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第八十七章 一百亿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第八十七章 一百亿

作者:729仓库管理员 字数:1867 书籍: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初夏六月,正是热气蒸腾的时候。

  火箭研究院还在为火箭的回收技术而努力,力求将火箭的回收率提升到百分之百。

  陈仲琰带来了一个还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好消息。

  研究院会客室之中,火箭研究院的主要责任人以及陈仲琰都在一起。

  这一次陈仲琰过来,主要有两件事情和火箭研究院相关。

  “北斗一期建设工程马上就要开始了,第一颗卫星的发射工作估计还是要落到你们的头上。”

  陈仲琰喝了一口茶水之后,有些淡定的说道。

  这件事情本来就是没什么悬念的一件事情,国内目前在火箭载重和成本方面,很少有能比得过火箭研究院的存在。

  且不说火箭研究院最新研究出的“鸿雁”火箭,单单是之前研制出的长三乙火箭,就是在国内傲视群雄的存在。

  因为北斗一期工程的三颗卫星,全部都是高度为36000KM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

  这就对火箭的G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毕竟卫星要被火箭发射到GTO轨道之后,才能够依靠自身动力转移到地球静止轨道上面去。

  而长三乙火箭的GTO运力为5.2吨,能够比较轻松的将北斗卫星推送到GTO轨道之中。

  至于“鸿雁”火箭的GTO运力更加夸张,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0.3吨!

  也就是使用“鸿雁”火箭一次性就可以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无论是从建设速度,还是发射的经济性来说,都要比长三乙火箭好太多。

  当然“鸿雁”火箭虽然刚刚经历了一次实验性质的发射,但是具体安全性如何还有待考量。

  长三乙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执行过两次实际的卫星发射工作,而且除了第一次发射之后,后面几次发射的成功率都是百分之百!

  “北斗一期工程准备怎么发射?一颗一颗的打上去,还是要一次性打上去?”

  张星扬问出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这关系到火箭的选择问题,以及建设的周期问题。

  “我们目前的规划是首先打两颗上去,至于第三颗要看前两颗卫星的运转情况进行调整。”

  北斗一期工程的建设规划,还是比较保守的。并没有直接打算将三颗卫星一次性地发射上去。

  虽然一次性发射三颗卫星能够很快地建成北斗一期工程,但是整个项目能够进行调整的空间就几乎没有了。

  而且北斗一期本身就是探索性质的验证项目,一次性完成几乎就失去了验证的机会。

  “要不要考虑一下‘鸿雁’火箭,价格便宜!”

  既然有机会,张星扬顺势就推销了一下刚刚研发完成的“鸿雁”火箭。

  “你们现在的发射成本大概是多少?”

  陈仲琰也是真的对“鸿雁”火箭感兴趣,毕竟这型号火箭的名称都是他起的。

  如果“鸿雁”火箭的成本真的足够低的话,他也不介意尝试一下。

  “目前全新的‘鸿雁’火箭,一次发射报价4500万。”

  “二手的价格,因为火箭回收还没有成功,成本还没有正式核算出来,但是预计成本不会超过3800万。”

  鸿雁火箭的成本和长三乙火箭的成本其实是差不多的,但是鸿雁火箭在运载能力方面超出长三乙一大截。

  而且鸿雁火箭还同时具有燃料无毒和可回收的优势。

  所以综合这些优点,陈仲琰还是有一些心动的,虽然鸿雁火箭还没有进行过真实的发射任务,但是就它的这些优点,也足够冒一些风险。

  “这件事还是要回去和大家商量之后,才能够确定。”

  “不过鸿雁火箭的优势这么明显,选他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

  陈仲琰也没有将话说的太满,而是给自己留了一些余地。

  “这次来还有一件事,你们应该也已经猜到了。”

  说完北斗卫星发射火箭的事情,陈仲琰说起了这次自己来到火箭研究院最主要的目的。

  “上面目前已经初步通过了关于建设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计划。”

  陈老此言一出,会议室之中的众人脸上都有了喜色。

  这个计划得到通过,那么火箭研究院不仅仅能够得到足够多的发射任务订单,能够有足够多的机会对鸿雁火箭进行改进。

  而且在这个建设计划的过程之中,能够将火箭研究院的名声打出去!

  “目前这个消息,伱们算是第一批知道的。”

  陈老在抽了一口烟之后,眯着眼睛说道。

  “不过再过一点时间,这个消息就会在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成立的时候,顺利宣布。”

  “也算是坚定一下大家对于国家互联网建设的信心。”

  “这次上边是花了大力气来打算推进这件事,初期的建设投资就达到了一百亿!”

  这个数字确实是有些惊人了,毕竟这个时候国内货币的购买力还是十分坚挺的。

  普通人一个月的收入一般也不会超过五百,正常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收入也不会超过一千块钱。

  所以砸入这么多资源进行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是需要很大的魄力的。

  一旦这个项目失败,那么将会有一大批人来承担责任。

  “有透露过初期建设的内容吗?”

  张星扬作为整个项目的重要提出者,对于初期建设的具体情况还是十分关心的。

  毕竟从一期建设的内容上,就能够看出上边对于整个项目的决心到底有多大。

  “一期建设主要还是以论证实验为主,其中的主要内容就是通信卫星和火箭的研发制造工作。”

  “当然因为你们的火箭研发工作比较顺利,卫星的研发工作还没有开始,所以你们的压力会小一些。”

  “上边初步讨论的建设规划是,在明年之内进行试验性质的卫星通信网络的建设工作,打上去四十颗卫星进行联网实验。”

  “这点运力对你们来说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一次发射任务就能够都打上去。”

  陈仲琰稍微透露了一下低轨道卫星通信网络的规划,初期建设虽然打上去的卫星不怎么多,但是毕竟只是实验性质的组建一个局域网络。

  而且就是这样一个网络能够覆盖的区域实际上也是很有限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