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 第一百九十章 鼓励众人从商

《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第一百九十章 鼓励众人从商

作者:露白霜 字数:1908 书籍:北宋:靖康之变后逆袭为帝

  自从赵璎珞巧妙地化解了金国的威胁,使得大宋的边疆暂时恢复了宁静,她便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国内。她知道,真正的强盛不仅仅是边疆的安宁,更是国内百姓的安居乐业。而要实现这一点,革新是必不可少的。

  “公主,科举考试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增加了农学实践。”贴身侍女春桃轻声汇报着,“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进一步推动国内的变革呢?”

  赵璎珞微微一笑,她的手指轻轻敲打着御座的扶手,仿佛在思考着整个大宋的未来。“春桃,你记得我说过的话吗?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农业、手工业,更离不开商业。而现在,我们大宋的商人地位低下,这无疑是束缚了国家的发展。”

  春桃点头,“公主所言极是。那么,公主有何高见?”

  “我想,是时候给商人们一些支持了。”赵璎珞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传令下去,大宋银行从即日起,为有意从商者提供低息贷款。”

  这一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传遍了整个开封城,激起了千层浪花。那些心怀商业梦想的人们,无不为之振奋。大宋银行前,很快就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人们议论纷纷,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然而,任何变革都不会一帆风顺。赵璎珞的这一举措,虽然得到了广大商人和普通百姓的欢迎,却也触动了一些旧有势力的利益。

  “公主,此举恐怕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提醒道。

  赵璎珞淡然一笑,“任何变革都需要付出代价。只要是为了大宋的未来,些许麻烦又算得了什么?”

  她的话传到了那些反对者的耳中,一时间,朝堂之上风起云涌。有人暗中串联,想要阻止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人则明面上提出质疑,试图让赵璎珞收回成命。

  面对这些挑战,赵璎珞并没有退缩。她以监国之身,亲自出席朝会,与那些反对者辩论。她的言辞犀利而又不失风度,很快就让那些反对者哑口无言。

  随着低息贷款政策的实施,开封城的商业氛围日益浓厚。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讨价还价的声音。大宋的商人们仿佛一夜之间焕发了新的生机,他们纷纷扩大经营、开创新的商业模式。

  赵璎珞也没有闲着,她时常微服私访,深入市井之中了解商人们的真实情况。她看到那些因为得到贷款而脸上露出笑容的商人,心中也感到无比的欣慰。

  然而,她也清楚地看到,这个政策还远远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有些商人因为缺乏经验而经营不善,血本无归。

  尽管商业的繁荣给开封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暗流却在不经意间涌动。一些不法商人开始利用低息贷款进行投机倒把,甚至有人勾结外敌,企图破坏大宋的经济稳定。

  赵璎珞很快就察觉到了这些不寻常的动向。她召集了一批忠诚可靠的官员和智囊团,商讨应对策略。

  “公主,这些人胆大妄为,必须严惩不贷!”一位官员义愤填膺地说道。

  赵璎珞却摆摆手,“严惩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更要找出问题的根源。为何这些商人会铤而走险?是我们的政策有漏洞,还是他们的贪婪无度?”

  随着低息贷款政策的深入实施,赵璎珞逐渐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现象。原本旨在助力商业发展的贷款,竟被一些人用作挥霍无度的资本。这些人利用手中的抵押物轻松获得贷款,然后沉迷于酒色财气之中,将金钱如流水般撒出,毫不珍惜。

  赵璎珞对此感到心烦意乱。她深知这些挥霍无度的人不仅浪费了国家的资源,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她必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让贷款真正用到刀刃上。

  正当赵璎珞为此事苦恼之际,皇城司统领文博渊走进了她的视线。文博渊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头脑灵活,多次为赵璎珞出谋划策,化解危机。

  这次,文博渊又带来了一个让赵璎珞眼前一亮的建议:“公主,臣认为我们可以将贷款专项提供给造船业,扩大船队规模。”

  赵璎珞闻言一愣,随即明白了文博渊的用意。造船业是大宋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还能增强国家的海上实力。更重要的是,造船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是那些挥霍无度的人能够轻易涉足的领域。

  “此计甚妙!”赵璎珞拍案叫绝,“这样一来,我们既能确保贷款用到实处,又能促进造船业的发展。文博渊,你真是我的智囊啊!”

  在文博渊的建议下,赵璎珞很快颁布了新的贷款政策。她规定,只有投资于造船业及相关产业的商人才能申请专项贷款,且贷款金额和期限都有严格限制。同时,她还加强了对贷款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每一笔贷款都能用到刀刃上。

  这一政策一经实施,就得到了广大商人和百姓的热烈欢迎。那些真正有志于从商的人纷纷投身造船业,开封城的造船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那些挥霍无度的人则因为无法获得贷款而逐渐收敛了行为。

  赵璎珞看着这一切,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宋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随着造船业的蓬勃发展,大宋的船队规模不断扩大,海上贸易也随之繁荣起来。赵璎珞意识到,这是一个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外国贸易往来的绝佳机会。

  她派遣使节携带国书,乘坐大宋的精美船只,前往遥远的西洋诸国,表达友好交往和贸易合作的意愿。同时,她也鼓励商人们跟随使节的脚步,将大宋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

  这些举措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宋的船只穿梭于茫茫大海之上,将世界的各个角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打通,不仅促进了大宋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为大宋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声誉。

  然而,就在大宋的海上贸易如火如荼之际,国内却再次出现了动荡。一些保守派官员对赵璎珞的革新政策心生不满,他们勾结外敌,企图发动政变,推翻赵璎珞的监国之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