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义渠秋月 一见钟情

《义渠秋月》一见钟情

作者:一脂笔 字数:1849 书籍:义渠秋月

  药家的园子现在便被陈九一人承包了,每天就是他带着小人去园子守着,早出晚归,这一来二去,她也和中年女子逐渐熟稔,其实也没什么话聊,只是单单坐着,身旁有一个人陪着,也是不错。

  陈九起先是带了一个小板凳,他坐在板凳上,小人趴在田垄里,眼巴巴看着身旁的药草,怪是委屈,没办法,陈九不准它吃了,那能咋办嘛,它这小胳膊小腿的,难不成还能削陈九一顿?

  那肯定是万万不能的,小人还想多活几千年,作为法宝精怪,它如今才三千多岁,还年少,可不能英年早逝咯。

  陈九后来觉得小板凳硌屁股,便屁颠屁颠去了法家学堂里,摸了个讲师的摇椅,还打了个借条,上书执勤征用。

  药园子里,便有了个端坐摇椅青衫客,小人坐在他肩头,满脸笑意,也摇。

  有些别家学生弟子,要来药园子里拿草药,是有那讲师亲笔书信的。

  陈九便将那书信拿过来,身子在躺椅上微微坐直,装作个一本正经的模样,看着那书信摇头晃脑,其实他也就是看个字迹如何,字好看就准了,一般的就询问一番,实在潦草的看不清,就叫他爬回去,写工整了再来。

  那学生弟子也很委屈,说这是讲师书写的,现在就要拿药草。

  陈九皱眉,“讲师就这字迹?”

  他眉头皱得更深,“就这就这就这?”

  小人就在他肩头抱胸点头,一副赞同样。

  不过之后陈九也是没难为这学生,给了他一半的药草,剩下一半,把书信写清楚了再来。

  毕竟这些书信可都是要经过中年女子的手,上交给药家做报备的。

  陈九这月前半旬还恪尽职守,后半旬就变了样,开始擅离职守了。

  学宫诸子百家,他哪家都去,就是不回药家园子,作为补偿,他将小人留在了摇椅上,还给它用小木棍雕刻一柄长枪,叫它拿在手上,美其名曰护院大将军。

  小人兴高采烈,拿了长枪,站在摇椅上,左右打望,认真得很,只是它也有一事不解,小脑瓜子想不明白,为何这长枪样式和它以前看到过的不太相同。

  听陈九说前面尖尖的叫刺刀,中间月牙状是扳机,那个竖直的杆叫啥来着?

  小人挠了挠脑袋。

  好像是垂直握把。

  陈九后半旬逛遍了诸子百家大半,其中他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墨家的学堂,墨家门道多,一些飞梭、渡船,便是墨家制造。

  陈九经常能看到一些墨家子弟,拿个扳手、锤子,钻到飞梭底下,用覆盖灵气的锤子用力敲打,维修飞梭。

  除了墨家外,陈九还喜欢去酒家与美食家,酒家自然不必多说,去了就是要两碗酒喝,酒家弟子大多也豪爽,你来便美酒奉上,请客三两杯。

  美食家其实并没有什么现成美食,大多都是食材,叫其下弟子跟着讲师学,陈九有时就趴在窗外,偷学两手。

  那百家之首的儒家,陈九去的反倒最少,不过也让他听出了些门道,便是这天下,境界原来分为凡间九境,天人四境来算。

  其中一至五境皆为筑基,六境练气才可乘飞御风,所以六境之前的剑修,全要加上准字,只有到了这六境才算真正剑修。

  往后走,便是七境聚灵,八境金丹,九境元婴。

  金丹便是大多修行中人眼中的山上神仙,元婴已可以开辟宗门,自己称祖。

  不过这也皆算凡间人,九境往后才是真正天人,具体境界,那儒家老讲师也没说清,只对学生弟子说当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先筑基再谈其他。

  陈九之后倒挺喜欢往儒家走了,主要是去听听老夫子为人处事的道理,老夫子学问确实大,许多见解极为深刻,提倡以仁为本,以善养身。

  老夫子还很喜欢解惑,自己讲完后,便问其下学生有没有问题,不必羞怯,无论大小,尽数可提。

  于是趴在窗边偷听的青衫客便举手提问。

  老夫子与学生,都是知道这青衫客的,经常来旁听,相貌长得也是极好,一副翩翩君子样,就是不知到底是胸中真有点墨,还是仅仅为绣花枕头。

  老夫子看向陈九,微微点头,示意这旁听客提问。

  陈九便站直,难得认真道:“夫子,你说这天下该不该人人平等?”

  老夫子怔了一下,倒是觉得稀奇,第一次听到有人问这种问题。

  其下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也是有些被这言论惊住了。

  老夫子思考片刻,摇头笑道:“不是该不该,而是能不能,事实上,世间根本就没有绝对的人人平等,只能是不断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罢了。”

  他又看向陈九,笑道:“你四肢健全,而有人生来残疾,这便已经是一种不平等了。”

  青衫客微微点头,看向老夫子,难得认真拱手行礼,随即告退。

  天下确实没有真正平等,只是这方天下的不平,多了些,多到有些人为人,有些人为畜。

  青衫客今日没去乱逛,坐在了一处学堂楼顶,撑着脑袋出神,一直到了傍晚星稀月明,他才回了神,赶忙跑回园子里,接小人回家。

  小人早已瘫倒在摇椅上,没了那股威风劲,看着陈九来了,急忙激动起身,咿咿呀呀乱叫,该是在责怪陈九。

  中年女子就站在一旁,听闻动静,也是知道陈九回来了,便笑道:“它就在这等你,我叫它与我一起回屋吃饭也不去,就咿咿呀呀说着什么话,我没读过什么书,不像我弟弟那般博学,所以也听不懂,就在这陪着它了。”

  陈九与中年女子告谢一声,便准备回道观吃饭了,可不能让师兄等急。

  小人背着长枪,屁颠屁颠爬上青衫客肩头,小手朝着山上道观方向一指,示意陈九前进。

  一大一小两人嬉笑打闹,慢慢回山,陶李静静守在山门处,瞧着一大一小回来了,便微微笑着,朝着他们摆了摆手。

  小人蹦跳一下,屁颠屁颠上了陶李肩头。

  青衫客就在月色下加快脚步,沿着阶梯,几下跑进道观,与坐在中年人肩头的小人比手画脚,打着哑谜。

  小人终是吃了不能说话的亏,咿咿呀呀半天,全被陈九以听不懂驳回,判它失败。

  气得小人拿起身后长枪,就是对着陈九突刺两下。

  青衫客摇头,说小人这行为也忒不豪杰了,有失水准。

  小人便收了长枪,装作沉稳样,轻轻点头。

  陶李缓步走着,轻声笑着。

  道观里从未这般热闹过,现如今有了个师弟,以后也会有另外的师弟或师妹。

  这道观呀,该是越来越热闹。

  中年人一想到这,便越来越高兴。

  估计师父得更高兴。

  红脸道人年轻时,其实很少问人间事,平生大半出剑,也是在那妖族之上,曾经道脉大天宫的十二大天官,他排第二,仅在骑青牛的道祖之下。

  论杀力,道祖不如他!

  天下剑道传承数万年,他一出世,便直接夺了那最高辈分,成了剑道祖宗。

  天下剑修在他面前,都要低个辈分。

  唯一能与他捉对厮杀之人,还是千年前便已逝去的黩武州老武帝。

  老道人便时常感叹,如今天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人老了,也总是喜欢想些过去事,意气也没年少时浓厚了,也得想想收徒传承一事,还想着去山下逛逛,毕竟人生在世,难得活这么一遭,也得酸甜苦辣都经历一番不是?

  所以红脸道人其实也游历过人间一会儿,本来是打算看看人间山河,万家灯火。

  结果他那一路走来,挥剑不知杀了多少山上修士,他还故意不杀尽,留有极多余力,打了小的,再打老的,最后站在别人祖师堂前,一剑把山门都给劈开咯。

  事后学宫圣人前来劝架,老剑神直接一句,“老子打畜生你也要管?”

  学宫圣人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出,只得自己默默回了学宫。

  谁叫这宗门运气这么不好,惹着道观老剑神,乖乖挨打磕头吧。

  红脸道人走了人间一遭,可谓是受了不少气,也杀了不少人,自此以后,他就很少下山,大多时候都端坐天幕,与明月对饮。

  陈九坐在园子与中年女子闲聊时,经常听到中年女子说起她的弟弟,言语间多是骄傲自豪,说她弟弟如何聪慧。

  年少时她们姐弟为伴,弟弟与她分东西时,总是能分得齐齐整整,两边都拿的平均,谁也不吃亏。

  她们爹娘去世得早,中年女子又是天生盲疾,弟弟想读书,学那些文人老爷一样赚取功名,便求着姐姐买书,姐姐就在学宫来求个活计,好在药家讲师心肠好,这园子也确实差个人打理,便叫盲女来做这个活计,也不累人,且俸禄在盲女眼中已是极高。

  弟弟也能在学宫中求学,还能与姐姐住在园子小屋里,也方便。

  姐弟花销其实都不算大,只是弟弟身为读书人,总得体面点,要买儒衫、头巾等,半点不能差了。

  所以姐弟两人还是过得较为拮据,不过弟弟也真是极为聪慧的,且能说会道,与课堂上的同窗还有讲师关系都极好。

  中年女子每次讲到这些时,那双灰黑大眼睛便会弯起,满含笑意。

  弟弟后来,就不常回园子小屋里,与同窗一起住在了学院寝舍之中,姐姐有时就会将一月的钱两带来给弟弟,其实这几乎已经是姐姐全部的俸禄了,她种了些稻谷,不用买米的,活得下来,就自然省住了。

  弟弟也用得省,将这些钱存了大半下来,谁也不给。

  中年女子总是喜欢与陈九说这些。

  陈九起先听着还会附和两句,后来听久了,便越渐沉默。

  中年女子在晚上喜欢点灯,是因为以前弟弟晚上要读书,得点上明亮灯火。

  可现在弟弟呢?

  中年女子俯身在桌子上,低声呜咽。

  弟弟太聪明了,把她给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