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一百零一章 全民科技潮

《回到过去当学阀》第一百零一章 全民科技潮

作者:蛰雷 字数:3546 书籍:回到过去当学阀

  “什么,你还没听过广播?吴老幺啊吴老幺,你这思想真是老幺,广播你都不知道?这可是当今社会最时潮的新奇玩意,老话怎么说来着,食髓知味,欲罢不能!”

  “真……真有那么神奇?”

  “咱哥俩儿从小撒尿和泥巴长大的,这还能骗你?实话告诉你啊,收听广播不仅可以听新闻,还可以听戏,别看那匣子小,里面藏着个大世界,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广播可以对家庭进行改革,慢慢塑造成新式家庭,人家程教授在昨天的广播中说了,广播的出现使住宅成功与古老的市场一样成为信息交流的中心,改变……嘶,反正就是这个意思,你知道这东西重要就行了。”

  “哎呦我去,回老家才几天,咋感觉回来后,这世界大变模样了。”

  “可不就是么,尤其是那里面的叫……叫什么女播音员的,那声音就跟黄鹂鸟似的,听到耳朵里骨头都酥了,你说这程教授咋这么利害,这种新奇技术都能研究出来,本来我对‘赛先生’不太感冒的,

  说‘赛先生’对我不喜欢也成,反正我对新技术一直是爱不起来,觉得离我们太远,但程教授这广播可真的不一样,这是实打实的让我们知道‘赛先生’的厉害。”

  “那你说这么厉害的东西,是咱寻常百姓能触碰的吗?”

  “这话说的,想听直接去中央公园,中午有两个小时的广播时间,足够你听上一会儿了,不过在外面终究不胜在家里,这次准备过去研究那个收音机,到时候回家也搭建一架,要是效果好了给我那大侄女也装上。”

  “那我可先替闺女谢谢你这个当伯伯的了……”

  两人在前面说地热火朝天,程诺在后面听得津津有味。

  不是他喜欢在后面喜欢听墙根,只怪这两位老哥聊起这个来嗓门实在是太大了,加上稍显夸张的肢体动作,甚至能出演这个时代的默剧,实在是很难不引得路人的注意。

  不过即便是这样,程诺也没好意思继续跟听太久,稍微了解一些广播的内容后,就快步超过二人,自己走在了前面。

  事情发展到今天,尽管广播的威力他已经尽力往高处拔高了,但真正了解下来,程诺发现自己依旧相当低估广播的传播效果。

  走到哪里都有人谈论这个东西,尤其是里面广播的评书内容,话题度更是前所未有的高,恍惚间颇有一种前世小学上课前,大家伙头对头聊昨天动画片的感觉。

  回家的路虽然不算短,但入耳的都是广播内容,甚至还亲眼看到部分家长,让小孩坐在脖子里,拉着妻子前去中央公园,其乐融融。

  不过仔细想想,前世程诺根本没经历过“三转一响”的初代目“四大件”年代,也就是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哪里能体会到广播及配套收音机的重要性。

  “鸭梨山大啊!”

  站在家门口,程诺回望一眼,忍不住吐槽道。

  说来也是赶巧,正当程诺收拾完心情,准备推门回家时,手刚贴上去,这大门自动打开了。

  倒不是说门会自动感应,而是从里面刚好出来一个熟人。

  “程……程教授?您回来了?”来人惊喜道。

  程诺则一脸和蔼,给了来人一个大大的拥抱:“企孙,好久不见啊?我都以为你已经到了美国读书了,没想到你现在还在国内。”

  叶企孙稍显拘束:“快了快了,船票已经买好了,过不了几天就会出发了,之前想着临走前见不到程教授有些遗憾,没想到您居然回来了。”

  程诺有些感慨:“是啊,回来了,有些事还是得回来做,亲力亲为更放心些。”

  不过看叶企孙行色匆匆的样子,程诺又关心道:“怎么了,这次找我肯定也不是单纯的看望吧,是数学上有难题呢,还是对物理有些心得?”

  叶企孙摇摇头:“都不是?”

  程诺好奇道:“那是什么?”

  看着叶企孙脸上的犹豫,程诺又笑笑,推门指着里面说道:“走,在这说我看也不方便,咱们还是进院子里关上门说吧。”

  叶企孙见状舒了一口气,主动跟在后面把门关上。

  走到办公室后,程诺去厨房夹了一块燃好的煤球过来,给屋子里的火炉点上,坐上热水壶,屋子里这才慢慢暖和起来。

  本来这活叶企孙要抢着干的,可惜没争过程诺,但坐又坐着难受,站又站着尴尬,突然想起自己挎着包,赶紧把包取下来放到桌上。

  “程教授,其实我这次过来一来是前来告别的,二来是为了无线电的事。”

  “哦?你对无线电也感兴趣?那挺好的,声、光、电、热、力都属于物理学的范畴,而无线电属于电,有兴趣的话可以了解一下。”程诺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拍拍手上的灰后又特意嘱咐道:“当做爱好就成,不要当成主业。”

  “这个道理您之前给我讲过,做自己擅长且喜欢的。”叶企孙的脸上暗淡一些,不过再看看自己的挎包后,又打起精神道:“程教授,其实我这次来也是受清华学子所托,他们写了很多信给您,这次都让我给带了过来。”

  说完这话,叶企孙把书包打开,拎着底部倒着抖动几下,几十封书信立马从里马撒出来,堆成了一座微型小山。

  程诺深深地看了对方一眼,叶企孙也感到了一丝尴尬,赶紧又补充道:“同学们对您实在是很敬佩,都想跟您有一些学习上的交流,都是带有善意的。”

  “哈哈,这个我自然是明白,只不过没想到有这么多,倒是我自己看低了自己啊。”程诺笑呵呵道。

  不过说实在的,能看到这些书信,程诺还是非常开心的,随手拿起一封认真端详起来。

  “二十世纪的竞争是用智力,而不是用体力,过往的教育观念早已落后,不能局限于学生在学校读书识字,有程教授您的无线电广播,教育的对象瞬间扩大到全体民众,教育的内容是一切生活,而教育的场所是整个社会……”

  再继续翻看一封,里面也是相似的内容:

  “我国文化落后,民智未开,文盲极多,交通又甚阻滞,故藉印刷品传播知识之缺点,在我国尤为明显,播音教育之推行,在我国尤感需要……”

  顺着往下看,在佩服之余,这些学生甚至有提出些天才一般的点子,表示愿意去广播电台去做临时主持人,路人甲普及气象信息,路人乙则讲述数学,路人丁研究科学文化……仔细算算,两个小时还不够这些学生分的。

  “你们学生的想法非常好啊,这些细节连我都没顾及到,不过咱们有言在先啊,播音员最重要的条件是语言,优秀的播音员不仅要能说流利国语,调播音员的语言播音艺术及综合素质,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哦。”程诺笑道。

  对于这个问题,叶企孙似乎早有准备,拍着胸脯说道:“这点我当然知道了,比如前段时间讲述的评书,原本纸张上面的字再精彩,也比不上播音员口中的慷慨激昂,硬性的新闻变为生动的故事,特别好。”

  一通话下来,程诺惊奇的发现广播这东西在学生群体,也有着异乎寻常的欢迎度,不过仔细想想,年龄越小,对于新奇事物越比较好奇,接受速度也就更快。

  “不过清华学校我没有派人安装矿石收音机,你们是从哪听到的广播?”接连读了几封相似的内容后,程诺暂时把书信放下,好奇道:“莫非都是你们自己组装的?”

  叶企孙猛点头:“对,后面我们同学知道广播后,通过您的文章知道了其中的原理,便自己组装了一个,虽然收听效果比不上科学院的,但也能收听,基本上几个同学凑一起就能组装一台。”

  程诺忍不住笑道:“怪不得有这么一句话‘北大老,师大穷,唯有清华可通融’,你们清华的学生还是比较有钱啊,有些零部件还是不算便宜的。”

  叶企孙对此倒没有反驳,把这话琢磨了几遍后也笑了起来。

  恰在此时,门外突然响起一阵敲门声。

  “直接进来吧,门没有关。”

  “那我进来了。”掀开门帘,映入眼帘的正是姜蒋佐,看到屋里坐着的姜蒋佐后,惊讶道:“小叶还没走啊,我以为你等不到院长,刚刚就走了呢。”

  程诺主动替其解释道:“本来是要走的,只不过刚好在门口遇到我了,其他的事安排好了吗,你这次找我做什么……”

  话还没问完,程诺就知道了姜蒋佐来的目的。

  并不是因为他具备读心术,而是姜蒋佐抱着的那摞书信实在是过于显眼,加上旁边坐的又是叶企孙,所以程诺几乎可以判定,对方也是为了送信过来。

  一问,果然和猜想的一模一样。

  “我的这些可跟小叶的不一样,虽然都是书信,但来源更复杂,也更贴近咱们的基层同胞。”姜蒋佐拍拍这摞书信,介绍道:“这还是其中的一部分,想看的话,‘大部队’随时可以开拔过来。”

  程诺轻轻摆摆手,将最上面的一份拿在手里说道:“这些就够我看一段时间了,剩下的就麻烦其他同志了,碰到一些有意思或者共性问题,可以放到咱们《国民》杂志上,做一个读者来信的栏目,专门刊登这些内容。”

  尽管程诺已经对这些书信期待了,可真打开阅览后,还是觉得无比敬佩,果然智慧来源于人民群众。

  原来书信的内容是一名叫做竹君的朋友,看到《国民》杂志上关于矿石收音机的制作方法,又听到从北京出差回来的朋友,讲述广播的何种神奇后,心里十分痒痒。

  尝试性复原成功后,又找到了更为简便的方法,并将自己制作矿石收音机的方法和过程分享出来,期待让更多的人使用到矿石收音机。

  从药店买来矿石,又去洋行购买了听筒,加上手头现成的纸筒、裁纸刀及铜线,花费不过几元,就利用这几种小物件制成了一个收音机,甚至还专门还附赠了结构图。

  “好啊,之前我们无论是研究化学还是机械学,说白了咱们的广大同胞都没办法参与其中,这位朋友的书信倒是启发了我啊,咱们不妨通过广播和杂志,做一届全民科技赛,主要内容就是矿石收音机的优化与设计,你们觉得如何?”

  “科技大赛?这个好啊,虽然眼下我们上过学的同胞并不算多,但矿石收音机的结构也不复杂,上手门槛很低,相信绝对有不少人愿意参加这个活动。”姜蒋佐眼前一亮,激动道:“支持,我举双手支持。”

  叶企孙也有些心动,犹豫片刻后赶紧说道:“这次大赛应该不限参与对象吧?”

  程诺故作严肃道:“科技大赛不是儿戏,当然要认真对待,参赛对象理应受到筛查。”

  叶企孙着急道:“啊?还限制参赛对象?那我们这些学生能参加吗?”

  看到对方当真了,程诺赶紧说道:“当然能参加了,我们限定的参赛对象就是中国人,只有中国人才能参与其中。”

  姜蒋佐赞同道:“大赛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尤其是眼下的无线电广播,在未来必然是丰富我们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这个限定我没有意见。”

  想想前世有不少人就是抱着收音机,来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通过收音机学习英语,其背后的实际意义非常大。

  而程诺也有心在《国民》广播未正式推出之前,先铺好路,后面才能走的更顺畅。

  商量好参赛流程和参赛奖励后,姜蒋佐突然又问道:“不过这个评委该怎么选?如果全是由我们来,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恐怕不好服众。”

  到这里程诺却突然笑道:“我们不是刚营救出来张玉麟这三个小家伙吗,刚好他们对无线电也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问问他们的意见。”(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