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七十七章 制印从算学开始

《回到过去当学阀》第七十七章 制印从算学开始

作者:蛰雷 字数:2764 书籍:回到过去当学阀

  发展职业教育不是嘴巴一张一合说说那么简单,想让毕业生们获得高薪资也得经过那些实业家们的同意,要不然都是空谈。

  除了刚刚说的那些条外,未来最大的危机程诺还没有说,那就是席卷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也就是历史书上将牛奶倒进河沟的风暴。

  这场危机使得英、美、德等工业化国家遭受毁灭性打击,迫使国家不得不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竭力压低我国原料和农产品价格,并向我国各地倾销工业品,还通过增加捐税,进一步挤压国内实业力量。

  又赶上军阀混战,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短短六年里打了三次,哪家工厂能在炮火下生存。

  当时中华职业教育社下属职业学校一共才毕业五十三人,校长潘文安在学生毕业一个月前就开始求爷爷告奶奶,想给学生们谋得职位,然成事者亦五、六人矣。

  当然,放在其他年份,职业教育的成果还是比较好的,尤其是擅长打灰的土木老哥们,还没毕业就预定好岗位,丝毫没有提桶跑路的机会。

  不过这些话程诺自然不会傻乎乎主动提及,尽可能完善职业教育上的漏洞,让这些教育前辈们少走一些弯路,为后面的发展再多保留一些希冀。

  手里拿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章程,程诺看完将其扣在桌上,不禁笑了起来。

  对面的梁任公有些湖涂,觉得程诺是在笑话自己,浑身上下自己打量了一下,似乎又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便好奇道:「致远因何故而笑,莫非是我今日穿着有何不得体之处?」

  程诺见状彻底绷不住了,笑吟吟的将章程递了过去,指着其中一段:

  「凡一次纳特别捐二百元以上者,为永久特别社员;其一次纳二千元以上者,并赠以永久特别社员金质徽章。凡社员,皆有参与会集研究、通信研究,并领受定期出版物,或本社特别赠与临时出版物之权。凡纳特别捐费者,于杂志披露之。其一次纳至二百元以上者,并于举办第二条第二类事业时,题名于建筑物。」

  「本来我还在担心我们职业教育社将来会缺少经费,如今看来诸位先生早已谋划好了一切。」

  「你呀。」梁任公笑着点了点程诺,接过去之后却有了一个新发现:「致远你看,这枚印章做的不错,小篆工整规范,秀美遒劲,一看就是大家之作啊。」

  程诺这下有些沉默,对于这些书法字画方面的东西,是他的知识盲区,只停留在觉得好看的地步,让其说出来为什么好看,可就有些为难。

  听到动静,蔡远裴也过来凑起了热闹,拿着印章皱眉道:「端严浑穆,气格正大,看这风格似乎是来自西冷印社的某位大家?」

  梁任公眯着眼,也觉得有些熟悉:「蔡公这么一说,我也觉得很有这种韵味,浑厚中蕴藏清丽,要是没猜错的话,正是王福厂(庵)的汉白文印风格。」

  ….

  「没有使用方折的摹印篆,而是以小篆弧笔表现,更显出柔和的姿态......」

  换做旁人可能就有些傻眼了,章程是他发现的,但现在的内容却跟他没有丝毫关系,两人热火朝天的聊着,会显得异常尴尬。

  随即他就想到了一点,手下无论是科学院还是《国民》杂志,亦或者他自己都还没有印章,在这个时代来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如今南下又碰着这个机会,完全可以去弥补。

  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冷。西冷印社是国内成立最早的着名全国性印学社团,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四人创办,有着书画界「天下第一社」的美誉。

  说干就干,等到中华职业教育社会议开的差不多了,程诺打听好王福

  庵在沪的住处后,立即购置一些礼品登门拜访。

  说起来正好也是缘分,这王福庵除了精通篆刻,嗜好金石书画外,他还受到晚清西学东渐的影响,自学算术,竟精通了西方高等数学及土木工程测绘技术。

  铺设沪杭铁路时辞去教席一职,任职于沪杭铁路局。在随后的数年中,他奔波于沪杭、湘鄂路局之间,除了测绘和计算土木工程,他还时常为友人写字刻印,各不耽误。

  按理来说以王福庵目前三十多岁的年龄,书画作品应该还未大成,但在前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印谱《罗刹江民印稿》,洋洋洒洒收录了254方印蜕,一时名声大噪于湘楚川汉之间,求书求刻者络绎不绝。

  不过因为早年胳膊受过电击,不能平举东西,这天像往常一样斜躺在竹椅上翻看着书。

  旁边的仆人喂着鸟笼中的八哥,不时瞅过来一眼,有些不解:「老爷,您不是擅长制印吗,怎么最近这几日一直不见您动刀,反倒是对着一本西洋书念念叨叨,要不是跟您的早,还以为您中了邪呢。」

  对于家里这位车夫兼杂役的半大小子,王福庵很宽容,晃动着竹椅弄得嘎吱嘎吱响:「阿立啊,那要是你,你会怎样啊?」

  阿立停下手中的活,笼子中的八哥立马上蹿下跳,他想都没想直接答道:「要是我啊,肯定得趁着这段时间多多制上几块印,来人便卖他一百两,少一个子儿都不行,用不了多久咱们就不用住着小胡同了,肯定能换上大别野。」

  「那叫别墅。」王福庵笑着摇摇头,解释道:「制印的第一步可不是动刀,而是先从学问开始做起,立德立人这样制出来印的才能方方正正,阿立啊,你要走的路还很远呐。」

  阿立似懂非懂,指着王福庵手中的书疑惑道:「可是老爷,您手里拿的书不是......」

  王福庵笑吟吟道:「我这儿拿的可不是西洋书,而是正儿八经的算学,咱们老祖宗千年前就琢磨的大学问。」

  将书合上放在胸前,王福庵仰望着天空,自顾自念道:「算学不单有推理的性质,亦有美观的象征。几何学把整个宇宙和其中的部分,作成有规律、有系统的描写,所以算学是描绘的艺术;纯粹数学用推理的方法,把宇宙万有纳于规范之中,所以算学又是思维的艺术。」

  ….

  笼子中的八哥按捺不住了,歪着脑袋不停地叫着:「算学艺术,算学艺术,算学艺术......」

  阿立立马瞪了八哥一眼,嘴里低声都囔:「怎么着,连你也来教训我,下次不给你弄黄鳝泥,咱哥俩的交情算是断了。」

  就在此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阿立赶紧将鸟食放下,前去开门。

  打开门一看,正有一个手里拎着礼品的年轻人站在门前,抱拳笑道:「打扰了,请问这是王福庵王先生的家吗?」

  阿立见状立马有气无力问道:「是,你也是请老爷制印的吗?」

  年轻人笑道:「对,正是请王先生制上几块宝印。」

  阿立习惯性的摆摆手:「先生对不住了,我家老爷最近身体不适,感染了风寒,正在卧床休息,实在是不方便见客。」

  卧床休息是真,感染风寒是假,这一切只不过是王福庵提前准备好的说辞罢了。

  程诺当然也不会就此放弃,这位王先生在未来京担任印铸局技正,给光头主持铸造并刻制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印」,解放后伟人还请他主持制作开国大印,手上功夫非等闲之辈所能比拟。

  可惜后来年事已高,胳膊又有旧伤,再加上不擅长宋体字,这才推荐了他的徒弟。

  这时笼子中的八哥又叫了起来:「算学艺术,算学艺术,算学艺术..

  ....」

  王福庵想示意八哥噤声,可胸前的书突然滑落,露出「类域论」三个大字,看向门口心有所感。

  将书本收起来放好,立马站起身来出声道:「阿立,你退下吧,今天上门的可能是一位贵人。」

  听到吩咐后阿立将门打开,客气道:「先生,您见谅,我家老爷马上过来。」

  「本人正是王福庵,不知这位先生尊姓大名?」王福庵拱手问道。

  「在下程诺。」年轻人笑道。

  刚才还看着人家的书,没想到这会功夫主人就上门了,王福庵喜上眉梢:「哎呀,真是久仰大名啊,程教授快请进,今天不知道刮了什么风,竟然把你给吹来了。」

  院子并不大,除了一个天井外基本上就没有别的空间,角落还放着各种收集来的石头,人一多就会显得比较拥挤。

  不过这种热情是发自肺腑的,王福庵请程诺坐下来后,立马招呼仆人:「阿立,程教授乃是贵客,把我从余杭带来的大佛龙井给泡了,好好招待客人。」

  片刻之后,一壶好茶摆在桌上,王福庵亲自帮程诺倒上茶,热情道:「上个月去北平出差,偶然间获得《类域论》一书,翻看几页后惊觉天人,当即买下随身观看,可惜我算学功底太差,苦苦不得入其门,程教授正是来的时候,可否帮我解决一些难题?」

  正在喝茶的程诺差点给呛住,赶紧放下杯子:「不知先生哪里有问题?」

  王福庵兴致勃勃将书本拿过来,说道:「k的一个分式理想a叫做......」

  一时之间,画风无比怪异,阿立见状单手托着下巴,看着八哥自言自语道:

  「你说,这想要制好印,是不是真得学算学啊?」

  蛰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