰,但是子嗣为大,还望娘娘能劝劝陛下,早日开枝散叶才好啊。”

  这话说得直来直去,一点儿弯儿都不带拐的。

  沈确扶额,艰难道:“本宫今日身子不好,各位大人的话本宫听到了,会规劝陛下的。”

  老臣们点头。

  “可是。”沈确又道,“陛下才刚亲政,我作为妻子也只能略点一二,不可说太多。各位大人也是,陛下毕竟还是陛下,咱们想劝着点,也得注意分寸,切莫逼迫太急。”

  这番话也是诚恳相劝,沈确又道:“本宫自然知道各位大人是一心为大邺,一心为陛下好,可是也要讲究方法。”

  老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本以为皇后娘娘来自民间好拿捏,自然会说什么听什么,如今看来,却也是一个主意大的。

  老臣们这才纷纷称是,告辞而去。

  他们会就此作罢吗,沈确收回思绪,看了一眼躺在身边的李鸾嵩,今日他倒是老实,再仔细一看,已经累得睡着了,可是晚膳还没用呢。

  这当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就拿晚膳来讲,也是有定时的,过了这个点儿再想吃就只有点心了,还真不如做皇子来得自由。

  可是看着他睡得实在香甜,沈确还是没忍心叫醒他,就任他随心所欲吧,他已经有太多的事情要周全、要逼迫自己了。

  沈确这才重新躺下,伏在他臂弯里沉沉睡去。

  原以为老臣们就此打住,最起码能消停一阵吧。

  原来还是他们太年轻了,这群老臣又出了新的战略,转战攻克太上皇去了。

  这叫什么,这叫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曲线救国,总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但他们也是讲究方法的,首先脱下朝服,穿着常服,还不能空着手,孝淳帝小气,总得找点儿借口带点见面礼,打着看望太上皇的名义迂回着说出想说的话。

  而且最好还是要挑个好时候,比如,太后不在,老哥儿几个有些话更好说。

  女人啊,在这种事情总是斤斤计较想不明白。

  果然,还真碰上了。

  据说太后带着长公主去看望李乐和小郡主去了,真是难得的好时候,老几个带着茶叶、买了状元楼的烧酒,还有醉仙楼的烧鹅、卤猪蹄,浩浩荡荡就来探望孝淳帝了。

  本来被太后嫌弃没带他出门,孝淳帝心里很不爽,看到老几个都来了,心情立马大好。

  大家围坐,就像年轻的时候一样,哪里讲究什么君臣之礼,这里没有君臣。

  “太上皇气色不错啊。”有人夸赞,“这日子真是羡煞众人啊。”

  孝淳帝哈哈一笑道:“别提了,每日围着孙女转,真是太快乐了。”

  好,这个话题找得好,直奔主题,都不用他们千方百计兜圈子了。

  “是啊,长公主那叫一个可爱啊,老臣都羡慕太上皇呢。”

  “太上皇,这才一个孙女呢,您看看老臣,家里四五个小崽子,天天围着我叫‘爷爷’,嘿,那叫一个天伦之乐,舒服。”

  “是,是,我家那个小孙子也是,话都说不清楚就是跟我亲,只要我回家,谁都不要就要我抱。”

  众人说得热闹,相互之间传递眼色和话题,又问孝淳帝:

  “太上皇想要孙子吗?”

  “想啊,怎么能不想呢。”孝淳帝啃着猪蹄,这东西太后不让他吃,说,儿媳妇说了不健康,让父皇少吃,人家只说了一句少吃,太后干脆就不让碰了。

  “那就赶紧催催陛下和娘娘,多生几个呗。”有人点明了主题。

  孝淳帝摇头,“这种事怎么催啊,我又不是吃饱了撑的。”

  老臣们:……对对对,是我们吃饱了撑的……

  “再说了。”孝淳帝又喝了一口酒,道:“怎么说呢这话,问儿子你们怎么还不生,还是问儿媳赶紧多生几个吧,这么问啊,我这老脸还要不要了。”

  老臣们:……对对对,是我们的老脸不要了……

  “可是太上皇啊。”有老臣道:“这个事情可以点一点嘛,陛下和娘娘都是孝顺的,您一开口,他们一定听,这开枝散叶是好事,也是国策啊。”

  “啪”的一声响,众人寻声望去,哟,不好,太后回来了。

  “开枝散叶,是国策,是好事。”太后将留紫交给身边的黄嬷嬷,冷笑道:“诸位看我儿和儿媳孝顺就逼着他们生孩子,你们是不知道皇后身体不好呢,还是不知道他们两口子感情好啊,你们这群老东西这是要干什么,才刚亲政,小两口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怎么着,非要整一个郑贵妃那样的货夹在中间嘛,你们安的什么心呐。”

  太后越说越气,勾起了伤心事,泫然欲泣:“你们这群老不开窍的,为老不尊,逼着我儿纳妾,逼着我儿媳身体未愈就生儿育女,你们这么能耐怎么不自己去生呢,啊,你们怕他们命不够长呢,还是嫌自己的命太长了。”

  太后生气了,孝淳帝也不敢再吃肉了,一群老臣跪了一地。

  “还鼓动太上皇喝酒吃肉,他身体出点儿毛病你们担待得起吗,我告诉你们,今儿太上皇但凡有一点不舒服,你们谁都别想好过。”

  太后还是那个太后,护着夫君、向着儿子、罩着儿媳,舌战群儒,将一群老臣骂得狗血淋头、两股战战。

  “欺负我儿年轻,你们也不瞧瞧,他爹他娘还在呢。”看着那群退下的背影,太后还在扯着嗓子骂:“明儿我就一家一家去找老姐姐们,我看你们是家宅太平安了,活得太无聊了。”

  这顿骂倒是还真管用,老臣们就此再不敢提“生娃”、“充实后宫”的事了,但是,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想出来一个馊主意。

  孔子曰:老而不死为贼也。

  圣人说得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