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第一百九十九章 辽渔16!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第一百九十九章 辽渔16!

作者:729仓库管理员 字数:1819 书籍: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无论是采用激光推进的激光帆飞船,还是采用核聚变工质推进的星际战舰。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都还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

  眼下,大家最为关心的事情还是即将到达的一艘二手航母,瓦良格号!

  当然,在更远的后世,它还有一个更加贴近国内情况的名字,辽渔16!

  作为一艘开工建设于接近二十年之前的半成品,瓦良格号如今已经锈迹斑斑。

  曾经那个雄心勃勃的帝国,也早就已经被掩埋;在历史的风沙之中。

  虽然在购买之前,瓦良格号上的众多设备都已经被拆除完毕,基本上就只剩下一个大铁壳子。

  但是就是这个大铁壳子,世界上能够独立完成制造的国家,又有多少呢?

  瓦良格号,长度304米,宽度70.5米,标准排水量57000吨,满载排水量为67500吨。

  即使将它放到世界航母范围之中,虽然不能够算是大型航母,但是在中型航母之中也算是体型极为庞大的。

  就在刚刚过去的六月,在由11艘拖船和12艘救难、消防船只的护航拖带下。

  瓦良格号终于通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进入了爱琴海的范围。

  由于在出船厂的时候,瓦良格已经被拆除了所有的设备,包括船上的动力系统。

  不能够拆除的部分,也都遭到了完全的破坏。

  比如,动力系统的大轴被完全切断,甚至就连控制舵都被拆下。

  所以在从船厂回到国内的这上万里航程之中,都只能够采用拖船拖带着航母前行。

  对于一艘原本应该驰骋在碧海大洋之上的航母来说。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

  这也是曾经那个强盛帝国的最后缩影。

  “话说航母还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就要到南海了吧?”

  在盛京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之内,张正江有些感慨地说道。

  “应该是吧。”

  “不是不能走苏伊士运河嘛?”

  张星扬看完一张最新的矢量发动机测试报告之后,抬起头来说道。

  一般来说,现在从地中海到国内,基本上都是走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作为沟通东西方的枢纽,能够让海运节省数千海里的航程,和一个多月的时间。

  瓦良格号现在的官方口径,虽然是用于商业用途,用来建设一座海上赌场。

  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它曾经到底是什么东西。

  所以在这之前,苏伊士运河拒绝了瓦良格号的通过申请。

  这就导致,这艘无动力航母只能够从好望角绕道,从这最南端进入印度洋。

  “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够有一艘自己的航母?”

  张正江这时候也是突然来了一点和张星扬闲聊的心思。

  张星扬看完了矢量发动机的最新性能报告之后,发现和自己之前预测的情况并没有太大的出入。

  所以也就和张正江开起了玩笑:

  “说不定瓦良格号,能够成为我们的第一艘航母呢?!”

  这个说法,其实在国内一直存在,甚至在国际之上也是有一部分人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并不是目前的主流看法。

  因为这个时候,国内还一边在筹划自建航母。

  而且瓦良格号,毕竟是一个十多年前建设的壳子,大家并不怎么看中。

  “这个不太可能吧?”

  之前虽然也听说过不少这样的说法,甚至于在更早之前购买墨尔本号的时候,张正江就听到过这样的说法。

  但是最后也没有实现,只是将它改造成为了一艘航母公园。

  这就让不少人认为,国家还是希望能够自己建设一艘航母,而不是改造别国航母的。

  “瓦良格号毕竟是之前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产物,且不说先进和落后的问题。”

  “这艘船,现在就只有一个壳子,如果改造,那为什么不重建一个?”

  张正江有些不太理解地说道。

  他的想法,也是不少人的想法。

  虽然张正江是在军工体系之内工作,但是他对于这种大型水面舰艇,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大型水面舰艇的制造,是有极其高的门槛的。

  就比如,生产航母甲板的万吨重型油压机,生产螺旋桨的七轴五联动机床,没有一个完善的工业制造体系,是很难完成这样一个数万吨大家伙制造的。

  仅仅是制造一个航母壳子,就需要数以万计的工厂进行合作。

  “重建难度很大。”

  张星扬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

  “现在世界上掌握航母制造技术的国家也就那么几个。”

  “不过你也知道,那些国家和我们的关系。”

  “平时做生意的时候,还是一副笑脸。”

  “但是一旦涉及到这种顶级的工业领域,他们都准备着给我们捅刀子。”

  张正江这个时候也有些明白了过来,他毕竟是一直在工业领域工作。

  这些道理他都是明白的,只是不太清楚航母的建设技术和难度罢了。

  “如果改造的话,应该速度会比较快吧?”

  张正江在想明白之后,紧接着又问道。

  “比重新建设一艘应该会快不少。”

  张星扬想了想原先世界之中有关于“辽渔16”建设时间的记录说道。

  “不过这也是我们的第一艘航母,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应该还是需要不少的时间。”

  “尤其是航母的动力系统,也不知道国内船厂那边有没有成熟的方案。”

  对于这一点,即使是有着未来视角的张星扬也不是特别清楚。

  毕竟这段历史,距离他所在的时间点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的时间。

  不少的事情就只剩下大概的发展脉络,具体的细节早就难以分辨。

  “话说,我们现在似乎还没有舰载机啊?”

  “航母有了之后,舰载机应该也要有吧?”

  张正江突然想起来这件事。

  “我们向大毛买的话,能买得到吗?”

  不论是从原先的建设规划,还是从实用角度出发,从大毛那里买舰载机,似乎都是解决第一艘航母舰载机问题的好办法。

  不过张星扬并不是很认同这一点:

  “我觉得国家不会这么干,我们应该会自研舰载机。”

  “毕竟,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还是要,靠自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