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快穿小祖宗:黑化上神又在求负责 第4章 偏执总裁又在求负责(4)

《快穿小祖宗:黑化上神又在求负责》第4章 偏执总裁又在求负责(4)

作者:姒色 字数:943 书籍:快穿小祖宗:黑化上神又在求负责

  其实何学海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对李天涯极为赏识,今天见了李天涯那篇文章,一时激动,顿起收门生之念。但又觉得李天涯,锋芒毕露,不是好事,所以才开始故意敲打了一番。现在一切如他所愿,李天涯唯唯诺诺,他自然心情大悦,又问了一下李天涯的家庭情况,知道李天涯尚未婚配,就道:“如有合适人选,为师将为你牵线。”

  李天涯忙道:“学生曾发誓,秋闺未中,不谈婚事,还望老师成全。”

  何学海闻言沉吟道:“你有如此志向,自然是好事,只是……如果你几年不能中举,难道都不谈婚事?”确实,中举可没那么容易,有的人终生也就卡在乡试这道坎上,只能做一个秀才,莫非就一辈子不娶妻?其实在这时代,像李天涯这年龄,很多已经娶妻生子了,例如王京及宁采臣都是早有妻室。

  何学海本来确是受人所托,想为李天涯拉拉红线,没料还没出口,李天涯就先把话堵死。不过,这事也不急,李天涯有此志向,何学海也没有打击李天涯的道理,于是师生俩又谈了一些闲话,吩咐李天涯日后有事可随时找他,李天涯便退了出来。

  何学海独自坐着,独自陷入沉思,他自幼束发受教,学的是圣人之学,讲得是神鬼不欺、俯仰无愧。十年寒窗苦读,只求报效国家。

  何学海也是东林党人,只是他不是核心人物。他是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科进士,与阮大铖同科。

  其时明神宗朱翊钧执政晚年,党争长期持续,导致朝政日益腐败。

  首辅张居正死后,没有了管束,好像为了报复性似的,明神宗变得既贪财又腐化,为了满足自已的财欲,他派出多名宦官到处敛财,每天在宫中纵情享乐,后来干脆就不上朝了,有事就下个旨意,交给手下的大臣来办。

  何学海进士及第后,神宗皇帝一时兴起,还少有的接见了他们,本来何学海书生意气,满腔热血,雄心勃勃,想效法张太岳,欲使晚明中兴。

  几年前觐见的情节历历在目:“微臣百般不会,只会读书。唯一片丹心报效朝庭,臣闻故宋,京官必起于州县。臣亦愿为一知县,为陛下牧民一方,亦早日熟练政务。”

  朱诩钧温言勉励了他们几句,没多久,何学海被安排入翰林院,成了从五品学士。

  何学海新科进士,意气风发,本想锐意进取,没料到进了翰林院,朝廷党争激烈,互相制轧,凡事不讲对错,只问所属党派。几年间,何学海大失所望,极为厌倦。三年后便自请任金陵主持国子监,以为可以躲避党争,落个眼不见为净。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努尔哈赤击溃,从此明朝在辽东的控制陷于崩溃。

  第二年,明神宗朱翊钧驾崩,结束了他四十八年的皇帝生涯。

  结果当了三十九年太子的朱常洛即位,朱常洛登基后,迅速展开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国库空虚,朱常洛仍从中挤出银两慰劳戍边的将士。虽说这笔钱不多,却是万历朝从未有过的恩泽。万历朝的矿税饱受诟病,朱常洛上位后立即宣布废除矿税,大大减轻了贫苦百姓的负担,早年被明神宗罢黜的忠臣,朱常洛逐一替他们平反,让他们官复原职。此外,朱常洛还提拔了一批新的人才,为朝廷增添新鲜血液。

  按何学海看来,明光宗朱常洛若能多活几年,凭借他的能力和抱负一定能有一番作为,只可惜造化弄人,命运并没有给朱常洛机会。

  新君新气象,随着朱常洛登基,朝野上下展现出蓬勃的朝气。

  然而,没过几天,公元1620年,大明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值壮年的朱常洛便病倒了,仅登基三十天便莫名其妙地死了,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红丸案!

  同年八月,努尔哈赤亲征明,由懿路、蒲河二路进,追击明总兵贺世贤等,抵沈阳北门。

  跟着朱由校16岁即皇帝位为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建年号天启。

  朱由校登基后,就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颇为优容。东林党人担心客氏干政,建议按例赶客氏出宫。客氏与魏忠贤狼狈为奸,反击东林党人,一时之间,擅权弄政,厂卫横行。后金威胁日益严重,内部宦官干政愈演愈烈,明朝已是内忧外患,民生凋敝、日薄西山。

  这几年,魏忠贤串同客氏专权,制造了“乙丑诏狱”“丙寅诏狱”等冤狱,残酷迫害企图改良明朝政治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阉党对东林党人的迫害不断激起民变。

  原来大太监王安因为拥立天启帝有功,一时间在宫中权柄极大。同时,魏忠贤结交客氏,二人对食。客氏喜爱魏忠贤,于是厌倦旧相好魏朝。魏忠贤趁机打败魏朝,进而阴谋害死王安,成为宫中权力最大的太监,荫封其兄魏钊为锦衣千户。三个月后,到年末,魏忠贤居然晋升司礼监秉笔太监,正式进入内廷高层。

  同时,朱由校即位后,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六部,东林党势力较大,众正盈朝。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孙承宗、袁可立等许多正直之士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方从哲等权臣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制稍显清明。

  何学海从进士及第到金陵国子监至今近十年来,已算是三朝元老了。他目睹朝廷变迁,皇权频频更迭,自然深有感触。风雨欲来,晚明如一艘千疮百孔的朦艟巨舫,穿行于风雨中,岌岌可危。

  此时明王朝社会腐败,而朝廷士大夫只顾争权夺势,其时阉党魏忠贤开始专权,与东林党派互相攻讧。

  而党争无处不在,金陵也非清净之地,四大家族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贾俊这几年身处其中,自然知之甚详。

  李天涯竟然惹了贾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啊,何学海暗暗苦笑。

  现在的何学海,已不复当年的雄心壮志,慢慢荫生退隐之意。

  对李天涯这个比他年轻近二十岁的青年学生越是喜爱,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于是不知不觉把自己不能完成的愿望,寄于李天涯。

  往事如烟,良久,何学海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心想,若李天涯不负所望,我自当不吝送他一程……

  一般来说,门生对座师,无不奉事惟谨。这里头除了师生之间的道义,也含蕴了一些功利的因素。因为在封建专制的时代,朋党政治是一个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所谓朋党政治,就是执政者多用私人。乡党、同年(即同科进士,类似于后世的同学)、亲戚、门生、故旧等等,都属于私人的范围。古人荐贤“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原则,只是一种理想。

  在实际的操作中,不避仇的很少,不避亲的倒是比比皆是。因为这层原因,就不难理解座师在门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何其的的显赫和重要了。

  王京和宁采臣还在外面等李天涯,不知何祭酒找李天涯何事,待李天涯说明情况,惊讶之余,不由都替李天涯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