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秋王旗 关山月 第92章 不法常可

《春秋王旗》关山月 第92章 不法常可

作者:花下一壶酒 字数:7132 书籍:春秋王旗

  东石矶洲,云林宗。

  自从现在章锦淮一行人去往盐官镇,被那位脾气不好的黑衣年轻人苏三载给一句话封山之后,云林宗门内上下就彻底失掉了精气神。

  虽然后来那位圆脸和蔼的范老掌柜曾带着那个姓朱的小胖子,在云林宗山门之外敲过一次门,还那在山门下跟这座四品仙门的当家人谈了一笔买卖,算是勉强为这一家老小注入了一股子心气,也免得他们躺平在各自床铺上直接等死。

  但是,毕竟是被人一句话封了山,加上发话的那位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惹的,所以云林宗上下虽然有了同山门之外做买卖的机会,也有了些知晓山外事的消息来源,但到底还是地覆天翻、大不如前了。

  一口气吊在半山腰上,上不去下不来,憋得在其中的人,个顶个的难受。

  有些邪火没处撒,就总有那脾气不好的仙门弟子,抬眼四望踅摸一圈,最终就又会把目光瞄到那个少年,也是导致云林宗成了如今模样的“元凶”身上。

  因为得了一身水韵而彻底成了“罪魁祸首”的韩元赋,自打进了这云林宗的山门之后,就没再过过一天好日子。

  总有那游手好闲的好事之人,不管是闲极无聊过来打发时间,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把嫉妒挂在脑门上,又或是纯粹觉得这少年就是个扫把星,原因林林总总,但总之就都是很喜欢有事没事就过来寻这个少年的晦气。

  姓韩的小镇少年人,算是如今的整个云林宗上下,最后一个进山门的弟子,加之又只是个杂役身份,地位低贱不如狗,故而大大小小只要是个人物,就都能过来在他头上拉屎撒尿欺负人。

  云林宗祖师堂那边,好像对于门下某些愈演愈烈的古怪氛围视而不见,也从没有哪位长老或是供奉,会出来为这个少年说哪怕一句话,好似默认了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一门上下,除了当初带着韩元赋来石矶洲的那个少年章锦淮之外,也没有任何人愿意伸一只手去帮衬他一二,所以就眼见着小镇少年的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差,甚至连一口好饭都吃不进嘴里了。

  山中才数月,世上似千年。

  云林宗一门上下,至今还不知东南金钗洲已经不在人族手中。

  这座被封山的四品仙门,如今混得也不比一条狗好到哪里去,往日里经营积攒下来的无数故旧交情,自从山门被封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就好像一个个都彻底消失在了人间,再无一人现身露面,更没有雪中送炭一说。

  那位手掌天下云海间的范老掌柜,偶尔会派个人过来在山门前做一趟买卖之外,也没其他人会带来外面的消息,这一门上下也就真的成了孤陋寡闻,困守山中。

  韩元赋几乎月月天天都要应付那些不断来找茬的同门,刚开始还想与他们讲一讲道理,到后来才发现,这事根本就没有他讲理的余地,干脆也就放弃了。

  有些暂时惹不过的,少年人就会选择沉默以对,对方若蹬鼻子上脸想打人,他就抱着头缩在角落里,任凭对方拳打脚踢,但决不还手。

  还有些本事稀稀拉拉,却也想过来逞凶耍威风的,少年人就会尝试着与之还手。

  虽然对方到后来发现一人打不过后,就必然会群起而攻之,他最后还是免不了要挨打,但能挨揍也能还手,就总要比那些连手都还不上的,要稍微让人舒心一些。

  这个曾经是那间小镇乡塾中功课最好的学生之一的少年人,还真就在每天被打得浑身是伤的过程里,学到了不少的拳脚套路。

  所谓久病成医,放在这里也算是有些不太恰当的恰如其分。

  今日,刚挨完了一顿打,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小镇少年,独自一人坐在属于杂役住处的那座荒山的山巅崖畔。

  他如今处境窘迫,没有人会愿意跟一个不受待见的众矢之的交朋友,即便是同为杂役的不入流弟子,也都一个个对他敬而远之。

  墙倒众人推,那些同是天涯沦落人里,好一些的大概就只是对他视而不见,差一些的则还会帮着别人一起跟他作对,如此情形,形单影只就必然是在情理之中。

  不太好说是别人有错,毕竟合群的羊才不容易被狼叼走。

  一身粗布麻衣的少年韩元赋,坐在崖边之后,先龇牙咧嘴看了看身上各处伤势,确定了不会有致命的大碍之后,就抬起头望着崖前怔怔出神。

  每每这种时候,这个从未在人前露出过丝毫怯懦的少年,就都会有些暗自神伤,也有些怀念自家那间糕点铺子里的各种吃食。

  以前从小吃到大,吃得多了就会觉得那些东西也就那样,总让人看着有些腻得慌,可如今再回想起来,他都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想不起来那到底是个什么味道了。

  也不知道爹娘两个人如今怎么样了?

  当初苏三载曾说过,要让韩记食铺拿出一半家底挂到云海间去,放在楚元宵名下,也不知道如今没了一半家底的食铺,还能不能开得住?

  自家亲娘从来都不是个大方人,赔出去辛辛苦苦挣回来的一半家底,大概是心疼坏了吧?

  也不知道爹能不能哄得住娘,想来应该是问题不大的吧?

  小镇上的百姓们,大多都觉得那个身材不高的粗犷汉子是个敦厚木讷的老实人,甚至有时候连少年他娘也会骂他爹是个傻木头!

  唯有当儿子的韩元赋,从小就不觉得自己那个爹真的傻。

  也许在对待旁人的时候,他好像真的看起来有些木讷憨厚,但是少年看得真切,在哄他娘高兴这件事上,他那个爹从来都是一把好手,润物无声游刃有余,比小镇上某些只会花言巧语骗女人的精明汉子们,还要更精明得多!

  这大概也是这对父子之间的某种心有灵犀的默契,一个装傻,另一个就陪着装瞎,反正只要他俩每天围着转的那个女人高兴,就什么都好说,其他的也都不重要。

  少年一人坐在崖畔,看着眼前翻滚如沸水的茫茫云海,几个月来都习惯了面无表情的脸上,突然就有了些笑意。

  当初在小镇时,崔先生曾特意带着他去五方亭下过一局棋,当时自家那个憨厚爹,就端着一碗瓜子,一如往日蹲在食铺门口,崔先生转头过去的时候,他还朝先生举了举手中碗,大概是示意先生一起嗑瓜子。

  整个盐官镇上,能做出来这种事的,恐怕也就是自家那位被别人看成憨厚汉子的傻爹了吧?

  不过,少年此刻就又突然想起了当初崔先生带着他下过的那盘棋。

  当时的少年是第一次单独跟着先生出门,面对先生的考教,他就光顾着紧张了,很多事都没有想明白,如今想来,那大概就是先生第一次给他的暗示了。

  只可惜,身在局中人从来看不清全局事,人间众生各自脚下的路,到头来也全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出来的,怨人不如怪己。

  少年人好像能有个此刻这样的空闲时间并不容易,破天荒闲来无事,他就自顾自在崖畔坐了良久,有时候在想事,有时候是纯粹发呆。

  不知多久之后,有个一身锦袍的少年人从那荒山脚下一步步登高,走了许久才终于走到了韩元赋附近,他也没有丝毫造作,直接就一屁股坐在了韩氏少年身旁。

  两人并肩而坐,一起看着崖外云海翻卷往复,从无一片云,长久在云头。

  新来的锦袍少年,侧过头看了眼身侧鼻青脸肿的韩元赋,突然笑道:“有没有觉得后悔,当初不该跟我来这云林宗?”

  韩元赋侧头看了眼一脸调笑的章锦淮,耸了耸肩平静道:“偷了东西被罚坐牢,天经地义的事,有什么可后悔的?”

  姓章的仙家少年郎,仔仔细细看了眼身旁同龄人那看着云海的眼神表情,虽然一张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早已看不出当初的潇洒清逸之风,但是那股子平静,确实不像是做作出来的。

  “当初你可是说了不同意的,要不是我跟何长老两人强行施为,我们大概就都不会落到今日的境地,所以要真说起来,这事是该怪我才对。”

  锦袍少年说话倒也坦诚,实打实指明了某些旧故事,完全没有要遮掩的意思。

  韩元赋闻言有些好笑,斜瞥了眼姓章的,道:“你怎么不当着全宗上下的面说这话?”

  章锦淮闻言脸色一变,像是突然有些心虚一样期期艾艾道:“你看出来了我其实是个傻子吗?”

  鼻青脸肿的小镇少年嗤笑一声,身形微微后仰,双臂撑在身后仰面看着更高处,沉默着没有说话。

  其实两人都知道,有些话说了跟没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有些事不在于道理在谁身后,人性如流水,在低不在高。

  章锦淮见对面这个做派,笑了笑也没再揪着此事多说,只是随意抬了抬手,朝着韩元赋甩过去了两件东西,直接丢在他怀里,好像也不怕他一个没接住,就会直接滑落掉进云底崖下,万丈深渊中。

  韩元赋顺手接住东西,先低头看了眼之后,才有些莫名地递给锦袍少年一个疑问的眼神。

  章锦淮笑了笑,“金疮药是我从丹房那边拿过来的,如今大家都不能出门,这玩意儿也用不上多少,丹房那边存货很多。”

  “仙家品质的金疮药,说是生死人肉白骨有些夸张,但只是治你这种跌打损伤而已,绰绰有余了,跟人间百姓掏着大价钱从药房里买的那些所谓的伤药,不在一个档次。”

  韩元赋对这家伙会突然给他这东西,好像并不意外,也没说什么谢字之类的客气话,反而是提着另外一件东西举了举,“这又是什么意思?”

  章锦淮瞥了眼韩元赋手中那册薄薄的书册,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声音淡淡。

  “练气心法而已,你总不能天天用拳头跟那帮没出息打架吧?咱们云林宗好歹是个练气士宗门,要是最后打出来个武夫,那得多丢人?”

  这倒是让韩元赋有些意外,挑了挑眉笑道:“你就这么把宗门压舱石甩给我,不怕被问责?”

  锦袍少年闻言嗤笑一声,“这算个屁的压舱石,谁来跟我问责?我家老祖宗?”

  韩元赋闻言抽了抽嘴角,他倒是忘了这家伙就是传法长老的嫡系后辈,扔一本基础的练气法门给别人,大概还不如丢了几两银子来得更严重,倒也确实当得起“有恃无恐”这个词。

  锦袍少年给完了东西,就准备起身走人了,果然这分给杂役住的地方,就是不如那几座汇聚了仙根龙气的福地仙山风景好,也不知道这个姓韩的家伙,为什么老爱坐在这种地方看云海?

  不过他到底也没多在意,他的善意大概是会有一点,但绝不会太多。

  在直接抬步走人之前,锦袍少年背对着依旧坐在崖畔的韩元赋,突然停下脚步之后也没回头,淡淡道:“我拦不住那些人太久,顶多给你两三天的时间找一找门径。”

  “能帮你的也就这么多了,以后顶多也就再给你几瓶不值钱的金疮药而已,至于你会不会直接被打死这种事,还是自求多福吧!”

  韩元赋闻言并未回头,也没有说话,静静看着面前云海开始继续发呆。

  章锦淮也没意外,勾唇轻笑了一声之后,就独自悠哉游哉下山去了。

  人各有命,有些人其实可能只是需要一个机会而已,至于最后能混到什么水平,就看他自己的能耐和造化了。

  ——

  兴和洲相王府。

  赵氏少年自打进了相王府望春城之后,就没怎么进过几回那座名为“春谷”的藏书楼,反倒是日复一日,一直在与那座汇聚龙脉的云龙山较劲!

  这个脾气阴沉的少年人,每日都会起个大早,去那座高耸入云的巨峰山脚下,然后独自开始一人登山而上。

  最初的时候,少年从住处去往山脚下,还需要那位负责护道的长老带他飞过去,但如今几个月下来,有了稳步拔升的脚力支撑,他就已经不再需要那位长老跟着了,直接自己一路狂奔跑过去。

  望春城中的相王府子弟,无论是陈氏嫡姓,还是某些供奉家族,总之所有人都已经习惯了这个脑子不太合适的少年每天如此,甚至多数人都对此乐见其成。

  傻了吧唧跟一座石头山较劲,总好过让他去那座春谷楼里头当硕鼠,城中子弟都没那个福分,凭什么让一个外来人占大头?

  赵继成对此也并不在乎,刚开始还会对城中其他地方有些好奇,如今就彻底只对那座云龙山感兴趣了,并且每日里登高的路程上限也在稳步提升,已经快到半山腰了。

  不过,脚力到了这个程度之后,少年发现他好像也已经摸到了自己的某些极限,再想畅通无阻往更高处爬,就开始变得有些困难起来。

  一来是因为那山腰以上的山势更高也更陡,他的脚力只能支撑他爬到山腰,之后无论怎么练,涨幅好像都不太明显,效果不佳。

  二来则是那云龙山的山腰以上,好像与下半截的山路神道并不一样,每每他想跨过那条山腰中线时,就好像总会有万钧重力压在头顶,让他想要跨前一步都艰难,更遑论再大踏步登山了。

  赵继成对此也不急躁,反正他还有时间,就每天都爬到山腰那条线前去试一试,今日不成就明日再来,明日不成就后天继续,日复一日,矢志不移。

  当初赵继成爬山时,那位曾在神道上遇到过的老人,如今时不时还是会出现在神道上不同的位置,每每与少年擦身而过。

  一老一少两人之间好像也养成了某种默契,老人每一次出现,都会找一些不同的话题跟少年搭话,但登山少年无一例外都没有什么好脸色,顶多回他两句话,更多时候是直接擦身而过,不闻不问。

  那老人对此好像也并不恼怒,被这姓赵的少年郎爱答不理,甚至有时候还恶言顶撞,他也不会如何,下一次还是会继续出现。

  两个犟脾气之间,就好像是跟顶牛一样,算是彻底杠上了。

  就比如今日,赵继成大清早起来吃了早饭,又往怀里揣了两个馒头,然后就拔腿往山脚下跑去,再然后开始登山。

  路过登山神道的某个拐角处时,那个弯腰驼背的白发老人便适时出现,笑眯眯看着少年从低处一步步走上来。

  等到少年走到身侧,老人便笑道:“既然被挡在了半山腰,你就不打算找点外力,或者借个势什么的?”

  赵继成脚步未停,只是瞥了眼那老人,淡淡道:“比如?”

  老人一笑,“比如扶老夫去那山腰处,由我亲自送你过那道线?”

  少年闻言冷笑一声,“然后我一路扶你上山,你一路靠着你那不知积攒了多少年的高深修为,一点点帮我开山?”

  白发老人闻言,还真就想了想,乐呵呵道:“倒也无不可。”

  赵继成闻言终于停下脚步,转过身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眼那白发老人,突然也笑眯眯道:“你登山是你的路,我爬山是我的路,扶你上山,我不就成了走你的路了?这么大年纪还得靠人扶,没点子出息!”

  原本面目慈祥的白发老人,听到少年这句似是而非,甚至可以说一句“不敬”的言辞,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突然就开始哈哈大笑。

  赵继成看着老人翻了个白眼,干脆也再懒得理他,转过头继续上山去了。

  白发老人直到那少年身影消失在神道高处时,才终于收起笑意,看着那个方向缓缓点了点头,还意味不明跟了句稀奇古怪的说辞。

  “世移路不同,少年路长新,所谓少年志,常有后来人。”

  ——

  巴山渡口。

  今日的巴山边军不同往日,阵前换帅之后不久,就有一曲军马两千人直接出了边军大营。

  渡口长街之上,因为这突然杀气腾腾冲出门来的一曲军马,一时间鸡飞狗跳,风声鹤唳。

  当初海妖冲岸,巴山边军就是以这个架势,直接包围了渡口码头连同附近海岸,那一战虽然军中伤亡不小,但也实打实挡住了漫上岸来的无数海妖,没有让渡口百姓遭受太大的伤亡。

  这支战力彪炳的精锐边军,在经过了那一战功成之后,行伍之间的肃杀之气就变得更加浓重了太多。

  当初在盐官镇北灵观时,那位本是出身军中武将的凉州薛城隍就曾说过,刀不磨不快,但刀磨得好与不好,也得看磨刀石是个什么材质。

  这话放到眼下的巴山边军身上,就是一句恰到好处的经验之谈,而那些被最终顶回了海中的海妖一脉,就刚好是那块为这支边军开锋的最好磨刀石。

  一曲军马两千人,统军将领为军候,而这位军候此刻听命之人,自然是那位新掌巴山军权的年轻将军胡少荣。

  这位胡大将军的目的不需要怀疑,指挥麾下仅仅一盏茶的功夫,就直接包围了那座云海间,对着那位坦然自若迎出门来的客栈掌柜指名道姓,说要见那个姓楚的少年人。

  这个说法,不止是楚元宵,甚至就连那客栈掌柜都有些意外。

  楚元宵自从出门在外开始,除了心中有数的那几个人之外,从未向旁人提起过自己姓楚,大多时候都是化名为梁臣,甚至当初在搭乘北海渡船时,也是以这个名字买的渡引船票。

  眼前这位大将军,竟然在客栈门前驻马之后,就直接叫破了少年的本名,其中某些缘由,费人思量。

  巴山渡口云海间的掌柜,与那位圆脸和蔼的老掌柜同姓,单名一个山字。

  范山掌柜见自己才刚上任不久的云海间,如此轻易就被这青云帝国麾下兵马给围了,也并不如何慌张。若真要说底气,青云帝国也未必就真敢直接得罪开遍天下的云海间。

  他们这些买卖人,虽然总被人叫成贪财好利之徒,但是真要说起来,这天下间有一家算一家,又有谁家没跟买卖人打过交道?

  商人铺面只开在县城,就得归县太爷管;只开在郡城,就得归郡守知府管;只开在一国,就得归皇帝老儿管;可要是像云海间这样开遍了全天下,那就得反过来问一句,有谁敢来管老子?

  如今的天下九洲云海间,恐怕也就只需要给那座名义上是天下共主的临渊学宫,以及那三座同样分号开遍天下的一品山门一些面子,剩下的人不管谁来,要不要好好给面子,那也是要看看心情的。

  更何况,楚元宵其人虽然修为尚浅,可这少年具体是个什么状况,云海间一脉中人,尤其是各家分号的这些掌柜们,没有人是不清楚的。

  范山掌柜缓步走出云海间的正门,双手拢袖环视了一圈周围那些剑拔弩张的军中甲士,随后才看向那领军而来的胡少荣,说话的语气毫不客气透着一股子冰凉。

  “胡大将军对吧?我云海间落户巴山,乃是我们东家,与你们青云国主陛下之间早早谈妥的买卖。将军今日如此大动干戈直接兵围云海间,范某敢问一句,阁下是想砸了这桩生意?”

  这话说得丝毫不客气,言辞之中的某些质问意思,真要计较起来就是可大可小,如果双方真的撕破脸面,一个胡少荣的项上人头,可未必够用!

  对面,胡少荣闻言皱了皱眉头,开弓没有回头箭,此刻形势,怎么都要先见到那个少年人再说。

  “范掌柜言重了,本将今日只是有一件公务,需要见一见那位少侠,并非有意冒犯云海间。”

  胡少荣说罢,见那位范山掌柜表情依旧不见好,于是就又笑着解释了一句,“今日如此动作实属无奈,中土临渊学宫那边下了通令,要八洲之内严查邪祟,除恶务尽。”

  “先前本将接到密报,说贵店之中入住了一头鬼物,就跟在那位姓楚的少侠身边,加之其人还与另一桩事有些牵扯,故而此举也是被逼无奈,冒犯之处还请范掌柜见谅。”

  范山掌柜听着那武将笑眯眯和风细雨的一番解释,皱了皱眉有些未曾上脸的为难。

  对方这句话是不太好接的,这个胡少荣以势压人的软肋抓得极好,他若真要硬刚,有些事就不太好收场。

  正在犹豫间,就听到了身后客栈门内有动静,范山掌柜转过头去,就正巧看到楚元宵一行人走出门来。

  少年看了眼那明显眼神亮起来的武将胡少荣,随后转头朝那位小范掌柜抱拳行了一礼,笑道:“范掌柜不必为难,既然是来找晚辈的,自然就该由晚辈自己来解决,先谢过掌柜的好意。”

  范山闻言挑眉看了眼少年,又转头看了眼那个笑容玩味的马上武将,对少年低声道:“不必硬扛,形势不利就退入云海间,他没胆量直接硬闯。”

  楚元宵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转头看向了那位年轻武将。

  胡少荣看着转过头来的少年人,安坐马上举着马鞭拱了拱手,这就算是见过礼了。

  按理说仙家修士是没有骑马习惯的,只是此刻身在边军,这位胡将军就觉得好像骑在马上还挺不错。

  “本将先前听人奏报,说楚少侠曾在我帝国北海渡船上大杀四方,不仅一刀砍了帝国麾下的堂堂渡船使,还直接将那道用以作为渡船防护的道门符箓消耗一空。”

  年轻武将话说一半,状似随意地笑了笑,“阁下可知,那道符箓乃是我青云帝国某一代先帝,当年亲自去到中土神洲,请动了道门某位掌教纡尊降贵,才专门画出的高阶符箓?阁下如此随意消耗,难道就不准备给个说法?”

  人与人之间的言辞交锋,一句话能起什么作用,会有什么效果,得看这个话要怎么说。

  眼前这位军中武将,还就真是个熟读兵法的个中好手,这一手偷梁换柱的李代桃僵之计,玩得确实不赖!

  楚元宵笑了笑,他先前还不太明白这位为什么会突然针对自己,但是这一段话听完,有些事就等于摆在桌面上了。

  “如此说来,倒还确实是我做的不对了。”

  胡少荣闻言,有些意外于这少年竟然如此实诚,这么大一口锅,他居然说认就真认下了?

  “所以少侠此言,就等于是承认了那奏报中所说皆属实?”

  楚元宵耸了耸肩,“属不属实不好说,但我突然觉得,你们这青云帝国,好像不如我当初听说的那么严正!”

  胡少荣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来,也当然清楚对面这少年是什么意思,但边军威重,码头百姓都在百丈之外不敢靠近,所以有些事他有恃无恐。

  “我青云帝国严法之名天下尽知,严不严明,恐怕不是道友你一个人说了就能算的。”

  楚元宵沉默了一下,随后有些遗憾摇了摇头,抬起头来环视了一圈围在四周的边军甲士,“那以将军之意,又待如何?”

  胡少荣笑了笑,微微抬起手中马鞭朝着身后指了指,“请道友往我边军大营一趟,本将还有些事,得与道友好好聊一聊。”

  少年挑了挑眉,竟无太多犹豫,顺着那群甲士让开的一条路,抬步直往边军大营那边走去,身后跟着鬼物余人,还有一个蒙着双眼的年轻人魏臣。

  胡少荣看着这个坦然前行的少年,突然就皱了皱眉头,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个少年,有些古怪!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