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大学时代 第147章 月亮惹的祸

《重生大学时代》第147章 月亮惹的祸

作者:小满明志 字数:2340 书籍:重生大学时代

  红莲教这个心腹大患除了,近日各地也没什么急报,一切风平浪静。

  朝堂上所议也不过是些鸡毛蒜皮大的小事。

  延平帝听得想打哈欠。

  终于经过两个时辰的讨论,今日的早朝快进入尾声了。

  就在这时,户部左侍郎计春华站出来道:“陛下,微臣观近几年户部的卷宗,相较于各地的人丁凋零,耕地减少,南越却是蒸蒸日上,人口日益增多,耕地面积也在不断扩大。三年间,单人口一项便增加了十数万之多。而且南越出产食盐、铁矿、棉布和白糖等物,重要性与日俱增,依微臣看,朝廷应增加对南越的控制。”

  延平帝没理他,而是看向户部尚书郭富:“郭尚书,你怎么看?”

  郭富中规中矩地道:“计大人所言有一定的道理。因江南战火绵延数年的缘故,不少百姓逃难南下,南越未经战火的摧残,百姓安居乐业,因此人口和面积都有一定的增加。这两年上缴的赋税较之五年前的记录,长了约莫六成。”

  当然,这其中很大比例是增加了盐税这一项。

  不过郭富没细说。不然这笔帐不知道要扯到什么时候,而且后面又不知道会牵扯出什么事来。计春华今日突然冒出来说这事,郭富总感觉他可能是要生事。

  皇帝和其他大臣可能不清楚,但他们户部的官员长年累月跟账目打交道要敏感得多。就南越养的这些兵,朝廷总共只拨了共计三十万两银子去,好几年了,哪够啊。

  没看晋王这几年打仗,每年都要好几百万两银子的开销吗?

  即便南越没有发生战事,但这么多士兵的衣食住行、军饷俸禄,也绝不是三十万两银子就够的。

  这笔银子从哪里来?南越地方官员为何无一反应银钱不够,为何更无一官员上书朝廷裁撤缩减水师规模?

  相反,这几次水师扩兵,南越那边都一一应承了下来。

  南越那边的情况肯定比现在朝廷所看到的还要复杂得多。

  但无凭无据的事,郭富不想说。而且这个事真论起来,也是朝廷不地道,让养兵却不出银子,这不是逼得地方自己想办法吗?

  况且这几年,南越安安稳稳的,该交的赋税一样没少,又何必刨根问底呢?人生嘛,难得糊涂,有时候做官也是这样。

  如今他已经萌生出了退意,更不愿在官场的最后一段时间节外生枝。

  但恐怕他这个心愿有些难以如愿。郭富不着痕迹地瞥了计春华一眼,暗暗在心里叹了口气。

  上首延平帝满意地点:“不错,不错。”

  这几年,各地虽然加征了赋税,但总的税收却没增加多少,因为多地人口耕地流失严重,单个百姓的税负虽增加了,但人数减少,两相抵消,导致最终收上来的银子并没有什么增长。

  但南越一枝独秀,几年时间赋税便增加了一半还多。在大景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对于这种情况,延平帝怎么能不高兴。

  他和蔼地看着计春华:“计爱卿,那依你之见,当如何加强对南越的控制?”

  计春华憨憨一笑:“陛下,请恕微臣才疏学浅,不得其法,兴许殿内其他大人有好法子。”

  延平帝有些失望,目光扫过其他大臣。

  太子垂直头,藏在袖子里的手已经握成了拳头,好个计春华,竟暗中投靠了晋王。别人不知道他说这话的目的,已经知道晋王计划的太子如何还不清楚,计春华分明是给晋王的人铺路。

  果然,傅康年站了出来道:“陛下,微臣认为,要安一地,最重要的便是当地驻军,驻军忠于朝廷,训练有素,骁勇善战,即便有红莲教这种余孽或是意图不轨的山贼土匪,也不足为惧。”

  延平帝颔首:“傅爱卿说得有道理。”

  傅康年继续道:“南越距京城甚远,便是离江南也有上千余里地,若有变故,派兵前去支援多有不便,而且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幸亏南越如今建起了自己的水师,还有平王殿下坐镇,安全方面陛下无需担心。”

  这话说得延平帝更开心了:“没错,有平王在,南越安全无虞。”

  傅康年含笑点头:“平王殿下赤子之心,对大景一片忠心,南越的军务交给他最合适不过。只是平王殿下到底没打过仗,练过兵,因此微臣建议,朝中派个经验丰富的武将去辅佐平王殿下,帮助平王提高南越水师的战斗力。”

  太子勾唇冷笑,听听,这话说得多好啊,派人去帮助老七,不知情的都要为傅康年忧国忧民之心给感动哭了。

  他悄悄抬头瞥了一眼上方的延平帝,果然,他父皇也很满意,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深吸一口,太子站出来道:“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傅康年当即跟晋王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朝陈怀义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示意陈怀义一会儿发力。

  想也知道,太子肯定要反对此事。

  陈怀义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心里却祈祷,希望待会儿太子他们给力点,将这事给搅黄了。

  延平帝心情好,语气温和地问:“太子要说什么?”

  太子毕恭毕敬地说:“不知道傅大人要举荐谁去辅佐平王?”

  傅康年拱手道:“回陛下,太子殿下,微臣推荐的是忠武将军万泽民。万将军从军十五年,作战经验丰富,又在此次平息红莲教叛乱一战中立下赫赫战功,有他这样的老将协助平王殿下,朝廷可高枕无忧矣。”

  万泽民这人朝中很多大臣都没印象。

  没有印象就意味着不熟悉此人,不熟悉他,自然也不知道他的弱点和污点,想反驳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这也是傅康年故意没有推举一个特别出名的将领的缘故。

  而且太出色的将领,他也担心皇帝不会放其在和平时期轻易离京。

  像万泽民这样有点功绩,但又不是特别出色的最合适不过。

  举荐完,他那双狐狸眼微微往上翘,饶有兴味地看着斜前方的太子。他倒要看看,太子今天用什么理由反对。

  若太子失了态,或者理由太牵强,到时候一顶防备兄弟,见不得平王好的帽子就要扣到太子的脑袋。

  太子果然按捺不住了,立马就跳了出来,只是说出口的话让傅康年大为意外。

  “父皇,儿臣认为傅大人举荐的万将军非常合适。只是单有将军还不够,南越如今缺的不光是经验丰富的老将,还缺兵器,儿臣听闻南越以前装备的兵器都是自己冶炼的,咱们朝廷随便一把刀劈两下,都能将南越的兵器斩断。这样劣质的兵器如何能保一方平安?”

  延平帝点头:“太子说得有理,太子可有什么好办法?”

  太子得了皇帝的夸奖,越发觉得这步棋没走错,继续道:“好办法谈不上,儿臣是想,这几年朝廷花了大笔的银子铸造了大批兵器,如今大哥班师回朝,很多兵器用不上,放入仓库时间长了也会生锈,岂不是浪费?不若让万将军带一批武器下去,给南越水师用,也可节省南越的锻造兵器开支,国库也能省一笔银子。”

  陈怀义目瞪口呆。

  他心里都已经组织了好几套说辞,打算一会儿据理力争,结果给他来这个!

  是他疯了,还是太子被晋王给逼疯了?

  他往傅康年那边看,用眼神询问傅康年现在该怎么办?

  傅康年也懵了,他提议送武将,太子就提议送兵器,太子在想什么?他就不怕这样助长了平王的野心,事态无法收拾吗?

  但太子这番话也是有理有据,他怎么反驳?

  他总不能无凭无据的,在朝堂上说平王有不轨之心吧?到时候第一个生气的就是护短的皇帝。

  傅康年感觉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无奈感。

  偏偏在这时候,楚王也出来凑热闹:“父皇,二哥这提议好,南越那地方穷乡僻壤的,要给四万兵马鸟枪换炮,不知得等什么时候去了,搞不好又一个六年过去了,七弟都凑不齐这笔银子。反正现在朝廷有这么多现成的兵器用不上,何不给七弟一些旧的呢?”

  延平帝最喜欢看儿子兄友弟恭了。

  太子和楚王这么友爱弟弟,而且两人所言也有理,反正都是大景的,南越的兵器太差了,就让万泽民送些去呗,回头也能让国库少出点银子。

  “你二人所言甚是,傅爱卿,此事就交由你去办,万泽民出发时随船携带四万件兵器去南越。”延平帝一锤定音,然后揉了揉额头,看向下面的众臣,“诸位爱卿,可还有事启奏?”

  晋王双手握成了拳,冷冷地瞥了一眼太子,到底没开口。

  他们父皇的性子,他清楚,这会儿他若是站出来反对,父皇保不齐会怎么想他。

  晋王很乖觉,他立了功,在朝廷中威望高,正是因为如此,他说话做事才会更小心,即便有什么事也是让下面的人出头,他不会站到风口浪尖上。

  不然跳得太欢,难保不会招来父皇的忌惮。

  而且这时候父皇都发话了,事已成定局,再多说也没有意义。

  退朝后,出了紫宸殿,晋王瞥了一眼太子,淡淡地提醒道:“二弟,小心养虎为患。”

  太子轻蔑一笑:“大哥,此言差矣,咱们乃是龙子龙孙,还需怕什么虎吗?”

  说完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晋王气得脸都青了,低低地咒骂了一声:“蠢货。”

  傅康年也对太子的行为无语了,但紫宸殿外人多眼杂,终不就说话的地方,他轻声道:“殿下,先回去。”

  晋王克制住怒火,阴沉着脸回了王府,喝退了伺候的人,用力一拍桌子道:“你说他脑子里到底怎么想的?这么怕我,就不怕老七成为第二个我吗?”

  傅康年安抚道:“殿下莫气,您知道太子的为人,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哪看得了那么长远的地方。当务之急,还是万泽民去南越的事,这批兵器要不要带?臣已经想出了两个方案,第一个带些残破的兵器去,只面上放些好的,第二个,带好兵器,大张旗鼓南下,但这海上嘛,遇到点风暴什么的太正常了,万泽民遇到了海难,没办法,只能将沉重的兵器抛下了船。”

  到时候两手空空去南越,平王半文钱好处都捞不着。

  万泽民再上书请个罪就是。

  但这是天灾**,他也是没法子,陛下顶多略施小惩就完了。

  晋王起身背着手转了一圈道:“第一个吧,兵器不便宜,这么毁了,实在不值。上面铺一层好的兵器,下面就弄些断裂的、卷边的凑凑数。回头老七若不识趣,上书到朝廷,咱们一口否认就是。天远地远,他也没证据。”

  傅康年点头:“好,就按殿下说的来。”

  顿了下,他又安慰晋王:“殿下莫急,万泽民心思深沉,揣摩拿捏人心很有一套,他去了南越,拿下南越水师是迟早的事,这批兵器最终还是回了咱们自己手里。”

  晋王颔首:“你说得有道理,就这么安排吧,上面多弄两层好看的兵器,省得又被我那些好弟弟们挑刺。”

  傅康年含笑点头:“臣办事,殿下放心。”

  清点装载兵器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十日后,万泽民才带着四万件兵器出发前往南越。

  殊不知,太子等人早给刘子岳送了信。

  ***

  六月中旬,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刘子岳练完兵,光着膀子踏进浴房冲了个澡,晶莹剔透的汗珠顺着他纹理清晰的肌肉往下滚,有一种充满力量的美感。

  几个月下来,他的身板更结实了,宽肩窄腰,八块腹肌,浑身上下没有一块赘肉,搁到后世,简直可以媲美男模。

  刘子岳苦笑着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没有一丝赘肉的小腹。

  说好的攒钱养老呢?

  钱是攒下了不少,但他怎么感觉这辈子离退休都越来越遥远了?

  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抓起白布一边擦拭身体,一边寻思着,现在军营这边的情况也已经稳定了下来,交给鲍全应该就够了。他回广州玩玩也无妨,他都几个月没去广安楼吃饭了,也不知道这几个月广安楼又推出了多少新的菜色,少了他这么个忠实的食客,广安楼的大厨不知道有多寂寞。

  想到广安楼的美味佳肴,吃了好几个月军营大锅饭的刘子岳馋得差点流口水。

  不行,他一定要给自己放个假,九九六苦逼打工人一周都还有一天的回血时间呢。

  刘子岳换上衣服,准备让人叫鲍全过一趟,哪晓得还没开口,鲍全就捧着一封信,屁颠颠地跑了过来。

  “殿下,京城送来的急信,交代务必要让您亲启。”鲍全双手奉上信。

  京城?莫非是陈怀义送来的?

  不应该啊,陈怀义素来都是直接跟于子林联系的。毕竟他现在明面上是晋王的人,给自己送信,被人发现了不妥。

  谨慎如陈怀义,除非是天大的急事,否则不会给他来信。

  刘子岳利落地拆开了信,打开一看,不是陈怀义的,而是他那位好二哥送来的。

  这是太子第一次给他写信,刘子岳快速浏览完,转身将信给了鲍全:“看看,什么想法。”

  鲍全看完气得骂娘:“好个晋王,好个傅康年,算盘拨得真响,南越水师被咱们扒拉大了,他们就想来摘桃子了,这手可伸得真长。这么关心南越的安危,早干嘛去了?当初海盗横行,打劫残杀来往商旅的时候,咱们送了那么多封求援信过去,他们怎么不站出来?这会儿知道要保护南越了?”

  刘子岳的脸色也很不好看。

  晋王这意图太明显了,就是容不得他。

  他还什么都没暴露呢,仅仅是因为南越这四万人马的兵权阴差阳错落到了他头上,晋王就容不得他。

  若他名下的巨额财富哪天暴露了,晋王还能留他一条命吗?

  估计他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双手奉上,匍匐在晋王脚下当一条听话的狗,可能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和大度,晋王会留他一命。

  但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刘子岳苦笑,悠闲的生活恐怕是离他越来越远了,放假计划也不得不无限期推迟。

  “鲍典军,关于这事,你有什么想法?”

  鲍全坚决地说:“殿下,这个万泽民分明是冲着咱们来的,兵权绝不能落到他手中,否则,以后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咱们南越的所有产业,恐怕都会统统归于晋王手中。”

  刘子岳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但这个万泽民已经上路了,咱们再写奏折上京反对亦是迟了。况且若是有办法能让皇帝改变主意,相信陈大人他们早做了。”

  “那怎么办?咱们先糊弄糊弄这个万泽民?就像当初糊弄那个符崇一样。南越终归是咱们的地盘,他万泽民来了就是条龙也得趴下。”鲍全恶狠狠地说道。

  刘子岳没那么乐观:“恐怕万泽民没那么好糊弄。”

  晋王这次是冲着南越四万兵力的兵权来的,送来的不可能是酒囊饭袋。万泽民这人也不可与前面几批人同日而语。

  鲍全也没辙了,愁眉苦脸地说:“殿下,那这怎么办?”

  刘子岳吐出一口浊气,给鲍全打气,也是给自己打气:“事情还没那么糟糕,万泽民带了那么多兵器,行程快不了,咱们还有时间做准备。更何况,他还要白白给咱们送四万件兵器来呢,这可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此事先别声张,我问问公孙大人这个万泽民的来历再想应对他的法子。”

  鲍全一想也对:“公孙大人足智多谋,定能有办法。”

  刘子岳当即给公孙夏写了一封说明情况,并询问他有关于万泽民的情况。

  两日后,公孙夏接到了信,不禁皱起了眉头。

  万泽民他一点印象都没有,应是最近几年在江南战事中崛起的武将,以前不过是个无名小卒罢了。

  正是因为不了解,反而无法针对他的情况提前布局。

  晋王现在占据着天时地利人和,自是不愿任何一个兄弟效仿他,因兵权而崛起。因此哪怕还没怀疑到平王头上,他也准备对平王动手了。

  此事有些棘手,公孙夏想了半天也没有很妥善的办法,干脆第二日启程去了广州见刘子岳。

  还是在广州府衙见面。

  几个月不见,刘子岳身上的气势变了许多,变得凶猛锐利,再无以前的闲适懒散。

  公孙夏心里的担忧一下子就去了。

  他相信,这样的平王不会将手里的东西拱手让人。

  “臣见过殿下。”公孙夏笑意轻松地道。

  刘子岳伸手扶他:“相爷、黎大人免礼,都是自己人,坐下说话吧。”

  “好。”公孙夏落座,欣喜地打量着刘子岳,“几个月不见,殿下似乎又长高了一些。”

  刘子岳轻笑:“我都二十出头了,哪还会再长,不过是身上的肉少了些,看起来更高罢了。”

  公孙夏赞道:“甚好,甚好。”

  没有一副好身体,哪应付得了后面一堆事呢。

  刘子岳没功夫跟他扯这些,干脆直接切入正题:“相爷想必已经收到了我的信,您怎么看?”

  公孙夏脸上的笑意收敛,看着刘子岳,意味深长地说:“殿下,天底下没有永远的秘密,咱们南越能掩饰这么久,已经是奇迹了。”

  刘子岳在南越折腾出的这一桩桩事,拿到京城,哪一件都能惊掉一众大臣和皇子的下巴。

  若非江南动乱,朝廷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江南,无暇顾忌南越,殿下哪能瞒这么久。

  现在江南战事结束,朝廷有时间来处理各地的事务,想必一些敏锐的大臣可能已经察觉到南越的情况不大对了。

  只是平王以前太没存在感,而且给人的印象都是愚蠢胆怯,所以没人将南越的很多事联系到平王头上。

  但这事肯定是没法一直掩藏下去的。

  晋王对南越的针对,不过是加快了这个进程。

  平王虽说还是不大积极,但应该也察觉到了事态的变化,因此今年让好几州多种植粮食,囤积粮食,就是为接下来的变故做准备。

  刘子岳听明白了公孙夏的意思。

  他还是有些不甘心,他有钱有人在南越当个土霸王,天天享福不好吗?哪怕今时今日,已经拥有了这么多远远超出他预料的东西,刘子岳的想法也没太大的改变。

  他是真不想回京城跟晋王争。

  但矛盾就在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晋王以己度人,不会相信的。

  现在他什么都还没暴露呢,晋王就不放心他,赶紧派人来夺走兵权。若哪天知道他名下有这么多的产业,而且一个个都是极为关键,获利颇丰的产业,晋王怎么可能放过他。

  哪怕刘子岳再没野心,也不可能将身家性命悉数奉上给晋王。

  更何况,他背后还站着这么多支持他的人。他一人死不足惜,但这些支持他,帮助他的官员、幕僚、士兵、匠人甚至是普通百姓呢?

  皇权斗争,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争,而是一群人的战争。

  这些人待他以诚,无条件帮助他,支持他,为了他不惜冒险,他若真的因为懒散,因为觉得没意思,就不斗了,岂不是相当于送这些人去死?

  刘子岳深深地叹了口气,知道时至今日,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一往无前。

  “相爷的意思我明白了,我要好好想想。万泽民的事就由我来解决吧。”刘子岳站起身道,“还有些事,我先走了。”

  两人起身将刘子岳送到门口。

  看着刘子岳没坐马车,垂着头往夕阳吹落的方向走去,火红的晚霞将他的身影无限拉长,显得落寞无比。

  黎丞有些心疼地说:“我还是第一次见殿下这样子,当初李安和那么针对他,他都不曾如此难受过。”

  公孙夏冷静地说:“从殿下生在皇家开始,他的命运就注定了,由不得他。”

  哪怕平王到了南越安分守己,谨小慎微,今日的事也照样会发生,太子等人忌惮晋王,又拿其没辙,还是会将平王推到台面上,晋王照样不会放心平王拥有兵权。

  现在平王还有得选择,若真是得过且过,什么都没有,如今也只能被万泽民架空利用,最后什么结局仍不好说。

  黎丞苦笑:“是啊,咱们都已是局中人,身不由己,希望殿下能早点想通。”

  公孙夏一点都不担忧:“殿下应是已经想通了。”

  正因为清楚自己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平王的情绪才会一下子突然这么低落。

  次日,刘子岳换上了锦服,摇着白玉做骨的扇子,一副富家公子哥的模样到了广安楼。

  但楼里的伙计已经认不出他了:“客官,咱们酒楼今天的包间都满了,只有大厅的位置,您看您坐哪里?”

  刘子岳愣了一下,随意指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就那吧。”

  又点了招牌菜和最近几个月的新菜。

  不知是不是心境发生了变化,刘子岳再也吃不出以前的那种轻松惬意和享受。菜很好吃,但似乎又没那么好吃。

  斜对面的茶楼,说书人正在说连州保卫战,城内士兵誓死守城,直到倒下的最后一刻,仍举着刀对准敌人。

  慨慷激昂,引得不少听书的茶客捂住嘴惊叹,还有些女子眼泪都滚了出来。

  可见,有时候人类的感情也是相通的。

  刘子岳放下一枚碎银子,在激动的掌声中悄无声息的离席,离开了这座曾让他了流连忘返,消磨了无数夏日时光的茶楼。

  ***

  鲍全感觉最近刘子岳好像是变了个人,但具体哪里发生了变化他又说不上来。只觉得平王训练比往日更认真更严苛了,晚间还要挑灯夜读各种兵法书籍和史书,边读还边做注解,其认真程度堪比要上京赶考的仕子。

  至于放假的事?早不知忘到哪个角落了。

  鲍全有些心疼,但又帮不上忙,只得让人开了小灶,每日晚上给刘子岳准备一份补身体的宵夜。

  时间这么一晃便进入了盛夏的七月。

  万泽民的船队终于来了。

  接到消息,鲍全连忙跑过来告诉刘子岳:“殿下,万泽民来了,就在码头,听说来了一艘大船,而且还带了百名亲兵,分明是来者不善啊。”

  刘子岳将兵器丢给亲兵,笑了笑:“怕什么?咱们可是有四万人。走,万大人不远几千里来,还给咱们送了大批兵器,咱们怎么能不去迎接。叫上黎丞,去码头。”

  鲍全不知刘子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些担心,但还是召集人马前往了码头。

  等一行人到了码头,码头周边已经被肃清了,商旅和小贩都消失不见,只有市舶司的小吏和府衙的差吏守在这。

  黎丞见到刘子岳,连忙上前见礼:“臣见过平王殿下。”

  刘子岳点头:“有劳黎大人了。”

  说着径自走到船前。

  大夏天的,万泽民穿着一身黑色的铠甲,气势勇猛地从几米高的船上跳了下来,对着刘子岳行了一礼:“想必这就是平王殿下了,臣万泽民见过殿下。”

  刘子岳打量了他片刻,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问:“万将军前来南越,可是奉了朝廷的旨令?”

  万泽民将任命书递给刘子岳:“请平王殿下过目。”

  刘子岳接过任命书仔细看了一遍,上面不光有万泽民来南越的职务,还有其一路护送四万兵器的任务,都记得一清二楚。

  刘子岳合上任命书,目光落到万泽民身后的大船上:“这么说,船上有朝廷送来的四万件兵器了?”

  万泽民道:“是的,这乃是兵部精挑细选的四万件上好的兵器,请殿下过目。”

  他让人抬了几箱下来,打开给刘子岳看。

  里面的兵器一件件锃亮,刀锋闪着寒光,一看就是削铁如泥的好兵器。

  但刘子岳可不相信晋王和傅康年会送这么多上好的兵器到南越来。哪怕南越即将重新成为他们的掌中之物,南越的重要性也远不及京城和其他地区。

  他笑着点头:“万将军辛苦了。来人,将兵器卸下来,送回营中,让弟兄们明天都使使这朝廷送来的好兵器,让大伙儿知道朝廷是如何的器重咱们南越水师。”

  士兵们齐齐高呼:“感谢朝廷,感谢万将军。”

  万泽民配合地让船上的人帮着将兵器全部卸下来。

  兵器都是铁打造的,极为沉重,搬运要好几个人,最后花了一个多时辰才将整船的兵器卸了下来。

  密密麻麻的大箱子铺了一地,将道路都堵住了。

  万泽民疑惑地说:“殿下,马车怎么还没来?”

  刘子岳微微一笑说:“不急,万将军初来乍到,可能不了解情况,咱们南越这地方特别穷,实不相瞒,现在水师都还没能实现一人一把兵器的配置,很多时候大家都是徒手训练的。如今朝廷送来了及时雨,咱们怎么也要理清楚,否则到时候万一哪个士兵没分配到兵器,我可不好向弟兄们交代。”

  万泽民隐隐有种不大好的预感,扯了扯嘴角道:“不知平王殿下打算怎么理清楚?”

  刘子岳抬了抬下巴,给鲍全使了记眼色:“打开!”

  鲍全迅速带人打开箱子。

  万泽民脸色一变,连忙劝阻道:“平王殿下,这么多箱子,打开得到什么时候去了?太阳这么大,咱们先回军营吧。你莫非还信不过臣不成?”

  刘子岳皮笑肉不笑地说:“怎么会,正是因为相信万将军,所以才要查清楚,不然下面哪个家伙万一贪墨,最后赖在万将军身上,将军跳进黄河都洗不清。鲍全,清点数目,记好账册。”

  “是,殿下!”鲍全嗓门特别大。

  万泽民脸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殿下,不会的,臣相信殿下,也相信南越的将士。天气这么热,何必这么麻烦呢?先回军营再说吧。”

  先回军营就说不清楚了。

  刘子岳以前就上过一次章晶明的当,怎么可能在同一个坑里摔第二次。

  万泽民越是拦着越是证明了他的猜测,这批兵器有问题。

  他伸手拦住想要上前阻拦的万泽民:“不麻烦,万将军要是累了,去阴凉处歇会儿,很快就好。”

  “不是,殿下,这……”万泽民还想辩驳,但当看到一个士兵掀开了一箱装着破铜烂铁的箱子后,便知大势已去,索性闭上了嘴巴。

  鲍全看到箱子里那堆破烂货,又气又急,气愤地说:“殿下,您看,这哪是什么兵器啊,这分明是从战场上捡回来的破烂货。”

  那里面的兵器有的断裂,有的裂开了口,还有的生了锈,也有沾染着斑斑血迹的,别说杀人了,就这样子,恐怕杀只鸡都杀不死。

  刘子岳的脸当即垮了下来,怒道:“不用记了,将箱子全部打开!”

  南越的士兵们一拥而上,很快将所有的箱子都打开了。

  除了最先搬下船的二十多只箱子里是完整的兵器,剩下的两百口箱子里面装的全是残兵断器,说是破烂货也不为过。

  刘子岳冷冷地发难:“万将军,这就是你所谓的送来给咱们南越人手一把的武器?”

  万泽民没想到翻车这么快。

  他原想着将箱子都运送进了军营,能糊弄一阵是一阵,等他掌握了水师,再被发现也无所谓了。若是被人提前发现,他也可以一口咬定送来的就是上好的兵器,不知被谁给换了。

  但现在船才刚靠岸就被对方识破了,他根本没法将这责任推到南越身上。

  深吸一口气,万泽民惨兮兮地诉苦:“殿下,这……臣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啊,这可能是兵部有困难吧!”

  “是吗?既不关万将军的事,那我找兵部。”刘子岳直接下令,“将箱子合上,抬回船上,我亲自进京一趟,找父皇问问,我到底还是不是他的儿子,兵部的人这么欺我!”

  要牵扯出傅大人,这哪儿行!

  万泽民连忙说:“误会,平王殿下,这里面肯定是有误会,兵部怎么可能这么做,咱们先写信回去问问清楚再说吧。”

  刘子岳扭头斜眼看着他:“误会?我瞧万将军一直在阻挠我开箱子核对数目,莫非万将军早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情况?来人,将万泽民拿下!”

  万泽民脸色一变,疾呼:“平王,你不能这样,我是朝廷任命的南越水师副统帅,你不能这么对我……”

  刘子岳讥诮地看着他:“是不是,还是让父皇来判断吧!来人,将万泽民的人马全部拿下,将箱子全部原封不动地搬回船上,送回京城,交由父皇来审问此案。我发配到南越,无父皇的旨意,不可随意回京,鲍全,你替我走一趟,押送这些人和兵器回京讨个说法!”

  鲍全心情澎湃,高声应道:“是,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