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第165章 五哥威武!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第165章 五哥威武!

作者:血狸奴 字数:4411 书籍: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正如城外二十里亭,那梁卒对皇长子刘荣所说的那样:当日晚间,窦太后再次于长乐宫长信殿设宴,为凯旋而归的梁王刘武,接风洗尘。

  和上一次,刘武在叛乱爆发之前,来到长安时一样:这场宫宴,仍旧是家宴。

  与宴之人,也基本都是在京的诸刘宗亲,也就是天子启的儿子们。

  ——上首主位,自是窦太后、天子启母子,将梁王刘武夹在中间,母子三人并排而坐,不时说笑着、交谈着;

  而在众公子所在的东席,同样是‘凯旋归来’的皇五子刘非,无疑成为了这场家宴的焦点。

  众皇子封王就藩在即,在这离别之际,自是满怀惆怅的聚在了一起,举杯换盏,再对凯旋而归的公子非,毫无吝啬的表达出自己的尊敬。

  不多久,天子启也注意到了刘非身上的异常,浅笑着昂起头,对刘非招了招手。

  “——朕的乳虎!”

  “快上前些;”

  “让朕,好生瞧瞧。”

  朗声一呵,自是让殿内众人纷纷侧目,带着善意的笑容,目送皇五子刘非,一步步走上前去。

  便见天子启缓缓从榻上起身,双手握住刘非的肩侧,将刘非上下打量了一番,又温笑着点点头,在刘非肩侧拍了拍。

  “好!”

  “没给朕丢脸!”

  “——没给我刘氏丢人!”

  满带着自豪的笑容,再对刘非沉沉点下头,天子启才深吸一口气;

  左手扶在刘非的肩头,右手缓缓抬起,用手背轻轻碰了碰刘非右眼下,那道并不算很长,却也根本无法让人忽视的深棕色疤痕。

  随着天子启这番举动,含笑望向父子二人的殿内众人,面上也纷纷涌上一抹复杂的神容。

  “后悔吗?”

  轻声一问,便见天子启的眉宇间,也稍涌上些许惆怅之色。

  强颜欢笑着低下头,为面前的儿子整理着衣襟,嘴上仍不忘继续说道:“如果不去打这场仗,你也依旧可以做诸侯王;”

  “但打了这场仗,你,也还是要做诸侯王、依旧只是诸侯王。”

  “——后悔吗?”

  言罢,天子启终是再度抬起头,那躲闪的目光,也不由自主的再次锁定在刘非,那道右眼下的疤痕之上。

  感受到天子启这难得的情真意切,以及目光中,那从未曾有过的自豪、赞赏,刘非却只笑着伸出手;

  在眼角下摸了摸,便满是轻松地一笑。

  “这有什么后悔的?”

  “——儿臣自小,就立志要做一个威风凛凛,为国征战的将军!”

  “刘濞、刘戊贼子起兵作乱,儿臣能率军出征,替父皇惩戒刘濞、刘戊贼子,已然是达成了自己的志向。”

  “毕生追求得以实现,儿臣,又怎么会后悔呢?”

  如是说着,刘非不由又嘿笑着侧过头;

  看着御榻之上,皇祖母窦氏,也同样对自己投来哀伤的目光,刘非却仍是咧嘴一笑。

  “再者说,儿臣,又不打算做官······”

  “脸上多了道疤痕,也不会让丞相府的官员,在儿臣的履历之上,写上一笔‘五官不端正’的评价;”

  “——就算写了这么一笔,皇祖母也总不会因为我‘五官不端正’,便不封我为诸侯王了?”

  略带调侃的一问,只惹得殿内众人哄笑起来,纷纷将善意的目光,投向刘非那明显与年龄不符的魁梧身影,以及坚毅面容。

  此番出征,刘非在军中,只待了两个多月;

  但此刻的刘非身上,却已然完全看不出宗亲、皇子所特有的那股子贵气。

  原本细皮嫩肉的脸,已是被晒出了健康的棕黄色;

  若不是身上服饰华贵依旧,恐怕见了的人都会说:这是兵卒?

  还是农民?

  短短数月的军中生活,也让刘非的气质,发生了由内而外的改变。

  原本恨不能溢出面庞的锐意,已经被敛去不少;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令人无比心安的稳重,以及独属于武人的刚毅。

  举止间,虽人能看出皇室礼仪的端倪,却也多了些武人特有的洒脱、直爽。

  被这独特,又莫名引人注目的气质衬托着,眼下那道略显狰狞的疤痕,都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

  ——用刘胜的话来说:这,是刘胜前后两辈子,见过的最帅的一道疤痕······

  “到我身边来坐吧。”

  “这么久没见,我也非常想念老五。”

  长信殿内,众人温笑着,感叹着;

  御榻旁,天子启将手轻轻扶在刘非的肩上,连连点头不止。

  终,还是窦太后低沉一语,打破了这短暂的安宁;

  待刘非点头上前,先前被窦太后、天子启夹坐在中间的梁王刘武,也赶忙让出了位置。

  “我看看;”

  “看看我的孙儿,被刘濞老贼,祸害成了什么模样······”

  轻声呢喃着,窦太后便稍侧过身,摸索着拉过刘非的手。

  再似盲人摸象般,将手一点点移上刘非的脸上;

  当那苍老的手,摸到那一道不到一寸长,却明显有些粗糙的疤痕时,窦太后本就因酸涩,而有些湿润的眼眶,便肉眼可见的又红了一些。

  “我的孙儿······”

  窦太后含泪一语,惹得跪坐于末席的刘胜,也不由深吸一口气,随即再发出一声哀叹。

  ——或许对于后世人而言,脸上多了一道指甲盖大小的疤,并不是什么大事;

  若是心性稍稚嫩些的热血少年,甚至还会觉得:脸上有一道疤痕,是非常炫酷的一件事。

  但在这个世代,刘非脸上这道不足一寸长的小疤,却被称之为:破相。

  而一个‘破相’的人,在这个以貌取人的时代,是很难以正常人的身份生存、繁衍的。

  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明白‘破相’,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在曾经,汉室的律法中,有一种惩罚方式,叫做‘黥刑’。

  黥(qíng)刑,也被称之为:墨刑。

  具体的刑罚,就是在罪犯的脸上刺字,如‘囚’‘盗’‘夺’‘劫’等,并用墨涂在刚刺好的字上;

  这样一来,等伤口痊愈,和伤口一同愈合的墨,就会像后世的纹身一样,伴随犯人一生。

  或许有人会说了:不就是在脸上纹身吗?

  虽然纹的字不是什么好字,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但实际上,黥刑,或者说墨刑,在这个时代的刑罚顺位,是高于,且远高于死刑的!

  在这个世代,绝大多数的人,都宁愿被判处死刑,甚至是腰斩之刑,都不愿意被判处黥刑。

  因为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生命,并不是最宝贵的东西;

  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还有很多。

  比如名誉;

  比如声望;

  比如宗族;

  比如先祖。

  这也正是后世,那些老一辈的人,为什么会那么抵触纹身,甚至刻板的认为纹身的人,都不是好人的原因。

  因为经过华夏数千年传延,‘纹身’在华夏文化中的象征,只有两个;

  ——被处以‘黥刑’的罪犯,以及不知道‘体之发肤,受之父母’的蛮夷······

  至于为什么要说,‘黥刑’是曾经存在于汉律中,则是因为黥刑在内的绝大部分肉刑,都已被先帝刘恒所废止。

  取而代之的,是‘髡(kūn)’‘钳’。

  髡,其实就是把犯人头顶的头发剃掉;

  而钳,则是用铁箍,束住犯人的脖子。

  对于后世人而言,这,就更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了。

  ——不就是地中海的怪异发型,和套住脖子的枷锁吗?

  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还是那句话: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有很多······

  如果‘黥刑’,都不足以说明破相,对这个时代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的话;

  那另外一个真实发生在历史上的案例,显然能更直接的说明问题。

  ——凤雏庞统!

  与卧龙先生诸葛孔明齐名的庞统,在最开始,并没有得到绍烈帝刘备的重视;

  而原因,正是因为凤雏庞统,没有像卧龙先生那样,生一副好皮囊。

  虽然最终,庞统还是凭借自己的能力,打消了外人对自己丑陋样貌的偏见,但单就是刘备‘不嫌你丑’的态度,就让凤雏庞统感恩于心;

  甚至为了报恩,甘愿用自己的死,为刘备赢得了西川,这一块起家的根据地。

  而凤雏庞统所生活的东汉末年,距离如今的汉室,足足过去了三百多年······

  经过三百多年的思想进步,三国时期的庞统,都还能因为‘样貌丑陋’而不受重用;

  就更何况如今,这个尚处于刘汉初期,仍旧盛行‘以貌取人’,信奉‘相由心生’的观念的时代了。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刘非脸上,那道指甲盖大小的小疤痕,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基本不亚于终身残疾。

  ——这道疤痕,已经将刘非的政治生命全部葬送!

  若不是刘非,是当今天子刘启的儿子、是命中注定的宗亲诸侯,单就是这道疤痕,就足以毁掉刘非的整个人生······

  “老五,是我刘氏宗亲的顶梁柱;”

  “在皇帝的儿子中,老五,是最先长成的丈夫。”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殿内的氛围,都因为这漫长的沉寂,而逐渐陷入一阵诡静,窦太后一声突兀的低语,才将众人的心绪拉回眼前。

  就见窦太后紧紧握着刘非的手,红着眼眶,神情满是庄严的望向殿内众人。

  片刻之后,又缓缓抬起一只手,轻轻指向刘非眼下,那道狰狞的疤痕。

  “老五脸上的这道疤,是为我刘氏受的;”

  “——是替我刘氏的每一个宗亲,受了刘濞老贼背信弃义的一击。”

  “——这一道疤,是我刘氏每一个宗亲,欠老五的······”

  “从今往后,如果有人胆敢欺辱、诋毁老五;”

  “只要传到我耳中!”

  “就别怪我这瞎眼老婆子,不认自己的子孙血脉;”

  “像对待叛贼一样,对待姓刘的宗亲皇室了······”

  一番暗含警告、训诫,又不乏些许哀痛的话语,惹得殿内众人纷纷站起身;

  就连自觉坐回自己位置的梁王刘武,都满是诚恳的起身,和与宴的每一位公子,对窦太后齐齐一拜。

  “臣等,谨遵太后诏谕;”

  “从今往后,无论何人胆敢欺辱、诋毁皇五子,臣等,都绝不会袖手旁观······”

  听闻梁王刘武,以及孙儿们由衷的应答,窦太后终是缓缓点下头;

  再度侧过身,望向身旁的孙儿刘非时,那不怒自威的气质,却尽化作无尽的柔软。

  “我和皇帝已经决定,把刘濞的吴国,封给老五了。”

  “改吴国为江都国,让老五,做我汉家的江都王。”

  “虽然只有广陵一郡,不再有遍地铜矿的豫章、可以沿海煮盐的会稽,但也总还算富庶;”

  “往后,老五在广陵,若是缺了钱粮用度,大可直接跟皇帝要。”

  “——皇帝不给,我给。”

  “如果什么时候,想念我这老婆子了,也大可不必上奏请示。”

  “直接带着护卫出发,到长安来;”

  “我这长乐宫里,也总还能给老五,备下酒肉吃食······”

  情真意切的一番话语,只惹得殿内众人,纷纷向刘非投去嫉羡的目光。

  ——尤其是刘荣、刘德、刘淤兄弟三人身后的栗姬,那满含恼怒的目光,更是恨不能将刘非生吞活剥!

  相较于栗姬,众皇子的反应,倒还算正常。

  包括皇长子刘荣在内的大多数人,都只带着温和的笑意,向刘非投去善意的目光;

  至于和刘非亲近的几个亲兄弟,以及刘彭祖、刘胜二人,望向刘非的目光中,更是带上了满满的喜悦。

  就好像方才,窦太后授予刘非的尊荣,让兄弟几人与有荣焉。

  而刘非接下来的一番话语,更是将殿内的氛围,朝着‘宗亲和睦’的方向,再狠狠推了一把。

  “皇祖母如此疼爱,孙儿,受之有愧······”

  略有些客套的道出一语,便见刘非轻笑着侧过身,轻轻从御榻上滑落,满是诚恳的跪倒在窦太后身前;

  略有些不安的拉着祖母的手,又毫不迟疑的说道:“孙儿出征平叛,是因为自己的志向;”

  “侥幸获得了一些武勋,也完全是因为先祖在天之灵庇佑,军中将士舍生保护。”

  “皇祖母、父皇,愿意将广陵郡封给孙儿,孙儿已经是受宠若惊。”

  “只是这几个月,孙儿在军中,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规矩’二字。”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在军中,无论是都尉、校尉这样的将官,还是冲锋杀敌的士卒,都要遵守军中的规矩;”

  “对于上官的命令,以及皇祖母、父皇的诏谕,都必须无条件的遵从。”

  “这是因为规矩,本就是用来给人遵守的,而不是让人破坏的。”

  如是说着,刘非不由再咧嘴一笑,望向窦太后的目光中,更是悄然一抹温情。

  “孙儿在军中,好不容易学到‘规矩’二字的重要性,皇祖母这就要我破坏规矩,不上奏请示就入朝长安;”

  “——恕孙儿,实在是很难遵从皇祖母的心意······”

  “但日后,如果想见皇祖母了,孙儿肯定会上奏请示;”

  “只要父皇、皇祖母答允,孙儿就一定会到长安来,孝敬皇祖母。”

  “如果皇祖母想念孙儿了,也可以派人去召。”

  “孙儿就算是游,也一定会从江都,游回皇祖母的身边······”

  情真意切,又滴水不漏的一番答复,只惹得殿内众人连连点头;

  就连同坐于御榻之上的天子启,望向刘非的目光中,也愈发带上了赞赏之色。

  ——有那么一瞬间,天子启心中,甚至还萌生出了一丝愧疚!

  而在御榻之上,低着头,看着孙儿跪在身前,给出这样一番得体的答复,窦太后终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哀痛;

  下意识眨了眨眼,将泪水强行忍回去些,便伸出手,将刘非从地上扶起。

  待刘非嘿笑着坐回身旁,窦太后更是伸出手,不住的在刘非头上爱抚着,一边不忘呢喃着:“好孩子······”

  “好孩子·········”

  看着眼前,这无比温情的一幕,感受着殿内,这令人莫名安心的惬意,殿内众人的脸上,也不由各自涌上一抹笑容。

  在这一刻,聚集在长乐宫长信殿内的诸皇子、姬嫔,以及天子启、梁王刘武、窦太后母子,才终于在这场宫宴上,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

  带着又心疼、又欣慰的复杂情绪,将刘非紧紧拉坐在自己身边,窦太后更是在短短半个时辰之内,先后三次向刘非许下赏赐。

  窦太后说:作为母亲,要谢谢刘非救了自己的儿子;

  作为祖母,要奖赏刘非,长成了这般懂事的样子;

  作为太后,还要嘉奖刘非,对宗庙、社稷做出的贡献。

  得到太后祖母的赏赐,刘非也依旧是不卑不亢,赏赐一件不差的收下,感谢、自谦的场面话,也是一句都没落下。

  “在军中历练的几个月,五哥,真的成长了很多啊······”

  末席,刘胜满是欣慰的一声感叹,只惹得身旁的兄弟几人连连点下头;

  再各自举起酒盏,对饮一爵。

  正当兄弟几人满是感怀的靠在一起,想要借着这最后的机会,再一述兄弟情谊之时,御榻之上,却传来天子启毫无征兆的一声询问。

  而在这声询问之后,这场原本满是温情的宫宴,氛围便逐渐有些怪异了起来······

  “诶?”

  御榻之上,天子启冷不丁‘诶?’了一声,惹得殿内众人纷纷一侧目;

  便见天子启低下头,看着刘非腰间,那明显有些不同的两枚将印。

  “朕怎么记得,老五出征之前,朕就赐了一枚将印啊?”

  第一更。

  今天三更,第三更可能会在十二点前后,具体说不准,但睡觉前肯定发出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