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六十四章 数学要面向国民经济

《回到过去当学阀》第六十四章 数学要面向国民经济

作者:蛰雷 字数:3545 书籍:回到过去当学阀

  对于《超体》的合作伙伴,张牧实际上早已斟酌良久。

  既然是合作,那么双方的实力自然不能相差太多,从这点上来说,合作伙伴太强反而不好。

  再者说张牧并不是在寻找全球发行渠道,所以抛开这一点之后,他选择的范围便大了很多。

  因为全球发行能力虽然一直被六大牢牢掌握在手中,并且顽固的拒绝新人的加入。

  但是北美的发行能力,却有不少二线的米国独立电影公司可以做到。

  像米拉麦克斯、新线、试金石等等,基本上都有这个能力。

  所以如此一来,趁着哈维另起炉灶的功夫,反倒是合作的最好时机。

  因为人只有在虚弱的时候,才会打破某些惯例。

  否则若是换做平常时节,恐怕哈维宁愿不做这笔生意,也不会选择以发行分成代替买断的方式,来与牧野合作。

  而有了第一次后,后面便容易多了。

  至于欧罗巴影业,则是欧洲老牌的发行商了。吕克·贝松与其说是一个导演,不如说是一个成功的电影商人。

  这些年借着戛纳电影节,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他着实扩展了不少人脉,也占了不少便宜。

  这也是为何张牧非将他拉进来的原因。

  再者说《超体》本就是吕克·贝松在2014年拍摄的电影,当年仅仅4000万美刀的成本,便收获了4.6亿的全球票房,可以说是他最赚钱的一部电影。

  就是……当着人家亲爹的面薅羊毛,实在有点缺德!

  Hei,tui。→_→

  不过话又说回来,出于对自家节操的了解,张牧有理由怀疑这4000万美刀成本的真实性。

  在张牧看来,实际成本能有3000万,便已经算是吕克·贝松品德高尚了。

  而自1999 年以来,美刀便实际贬值了88%。

  也就是说2000年时候100美刀的购买力,相当于后来的157.78美刀。

  所以张牧大概换算一下便可以得出,如今需要支出的实际拍摄成本,应该不会超过1267.58万美刀。

  以现在1美刀兑换8.27元人民币汇率计算,这部《超体》的成本大概是1.05亿元人民币。

  想到这里,张牧顿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片么,投资不高点怎么能行呢!

  眼下国内的观众就吃这套,如果你的电影只花了300万就拍成了,那么无论电影多么好看,观众看完也就那样。

  可是如果你的电影花了一个亿才拍成的,那么只要电影的质量在水准之上,那么观众看完便会有种赚了的感觉。

  这才是大片驱使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内在逻辑。

  ……

  当晚,张牧在电话里和杨光简单的说完这个计划后,杨光当即便决定亲自带人过来谈判。

  毕竟成本过亿的电影项目,目前国内也就只有老谋子玩过,容不得他不谨慎。

  不过在电话那头的杨光在沉默片刻之后,忽然冷不丁的问道:

  “老板,这回要不要拉上中影?”

  说罢,可能是怕张牧多想,杨光便解释道:

  “前段时间中影的韩董找我谈过,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听他那意思,好像在鼓动咱们也像老谋子一样搞大片。”

  “甚至韩董还明确表示,如果咱们有这样的项目,中影绝对支持。”

  说到这里,杨光有些不理解道:

  “老板,您是不是和韩董有什么交情?”

  张牧闻言顿时失笑道:

  “呵呵,什么交情能值这么多钱?你也太高看我了!”

  张牧能理解杨光心中的疑惑,毕竟他和韩三品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自然不一样。

  杨光想得依然是怎么通过拍电影赚钱,但是在韩三品的眼中,恐怕这个需求最多只能排在第二位。

  一旦坐在韩三品的那个位置,他的所有决定自然都要从整个电影行业的高度出发。

  而他之所以会这么热心的不断鼓动国产大片的立项,估计也是想先将观众推进电影院,推动大盘的增长。

  然后,再考虑观众看什么的问题。

  所以后世华夏电影市场能超过米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韩三品在其中还是有不小的功劳的。

  可惜后来的某些人只看到早期国产大片的华而不实,便一味的嘲讽韩三品有眼无珠,能力不够。

  岂不知,这完全是格局与眼界的问题。

  念及此处,张牧心中顿时便有了决断。与其让中影把钱花在《无极》那种烂片上,还不如把钱给他来得有意义。

  并且有了中影的加入,不仅能减轻牧野资金上的压力;还能让张牧在这个项目之中,掌握决定性的话语权;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也能提高哈维与吕克·贝松对这个项目的信心。

  可谓是一举三得。

  于是他当即便沉声道:

  “这样,你先拿这个项目给韩董看一下,如果他感兴趣的话,你后面可以带中影的人一道过来。”

  见张牧这么一说,电话那头的杨光立刻便明白了张牧的态度,于是在收到邮件之后,当即便开始安排起来。

  ……

  翌日,劳碌许久的张牧终于有空闲了下来。

  出于导演的职业习惯,他不免得也开始穿梭在电影宫的各大剧场之间,领略着来自世界各地电影人的光影艺术。

  虽然其中大多都是平庸之作,但是偶尔也会冒出一些令人惊艳的镜头,让张牧为之一振。

  于是,时间就在张牧一边批判一边赏析的过程之中悄然流逝。

  期间出于校友之谊,他还出席了杨朝的电影《旅程》的首映,也算是对北影有个交代了。

  至于《2046》张牧前世早已经看过,所以就没有去凑热闹了。

  大概是因为对于奖项没有什么想法吧,所以张牧接下来的日子倒是过得颇为自在。

  不过三天之后,当张牧在《调音师》的戛纳首映上看见徐老怪时,当即不由微微一惊。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人家既然来了,那就是给面子。

  于是张牧连忙上前笑着道:

  “徐导,久仰大名!您的电影我可是一部不落的都看了!”

  说罢,张牧便握手感谢道:

  “这次多谢捧场,谢谢了!”

  徐客闻言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

  “张导,你这回可是低调的有些过分啊!”

  ——————————————

  感谢“书友20210821161334909”的打赏,多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