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一百六十四掌 旧闻新说

《回到过去当学阀》第一百六十四掌 旧闻新说

作者:蛰雷 字数:3512 书籍:回到过去当学阀

  作为中国开展大学数学专业课程规划的学校,早在民国初年,当时仅由北大设立数学门。

  其课程主要有微分积分学、微分方程式、函数论、近世代数学、变分学……数学演习、星学等攻击16门课程。

  其中涵盖了数学的基础科目、数学某一分支科目、参考科目、通习科目及一般一般修学工具科目。

  曾经程诺刚到北大数学门时,曾经向蔡元培问过,安排这些科目的缘由,对方的原话是:

  「此规划既侧重基础训练,也重视专门训练,学生将这些科目研修完毕后,既可以继续攻读更好学位,也可以毕业后直接工作,达到两不误的效果。」

  而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更加深了程诺要将航校跟北大之间加深交流合作的决心。

  抬抬手,程诺将一旁的伙计喊过来:「师傅,您这有嘛不错的点心?」

  伙计听到这话,赶紧小跑过来满脸堆笑:「这位爷,你算是可问对人了,常见的小八件比如鸡油饼、卷酥、绿豆糕等等,就是您想吃奶皮饼、桃酥、干菜月饼我都能跟您找来。」

  胡适乐了,好奇道:「合着咱们茶楼后厨也有大师傅会做这个?」

  伙计嘿嘿一笑:「瞧您说的,咱酒楼卖茶水的,哪有什么大师傅专门给人泡茶的。点心啊,是我给您跑腿去买,只要您给钱给的够,皇宫里的点心也能跟您顺来。」

  程诺来了兴趣:「也就是说,师傅您还能在皇宫里跑一趟再出来?」

  看茶客认真了,似乎真有这种想法,四下看无人注意时便低声说道:「就这么跟您说罢,只要您给的够,皇宫里的水缸都能跟您扛过来,至于通过啥门路,这可咱们自己有招。」

  「别,我要那玩意儿干啥,死沉死沉的还占地方,八卦联军过来时,早就把上面的金漆给刮干净了,早就不值钱了。」眼看着伙计要把玩笑当真,程诺赶紧出来刹车:「咱们还是老老实实吃点能消化的了的吧。」

  说着就给伙计一些零钱,让他先去买点心,剩下的当做跑腿费。

  看着伙计喜滋滋地往外跑去,蔡元培抿了一口茶,把茶杯放下:「俗话说无功不受禄,咱们只是出来喝个茶,顺便让你们二位年轻人互相认识一下,用不着搞这么大的阵仗吧?」

  胡适也跟着客气道:「对,程教授你刚才也说了,出来时已经吃过晚餐,再买上这么多的点心,可能会有些浪费。」

  程诺笑道:「没事,只是点的花样多了些,实际上吃到肚子里也就那么一回事。再说按照西方传统,可以把这个叫做饭后点心,恰好暗合咱们学制改革嘛。」

  蔡元培无奈的摇摇头:「反正不是我们花钱,你自己看着办吧。不过我们俩也吃不了不多,刚好你们家孩子多,走的时候直接打包拿回你自己家吧。」

  程诺没着急答话,笑着起身给蔡元培倒上茶,甚至直接走到背后给其捏起肩来。

  这个殷勤劲让蔡元培都有些吃不消,连连摆手:「停停停,你这手劲儿可不小,再捏下去我这把老骨头非得让你给弄散了不可。」

  程诺笑呵呵道:「那我力气轻点,蔡公你看这个力道行吗?」

  说着,手上的劲便稍稍小了一些。

  然而蔡元培想要的并不是这个,直接一把拉住对方的手:「我的意思是,不用再捏了,本来能活到古稀的,你这两下至少得弄到花甲才行。」

  不料程诺还是没有放弃,另一只手继续捏着肩:「蔡公麻烦您再稍微等等,这十年功夫怎么着也得给您捏回去才是。」

  「你……」蔡元培顿时气笑了,回头拿食指点了半天,竟不知该说如何时候,最后只得无奈道:「按道理来说,航校是你们科学院创

  办的,不缺少高学历人才,怎么就偏偏赖到我们北大身上?」

  胡适扶了扶眼镜,也是不解:「涉及到高精尖科技,我们本来就不擅长。况且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里,挣点钱很不容易,程教授为何要去建航校,花费可是巨大啊。

  在我看来,这跟扔在水里唯一的区别就是,钱扔在了天上,呼地一下风把它全部刮跑了。」

  听到这里,程诺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去:「那么依胡博士的意见,咱们该当如何?」

  胡适想都不想,便脱口而出:「简单,既然别人有了,我们买来便是,飞行员培训完全可以当做商业谈判的筹码,我们出钱买飞机,他们出力培训人。」

  程诺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道:「也就是说,用购买武器的方式来推动国内军事发展变革?」

  胡适稍作思考,自信道:「就像我的老师杜威的祖国美国一样,现在的英法等国都是从他们那里买武器装备,也不影响这几个国家逐渐掌握欧战主动权嘛。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以市场换技术,市场行为,大家都有的赚。」

  是,怪不得造不如买,大件东西东西全进口,里面得藏了多大的寻租空间啊,一条线的人都是吃个饱,可惜就是苦了前线的官兵。

  程诺在心里暗唾了一口,毫不客气道:「军火贸易只能解决「有」与「无」的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带来国防技术的质的进步。在国际政治斗争中,国防技术关系到国家安全,是十分重要和敏感的领域。

  一些尖端国防科技,我们是买不来的,幻想通过国外进口来实现军事革命是根本不现实的。即便是能买来,要么是外国淘汰的技术,要么是二、三流技术。」

  胡适并不死心:「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把外国的先进技术给引进过来呢?」

  程诺扬扬眉讥讽道:「缺少技术方面的积累与迭代,即便有最先进的技术,我们看得懂学得会吗?未来的高精尖技术装备,无论是民用还是军事,都会向系统集成的方向靠拢,彷制生产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胡适对于工业技术方面本来就是一知半解,这套组合拳下去,被打得哑口无言。

  张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要说什么,为了掩饰尴尬,只得重新拿起茶杯喝起水来。

  蔡元培适时站出来,侧起半边身子问道:「归根到底,你办航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国防?」

  程诺点点头,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就当下而言,一个国家既要维持一个单独的民用工业,又要又要维持一个单独的国防工业,民用工业与军用工业单独自成体系,长久下去国家财力肯定吃不消。」

  给自己倒上一杯茶,程诺又自嘲道:「当然我们这个公家,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办航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一旁的胡适点点头:「程教授,我明白你的初心了。」

  程诺只是对胡适无感,没必要非常跟他结仇,便给对方倒了一杯茶微笑道:「非一人之力所能完成,还需要大家的帮助。」

  一般茶楼都不喜茶客谈论政事,可四九城就这么大,很多人终身都在一小块地方生活,翻过来覆过去就么点车轱辘话,早就说得没味儿了。

  再加上来茶馆喝茶的以男性居多,无论是上流人士还是底层百姓,别管说得对不对,总喜欢对着国家大事发表看法,话题还是引到了最近的国家的国家大事上。

  本来都是各说各的,谁曾想程诺几人说得话题太劲爆,不知不觉间身边已经围了一群人,竖着耳朵听着他们谈论这些内容。

  就连一旁拉二胡的爷孙两人也停止手下的活,跟着人群往这边瞅。

  「爷爷,什么叫飞机啊?」孙子

  把指头含在嘴角,好奇地拉着爷爷的衣角。

  「风筝记得吗?就是不用风筝线的大风筝咯,不一样的是,飞机上面可以坐人呐。」走南闯北半辈子,爷爷显然很有经验。

  「那没有风筝线,飞机不会栽下来吗?」孙子继续问道。

  「喏,这就是这些先生们的本事咯,以后你上学时记得好好学习,早日拜入这些先生门下。」爷爷和蔼地摸着孙子的小脑袋。

  ……

  透过眼角的余光,程诺将周边的情况大致都看在了眼里。

  随即站起来,故意提高嗓门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家,首先是了解国家的经济潜力有多大,国家必须先生活,而后武装。

  否则那就等于把死人塞进一套重盔甲里一样,即使盔甲是用最坚硬的钢做成的,对那个人也无济于事。」

  有稍稍懂些门道的不知名茶客高声问道:「大道理谁都会讲,可您能给出解决办法吗?」

  此时蔡、胡二人才注意到,周边已经里三圈外三圈围绕了一堆看热闹的茶客,甭管能不能听懂,先把话记下来再说,后面也好继续跟朋友胡侃。

  将众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两人除了惊异之余,更多的是对程诺接下来的期待。

  而程诺果然不负众望,眯着眼笑道:「我这里确实有法子。」

  「那您倒是快说吗?」性子急的茶客问道。

  程诺故意吊了一下他们的胃口,喝了口茶才缓缓道:「用官话来说,就是寓军于民、军民一体。国防建设始终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把国防技术转化为民用,促进经济发展。」

  「那这样的策略带来的效果是什么样的呢?」环顾四周,程诺微笑道:「既可以节约国防费用,又可以推动军事革命与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目的。

  其实说白了,就是策略得当,可以花一份钱,干两样的活。」

  在这里程诺之所以将先前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就是将这条科学院未来发展的道路,通过百姓的口中,传递给更多的人听。

  可能眼下当真的人不多,但日后科学院的发展成果让更多人受益后,再回想起这句话来,将极大地提高其影响力。

  而且在这一点上,后世的美国得益于该项政策,在高新技术方面不断迎来新的突破,并反哺军事的进步。

  其中美国曾在90年代成立「国防技术转轨委员会」,成为推行军民一体化改革的专门指导、协调机构。开放军用技术市场,实行***民,把军用技术最大限度地运用到民用上,提高军民产品标准的通用化水平。

  其中在重大武器设计生产中,就曾大量采用低成本的军民两用零部件,最经典的莫过于尹拉克战争中,美军在硅谷采购的民品就高达250亿美元。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可眼下我还苦恼一件事。」

  有捧跟主动站出来,问道:「什么事还能难住您,说出来看看大活能不能给您支个招儿?」

  程诺给予该人一个赞许的眼光,随即说道:「眼下就差学员了,只要中学毕业,身体倍儿棒,就可以来我们航校念书,中间包吃包住,绝对一分钱还不收您的,甚至啊……」

  「甚至怎么着?」

  「甚至还会跟北京大学合作,未来同时拿到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

  别管之前北大的名声多么糟糕,但他怎么着也是国内排名第一的国立大学,而且现在还是蔡元培当校长,未来含金量只会越来越高。

  有眼尖者看到有蔡元培在同桌,想着这话更有保障了。

  一传十,十传百。

  人群就像烧开的水一样,瞬间就沸腾了。

  纷纷嚷嚷着要问具体入学条件,程诺笑道:「大家不要着急,东西到时候我们会张贴在科学院的新址处,到时候欢迎大家来看。」

  就这样,程诺一边解答问题,一边劝离大家。

  不料中国人向来喜欢看热闹,人不仅没少,反而越来越多。

  最后只得找个理由,与蔡、胡二人约定好目的地后,分头离去。

  临走前蔡元培还特意交代:「别忘了,你们科学院的人才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拉上我们北大?

  你做得了先斩后奏,我也做得了秋后算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