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脑域科技树 第345章、獠牙

《脑域科技树》第345章、獠牙

作者:中帝人 字数:2607 书籍:脑域科技树

  另外一种技术路线,就是利用反重力装置,将飞行器升空到大气层之上的真空高度。但距地表3000km-4000km是最外大气层逃逸层的模糊边界,再以上才是真空。这个升空过程距离,无论是时间还是能耗都不不划算。

  马由最后确定的方案是升空到20--100公里的地表高度,这已是民用航空的极限高度和亚轨道之间的空间。空气非常稀薄,阻力也不算大。当然,这还是仅适合长途飞行。

  不过,所有的技术基础,最终都要落在有强劲的能源基础上。

  在暂时无法获得核原料的情况下,相比较佳方案,就是电力驱动。不仅相比其他航空发动机有点太多了,如构造简单、能效比高、噪音极低、重量轻、、安全性高……等等。另外,无论飞到哪里,基本不担心找不到没有电源的地方。另外,他在次元空间里,可事先预备一组甚至几组电池,作为无法充电或者时间紧迫时的备用电源。

  唯一需要马由攻克的技术难题,就是高密度充电电池。这对他而言,从未来技术中,选择一个符合现在工业基础,具备加工能力的方案,还是很容易。

  马由去年就在钱塘市布局了电池生产基地。虽然已达到了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锂电池,主要为蓝星电脑、手机、游戏机、学习机等电子产品配套,也生产了一种比较锂电池体积大、成本低的光伏发电电池组,但要满足飞行器的电池,这些民用级别的都差距甚大。

  他选择了一种更先进的石墨烯晶体电池。

  和20年后炒作的所谓的石墨烯电池不同,石墨烯晶体技术是通过一种特殊混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将石墨烯合成一种特殊的晶体,这种晶体的蓄电能力是是21世纪20年代锂电池的20倍容量,可达3600瓦时/千克。同时还具备石墨烯电池超强的导电性,充电速度极快,在供电系统线路允许的情况下,15分钟可完成飞行器全部电池组的充电。

  不过,这种石墨烯晶体电池,只能在他的私人实验室里加工而成。暂时不具备工业量产的可行性。好在这架个人飞行器重量仅有1.4吨,几乎等于一辆普通家用小轿车的重量。体积仅有5.7米长、机翼宽度从3.8到4.5米宽可自动调节、高度含起落架也仅有2.9米,起落架收缩后机身最高处是驾驶室处,只有2.2米前后缩小、类似鲸鱼般的流线、圆润造型。

  10多天时间一晃而过。周密也完成了调查,并将报告提交给马由。和星儿侦测到的信息印证后,基本搞清楚了幕后指使人和其背景。

  看到这些调查资料,马由感到很无奈,也有些搞笑,也有点气愤。

  幕后的人既复杂,又简单。复杂的是,参与这个事件涉及到的人较多。简单则都是因为各自的小算盘。

  4月份开始公开发售数控机床后,市场上供不应求。在保留蓝星集团自用的前提下,先将大部分产能,提供给国防科研机构和军工厂。真正供应到到市场上的份额每个月只有20台左右,逐渐就产生了“不患寡而患不均”。

  尤其是一些大型国企,不断向上级反映和诉苦。但上级也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产能只有这么多,蓝星集团又不是国有单位,不在计划调剂范畴。

  这个年代,社会上有一批专业倒爷,专门倒卖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和进口设备等。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拿到计划内的各种批文,再将这些批文进行倒卖,从而获取暴利。蓝星的机床如此紧俏,自然也就被倒爷们盯上了。

  可是,蓝星机床不是国家计划供应的设备。哪有什么批文可倒卖。倒爷们把这个难题,找到了他们熟悉的家族中一个二代纨绔子弟叶学东。此人刚从倭国留学4年回来,对国内的情况不甚了解。

  听到众人奉承后,认为区区机床份额,是给机床厂面子,还帮助工厂促进销售。便拍着胸膛爽快地应诺下来。

  可是手下马仔去跑了一圈回来,发现情况完全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那些倒爷也没有给他说实情,机床完全没有批文可言。但叶学东牛皮已吹出去,一定要挣这个脸面。就萌生了这些家族子弟惯用的打压企业的手段。

  正在这时,另外一批人出现了。

  来人是叶学东在倭国留学时的同学,带着他的一位“亲戚”弥久次郎与叶学东碰了面。觥帱交错中,弥久次郎自称是倭国的大型投资商,背靠三菱集团。正在考察华国市场,正巧看中了蓝星机床厂,准备将其收购。

  允诺提供20万米元的公关费用,并承诺完成收购后,给叶学东2%的干股。请他协调并拿下这家机床厂。

  这个倭国同学和他的“亲戚”其实身份并非这么简单,他是三菱重工的创始人岩崎家族的外戚。而且还和倭国某些情报机构,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蓝星汽车连续在4个车展上的惊艳表现,以及去年的影像设备、电脑、服务器等高科技产品,都引起了倭国的高度关注。而今年的高精度数控机床,更是比之前的所有产品,更具战略意义,让倭国极为忌惮。这次就是带着任务,试图收购蓝星机床厂。

  为了增加成功率以及给官方更多的信心及理由,弥久次郎还拉拢了盛京一家大型机械企业,说服他们成为合资伙伴。于是,各路人马都围拢在叶学东周围。开始了出谋划策。

  叶学东本是一个混了几年大学的纨绔,思维还局限在国内什么都落后,倭国机床世界领先的层面。他哪里了解蓝星的数控机床的先进程度,以及对于国家的重大战略意义,再想到招商引资是符合国家政策的范畴,引进一家倭国投资商,提升国内机床的水平不是好事吗?当然,更多是想挣一笔中介费和干股,以及以后机床的巨大销售份额。

  盛京的那家机械企业企业老总,虽业务上比较懂行。但他也想促成此事,经济利益暂且不说,把这么高端的产品变成自己企业的一份子,政绩自然是非常光鲜亮丽。于是也极力鼓动叶学东,通过打压蓝星机床厂,达到收购时掌握谈判主动权。

  这几路“神仙”周密策划后,叶学东找到了刚去辽省上任的本家叔叔,叔叔听到侄儿引进了倭国投资,自然表示支持。他简单了解了一下对方所说的收购对象,是滨城一家机床厂,便默许了侄儿去操办这件小事。

  按理说蓝星集团在华国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位叔叔若知道是蓝星集团的产业,也决然不敢轻举妄动。可阴差阳错的是,马由在创立机床厂时,为了尽量不引起外界的关注,暂时没有将这家机械厂更名。仅仅比变更了股东和法人,对外名称还是“滨城船舶机械厂”。

  于是,各路“神仙”居然被心怀歹意的弥久次郎驱动,开始了10多天之前那场连串的打压行动。

  周密调查得非常仔细。也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不少证据。他手中有马由专门制作的各种微型录音、摄像等高科技设备。加之星儿跟踪所有的电话、网络邮件等。两相印证,证据已十分清晰、完整。

  马由再度联系了周天宇,知道设备转运工作基本完成。便让他做了一些准备, 安心等待在滨城,接待访客。

  果不其然,这天叶学东带着盛京机械厂、弥久次郎等人,直接上门谈判来了。周天宇按马由的指令,安排在装有隐蔽式摄像头的会议室里接待众人。

  蒙在鼓里的叶学东趾高气扬,见面就一阵威胁。周天宇精心准备了各种话语,不多时便让叶学东亲口承认了前些时候的各种打压,都是出自他的“举报”。总之,叶学东极为自负地提出了要求,只出2000万华币,让周天宇出让全部机床厂股份,否则,将迎来更多、更猛烈的打击。

  周天宇还引导倭国弥久次郎、盛京机械厂的负责人,都大言不惭说了许多不客气的话语后,便一句要请示集团,“恭送”了几人。

  马由收到这些证据后,想了想,实在没有时间纠缠在这些小人身上。

  于是将查获的倭国人身份、动机、他们密谋的过程和种种证据,打包成一份图文并茂的文件,并附上录音、录像资料。请来了有关部门和他的专职联络员,请他将这份情报转交有关部门。马由还极为严肃地请他转告,蓝星集团感到十分失望。若处理不当,机床厂复工日期无望。甚至可能影响到蓝星集团的其他投资项目。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