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郡主后院的鱼塘有点大 42、十九岁生辰

《郡主后院的鱼塘有点大》42、十九岁生辰

作者:辜长梦 字数:2780 书籍:郡主后院的鱼塘有点大

  冯保保在西都的最后几日,接连巡视了惠安、汝宁、居庸、平川等地,亲眼见到所有的灾民,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后,才放下心来启程回京。

  而回京的前一日,也是宝华郡主的十九岁生辰。

  虽没有大办,但朝琴还是张罗了一桌子菜,谢太傅、宗全、以及沧郡太守都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这杯酒,本郡主替西都五郡的百姓,敬大家。”

  冯保保举起酒杯,三分笑意七分敬意的看了在座的所有人。

  谢太傅微微点头,笑笑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些都是臣下该尽的职责,不觉得辛苦。”

  比起连日奔波的辛劳,还是宝华郡主的成长,更让谢太傅觉得欣慰。

  宗全也斟了一杯满酒,肩背挺直,朝着宝华郡主,面目严肃道:“这第一杯酒,微臣敬郡主,为了西都百姓,不辞辛劳。此次灾情能够这么平复,郡主功不可没。”

  当初对于皇帝同意冯保保随行来西都,他是持怀疑态度的。没想到,冯保保到了西都,既没有养尊处优,也没有吃喝玩乐,反而从旁协助,帮了很多事情。

  最令他吃惊的是,冯保保不仅身体力行,亲往安置区照顾百姓,对于河道改建还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简而言之,不管是出钱出力,还是出脑子,冯保保这一次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宗大人谬赞,西都五郡的水患,能够这么快平复,是大家一起的功劳,本郡主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她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不得宗全他们,没日没夜的守在河道上,胡子拉碴的都没时间修理,更别说睡个囫囵觉了。

  “这杯酒该敬,郡主莫要推辞。”

  冯保保刚说完,宗全就义正言辞的看着她,声色皆穆,让冯保保再推拒不得。

  “第二杯酒,微臣敬郡主,生辰安康,长乐无恙。”说完,宗全仰头饮下第二杯酒。

  许是被情绪带动,冯保保不由自主地挺了挺腰板,笔直端正的回敬了一杯酒,正色道:“大人的心意,本郡主领了。”

  宗全是她来到这个世界,除却朝琴和暮楚之外,见到的第一个外臣。而这个生辰,也是她来到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生辰。

  或许这就是缘分。

  宗全敬完酒,沧郡太守和谢太傅又再敬了一轮,大家开始送生辰礼。

  宗全命人呈上来一个刻梵文红桃木镶鎏金锦盒,冯保保打开,里面是满满的一盒白色珍珠。

  “此乃恒河之水孕育的河蚌内所产的珍珠,恰巧一百颗,算不得名贵,只是图个吉利,还望郡主笑纳。”

  宗大人再忙,皇帝的贴身近侍来到沧郡,见了什么人,传达了什么旨意,他必须是要知道的。

  只是时间匆忙,他也来不及准备其他的名贵礼物,只好想到了这个法子。

  谢太傅拊掌叹道:“百颗珍珠,珠珠生辉,寓意长命百岁,岁岁如意。宗大人好巧思!”

  要不怎么说,宗全大人年少有为,年仅三十,就坐稳了大魏虎豹营统领的位置,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青睐。

  “.....好兆头啊!宗大人,真是有心了!”谢太傅不停地点头,对着宗全夸了又夸,直笑的合不拢嘴,仿佛被祝长命百岁的是他自己一样。

  冯保保眉目清俊莞尔,摸出其中一颗珍珠,放在日光下,细细的观看,光泽虽算不得明亮,可是在西都这个刚被水患肆虐过的地方,宗全还能找齐一百颗这样大小齐整的珍珠,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冯保保越看越喜欢,瞧着这满盒的珍珠,心里暗暗猜测,这得开了多少颗河蚌呀,才能找齐一百颗同等大小,又色泽饱满的珍珠。

  “多谢宗大人,这礼物,本郡主甚是喜欢。”冯保保微微欠身回礼,笑容轻柔。

  “郡主喜欢就好。”宗全终于笑了片刻,不再是板着一张严肃脸了。

  对面的沧郡太守,也呈上来一个锦盒,是一串檀香珠。

  “听闻郡主礼佛,这檀香珠是微臣多年前,遇到一个世外高僧所得,据说能祛难辟邪,今日特赠与郡主,祈愿郡主身体康健,起居勿恙。”

  沧郡太守是礼佛之人,早在冯保保第一次见他之时,看他左手带着一串菩提子,色泽清润光滑,定是常年佩戴磨匀的光泽。

  冯保保轻轻摆了摆手,道:“这礼物太贵重了,本郡主不能收。”这样好的檀香珠,定是沧郡太守珍藏了多年的心头好,她怎可夺人所爱。

  “郡主这些时日以来,为我西都的百姓殚精竭虑,微臣无以为报,只能铭感五内,日日祈求佛祖,赐予郡主无量福泽。这檀香珠,还望郡主万万不要推迟。”

  冯保保犹豫了,她看了看谢太傅,只见谢太傅朝她点了点头,她才放心的手下。

  “既是如此,本郡主深谢裴太守的心意。本郡主日后去青龙寺,也会替裴太守和西都的百姓祈福,祈愿我西都百姓,大魏江山,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冯保保和裴太守互拜一礼。

  接下里来是谢太傅,一套自己临摹的字帖,还附赠了一块绝世好墨,青山墨。

  “郡主的字迹,老夫看过了,还是要多多练习呀。这块青山墨,可是罕见之物,老夫得了之后,都舍不得用,特意给郡主留着的,郡主从前不是经常抱怨,寻常的墨汁,难推开,而且易干涸。这块青山墨……”

  谢太傅叭叭叭的说了一长串,冯保保的余光看着西陵琅在那边忍笑,已经忍的甚是辛苦了。

  她缺的是青山墨吗?她缺的是一只握笔不会发抖的手,好么!

  救了大命,谁知道她明明已经十九岁了,还要被小时候的老师,追着赶着督促她练字呀。

  唉.....

  “宝华多谢太傅,太傅的心意,本郡主绝不浪费,这块青山墨。本郡主一定好好利用,绝不闲置。”

  谢太傅满意了,笑道::“字帖如果临摹完了,到时候我再遣人送一些到郡主府上,郡主不必担心。”

  冯保保内心发个大白眼,大可不必!!!

  好不容易,这场小小的生日宴结束了,谢太傅不胜酒力,被宗全和裴太守一同扶了出去。

  冯保保终于有时间,去管一旁笑到直不起腰的人,冷冷道:“笑够了吗?没笑够的话,出去笑,不要在这里碍本郡主的眼。”

  “哈哈哈哈!!!”不说还好,一说,他笑的更猖狂了。

  冯保保气不过,伸腿就给了他一脚,骂道:“生辰礼物不知道准备,还一直笑笑笑,不许笑了!”

  真的烦死了!!!

  “暮楚把这里收拾了,本郡主要回去收拾行李,明日一早就回京。”

  “是,郡主。”暮楚接令,连忙去喊人进来收拾,跑的老快了,主子们之间的事情,她一个小丫鬟,还不想掺和。

  翌日清醒,冯保保从清梦醒来,翻了个身摸到一根长长细细的东西,这触感应该是金属质地的簪子。

  冯保保一睁眼,果然是根金玉簪,却不是常见的花鸟纹,像水波纹也像山川纹,总之十分罕见。

  她轻轻弹了一下声响,纯金质地,还不错嘛。

  “郡主昨日可是做了什么好梦,今日嘴角一直含着笑。”暮楚一边给她梳妆,一边打趣道。

  “是吗?”

  “可不是嘛,郡主一早上笑了许久呢。”

  暮楚今日心情也好,来到西都这么些日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冯保保露出这么轻松的笑容。

  冯保保抿嘴笑了笑,将金玉簪递给暮楚,语气轻快道:“今日簪这个新的。”

  暮楚放下手中玲珑凤凰簪,伸手接过冯保保手上的新簪,仔细看了看,原来郡主就是因为这个簪子,笑了一早上的呀。

  “这金簪的刻纹真是别致,十分不寻常呢。”难怪如此心爱。

  暮楚来回看了好几遍,“郡主,这金簪上面的刻纹,我们是不是从前在宫里见过。”

  冯保保抬眼看向暮楚,有些惊讶:“你说什么?”

  暮楚皱眉低吟片刻,认真地想了想,这金玉簪肯定不是大魏皇宫之物,这一点从小在宫里长大的暮楚,几乎可以肯定。

  “奴婢是觉得,这种刻纹并非出自我们大魏皇宫,不过奴婢好像也是在宫里见过一回,就是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暮楚抓了抓脑袋,是真的想不起来了。当你拼命想记起一个事情的时候,越是记不起来。

  冯保保今日梳了一个惊鹄髻,配上这支金簪,流光辉映,相得益彰。

  “我们小郡主今日也是顶顶好看的。”

  暮楚将最后一支珠钗,插进冯保保的鬓发,正满意的收尾,可冯保保却脸色骤变,面容沉郁的将金簪用力抽出来。

  暮楚不解:“郡主,刚刚才插好的,您怎么取了?”

  她还想仔细问些什么,但见冯保保紧皱的眉头,恐怕是问不出什么了,连忙噤声不敢再言。

  冯保保将那支金簪捻在双指之间,看了又看,像是在看一件禁用物品,目光幽深晦暗,全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寒意。

  暮楚说她想不起来,在哪见过这种刻纹了,可冯保保想起来了。

  她在奈何桥上的时候,就见过这支金簪,别在宝华郡主的发间,是作为随葬品之一。

  原来这支金簪是西陵琅送给宝华郡主的,金簪上面的刻纹,不是出自大魏,而是......

  冯保保如被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尾,寒从心生,无法扼制。

  暮楚见她看着金簪一动不动,便自作主张从首饰盒里,拿了一支款式些许相似的金簪替上。

  “奴婢去看早饭好了没。”说完,便欠身退了出去,不敢再看冯保保的神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