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七零:冷面军官被俏医妻拿捏了 第201章这个女婿不错

  ◎你的手不想好了?◎

  宁王:“先不给她。”

  张红不懂:“既然那人已经退了亲,早点告诉孙姑娘她也可早日安心。”

  宁王沉思道:“叫她知道外面没了危险,指不定闯出多大祸来。你是不是忘了来本王府上的第二日就敢跟韩国公府——”说到此就想把孙蔷薇送进刑部大牢关上一年半载,“还是二打七!”

  张红想想她彪悍的性子:“爷考虑的极是。”

  宁王瞥向得空就往东边跑的灵溪。灵溪赶忙道:“爷想得周到。”然后拿走那盒子沉甸甸的金银,“还是我给姐姐送去吧。”

  孙蔷薇怀疑她瞎了,否则怎么会看到一小箱金和银呢。

  “给我的?”孙蔷薇难以置信。

  灵溪:“不是给姐姐的,原本就是姐姐的。刑部多出这么大一笔钱,林大人不知如何处置就上禀了陛下。陛下令他还给姐姐,朝廷再穷也不差这么一点钱。对了,金子是陛下赏姐姐。只因姐姐识破了洋人的计谋。跟姐姐求王爷的事无关。”

  孙蔷薇张口结舌,想说什么又不知该说什么,“可,可林大人把钱还给我,衙门里的其他人会怎么想?”

  “其实也没有全给姐姐,剩的散碎银子和铜钱都被刑部的人买酒吃肉了。”

  孙蔷薇松了一口气:“这样我心里舒服多了。可——”看到这么一大笔金银,足够她在宁王府附近买好几处小院,还是不踏实,像天降横财。忽然想到以前电视里看的场景,“他们不收钱收匾额吗?”

  灵溪没听懂。

  孙蔷薇还在厨房,钱姑姑等人也在,他们也没听懂,有人就问:“姑娘说的匾额又是怎么一回事?”

  孙蔷薇没法提电视剧:“听说有些地方官清廉,百姓送钱财地方官不收,百姓就会改送‘清正廉明’或者‘为民请命’的匾额。”

  众人恍然大悟。

  灵溪禁不住说:“姐姐这个主意好啊。”

  孙蔷薇看向其他人。

  厨房管事:“以前昏君当道没听说过这种事。倒是前几年听小选上来的宫女说过,民间确实有这种。虽然京城没听说过谁给刑部或者大理寺送匾额,姑娘不防试试。毕竟伸手还不打笑脸人。”

  孙蔷薇决定就这么办。不过钱放回卧室之前,孙蔷薇拿出一锭十两的白银给厨房管事。

  大厨子糊涂了:“姑娘这是做什么?”

  “这些日子我不是头上有伤就是手不能沾水,虽说菜没少做,可也是动动嘴。多亏大伙儿不嫌我烦,我才没被王爷赶出去。我的手虽然结痂了,可还是不能提重物,没法随周管事他们去买菜。这个劳烦大师傅交给周管事,明儿给大伙儿加菜。”

  大厨子开心地笑了:“也用不着这么多。”

  钱姑姑和灵溪等人附和道:“一点散碎银子就够了。”

  孙蔷薇:“不止咱们小厨房,还有大厨房。赵总管没少帮我,他去大厨房用饭,也不能咱们吃肉让他喝汤是不是?”

  管事厨子闻言点了点头:“还有张红他们那些人。”

  孙蔷薇:“我的事也没少劳烦张红和朱玉。”

  钱姑姑算了算:“姑娘这么一说,阖府都加菜确实需要这么多。”

  管事厨子道:“那我这就给周管事,他也好问问大厨房那些人想吃什么。”

  大厨房那些人想吃牛肉,可这东西可遇不可求。而大厨房诸人虽然羡慕她多了一大笔钱,也同情她无父无母孤零零一个人。

  翌日周管事和小全子到菜市场也没想过可劲儿花,只买了些猪肉、猪下水等物。回来的路上想到他们都加菜,王爷还跟往常一样,周管事把余下的钱还给孙蔷薇的时候,提醒她中午多准备两个菜孝敬王爷。

  孙蔷薇也觉得送出去的钱又回来是托了宁王的福。这几日天气也好,孙蔷薇估摸着韭菜出来了,打算中午加一个韭菜盒子。

  门外有卖菜的。孙蔷薇买韭菜回来经过大厨房看到猪大肠和猪腰,而府里有核桃,她也有几十年的陈皮,就想到了脆皮大肠和核桃炖猪腰。

  其实孙蔷薇更想做九转大肠和爆炒腰花。然而九转大肠麻烦,她不好再麻烦别的厨子。腰花不论爆炒还是炖都需要把里面的白筋剔出来,她稍微小心一点可以完成,但爆炒颠勺的时候伤口恐怕会裂开。

  韭菜盒子倒是不麻烦,小徒弟就可以做。所以孙蔷薇给宁王添了一菜一汤一主食,也没劳烦本来就需要准备菜的大厨子。

  孙蔷薇想到宁王不吃下水,上菜的时候便随丫头小子一块过去。

  宁王虽然极少跟孙蔷薇来往,也知道她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见上菜的丫头小子下去了她还在,便知道中午又有新菜,一时竟不知该训她还是该夸她,“你的手不想好了?”

  “谢王爷关心。”

  宁王没好气道:“谁关心你了?少自以为是!”

  “是!”

  宁王气结。

  ——她要不要这么听话?

  “有事就说没事退下。”

  孙蔷薇拿起罩着菜的罩子,“回王爷,这个是韭菜盒子。我没动手,从和面到切韭菜都是小徒弟完成的。”

  两个韭菜盒子已经被切成四半。宁王看着金黄的表皮,绿色的馅料,隐隐透着香气,顿时来了食欲,夹半个尝一口,微微颔首。

  孙蔷薇又打开脆皮大肠。

  宁王一听大肠就皱眉。

  孙蔷薇禁不住犯嘀咕,至于这么嫌弃吗。

  “王爷,这个已经没了肥肠味儿。”孙蔷薇想到齐王,“您想,齐王殿下吃了之后没来找王爷抱怨,可见它好吃且对人无害。”

  宁王给她个面子夹一点,确实跟他想象的不一样。可他稍微多想一点,这是猪的大肠,“你的好意本王心领了。这个菜本王赏你了。”

  孙蔷薇神色错愕,然后哭笑不得,“这个核桃炖猪腰想必也得赏我。”

  “猪腰?”宁王怀疑他听岔了。

  孙蔷薇微微点头:“是。”

  “这个好。回头把做法写下来。”回头孝敬他老子,“脆皮大肠和韭菜盒子也一并写下来。这两样是民间吃法?”

  小厨房的厨子皆来自御膳房,他们见小徒弟帮她做韭菜盒子的时候说过太简单了,孙蔷薇估计御膳房没这两道菜。

  只是三十多年前皇帝还是寻常百姓,宁王没吃过不等于皇帝没吃过猪大肠和韭菜盒子,“陛下孩童时期可能吃过韭菜盒子。”

  宁王想起他皇帝老子十五岁之前昏君当道,日子很不好过,甭说韭菜盒子猪大肠,怕是连野菜也吃过,“吃过也不见得有你做的面是面香,韭菜还有韭菜的香。”

  “我知道了。王爷请慢用。”孙蔷薇端着脆皮大肠退下。

  钱姑姑等人惊得不敢信,纷纷问:“孙姑娘你的菜被退回来了?”

  孙蔷薇:“大肠。”

  厨子李顿时忍不住说:“我说王爷无法接受,孙姑娘还不信。要是我就趁着伤未痊愈好好歇息。”

  “我和你们不一样啊。我来王府避难,你们都是内务府登记在册的御厨。”

  厨子李尴尬道:“一时忘了。”

  “不怪你。”孙蔷薇递给他,“王爷不吃倒便宜了咱们。”

  钱姑姑笑着说:“对。李师傅,郑师傅,咱们也准备午饭吧。否则等做好菜,这脆皮大肠就该凉的泛腥了。”

  众人忙活起来。

  孙蔷薇心里有事晚上都睡不踏实。午饭后没她什么事了,孙蔷薇就找赵总管告假,出去做匾额。

  赵总管倒是知道户部员外郎把庚帖送来了,她如今也算是自由。可出自穷苦之家的赵总管也知道人穷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寻常百姓虽然畏惧皇权,不敢招惹皇帝和宁王,可不等于他们认命。可以说华夏儿女从不认命。不然远的陈胜也不敢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近的先皇也不敢揭竿起/义,一代农民成了皇帝。

  孙家那些人虽说不配跟他们比,可孙家那些人要是穷疯了,一样敢冲有宁王庇佑的孙蔷薇下手。

  张红等人随宁王进宫了,赵总管就挑一个随宁王出入过东宫和詹事府的随从,然后又叫来灵溪和夷白陪孙蔷薇一起去。

  这待遇让孙蔷薇惶恐:“赵总管,我不往东大街去。听周管事说西大街就有做匾额的。”

  赵总管:“我不是担心孙家那些人,是怕你遇到韩国公府的人。”指着宁王的随从,“詹事府的人认识他,刑部侍郎林大人也见过他,万一遇上韩国公府的人,叫他去詹事府或者刑部找人。”

  孙蔷薇想想她手上有伤,也不敢逞能:“多谢赵总管。”

  赵福笑道:“我听小周说了,今儿中午咱们吃的锅爆肉是你掏钱买的肉做的。咱们不能放下碗就不认人啊。”

  府里没秘密,宁王的那个随从也听说了,中午加的那道锅爆肉是托了她的福,便笑着说:“孙姑娘,咱们走吧。早去早回。”

  灵溪道:“是的,姐姐。听说大厨房已经开始炖猪下水了,我还想着早点回来尝尝呢。”

  “那就走吧。”这边离西大街近,四人也没套车。

  西大街有制作匾额的铺子。虽然孙蔷薇做的匾额是送去刑部的,但于店家而言都一样。收了定金就让她五天后来取。

  孙蔷薇却还惦记一件事,她家酒楼的账房先生。瞧着离天黑尚早,孙蔷薇就想去找那账房先生,给其二十两银子,谢谢他在她爹娘坟前说的那番话。

  孙家酒楼离孙蔷薇的大伯和二伯家不远,灵溪等人不敢让她去,就劝她找赵总管商议商议。

  恰好孙蔷薇剩下的银子不够了,原是想找灵溪他们借点,闻言就同三人回去找赵总管。

  赵总管先问孙蔷薇:“姑娘怎么想到给他二十两银子?”

  孙蔷薇实话实说:“他家里不是很富裕,我最是知道财帛动人心,给太多像天降横财,会给他招来灾难。十两又太少。以前听爹娘说过,城中寻常人家一年差不多需要二十两银子。”

  赵总管颔首:“姑娘说得对。倘或姑娘放心,钱给我吧。明儿一早我使人给他送过去。送去他家。”

  “那就劳烦总管了。”

  赵总管笑笑:“一点小事。”说完闻到浓郁的香味,“看来那些猪下水炖好了。我得尝尝去。”

  孙蔷薇:“小厨房也该给王爷准备晚膳了,我也去看看。”

  小厨房确实开始准备了,但没让孙蔷薇插手。孙蔷薇的伤口里面开始愈合,正是要紧的时候,免得她二次受伤,管事厨师让她歇着。

  孙蔷薇也不想再麻烦别人,也不想学针线的小丫头放弃针线活每天守着她,就听话的好好养几天。

  四天后,孙蔷薇拆下裹着伤口的布使劲按压伤口,确定没有一丝疼痛,开始用白萝卜练刀工。

  练了一天感觉找到,孙蔷薇就把那两个表面光滑的土豆去皮切丝做醋溜土豆。

  醋酸酸的很开胃,爆炒的时候小厨房弥漫了醋香,以至于大厨子小徒弟又忍不住围着她问:“小孙师傅这是做的什么?”

  孙蔷薇跟他们解释:“刑部林大人从洋人的住处搜到的土豆。我之前说过。”

  管事师傅想起来了:“是这么吃的?”

  孙蔷薇:“听说也可以跟鸡肉一起炖,也可以放油锅里炸。不过我只会这么做。其他的又得留作种,不敢尝试别的做法。”

  小徒弟问:“种出来就可以试试别的做法了?”

  孙蔷薇摇头:“可能不行。听说这东西产量极高,若叫陛下知道,可能会令御林军来咱们府里挖这东西,一个也不给咱们留。”

  管事厨师:“那咱们就先收上来。”

  “那样王爷又该被陛下指着鼻子骂了。”孙蔷薇笑着把菜盛出来,“你们谁的菜好了?一起送过去。”

  擅烹鱼的厨子郑道:“我的火腿蒸鲥鱼好了。”然后递给小徒弟。

  孙蔷薇带着小徒弟过去。

  宁王又见孙蔷薇,习惯性想数落她两句,见她手上没缠着布,“伤好了?”

  “托王爷的福,昨天痊愈了。”孙蔷薇把醋溜土豆丝奉上,“这个是洋人的土豆做的。王爷尝尝看。”

  宁王很好奇这个可以炒着吃可以蒸着吃,也可以取粉做粉条子的土豆。夹一点放入口中,微酸中带有爽脆,大大出乎他的预料:“本王还以为跟黄豆一样做熟了是软的。”

  “倘或做的时候不加醋,确实是那样。”

  宁王颔首:“不错。对了,本王早上去后花园看到春笋快露头了,这个土豆和玉米是不是可以种下去了?”

  孙蔷薇:“清明前后吧。”

  宁王暗暗记下,“林承宗留下的那些土豆,可以吃的是不是只有这么多?”

  孙蔷薇:“是的。不论王爷喜不喜欢都得再过几个月才能吃到。”

  醋溜土豆丝的口感有别于宁王以前吃到的蔬菜,放了醋的缘故尤其开胃,宁王很喜欢,也希望几个月后能获得大丰收。孙蔷薇退下去,宁王就叫灵溪把赵福找来。

  下午,赵福带人去后花园拾掇两块地,一块在东边一块在西边。一块用来种玉米,一块留着种土豆。

  翌日上午地拾掇好,孙蔷薇也带着灵溪和夷白以及宁王拨给她的张红到了匾额铺。

  孙蔷薇给匾额铺的伙计一串铜钱,请他帮忙寻几个会敲锣打鼓吹唢呐的。

  张红奇怪:“姑娘找那些人做什么?”

  自然是跟她去刑部衙门。

  无声无息地把匾额送过去,谁知道她是做什么的。

  孙蔷薇解释一番,张红心服口服。灵溪更是禁不住说:“这么大阵仗不出一天就能传遍京城,不出三天就会传到陛下耳朵里。听说刑部尚书这一年来小病不断,可能最迟下个月刑部侍郎就会成为刑部尚书。”

  夷白忍不住问:“林大人岂不要给姐姐立个长生牌?”

  孙蔷薇笑了:“别胡说。”

  张红听到“长生牌”三个字也忍不住笑了:“姑娘,我去寻几个壮汉,让他们帮咱们抬过去。这边离刑部有小二里路。”

  孙蔷薇给他一把碎银子。

  张红拿走一块:“这些足矣。”

  待张红找来四个大汉,匾额铺的伙计也把孙蔷薇要的人找来了。

  离刑部衙门约莫一里路,孙蔷薇才让那些人敲锣打鼓吹唢呐。古往今来的人都爱热闹,等孙蔷薇一行到刑部衙门,身后已经跟长长一串七八十口人。

  今儿不是休沐日,刑部侍郎林大人在府衙处理公务,听到锣鼓声就让衙役出来看看。随后听到孙蔷薇带着两块匾额过来,立即让衙役小吏帮他更衣,然后带着所有人出去迎接。

  刑部侍郎看到外面的阵仗吓了一跳,孙蔷薇看到他这么重视也吓了一跳,一时竟忘了跪下拜见刑部诸人。

  刑部侍郎林大人也没等她反应过来就问:“姑娘这是做什么?”

  孙蔷薇回过神,跪下道:“民女谢大人为民女抓到杀害家父的凶手,替民女夺回被恶人霸占的家产。”

  林大人出乎意料又倍感欣慰:“姑娘快快请起,为民做主是本官的职责。”

  孙蔷薇起来:“民女不知该如何感谢大人,请大人务必收下。”

  很寻常的木头,匾额上的字也是用墨描绘的,并没有贴金箔,刑部侍郎林大人见她办事高调,送的东西却很低调,十分满意,立即让衙役接过去。

  孙蔷薇不希望明日传出林大人帮她是看在宁王的面上,也没同他寒暄,再次致谢后就带着敲锣打鼓吹唢呐的诸人回去。

  张红等人很懂官场潜规则,孙蔷薇送匾额的时候他们就躲在围观的人群中,直到再次回到匾额铺他们仨才露头。

  六部衙门相邻,工部、户部等人出来看热闹没发现他们,几天后御史上奏此事,皇帝令刑部尚书静心养病,令林承宗暂代刑部尚书一职也没人不服,只是羡慕他运气好,怎么就没让他们遇到像孙蔷薇这么懂事的苦主呢。

  宁王难得被太子殿下揪去上朝,正好赶上此事。下了朝到东宫蹭饭时也忍不住感慨:“孙蔷薇真会办事。”

  太子挑眉,又是这个孙蔷薇。

  那个叫流霞的宫女被处死,听赵福说就是跟孙蔷薇有关。林承宗前些日子上奏洋人的事,好像也是这个孙蔷薇最先发现的。

  “孤听小五说,你府里有个会做民间小吃的厨娘,好像也叫孙蔷薇。”

  宁王猛然转向他二哥:“小五怎么知道她叫孙蔷薇?”忽然想到一个人,“老三说的?”

  “那是你三哥。”太子瞪他一眼,“听说你很紧张她?小五找你要都不给?”

  宁王心说谁紧张她,冷不丁想到他太子哥很少关心在乎这些琐事。他给他的那些小吃方子,他连看都没看,“您,太子哥,您别是也想招她入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