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318章 笋都让殿下夺完了···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第318章 笋都让殿下夺完了···

作者:血狸奴 字数:3493 书籍: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刘胜,成功了。

  虽然从廷尉大牢走出来的时候,周亚夫仍有些没反应过来,面上仍带着些许茫然,但也总算是跟着刘胜,从廷尉大牢走了出来。

  对于周亚夫‘竖着从廷尉大牢走出’的消息,长安坊间的舆论,自然是再次得到了丰富的八卦素材。

  而在刘胜从廷尉大牢离去的车驾之上,车厢内的氛围,却莫名有些古怪······

  “条侯,还生着气呢?”

  “——哼!”

  刘胜刚一开口,便闻车厢内,响起周亚夫低沉有力的闷哼;

  对刘胜恶狠狠‘哼’一声,周亚夫也不忘气鼓鼓的别过身去,将双手交叉藏于衣袖之中,俨然一副小媳妇受了气的模样。

  见此状况,刘胜纵然想笑,也只能用尽力气将笑意憋回;

  而在刘胜身旁,同样憋笑憋得满脸通红的洗马汲暗,却悄悄挪动着身子,对刘胜附耳低语了一句:“臣斗胆妄言;”

  “家上这嘴,实在是太损了些······”

  稍有些逾矩,也有些失礼的一声指责,却并没有让刘胜生出丝毫不愉。

  只尴尬的僵笑两声,又稍有些心虚的看了眼车厢里侧的周亚夫;

  见周亚夫还是那副二师兄受了气时的模样,刘胜几欲开口,终也只得强笑着低下头去。

  ——说服周亚夫,刘胜并没有花费太大的功夫。

  尤其是在刘胜明确指出周亚夫‘一死百了’,绝不能算作是报效先帝的恩德之后,双方的交措,便顺畅了许多。

  当周亚夫问道‘那我活着,又能怎么报效先帝的恩德呢?’时,刘胜自也就水到渠成的、羊装恍然大悟般,道出了自己的意图。

  在听到刘胜说:条侯纵然自己没法再领兵,也可以为汉家培养天资卓绝的将帅,以做日后决战匈奴之用时,周亚夫,终还是说服了自己。

  撇下脸,谢过刘胜的‘救命之恩’,便跟着刘胜走出了廷尉大牢。

  只是当二人走出廷尉大牢,即将登上刘胜的太子车驾时,刘胜沉寂多年的口嗨之魂,颇有些不合时宜的蠢蠢欲动起来;

  回过身,看了看被二人甩在身后的廷尉大牢,又面色古怪的看了看周亚夫;

  最终,刘胜还是问出了那句让周亚夫面色涨红,却根本发作不得的调侃之语。

  条侯,难道就不打算说些什么?

  当年绛武侯走出廷尉大牢,那可是颇有‘感触’啊?

  ——就这一句话,已经让周亚夫闭口不言小半个时辰,纵是坐上了刘胜的太子车驾,也还是不愿意理会刘胜。

  直到车驾缓慢行驶到太子宫外,再由刘胜亲自请周亚夫下车,并于殿内落座,周亚夫才总算是说服自己,不和刘胜这个‘小孩子’计较。

  也是直到二人各自落座,先前在廷尉大牢没聊完的一些事,才再次被二人摆上了台面。

  “先前在廷尉大牢,臣还没反应过来。”

  “但一路上,臣想了很多。”

  “还是有些不明白:殿下为什么非要救下臣,然后让臣去培养将官呢?”

  ···

  “按照殿下的说法,臣已经因为干涉储君册立的事,给后世立下武勋的将帅立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

  “从宗社的角度考虑,只有臣死在廷尉大牢,才是最有利于宗社的啊?”

  “只有臣死了,后世立下武勋的将帅才能明白:册立储君,绝非人臣所应当干涉的?”

  听闻周亚夫主动开口,刘胜心下自是长舒一口气;

  再暗自腹诽几句‘心眼真小,玩笑都开不起’之类,便也调整好面上神容,浅笑着对周亚夫微微点下头。

  “卿说的没错。”

  “若从宗社的角度,从‘以儆效尤’的角度考虑,条侯,还是死在廷尉大牢,最有利于我汉家。”

  “但对条侯,孤,也还有另外的考虑······”

  ···

  “条侯是如今,我汉家最杰出的主帅,对于军中之事,条侯,应该是全天下最了解、最通透,也最精熟的人。”

  “既然如此,那条侯就不可能不明白:在吴楚之乱平定、宗亲诸侯尾大不掉的弊病被铲除之后,我汉家的心腹大患,便只剩下一个。”

  “——北蛮匈奴!”

  “而匈奴人的军队,几乎是完全以骑兵组成,要想与之匹敌,最好的办法,还是以骑战骑。”

  “这也就是说:要想和匈奴决战,以血太祖高皇帝身陷白登之围、吕太后遭挛鞮冒顿国书折辱之耻,我汉家必须要有足够的骑兵。”

  “可即便是有了骑兵,我汉家也仍苦于没有精于骑战、知道如何统率骑兵部队的将帅······”

  刘胜毫不拐弯抹角的敞亮话,自惹得周亚夫面上郁结之色稍散;

  稍体味一下刘胜的话,便似是想起什么般,刚抬头想要开口,却见刘胜苦笑着摇摇头。

  “我知道条侯想说什么。”

  “除了条侯,我汉家确实也有那么几个可堪一用,且精于骑战的将帅。”

  “但这几个人,都无法作为我汉家决战匈奴的主帅。”

  “——弓高侯韩颓当,是韩王信的后代;”

  “虽然留着汉人的血,却是自小生、长于匈奴草原。”

  “再加上乃祖韩王信判汉投胡、临阵倒戈的事,便足以让弓高侯韩颓当,被贴上‘不可信用’的标签。”

  “即便是在孤看来,弓高侯韩颓当,也只可以作为一路偏军的统兵之将;”

  “但我汉家和匈奴的决战,关乎着我汉家,乃至诸夏之民的国运。”

  “这样一场国运之战、之争,韩颓当,难堪此任······”

  神情严肃的给出‘韩颓当政审不合格’的结论,刘胜便将话头稍一缓,算是给周亚夫留了个吸收、消化的间隙。

  待周亚夫稍有些唏嘘、无奈的点下头,表示自己也同意刘胜的说法,刘胜才深吸一口气,继续道:“除去韩颓当,再有,便是曲周侯丽寄。”

  “但丽寄为何不能为帅,条侯,应该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只此一语,便见周亚夫又一阵摇头叹息、唏嘘感叹,面上尽被无奈所充斥。

  如果说韩颓当不可为帅,是因为家族成份的原因、是被先祖牵连而遭受‘无妄之灾’,那曲周侯丽寄,便全然是因为自己的‘过错’了。

  足足三十年前,吕太后驾崩,诸吕子侄开始谋划起在长安,颠覆刘汉社稷的叛乱!

  为了平定这场‘诸吕之乱’,丞相曲逆侯陈平、太尉绛侯周勃二人联手,内联朝臣功侯、外联关东诸侯,准备应对即将发动叛乱的诸吕子侄。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巨大的难题,成为了陈平、周勃二人面前的阻碍。

  ——兵权。

  诸吕想要谋反,需要兵权,陈平、周勃想要平定叛乱,也同样需要兵权。

  而在当时,长安可调用的兵权,即南、北两军的调用权力,皆掌握在吕氏手中。

  这可愁坏了当时的太尉周勃。

  诸吕想要谋反,只需要凭借手中的兵符,以及当时年仅七八岁的‘伪帝’刘弘盖上印玺的诏书,便可以直接调动南、北两军;

  而陈平、周勃等人想要阻止诸吕子侄的叛乱,就需要将南、北两军的调用全,也就是兵权夺回。

  最起码,也要夺回南、北两军其中一军的兵权,以抗衡吕氏掌控下的另外一支禁军。

  于是,周勃便见主意,打到了当时的曲周侯世子:丽寄的身上。

  当时的诸吕子侄,主要以吕产、吕禄二人为首,南、北两军的调兵虎符,也被临终前的吕太后,分别交到了这二人手中。

  而丽寄素来与吕禄私交甚笃,可以说感情好的能穿一条裤子。

  所以,为了夺得吕禄手中的调兵虎符,太尉周勃便见丽寄的父亲:曲周侯丽商抓走,并囚禁在了家中。

  随后,周勃找来丽寄说道:你父亲在我手里,如果你按照我说的做,你父亲就可以平安回家;

  如若不然,就等着给你父亲收尸吧。

  父亲的安危受到威胁,侯世子丽寄纵然恼怒,终也只得对周勃予取予求。

  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丽寄去骗得吕禄手中的调兵虎符,以作为‘赎回’父亲丽商的赎资。

  之后的事,大体都按照陈平、周勃等人的谋划进行着。

  丽寄骗得了好友吕禄手中的兵符,并如愿换回了父亲丽商;

  而得到兵符的周勃,也第一时间带着兵符,来到了长城外的北军大营。

  有兵符,却没有调兵诏书,周勃无奈,只能凭一句‘刘氏左袒’得以掌控整支北军,并顺带提前开启了‘诛灭诸吕’的行动。

  率领尽数袒露左臂的北军将士,同卫戍皇宫的南军禁卒血战数日,陈平、周勃等功侯大臣,终得以顺利平灭诸吕。

  之后,自便是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过河拆桥,以一句‘你舅舅不是个好人’为借口,将出钱出力平灭诸吕的齐王刘襄踢开,迎代王刘恒入继大统。

  而在一切都结束之后,丽寄,却成了从这场诸吕之乱中存活下来的功侯当中,最大的输家。

  ——卖友求荣。

  丽寄出卖好友吕禄,骗取吕禄虎符的行为,成为了全天下人争相唾骂的道德污点。

  而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名声重要于,且远远重要于生命的时代,道德污点,基本就等于政治污点······

  “唉······”

  “如果没有当年的事,没有那‘卖友求荣’四个字,丽寄的才能,其实是可以做丞相的。”

  “至少比起如今的丞相陶青,丽寄会是更称职的丞相。”

  “只可惜······”

  “唉·········”

  漫长的沉默,终被周亚夫满是唏嘘得感慨所打断;

  对于周亚夫的这番话,刘胜也是面带赞同的缓缓点下头。

  周亚夫的这个观点,并不是臆断。

  ——当年,北平侯张苍因为黄龙改元一事和先帝起了争执,被罢免了丞相职务后,摆在先帝面前的新丞相候选中,其实就有丽寄;

  前几年,丞相故安侯申屠嘉薨故,摆在当今天子启面前的丞相候选,也还是有丽寄。

  只是当年的事,让丽寄彻底丧失了出为帅、入为相的机会。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为了不让后来的人效彷丽寄,不让‘卖友求荣’的人真的达到‘求荣’的目的,丽寄,必须过的很惨。

  最起码,也要被排除在决策层外······

  “除去韩颓当、丽寄,我汉家能统御骑军的,便只有条侯了。”

  “诚然,经由吴楚之乱,条侯日后,是绝对无法再率军出征的。”

  “——即便没有干涉储君册立的这档子事,条侯,也是无法再率军出征的。”

  “所以,孤想要让条侯,为我汉家培养出一批可用于骑战的将、帅。”

  “而对条侯而言,这,才算是报效先帝,报效宗庙、社稷······”

  闻言,周亚夫又一阵深思熟虑,终又一次缓缓点下头。

  刘胜说的没错。

  如今汉家,能作为骑兵部队的将帅,尤其是主帅的,从能力层面来看,真就是只有周亚夫、韩颓当、丽寄这三人。

  而这三人,韩颓当家族成分不合格,丽寄个人道德不合格,都注定无法成为汉匈决战的主帅。

  至于周亚夫,也确实如刘胜所言:就算没有吴楚之乱后的这一档子事,单就是‘平定吴楚之乱’这一项,便足以使得周亚夫,从此再也无法率军出征了。

  ——功高震主,不外如是······

  “殿下的意思,臣明白了。”

  “如果是为了宗社,为了汉匈决战,那臣愿意倾囊相授,为汉家培养出可堪一用的将帅之才。”

  “只是这其中,也还有几个问题,需要殿下解答我的疑惑。”

  “——要培养的人,臣能否自己挑选?”

  “如果可以,那臣要以什么身份、什么理由,来说服这些青年才俊接受我的调教,却不用担心被我——被一介妄臣所牵连?”

  见周亚夫终于问到关键,刘胜方才还有些严肃的面庞之上,终是悄然绽开一朵灿烂的笑容。

  “条侯放心。”

  “这些事,孤都已经考虑周全,并得到皇祖母、父皇的恩允了。”

  “——过段时日,父皇便会颁诏,任条侯为太子少保。”

  “从今往后,周少保便要日日到太子宫,教孤军阵之事。”

  ···

  “既然是接受条侯的教导,那孤,自然免不得要有陪读。”

  “这陪读的人选嘛······”

  “嘿嘿;”

  “条侯打报告,孤批条子。”

  “南军、北军,细柳、霸上、棘门、飞狐诸营,任由条侯甄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