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平无战事之方孟敖 第五十章:本想说什么

《北平无战事之方孟敖》第五十章:本想说什么

作者:宋仁宗爱萱萱 字数:4395 书籍:北平无战事之方孟敖

  明楼本想再说点什么,却见方孟韦目不转睛看着自己,神色三分讶异,三分茫然,又仿佛被什么击中,目光中闪现一丝脆弱,却只是一瞬。

  明楼以为自己没头没脑的话吓到人了。以前他突然念诗,又改换脸色,是被大姐骂过神经的,正常人眼里,他这样搞不好还会被当成癔症。但其间的心念变换,他自觉已然表露,且依他的性子,这都多了。

  但他还是把笑容维持得稍久了一些,不由显得愈发温柔。

  方孟韦立刻慌乱,突然间,他隐约地觉察到,有什么不太对了。

  方才自我剖白时的勇气此刻竟荡然无存,他无措到只想逃。

  这感觉很陌生,让人害怕。明楼的身影映着月色,连笑容都仿佛沾上皎洁的光华……他脑子里冷不丁冒出一个词——沦陷。

  如同只身陷没于敌阵的士兵,敌兵汹涌,而他被什么东西死死攫住,使不上力。

  方孟韦不懂自己为何会有对敌之感,那么敌人是明楼吗?一定不是,此情此景,明楼的亲近……他分明那样期盼的,如今不仅得到了,甚至比预想的情况还要好些。

  那他到底在怕什么?

  “您别这样笑……”他别开眼,声音发紧,“怪奇怪的,不像您。”

  明楼不料他这样讲,稍稍一愣,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短暂的沉默间,突然想起另一件事。

  他重新拿出那个信封:“孟韦,这张照片,你从哪儿得来的?”言下之意——对方是何身份,为何有这照片,是否安全。

  方孟韦立刻明白过来意思,他巴不得有个话头好让他接,答说:“放心,我从燕大的一个外国教授那要来的,他说是您二弟在法国时的油画老师。”

  明楼点点头:“那就好。”

  方孟韦生怕他再说些什么,自己无法招架,于是趁着这个空隙突围,“那……您休息吧,改天见。”说着头也不回地逃脱。

  看着方孟韦匆忙离去,背影紧绷,明楼笑笑,以为终归是念诗的错,心想,的确是神经了点,以后还是要有铺垫才好。

  当晚,明楼锁了房间门,斟一杯红酒,将明诚的照片竖着靠在杯身上。

  “你的。”他说着,给自己倒上一杯,和那杯轻碰,“这酒是别人送的,你尝尝看。”说罢饮上一口,旋即微微皱眉——酒的口味偏酸甜,非他所爱。

  明楼没什么兴趣地放下杯子,“送酒的人不仅模样同你八九分相似,连送的酒都是你爱的口味。”他指指照片上的青年,语气笃定,“你故意的。”

  接着又抱怨:“你知道我看人挑剔,如果没有你这张脸,我肯定一眼也不会瞧他。”

  这是指方孟韦。

  可纵使有一张脸能引他注目,若那个人平庸俗气,他瞧了只会觉得面目可憎,加倍厌恶。若那人虽好,品性却有明诚的影子,哪怕只一点,也会令他见之思人,难免躲避。

  “明明是差不多的脸,怎么会全不一样呢……”明楼似是发问。

  不一样得根本不可能混淆。却又鲜活生动得仿佛与他身处不同的世界——于他也自然是个过客。

  明楼一直这么想的。

  谁知方孟韦竟固执地靠近,如逆风执炬者,非要走出一条路。

  “所以……这是你的意思吗?”明楼凝视着照片上的明诚。

  “看我孑然一身,终归放心不下?”

  照片里,明诚笑得意气风发,透出一股子不羁,似在讽他自作多情,又似与他打谜语。

  “狡猾。”明楼轻骂一句。默了默,伸手轻触照片上明诚的脸,唤道:“阿诚……”

  他从未像今夜这般想他。

  翌日清晨,明楼雷打不动去上班,到了办公室,照例先收信件,很快,他发现一封私人信件又一次被人拆过。自从不久前觉察到秘书小赵的可疑,他便一直留意观察,由此愈发笃定猜想。

  又过了几日,一个上午,明楼算好小赵九点钟要进来送当日的文件,故意摆出一个半背对门口的深沉姿势,拎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了个号。

  “王站长,你上次说的名单我拟了几个人,晚一点给你送过去。”他嘴上胡诌,耳朵竖起,留意着门口——果然,有脚步声。

  “怎么会这么快就要部署青岛站了,战况已经这样不好了吗?”他佯做叹息,余光瞥见小赵推门,便恰到好处地在说到“青岛站的留用人员最好还是……”时“发现”了他。

  明楼捂住话筒,厉声问:“为什么不敲门?”

  小赵面色如常:“敲了,您没听见。”

  “下次敲到听见为止。”

  “是。”

  小赵搁下文件出去。

  明楼重新把听筒放回耳边,抱歉道:“刚才乱说的,别在意。”

  电话那头的人方才一直没说话,这才出声道:“我知道,没关系。”

  声音仿佛堵了团棉花,没什么精神,却有可爱的鼻音。

  明楼以为他会问长问短,等了等却无下文。

  “怎么,你那边有事?”

  “没有,昨天值夜班,没睡够。”

  仿佛为了证明,方孟韦在电话那头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明楼点点头,不多讲了,“那你忙。”

  “嗯。”

  电话挂断。

  听着筒里传出忙音,明楼顿了一会儿,方才搁下听筒。他听出方孟韦有些不对劲,但没有多想。

  因为他已想得十分明白。年轻人的热情和仰慕虽气势惊人,但正如此时的金圆券,一天一个价,说贬值就贬值,倒是他,任何决定无不经过深思熟虑,轻易不会更改。

  他已决定对方孟韦的接近不再推拒,至于对方如何,顺其自然好了。

  本以为还要再等几日才有动静,没想到隔天中午,小赵便悄悄离开办公室,独自步行出了剿总。

  明楼从办公室窗口俯看他离开,计算着时间下楼开车,远远跟上对方搭的人力车,一路跟到东安市场的吉士林餐厅门口。

  受金圆券贬值和北平物资匮乏的影响,餐厅已不见往日午市的热闹,进进出出的人很容易就能看清楚。

  眼见小赵进去不久,又一个熟脸进了餐厅,明楼手指有一搭没一搭地点着方向盘,心里有了数。他不再多盘桓,发动车子朝北开去春明外文书店,借了电话打去缴总秘书处称事请了假。

  看店的小姑娘一直偷偷看他,明楼环视一眼只有书没有人的店面,问她:“生意不好?”

  小姑娘突然被搭话,答得紧张:“是、是啊……饭都吃不上,没人买书了……”

  明楼去书架上抽了本书,连同一张美钞递过去。

  “同学,结账”,明楼故意抛出一个微笑,小姑娘红了脸。

  “再劳烦你帮忙打一通电话。”

  方孟韦接到转来的电话时还疑惑自己何时在书店订了书,直到听到电话那头明楼的声音,才明白又是他搞的把戏。

  费这劲打一通电话,看来是私事了。

  昨天公事,今天私事,方孟韦脸上忍不住浮现笑意,但心里立刻有另一股力量冒出来,压制住了这股兴奋。

  他极力控制语气:“您找我?”

  “下午忙不忙?”明楼听起来却是心情不错,“我要去趟香山,一起吗?”

  “香——”方孟韦一下叫出声,旁边的警员全朝他看过来,他赶紧把“山”字咽了回去。

  “您去那边……有事?”

  “没什么事,随便走走。”明楼说得轻巧。

  随便走走……什、什么意思?郊游吗?和我……一起?

  方孟韦慌了神,呆愣愣抓着电话不知怎么回话。

  想到和明楼并肩行于山道,光是这幅画面就足以让他心潮涌动。可是下一秒,不安再次袭来。

  中秋那晚明楼的笑容浮现眼前,好几天过去,方孟韦仍然记得那一刻美好又危险的复杂感受,也是从那时开始,他害怕了,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

  他像一个站在悬崖边上的人,魔怔了一般,明明与深渊只一步之遥,竟还控制不住地想要迈脚。

  半天没听到回话,明楼在那边追问:“如何?来不来?”

  方孟韦咬咬牙:“不……”他想说“不去了”,可话到嘴边,吐出来的却是“不、不一定,或许有事。”

  明楼在电话那头沉默。

  方孟韦立刻恨起自己来。前几日说什么“要成为重要的人”的是他,这两日,说话不咸不淡的也是他,这是干什么?欲拒还迎、反复无常吗?那和玩弄人心的骗子何异?

  他平生最不喜欢拖泥带水腻腻歪歪之人,却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也会如此作态……

  方孟韦自我唾弃着,却听明楼道:“不要紧,你要是下午得空,愿意走走,就过来。”好像对他的推拒也不甚在意。

  电话虽然挂了,但方孟韦整个人都焦躁起来,警察局里但凡有心的人,都能看出他们这位副局长午休后的坐立难安,一会儿叫人进办公室问“有案子吗”,一会自己跑出来问“巡逻人够吗”,平时一副懒得管事的态度,今天事无巨细地把大小琐碎全问了个遍。

  再一次被他揪住的警员几乎要垂泪,斗胆说出真相:“方副局长,今天下午真、真没什么特别的事,我们应付得来……”

  “你的意思是,我不在也没事了?”方孟韦修长的手指烦乱地敲着桌面,抬眼看一眼座钟,眉头皱起来——什么钟,怎么都快两点了?

  警员嘴上毕恭毕敬:“您放心,保管没事。”心里却想,平时你也总不在啊。

  方孟韦站起来:“行,好好盯着。”

  警员点头称是,还没抬头,便见方孟韦一阵风似地冲出去了。

  方孟韦疾驶回家,噔噔噔上楼,径直去敲木兰的房门:“木兰,你在家这么些天,闷不闷,带你出走走?”

  门立刻开了,木兰一脸惊喜:“小哥,你没骗我吧!你要带我出去?去哪?”

  “香山。”

  木兰眼睛唰得亮了,马上兴奋地回头冲房间里喊:“孝钰,你来巧了,小哥要带我们去香山!我们刚才不是还说要去卧佛寺的吗?”

  原来,方孟韦来之前,木兰和孝钰正说想找一天去卧佛寺给北平民众祈福。而这座古刹就在香山附近。

  本来方孟韦想得很好,自己既然觉得独自赴约不自在,正好带着木兰同去,这样再遇到明楼,方显得自然,不露心思。但他忘了自从何其沧和梁经纶去了美国,孝钰独自在北平,因着和大哥的关系经常来家里。

  这下彻底沦为司机和跟班。

  一个是表妹,一个是未来嫂嫂,方孟韦照顾她们本就应分,但与计划的不同,难免叫人郁闷。偏偏今日秋高气爽,阳光正好,两位小姐难得出游,看这明朗天气,不由一扫连天的阴郁,一路说笑,倒显得方孟韦寡言少语,格格不入了。

  “小哥你快点,不是你说要来的吗?怎么走得这样慢!”木兰挽着孝钰走在前头,见方孟韦一直慢慢跟着,忍不住回头抱怨。

  “我们来郊游,又不是来赛跑。”方孟韦随口应付,眼睛四处张望。

  方才一上山,他就忍不住留意,做好了随时会遇见明楼的准备,谁知山爬了一大半了,只见到几个登高后下山的市民,明楼连半个影子也没有。

  见木兰被方孟韦怼得不高兴,孝钰忙打圆场道:“慢一点也好,等我们登顶,正好能领略黄昏的景致。”

  这让方孟韦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加快脚步赶上二人:“何小姐,我随口讲的。还是快点的好,不然下山天要黑了。”

  木兰不依:“孝钰你看,我说他不听,非得你说。不行,小哥,我要罚你!”

  “罚我?罚什么?”

  “罚你和我们赛跑!”木兰一秒换了脸色,笑嘻嘻地拉起孝钰朝山上飞跑。

  “哎,慢着点!”方孟韦怕她们摔着,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去。

  三人沿着山道一路你追我赶,仿佛一下抛却了身份和经历,暂时变成了普通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有的只是旺盛的精力和大把的青春。

  一登顶,方孟韦只觉豁然开朗,心胸顿时畅快。此时未到十月,满山遍野的黄栌仅仅红了个树顶,俯瞰下去宛如团团火红云霞笼罩山林,在夕阳金色的光晕照耀下,连空气都泛出清冽的浪漫味道,美好到虚幻。

  如果明先生也在就好了……

  方孟韦心里冷不丁冒出这个念头,顿时后悔。自己下午真应该答应的,有什么是不能以后再计较的呢?还是说……明先生听他讲不一定,便也没有来?

  不能再想了,再想就自作多情了,方孟韦打断自己,转头去看木兰和孝钰,见二人一副醉心美景、心旷神怡的模样,又觉得这趟并没有白来。

  趁着天色还未暗淡,三人下了山,除了方孟韦错过明楼而感到心有遗憾外,木兰和孝钰都算尽兴,这便上车往卧佛寺去了。

  眼看离寺越来越近,孝钰道:“以前我同我爸来过卧佛寺,我们还在寺里住了一晚,夜里能听到屋子檐角下的铁马在风中击打的声音,很有禅意。”

  木兰来北平没两年,从未来过,一听起了兴致,“既然这么好,我们干脆也住一晚吧!你说呢小哥?等我们去了法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北平……”

  只听前半段,方孟韦肯定不答应的,可木兰说到归期难测,还一副怅然的口气,他便不忍心拒绝了。

  卧佛寺不算大,依山势建在寿安山的凹陷处,作为千年古刹,很是肃穆静雅。

  木兰同孝钰相携前去请香。方孟韦找到管事的僧人说明来意,对方先是应允,随即又面露难色,双手合十念了句“阿弥陀佛”,称近日庙里香客寥寥,大半厢房都堆了杂物,只余两间待客,今天不巧,有一间已经住上人了。

  方孟韦忙说不打紧。心想,只要木兰她们有地方住,自己倒不是非需要房间不可,反正他隔三差五值夜班,不睡便是。

  僧人却好像不愿让任何一个人受苦,想了想道:“若施主不介意,可征求住另一间的男施主同意,一间房能住两人,你们挤一挤。”

  “挤一挤……”方孟韦呆住,他可从来没有和人同住的习惯,何况两个大男人挤在一张床上……简直想也不敢想。

  “多谢师父,还是算了吧。”方孟韦笑得勉强。

  僧人认真地摇摇头,不无担忧地说:“施主有所不知,山上夜里秋寒深重,极容易受凉得病。若能征求那位施主的同意,合宿一晚最好不过。”

  “附近总该还有别的住处,我记得南面双清那边……”

  方孟韦还在挣扎,却见那僧人一侧身,遥指寺后通往山顶凉亭的一条曲折小径。

  “去吧,他来了。”

  方孟韦抬眼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只见不远处的山路上,一名高挑的男子正穿过茂密的林木缓缓下行,手上拿一本书,颇有闲庭信步的意味。

  “他便是……住另一间房的客人?”方孟韦的声音不知不觉泛起涟漪。

  “是了。”僧人颔首。

  方孟韦的目光却早已经黏在那人身上——看他在一株山花前悠然驻足,看他从口袋里抽出金丝眼镜展开,架上鼻梁,看他挺拔舒展的身形像一只惬意的狮子,看镶嵌在他肩上那枚疑似从山上偷渡的红叶——看得人几乎挪不开眼睛。

  方孟韦头一回发觉,明楼原是这样好看的男人。

  他鬼使神差般地说道:“挤一挤就……挤一挤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