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开局奖励九万亿系统金 第156章幻影与库里南

《开局奖励九万亿系统金》第156章幻影与库里南

作者:疯狂大鸭子 字数:1826 书籍:开局奖励九万亿系统金

  萨沙就这样在鲸群里生活了下来。

  为了给新成员一点适应时间, 安澜推迟了第二次旅行计划,直到它开始适应野外生活——至少不会随便碰到一个鲸群就上去搭讪了。

  因为长到二十多岁有些思维习惯已经成型了,教导萨沙鲸语并不容易。但好在大家都是高智力动物, 没有语言,还有别的方式可以沟通。

  萨沙喜欢把闪电顶在脑袋上玩。

  和其他长辈的平游托举不同, 萨沙因为表演经历,可以做到很平稳地全身直立出水, 然后滞空一段时间,被用喙部顶着的小虎鲸就可以趁机跃下来玩高台跳水。

  这个技能实在是太独特了。

  每当闪电在后面玩疯了尖叫的时候,全家人都会默默地浮出水面观看。安澜不知道其他家庭成员怎么想,她自己是看得眼热, 恨不得年轻十岁去玩这个游戏。

  不过闪电也有5岁了, 再长一长萨沙就顶不动它了,本着大家都玩不着才公平的念头,安澜就希望弟弟能长快点。

  虎鲸群里和乐融融。

  但追在虎鲸后面的两脚兽就没那么高兴了。

  这些年先后有好几批人跟踪调查过维多利亚家族,跟踪时间最长的就是海洋纪录片制片人。

  先前几个摄影师跟踪的时间不长,拍到素材就离开了,最近跟上的这个组是计划跟踪时间最长的, 大概要跟拍好几年。

  可是计划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之中。

  制片人是从加州开始下水跟拍的,原本打通了各种关节, 准备好要拍摄虎鲸迁徙去北极的全过程,也佐证一下气候变暖这个问题,没想到从加州开始, 鲸群的迁徙路线就不太对劲。

  第一个月,向南。

  第二个月, 向南。

  第三个月, 还是向南。

  维多利亚家族第一次跨过赤道, 沿着南美海岸线不断南下,然后在秘鲁西南角停了下来。

  到这一步制作组勉强还能理解,毕竟秘鲁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从赤道往南走一路上都有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可到次年春天,鲸群没有半点要北上的意思,反而在南半球住了下来。

  这是为什么?

  每个观察员都在问自己。

  这个虎鲸群真的是个正常的虎鲸群吗?

  他们做的拍摄企划完全成了一张废纸,原本打算联系因纽特人谈一谈的北极变化问题好像也做不到了,现在就是要么换一个鲸群拍摄,要么换一个主题拍摄。

  海洋生物原本就不如陆地生物那么容易追踪,而且有大海的遮挡,也并不容易拍到近景,有时候只能靠潜水员和潜水设备下去。

  虎鲸和潜水员都熟悉了,换个鲸群的话又要重新熟悉......

  不管了!

  制作组一咬牙。

  反正本来就打算跟个几年的,先观察观察情况再说,万一明年就重新去北极了呢?再说了,哪怕真的不去,也能拍到从没有人拍到过的非典型迁徙吧。

  他们并不知道船底下有一头能听懂英语的虎鲸。

  安澜都快笑得打跌了。

  无论如何人类也猜不到鲸群正在做长途旅游之前的准备,别说明年拍不到去北极,再过一年都不一定能拍到。

  她在18岁时提出想进行第二次旅行。

  连续几年鲸群没有添丁,最小的闪电都有7岁了,在大多数海洋生物面前完全具备自保能力,而且第一次旅行结果不错,所以维多利亚答应得也很爽快。

  祖母鲸只有一个问题:有多南。

  安澜没法说“南极”,鲸语里也没有这个词汇,因此她只能回答“有多南去多南”。

  和北边不同,赤道以南是一片全然陌

  生的海域,维多利亚也表现得很谨慎。它先是和嘉玛商量了一番,最后决定往南走试试,但把话说得很明白:一旦有食物匮乏的迹象,就要迅速折返。

  安澜同意了。

  她比任何人都知道南美西岸沿海有多丰饶,在强大的秘鲁寒流的影响下,这里形成了整个东太平洋最大的渔场,一直走到智利南端都不用担心没饭吃。

  事实也的确如此。

  虎鲸群在五月到达乔诺斯群岛,一路上走走停停,吃得很饱。

  和往北走不同,往南走时维多利亚家族没有碰到什么虎鲸群,只远远地听到过几次鸣叫声。

  碰到最多的反而是座头鲸。

  大群座头鲸在南极和热带海域间来回迁徙,它们比北半球的同类更爱说话,也更爱唱歌,安澜听着它们的歌声,就像在听鲸鱼电台。

  十几年过去,她开始理解一些鲸吟的内涵。

  座头鲸每年吟唱的歌曲都会改变,里面删减的是上一年的见闻,增加的是这一年的见闻,它们的歌其实就是大海中的年刊报纸。

  对能读懂的鲸类来说,只要听到座头鲸歌唱,就知道去年某片海洋发生了什么事。

  从这个角度来说,当几头雄性座头鲸一起追赶雌性时,它们大概就像是边追观众边唱歌剧的男高音,谁唱得更动人,谁追得更快,就会有更多的机会。

  这么想想还挺可爱。

  但可爱也就是在唱歌时可爱,当座头鲸狂奔过来打扰虎鲸群捕猎时,就半点也不可爱了。

  冲突发生在一个下午。

  当时虎鲸群盯上了一头带崽的雌鲸,准备猎杀幼鲸来做晚餐,大家按照平时训练的阵型将猎物团团围住,尝试把母子俩分隔开来。

  雌性座头鲸奋力把幼鲸顶在背上,几乎把它整个托举出水面,以此来防范虎鲸的袭击。

  这一招对抗小虎鲸群说不定就成功了,但维多利亚鲸群眼下有七个成年成员,两头亚成年也年纪不小,学过捕鲸课程,根本不是一头雌性座头鲸能抗衡的。

  不消多时,安澜就把猎物从它母亲背上撞了下来,莱顿游过去,准备开始进行分离阶段后的溺杀阶段。

  援兵就是在这时跑来搅局的。

  六头雄性座头鲸听到求救声,从四面八方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它们围成一个大圈,把母子俩保护在圈内,用胸鳍拍打水花将虎鲸挡在外面。

  这个数量超出了任何一头虎鲸的想象。

  维多利亚教过安澜,座头鲸中的男士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它们会追逐并保护带崽的雌性,通过这种保护行为让雌性看到它们的好处,然后在下次发/情/期和它们交/配。

  不过这种护卫鲸最多也就是一头两头。

  突然一下出现六头,不是附近有个大鲸群,就是碰上了座头鲸里的万人迷女士。

  七对七。

  战局立刻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面对六头护卫鲸和雌鲸的共同抵抗,维多利亚先是试探性地突进两次,发现没有空间,就顺势发出了撤退鸣音。

  安澜不是第一次碰到座头鲸袭击,所以很快就退到远处,可萨沙却从来没见过这种冲突。

  从水族馆出来的雄虎鲸简直是目瞪口呆地漂浮在猎场中心,好像个打群架时不知该做什么的萌新菜鸟。

  看到落单个体,雄座头鲸斗志昂扬,竟然朝着萨沙就猛追过来。

  这下可把维多利亚娱乐到了。

  祖母鲸一改撤退的计划,当即用短促的咔哒声催促家庭成员发动配合袭击。萨沙对鲸群里的战斗交流还没那么熟悉,于是它表现得更加笨拙,完全吸引住了对方的注意力。

  在足足四头雄鲸被调虎离山后,剩下两头雄鲸不足

  以护住雌鲸和幼鲸,莱顿找到机会,直接把幼鲸再一次冲撞下来,隔离到一旁。

  这回安澜没有采取溺杀手段。

  她直接咬住了幼鲸下颌上柔软的韧带结构,用力撕扯,当即撕掉了一大块肉。

  沿着这个缝隙,莉莲、嘉玛和坎蒂丝轮流上前扩大创面,坎蒂丝更是直接把脑袋从洞中伸进猎物的嘴巴里,咬住了它的舌头。

  当护卫鲸发现情况不对再次围拢来时,战斗已经接近尾声。

  萨沙还不知道自己无意识间当了一回诱饵,兀自在那惊魂未定,成功地又把鲸群逗笑了一次。

  三年来它在生活常识上的缺乏有时候会给鲸群造成烦恼,但更多时候带来的都是欢笑,连个性最难讨好的莉莲都慢慢把它看成家人。

  这可能就是笨蛋虎鲸最好命吧。

  它的好运气还没结束。

  座头鲸大餐后没几天,维多利亚鲸群旅行到合恩角——南美洲大陆的尽头——正面碰上了南下以来的第一个家族,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南极D型虎鲸。

  对人类来说最神秘的生态型,对虎鲸来说却很容易就能见到。

  这些虎鲸的眼斑非常细,而且很平,看起来就像在做一个类似“- -”的颜文字表情,再搭配上拱起来的前额和方脑壳,跟其他生态型完全是两个样子。

  可能是出于好奇,也可能是天性使然,这些吃鱼的大家伙对维多利亚鲸群表现出了惊人的友善,彻底满足了萨沙的社交欲/望。

  当发现维多利亚家族还要往更南的地方走时,其中一个家族先是窃窃私语,然后轻声鸣叫,似乎准备一起出发。

  安澜觉得这是件好事。

  维多利亚也在得知有同行者后放松了很多,祖母鲸并不了解这里的水文情况,有熟门熟路的同类带着,安全系数才有保证。

  如果把海洋看做是虎鲸的国度,那么南极一定是这片国度的首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统计表明全世界可能有超过一半的虎鲸都居住在南极。

  但这个虎鲸首都并不是那么好去的。

  无论从非洲还是从南美洲,要下到南极去,都必须经过最后一道关卡。这道关卡自古至今拦住了无数人类航船,也把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一笔划开。

  它的名字叫做魔鬼西风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