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 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夫子很可爱,你们不要曲解他!

《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第二百五十四章 老夫子很可爱,你们不要曲解他!

  “皇帝有这个认识,我不能不怀疑是群臣中除了奸臣。”江白对嬴政认为骊山军团就应该一股脑骑脸输出过去的认识如此评价。

  扶苏道:“父皇是认真的!”

  “我也是认真的!”江白道,“我打个比方,皇帝力气很大,能打死一头牛,他为什么不去代替牛耕地?”

  “这是两码事。”赵姬辩驳道。

  “你也知道力气大跟省力气是两码事啊?我以为你还活在洪荒时代呢,”江白嘲讽,“骊山军团就是一个试验田,也是一个给其它军队做榜样的典型,你光想着骊山军团只要举世无敌就行了,你有没有想过相差太大会让骊山军团形成一个固有利益体?何况,当骊山军团地位太高实力太强打破了某种平衡,他们下一步会要什么?”

  这,有我们看着不会有事情的!

  “要想治国长久却不想用制度,只想着因为目前能制约,所以就把一部分人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到最大,这不是聪明人能办的事。”江白道。

  嬴政还能怎么着,只好回复说太傅说的有道理。

  可他不服气。

  “陛下,太傅的看法才是至理名言。”尉缭对江白的认识很高兴。

  他本来还担心江白把骊山军团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如今看来人家比其他人看的更清楚。

  嬴政不解道:“可是我大秦目前不是急需要这么一支军队镇压天下吗?”

  不是!

  “大秦既要在民间移风易俗,又要培养新式军队,完全不同于战国时代,还在诸侯国私兵性质上停留的部队,”尉缭大胆进言,“南到如今的将门不就是那时候的诸侯吗?”

  “嘘,国尉慎言。”嬴政连忙喝止。

  这话他目前都不敢说,那会引起将门的整体反弹的。

  可如今看来将门带领的军队的确是他们的私兵。

  目前叫部曲。

  “陛下,王氏蒙氏还算好一点的,他们最起码奉诏而行,可大部分将门,如此次关中之战时候居然趁着匈奴人进攻,试图夺走骊山军团的那些人难道是好的吗?”尉缭劝谏,“太傅的意思,就是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继续发生,骊山军团是很强,也的确是大秦的头等战斗团体,而且,他们还拥有秦国传统的将门世家所没有的一个好处,那就是士兵来自天南海北。可若是现在不加以约束和引导,将来又会产生更多的将门世家,太傅这是为了为千万代子孙开一条新的约束军队的规矩。”

  嬴政能理解,但目前他认为没必要。

  “有必要,必须在一开始就注意这些!”尉缭道,“我们都了解骊山军团,他们目前并不考虑成立什么既得利益群体,这是让他们一开始就走大秦的军队而不是某一批人的军队的新道路,这条路如果走顺了大秦至少有三五百年的国运了。”

  倒也是。

  “最近是越来越多被太傅教训了,看来我们对新的天下格局和前途的探索,已经让太傅有些不满了。”嬴政笑道。

  他不在意被江白批评。

  别人想被批评还没那个资格呢。

  “这是正确的,太傅不关注其他人,若陛下是平民太傅会为陛下打造数代人的富贵,可陛下是大秦的君王,是天下正在全面认可的共主,太傅这是在千方百计为陛下打造一个新的国家。”尉缭道。

  他此来本来为了汇报邹衍等人的举动,没想到正好遇到嬴政被批评的名场面。

  “说这帮六国术士,”嬴政问道,“孔夫子的后人也来了,朕听说,他们目前还没有住进驿馆准备等待朕接见,国尉的意思,他们在想什么?”

  “实际上孔丘之后,是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也没有太大的想法的,他们此来,实际上是因为恐惧而把自己放在一个弱势的地位,”尉缭道,“只不过,他们为了安全却和诸子百家混在了一起,陛下应该予以适当的敲打。”

  嬴政心里有了数,遂问道:“先接见邹衍还是先接见孔氏?”

  “此次来咸阳的,乃是孔丘的八世孙孔鲋,此人颇有风骨,听说他来咸阳之前将儒家经典珍藏起来,陛下若是隆重的接见他,反而会让这些人对朝廷有所轻视。”

  这也是嬴政很为难的一个事情。

  儒家那些人,你要是对他们残酷,他们会用风骨来对抗你。

  你要对他们太亲近,正如老夫子所言“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动不动就对照儒家道德要求,来让全社会顺从他们的规则。

  嬴政可知道道德要求和律法约束是缺一不可的道理的。

  他不会舍弃一种而全面奉行另外一种。

  想了想,嬴政又了办法。

  “将太傅的‘新五德终始说’送给邹衍,让他们先看一看,估计他们会先着急起来,”嬴政玩味,“至于这位孔鲋,就别让他一直在到处找什么关系了,四十多岁的人了,听说身体也不太好,再吓一吓,太傅都很难找到那些儒家经典了,立即给他下诏,请他到咸阳宫来见朕。”

  谁去?

  “其弟子叔孙通是个滑头,也是个俊才,此人眼光很高,不是个腐朽的旧时代的文人,就让他去传诏去吧。”嬴政道。

  很快叔孙通奉诏前来。

  他多少有些忐忑。

  孔鲋,叔孙通,这两位都不是一般人。

  不要觉着一提到儒家就是顽固,就是顽冥不化。

  老祖宗没那么愚蠢,更没那么不讲道理。

  孔鲋为了保留儒家经典视死如归,叔孙通协助汉太祖建立新的制度规范,对“礼仪之大”和“章服之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后人不能吃饱肚子骂厨子,那是不要脸的人。

  叔孙通如今是大秦的博士,但他对大秦没有感情,也不看好。

  他知道皇帝肯定知道他有这个想法。

  而且他的老师如今也悄悄跑到了咸阳,他担心皇帝会通过他,给孔鲋做出什么暗示。

  “你这个人,对大秦没多少感情,也不看好朕开创的天下和新制度,朕不怪你,”嬴政开门见山,“这次叫你来只为两件事,第一,去给邹夫子送去太傅的文章请他雅正,第二,给你那位老师传诏,朕请他到咸阳宫吃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