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收藏纪元 第30章 登瀛楼

《收藏纪元》第30章 登瀛楼

作者:半半道人 字数:1753 书籍:收藏纪元

  “咸鱼,有你的啊!“

  出门叫上出租,过了北辰桥后,李其志抑制不住兴奋的在常闲胸口擂了一下,叫道:“学习了,学习了!看了李主任要多跟常主任取经才行!“

  “淡定,淡定!”

  常闲安然享受死党的吹捧:“一天到晚的,不把村长当干部,今天让你开开眼!“

  “唉,师傅,在这儿停一下。“

  常闲让出租在一家华致酒行门口停下,拨了一个电话。

  接到常闲的电话,一个衣冠楚楚的男人出来指挥手下将一件青花汾搬上车。

  常闲跟男人稍作寒暄,约了明天过来结账就上车而去。

  “二宝,我等下把这位董总的电话给你,明天你过来跟他结账,星辰公司是他的大客户,他不敢弄虚作假的。“常闲交代李其志道。

  李其志应下道:“怎么喝汾酒?茅台五粮液国窖这些不是显得更有诚意吗?“

  常闲呵呵一笑,卖个关子:“等下上桌,让李总他们亲自告诉你。唉,李总电话…“

  常闲对李其志比和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接通:“喂,李总……,好的好的,那感情好啊,嗯嗯,我先找好地方,等下给您信息。“

  放下电话,看着李其志一脸兴奋的期待之色,嘿嘿笑道:“行了,你李主任的机会到了,李总给力,还把采购的边经理给你带上了。“

  扭头跟出租司机道:“师傅,麻烦登瀛楼。“

  但凡是津门人,甭管长没长耳朵,不知道什么也不可能不知道登瀛楼。

  怎么说呢,别的都甭说,只说解放前的一项统计数据,登瀛楼的销售总额约占全市同业的40%,这是什么概念?

  外地人在津门,假如不知道该在哪里宴请贵客,去登瀛楼肯定没问题。

  这就跟不知道人家抽什么烟,那就是中华,肯定不跌份,不得罪人一样,都是诚意的表现。

  常闲和李其志定的是四楼临海河的一个包间,看看时间差不离了,哥儿俩站在门口等候。

  不到六点,看到李东飞龙行虎步的过来,旁边一个五十出头的男人笑眯眯的落后半步跟着。

  “李总,边经理……“

  距离还有个七八米,常闲与李其志就迎了上去。

  “秋老虎这么厉害,还要您两位从北辰跑过来,罪过罪过!这边这边……“

  几人都认识,不用彼此介绍,常闲边寒暄边将人往包间引。四人都是场面上的人,口条健谈,倒是不存在冷场。

  就坐之后,话匣子打开,常闲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

  李其志招呼服务员开始上菜,到了登瀛楼当然是吃鲁菜。什么葱烧海参、九转大肠,糟溜鱼片什么的全点上了。

  等服务员把酒瓶打开倒酒,常闲乐道:“刚才我这位兄弟问我,咱为什么上汾酒不上茅台啊?我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我可是回答不好……“

  常闲看酒满上了:“我先喝三个,一是感谢李总和边经理对我这个小老弟的关怀,您两位是我的娘家人,捧我;二是请您两位给我这个兄弟普及一下咱们星辰公司的酒文化。“

  李东飞也笑道:“这个问题确实是历史遗留问题,老边在公司资历最老,最有发言权。“

  “听说,我也是听说啊,我们部的首任彭部长虽然是赣省人,但他就喜欢喝汾酒,我们公司喝汾酒应该是那个时候发的芽。

  为什么呢?没有为什么,一直以来,到十年前吧,汾酒都是我们国家最有名的酒,尤其在北方,喝掉的十斤酒里面,恐怕有五斤是汾酒。”

  边国云嘿嘿一笑,接着道:“刚才小常主任说我们公司为什么不喝茅台,这在当时就没得可比性啊。

  说起这茅台呢,李总可能没有经历过,我是经历过的,有一阵子,好像是从1975年开始,坐飞机的旅客可以免费赠送一瓶茅台,后来又改为免费喝,这一规定持续了十多年,我没赶上免费送茅台的时候,免费喝茅台还是有过好多次的。“

  李其志笑道:“我们连免费喝茅台的年景也没赶上啊!“

  边国云接着道:“其实茅台最厉害的不是酿酒,而是讲故事。什么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怒掷酒瓶震国威啊;什么红军四渡赤水,当地群众举茅台相迎啊;什么确定茅台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啊……

  反正各种碰瓷,一路碰成了国酒。其实90年代的时候,茅台还排不上号,不比我们苏省的蓝河强的。”

  李东飞道:“扯淡,开国大典时,总.理亲自定下的国宴用酒就是汾酒和竹叶青。这些年五粮液上来了,就他们家最贵,今年都卖360块了,不管怎么说,茅台都还不是个……“

  常闲乐道:“当年陆游有句诗叫诗在功夫外,茅台这是酒在功夫外啊,坐飞机送茅台,太凶残了……“

  又喝了一个,糟溜鱼片上来,首先转给主座的李东飞。

  李东飞夹了块糟熘鱼片,像模像样的尝了口,点评道:“这鱼不错,是鲮鱼,比京城丰泽园强。”

  李其志傻乎乎问:“鲮鱼是什么鱼啊,我还真没吃过?

  “近海鱼,就津门产的。立秋之后,立冬之前,在这个时间外点这菜的全是外行。“

  李东飞一幅老饕的模样:“最合适是一条斤半的鲮鱼。大了不成,老,小了不成,欠。曾经听老辈的学问人说吃糟溜鱼片得脆,我寻思着吃鱼什么叫脆,吃萝卜咱知道叫脆,这吃鱼还叫脆?“

  他喳吧嘴:“你们也试试,今儿好像还真有点那个脆的意思!“

  边国云也上筷子试试:“还是小常主任点菜内行,到底是干办公室主任的,咱比不了。嘿,是不错嘿!“

  “哪儿啊,这是托您二位的福,我这就是碰着了,现在还迷糊着呢,听李总这么一说,讲究,这是真讲究!

  常闲又笑道:“我觉得吧,李总的意思这也就是该什么时候吃什么东西,咱吃该吃的。这叫什么……“

  李东飞哈哈一笑:“时令!“

  “立秋之后立冬之前,鲮鱼正长到一斤半的时候,口感最佳。过了立冬,可能就长到两斤了,肉质就不那么鲜嫩。说白了就仨字,及时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