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后嫁给前任的死对头 第132章 我答应你

《重生后嫁给前任的死对头》第132章 我答应你

作者:宛若七七 字数:1821 书籍:重生后嫁给前任的死对头

  赵非乐这话虽然有夸大其词的成分, 但是将巴蜀打造成大汉的第四个经济特区也是刘瑞的最终计划。原因无他,只因天府之国的地理位置实在优越——距离关中不远,坐拥成都平原, 井盐资源, 以及当下数一数二的铜矿水源, 绝对称得上天胡开局,不富都难。

  还记得先帝的宠臣邓通吗?当年赐给他的铜山就是蜀郡严道的。

  顺带一提,云贵川都是好地方。

  如果金属资源, 云南更胜于巴蜀,不愧是多位牛人的龙兴之地。只可惜在景帝时代,大汉上下都忙着对抗北边,什么匈奴啊!匈奴啊!还是匈奴啊!对游牧民族的专注度能让晋江男主都为止汗颜。

  在此情况下, 云南……现在叫西夷或者滇国和他的邻居还不属于大汉版图。不过从血缘来讲, 滇国国主乃楚将庄硚,其国民也是当年被秦国截断的楚军与本地土著的后代,和百越一样算是大汉民众的表兄弟,并且自建国起就没断过与大汉的联系。

  刘瑞查了下系统的记录, 发现滇国并入大汉是武帝时的事儿。那时的武帝意图打通身毒国(古印度),从而连接丝绸之路,所以与西南夷地有了诸多联系。然而不知是西南夷地的消息不灵通了,还是他们以为匈奴提得起刀了, 总之一些边境小国做了个历史上非常牛的举动——杀汉使。而且杀的还是比较诚心实意,不是来找茬出征的汉使。

  武帝闻之,即大怒,后令巴蜀聚兵攻打西南夷地, 结果靠着奴隶拼凑的军队直接灭了劳深、靡莫;滇国等国, 置日后以“一州夺天下”的益州郡,

  说到这儿,不得不顺嘴提句滇国还是挺冤的。西南夷地就他没杀汉使,还好生招待地帮忙带路。然而巴蜀的军队来都来的,你又挨的那么近。把你周围的邻居灭了却留你一个也不太好,所以送你和邻居们一起上路也算整整齐齐。

  不过话又说回来,滇王还是很上道的,压根没跟巴蜀的军队硬碰硬,人到城底便投了,上下表示自愿并入关中,含泪过起被巴蜀包养的日子。

  顺带一提,巴蜀里比较赚钱的自贡最后被划到新建的犍为郡(原西夷夜郎等国)里,用于带动当地经济。

  古代的云南:川渝哥,我宣你。

  莫名给出井盐大户的古代川渝:……。

  思绪跑远的刘瑞甩了下脑子里的省拟小剧场,接口道:“可不是嘛!秦时靠着巴蜀不断给关中供血以灭六国,结果落到咱老刘家里,搁得比后妈养得还惨。”

  秦灭不过百年,握着盐铁粮的巴蜀就从一线跌落到二线,看得刘瑞吐槽无能。

  MD,关中的那群傻蛋到底是怎么搞的,这么富的地方搞经济不是有手就行吗?你们TMD是怎么把巴蜀弄成这样了?

  刘瑞摆出沉思者的表情,恨不得立刻飞回关中撬开决策者的脑袋看看里头装的是啥。

  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比巴蜀更不会搞经济的还有西南夷地和发羌国。他们跟后世的蒙古一样,属于是坐在金矿上喝西北风,就差某人过去喊句:“兄弟,这地的矿太多你把握不住,你交给哥,你看哥是怎么把握的。”

  “哎……一个个的都不省心。”看看巴蜀的情况,再想想关中的一地烂摊子,刘瑞就忍不住头疼。

  一旁的赵石子见状,还以为刘瑞是为巴蜀地区的人民痛心疾首,一时间竟有些惭愧。

  赵非乐见状,也是叹了口气,与赵石子四目相对时一切尽在不言而喻之中。

  太子……是个好孩子。对下没架子,对上不畏君。

  一个人可以装出勤政爱民,但是真的付诸于实际,想着怎么提高当地黔首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装模做样地用孝道刷功绩绝非一件轻而易举之事。

  “太子此行,功在当地,利在千秋。”经过这些天的相处,看着刘瑞对来干活的黔首士兵那叫个大方,自己却没住豪宅,没搞排场,而是找了间民居打扫一下便在制盐厂边常住的行径,赵石子忍不住理正衣冠,向上一拜:“有此储君,实乃天下人之幸。”

  “没这么夸张吧!”刘瑞瞧着赵石子突然行大礼的举动,露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孤当不得你如此称赞,也没秦皇汉……祖那功在千秋的格局。”

  差点说成“秦皇汉武”的刘瑞难得动情道:“孤只想让天下人都吃饱饭,有衣穿,年下还能攒几个钱,不必忙于看不见头的劳役。”

  准备向刘瑞汇报事务的郅都突然停下了脚步,与同行的汲卫对视一眼,二人都相顾无言。

  “上位者享天下供养,而贫困者终其一生又得到了什么?”陷入哲学状态的刘瑞喃喃自语道:“是在匈奴人的帐篷里找到为奴隶的父母,还是在长城脚下捡到孩子的尸骨,亦或是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猪狗不如的活着。”

  “孤不明白这些,但是孤很清楚自己当下要做什么。”他都决定登上那个位子了,偶尔矫情下也没什么,但是该收拾的烂摊子还是得收拾,该打的仗还是要打,该避免的政策还是要避免。

  或许以刘瑞的资质终其一生都无法触及明君的台阶,但是靠着后世的智慧和微不足道的底限,让黔首们过得好一点,让官员们少犯错点还是能做到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刘瑞是个软柿子。

  倒不如说,他在对待臣民上可以学习下大英的某位快活王,可以逮着高官贵族有规律地折腾,但不要让黔首和小吏的日子不大好过。

  “家上,家上,黑卤水吸上来了。”帮忙盯着盐井动向的李三兴奋道:“那竹筒有用,一嗞溜地就把井底的黑卤给吸出来了。”

  刘瑞让人往井里伸进一个稀奇古怪的管子时,李三还纳闷这玩意有没有用,如今见了源源不断的卤水,自是对无所不能的太子佩服不已。

  “吸上来就好,吸上来就好。”生怕自己照葫芦画瓢搞出的汲卤工具不管用的刘瑞松了口气,心里给后世的巴蜀人打CALL:川渝哥,我宣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