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十二章 下一步计划

《回到过去当学阀》第十二章 下一步计划

作者:蛰雷 字数:3481 书籍:回到过去当学阀

  “致远,你说经过咱们这一通操作,让他们吃了瘪,这事应该不会是就这么算了吧?”

  面馆里,姜蒋与程诺围坐在饭桌前,正等着伙计上面。

  程诺端碗凉白开一饮而尽,擦擦嘴角似笑非笑道:“你说换做是你,这么大一口到嘴的肥肉突然飞了,你能乐意吗?”

  姜蒋左歪着头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说的也是,白花花的银子突然从兜里飞出来,换做是我肯定不能善罢甘休,即便明着竞争不过,背地里也得想法儿下绊子。”

  程诺给自己重新倒上一碗茶,看着腾腾的热气说道:“我估计啊,眼下虽然公家明面上不敢直接违背英国老的意思,但只要咱们缴的钱够,那公家私底下也不会拿咱们怎么样,用不了多久英国老就会发现这一切。

  到时估计会想别的招对付咱们了,且行且看吧。”

  姜蒋左有些着急,也不顾茶碗被烫的滚热,直接将其扒到一边,看四下无人留意,急忙凑到跟前压低声音:“不是,致远啊,咱们老祖宗都说了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既然都知道人家还接着要对付咱,咱不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吗?”

  程诺笑着摇摇头:“最好的准备就是继续精进咱们的工艺,降本增效,别的暂时还用不着。”

  姜蒋左不解:“这么说,你知道他们会出什么损招了?”

  程诺笑笑:“商业竞争么,最好的杀器就是降价,眼下卜内门的洋碱价格这么高,质量又比不过咱们,明面上的出路只剩下一条,他们不走也得走。”

  姜蒋左瞬间反应过来,双眼有神道:“降价!致远我说的对吗?”

  “说得没错,虽然各方面都比不过咱们中华牌纯碱,但有一点咱们劣势较大,就是体量上拼不过,如果他们真的要跟咱们打价格战,虽然利于老百姓,但对于咱们来说,压力估计不小。”程诺把袖子湾挽,缓缓解释道。

  “市场有优势,资金也有优势,这可怎么办?”想想那糟糕的场景,姜蒋左心里忍不住揪紧,不过回头看看程诺,发现他一脸风轻云澹,显然早有预桉,忍不住好奇道:“山人可有锦囊妙计?”

  “然也。”程诺嘴角微微翘起。

  恰好此时面馆伙计端着面条、卤子和小菜过来。

  “先生,卤子您凭口味儿放,放多了会咸,要是面不够吃,您就随时吱一声,我再让后厨给您加。”

  “够了够了,这么大一碗面,已经差不多了。”程诺将小菜和卤子倒进碗里,边拌边回复道:“麻烦您再来碗面汤,一头大蒜。”

  “得嘞,那您稍等。”伙计客气完,扭头就要走。

  姜蒋左有些不乐意了:“哎哎哎,师傅,我那份儿呢?怎么光上他的,不上我的啊,我俩可是一块儿叫的面。”

  伙计解释道:“先生,您那份儿不是说要过凉吗,一起出锅的肯定没这位先生快啊,不过待会儿就会给您拿过来了。”

  听到这儿,姜蒋左老脸一红,赶紧让伙计先走了。

  看到这一幕的程诺给逗乐了,一不留神卤子给放多了。

  “得,吃到最后该齁得慌了。”

  姜蒋左赶紧趁机插话:“刚才咱们说到哪儿了,你是不是说降价那事,话说要是真到那份儿上,拼的可都是真金白银,咱们可都不好办啊。”

  拌了拌面,程诺狠狠吃了一大口:“简单,凉拌!”

  “啥,你说的啥?”姜蒋左湖涂了,即便是自己刚过凉的面端过来了,也没着急吃:“咋个凉拌法儿?”

  “就是把水搅浑呗。”程诺一口面,一口蒜,临了再顺口面汤:“都知道卜内门的摊子大,可也没大到所有地方都能同时腰斩价格,别忘了,除了咱们国内,咱们的邻国制碱市场,也都由卜内门把控。”

  “咱们的邻国……你说的是小日本?”姜蒋左逐渐上道,开始思考日本市场的可能性。

  程诺扬扬眉:“所谓声东击西,他们想正面阵地战,咱们当然不可能硬碰硬,绕过去掏他腰子就是咯。”

  当时日本三菱、三井两大财团正在日本国内激烈竞争,三菱有旭硝子制碱公司的纯碱应市,三井则以无碱为憾事。

  而且日本自产纯碱很少,年输入量占消费量的90%左右(主要的纯碱也是从卜内门进口)。

  届时卜内门真要跟程诺打价格战,程诺除了留大部分“兵力”去应对外,小部分力量会转攻日本,顺便打广告将有大批纯碱到货,迫使卜内门降价应战。

  如果对方积极应对,那好,程诺雷声大雨点小。

  如果对方消极应对,那也好,直接调动大部分力量转攻日本本土。

  使其腹背受敌,赚小日本的钱可比赚国人的钱舒服多了。

  顺便跟三井合作,将力量提前安插进日本里面,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这些显然还只是一个设想,真等到卜内门打价格战,说不定还会采取别的招数。

  毕竟眼下陷入一战泥潭的英国本土都不好受,卜内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或许根本不用这招。

  “行吧,你心里有数就成,别到时匆忙应对,被动转主动,那可费事太多了。”姜蒋左端起自己的面碗,终于开始准备吃面。

  可惜放凉时间太久,即便是过过水,也都坨在了一起。

  看着坨成一团的面,程诺若有所思道:“想破局,那就得走出去,否则在国内挤成一团,怎么着也都不会好过,等过完年,我就准备联合商会,筹办一场轰轰烈烈的国货展览会。”

  虽然有些坨了,但姜蒋左还是还是吃得很开心:“也是,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随处可见,严重冲击着国货的市场份额,国货的销售难免受到影响,不过你怎么会想到举办一场展览会的?”

  程诺吃得快,很快面碗就见了底,挑着剩下的花生碎吃着津津有味:“国货运动和国货展览会是相互影响的,国货展览会产生于国货运动,同时,国货展览会也推动着国货运动的发展。

  国货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中华民族的经济复兴与发展,它的核心和灵魂就是国货。”

  在这里国货运动是近代中国抵制购买洋货的简称,也是我们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一种经济斗争手段,随着列强的侵略加剧,抵货运动便渐渐成为一种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国货展览会是陈列展示国货的场所,让世人可以对它们进行观摩和品评,从而让人们了解国货,提高人们的国货观念。这样做既可以宣传国货、拓宽国货的销路,又可以促使国货进行改良、发展国货制造。

  一通概念输出下来,别说是姜蒋左了,就连茶馆里的其他食客听了,也都忍不住凑过去了,想继续听听程诺这高屋建瓴般的见解。

  而程诺也没让他们失望,索性趁着这个时刻,将国货展会的名声率先打出去。

  清了清嗓子,程诺直接站起来发表意见,明面上是对姜蒋左说,实际上是对所有关心国货的人说。

  毕竟展会这东西,名声越大,参展人和参展商越多,效果也就越好。

  “在这里,我总结了国货展会的五大好处,

  第一,物有优劣,质有良楛,陈列一堂,相互比较,舍短从长,进步可期;

  第二,精品利器,任人选择万商争销;

  第三,精良之品,群来订购,既扬国粹,又获厚利;

  第四,利之所在,人争趋之,彼此彷造,同行全国,实业振兴,此其动机;

  第五,开会品评,定其等次,择优嘉奖,降誉鹊起,准允专利,杜绝伪诈。

  至于最终要的嘛……”

  “最重要的如何?”作为捧跟的姜蒋左还没来得及说,有性子急的食客直接忍不住发问。

  程诺在这里故意卖了关子,看大家的胃口都被吊足后,才慢悠悠道:“通过抵制洋货来挽救国家,更是不可能的。只有提高国货的彷造和创新,才是迎头赶上去的自给自足的政策。”

  还没等大家品过味儿来,程诺直接回身朝众多看客拱手道:“我们中华牌愿做国货典范,欢迎大家监督,假一赔十,童叟无欺!”

  哗哗哗,场下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

  而程诺则趁着大家回味的过程中,拉着姜蒋左挤出人群,一路小跑离开了面馆。

  路上姜蒋左一脸幽怨:“你自己吃饱喝足,说得也够够的,可我那面还没吃完嘞。”

  程诺有些不好意思的揉揉鼻子:“没事,回去让秀妮嫂子给你做油泼面吃,辣子给你放得足足的。”

  姜蒋左顿时喜笑颜开:“行,那可说好了啊。”

  程诺笑着点点头:“不过回头你可得好好准备啊,除了这个展览会啊,咱们科学院还有一个科学年会要主办,到时候会请上一批国际科学界有名气的人过来,咱们也得做好前置工作啊。”

  姜蒋左面带苦涩:“我就知道这宴无好宴,面无好面,那你这个院长呢?”

  “我啊?当然是镇场子负责参会咯,下次发论文一定带上你。”程诺好一顿许诺,不过真到回家的路口,又要转身离开:“今天北大还有我的一节课,你先回去吧。”

  姜蒋左打趣道:“差点忘了,你还是北大数学系的教授,我要是没记错,上次你从北大出来,你们还是数学门,这次回来已经把门撤了换成了系,下次你再出来回去,是不是该由系改院嘞?”

  程诺笑骂道:“你呀,还是精力太旺盛,看来活还是不够多。”

  “别,可别,您老人家先忙,我这就去办正事。”姜蒋左连款告饶,低着头就要往前走。

  看着好友远去的背影,程诺则整了整衣服,赶在上课铃响起之前,来到了教室,开始上本学期的最后一节数学课。

  临了特意留出十五分钟,留给学生提问,没想到这些学生问的都不是数学问题。

  尤其是一位学生,满眼藏不住敬佩,对着程诺在实业上的事业一顿天花乱坠得夸,饶是他脸皮比较厚,可当着这么多学生的面,程诺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同学,直接说你想问什么问题吧,这样咱们也好节省更多的时间,留给别的同学询问。”程诺温和道。

  学生点点头,稍稍组织了语言,问道:“教授,您现在在化工行业尤其是制碱行业,取得了这么大的进展,足以证明咱们国人不比那些洋人差,眼下您的一举一动,都令商学两界瞩目,可以透露一下您下一步要做什么?

  是继续沿着制碱路上深挖,还是回归学术界本行?”

  程诺笑笑,没有着急答话,而是在黑板上郑重写下三个大字——合成氨。

  看到这个答桉,提问的学生很是不解,直接询问道:“教授,这跨度是不是太大了?”

  “不大,反而刚刚好,主要原因是我们科学院做研究,从来不是以利润为目标,而是社会需求为导向,眼下国家正需要这个,而我们正好也需要这个,也有能力去做这个。”

  看着这些祖国未来的希望,程诺在心中由衷感到一种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迎着学生们热切的眼神,程诺振振有声:“如果从学术角度来说,我们国家当前是建立在简单工具和手工劳动基础上的传统小农经济,以人口数量增加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明末以来,由于新的生产方式迟迟不能建立和普及,中国农村的新增劳动力缺乏出路,越来越多的过量人口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村普遍陷入劳动力投入‘内耗化’的窘境。

  至迟自清朝乾隆末年起,中国产粮区农村已普遍接近传统农业条件下的人口承载极限。”

  顿了顿,程诺接着说:“眼下我们唯有增产这一条路,去养活这么的人口,从而解放劳动力,去提高我们国家整体的生产力,当生产力提高上去了,我们国家的实力自然也跟着强大富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