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宗门破产后,大师姐决定卖红薯 第129章 靠山

  “上回来找仙山村麻烦那个姓陈的,不也是个什么世家吗?”秋之云问道。

  “若真论起来世家大族,那陈家在前朝可是不够看的。底蕴不足。天京地京双李,南江谢辽阳许,兴阳岳氏安阳余氏,远江楚家和西关赵家,这八个大世家才是真有底蕴。可惜,天京地京双李都是忠臣,被前朝厉帝害的族人十不存一。远江楚和西关赵战乱时跟随圣人起义,剩下的能隐就隐,能藏就藏啊。”吴大有讲起这些世家旧事,不由叹息。

  “南江谢,说的就是谢云帆他们家了?”秋之云又问。

  “不错不错,他家前代家主还不错,圣人登基之时献上巨宝,也未求恩赏,圣人特意赐他们族人可在京中居住。不过,这一代的家主嘛……”吴大有摇摇头。

  他说的这一代家主,就是谢云帆祖父谢万无了。

  谢万无完全不明白他父亲的苦心,只想着赶紧让谢家再恢复前朝时的无限风光。

  这些年没少做那些蝇营狗苟的事。

  “他们谢家也就是如今家主这位长子,也就是谢云帆的父亲还算是一个明白人,可惜他当年娶的是辽阳许家的女儿,辽阳许家如今彻底没落,回乡务农读书去了。因为这个谢万无不喜欢这个儿子,偏偏宠爱底下的几个儿子,谢家长房的两个孙儿也不是读书的料,所以才被打发回了老家。”

  秋之云叹口气,果然是家里孩子多了,五个手指头还不一般长,父母肯定会偏心谁。

  不过在这个年代,像是这种世家大族,那肯定都是以长子长孙为主。

  像是这样,不喜欢长子长孙,直接给撵回老家的可真挺少的。

  “既然你说谢云帆的长兄就是天和镇的镇长,那陈永福在镇上做了那么多坏事,他这镇长为什么不管呀?”秋之云又问。

  “镇长手中没有什么权势,陈永福又依靠着西京陈家,谢家的势力如今比不得陈家,就算是他想管,想必是京城谢家这个老头子,也不会让他孙儿来管这些事情。”

  吴大有摇了摇头。

  他在郡王府,可是很了解这些人的势利眼儿的。

  以前陈家只是一个小宗族,因缘际会,一跃就翻了身,八大世家之中除了两家之外,其他全部都被陈家压在了脚下。

  谢云舟也只不过是个镇长,名义上能管理一些事务,实际上并非朝廷官员。

  像是陈永福这样的人,背靠着又是成家这种正热门的世家,也不是谢云舟这么一个小小的镇长能够管得了的。

  “我听了老乞丐说,陈永福抢夺的那处院子原本是谢家的,刚刚去抢夺院子的时候,镇长还曾经登门去找,几次三番都被陈永福给关在门外。”司守财在旁边插了句话。

  “这人这么嚣张吗?可是这一次他怎么这么老实的就跑了?”秋之云奇怪。

  “秋真人,咱们这里当然不一样。他陈永福以为自己背靠陈家就是什么天大的靠山吗?”吴大有笑道。

  秋之云点头,背后有靠山就是觉得挺好的。

  “可是我听说,当今的朝廷不太喜欢这些世家子弟,我与这谢云帆合作,会不会对你们家王爷有什么影响?”秋之云又问。

  “秋真人,就不必担心了。”吴大有笑着摇了摇头。

  当今圣上的确是不太喜欢这些世家大族。

  主要是一直到前朝,都是这些世家大族把持着国运。

  朝廷想要选用人才,都得从世家子弟里面推选才行。

  而如今却是科举取士,那些世家子弟和平民百姓的子弟一样,都得通过科举才能当官。

  因此许多世家,对此满怀怨言,而且这些世家心里想的也并不是为国为民,总想着重新恢复家族荣誉。

  特别是这些渐渐没落的世家,除了安排自家子弟进学读书考科举之外,很多世家也是在想尽一切办法到处钻营。

  也有一些心中明白的,踏踏实实的读书上进,真正的能做点好事情出来,也能入得了圣人的眼。

  就像谢家家主现在这个样子,确实是让人不齿的。

  “我们王爷如今已经入朝听政了,当今圣上交给他的任务也包括怎么制衡世家,有能力的也要用,那些依然不知死活欺压百姓,作威作福的,就一定要将他们打到底。”

  “秋真人,您不需要担心所有的事情,王爷走之前曾经交代,您无论要做什么事情,下官都会一力配合,您如果觉得谢云帆是一个值得合作的伙伴,便与他合作,其他的事情都交给下官,绝不会让他借此机会做出于国于民不利的事情。”

  秋之云听了这话也就放心下来。

  她当天晚上就把自己要做的事情给写了下来,那天晚上她的房间里面灯火一夜未熄。

  直到第二天午饭时,秋之云才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

  她还是第一时间去找到了吴大有递给他厚厚的一摞信。

  “这是我写给你们王爷的信,请吴先生想办法送到京城去吧。”

  大约半个月之后,京城的靖郡王府就收到了从仙山村寄来的东西。

  除了仙山村收获的红薯,还有几样简单的红薯制品之外,还有一些秋之云从其他村子里面收到的特产。

  这些特产都经过了秋之云,额外的加工,与以前的味道大大不同。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其中有一个匣子里面装着厚厚的一叠书信。

  在这些书信之中,秋之云不仅总结了红薯的种植养护经验,还有病虫害的防治等等,可以说这信里面的一部分就是一本农经。

  景泽在看过之后,把这一部分单独拿了出来,先找自己王府里的几位文书,将这些农经重新抄录集结成册。

  然后他又继续往后看,这才看到秋之云跟张县令一起到县中各个村落里面去巡游的事情。

  秋之云将定县自己去巡视过的那些村落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类,对于整个县城的自然资源,种植养殖资源也进行了一个分类。

  然后,她就把自己的一些特色发展想法给写了进去。

  景泽在看到这些东西之后,心中震动。

  他立刻请来了自己的王府詹事,帮助自己一起参详这份计划书,所有人看了第一反应也是震惊。

  “王爷,此物来自何处呀?”

  “是净月宗的仙人所赐。”

  景泽还没有跟自己府里这些幕僚们详细说起仙山村的事情。

  王府的这些属官只知道王爷在外面正做一件大事,但具体是做什么却知之甚少。

  而如今看到了这份,几乎堪称是详尽的计划书之后,所有人都被这计划书里面描述的前景给深深的吸引了。

  景泽是皇长孙。

  无论是当今圣上还是太子殿下,对于他都寄予了厚望,派往他王府的这些属官都不是泛泛之辈。

  可以说当今圣上与太子殿下对于景泽的拳拳之心,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

  这些王府属官要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件,辅佐扶持景泽,让他成为未来合格的储君,再将来就要辅佐他成为合格的天子。

  可是景泽未免也太过低调,平时入朝观众的时候,几乎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

  被祖父和父亲派出去巡视天下的时候,也始终谨守本分。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求好的结果,却从来不为了宣扬自己的名声。

  这种谨言慎行自然是件好事,但时间久了又难免会让别人觉得这位王爷实在太过低调,好像没有什么存在感。

  别看如今是景家坐了天下,但是朝政并未稳定,民生也是最大的问题。

  前朝那些传统的大世家,受到了一定的打压,可是新立起来的那些世家个个都是野心勃勃。

  面对当今圣上强势之下,他们想要制造混乱抢夺皇位的心思是绝不敢有了。

  但是架不住他们依然想要爬上高位把持朝政。

  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成年立府的景泽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现在有很多世家,都想办法把自己家中的女儿送入宫中,送入太子府中,不就是为了博一个前程。

  他们成不了帝王,但却可以成为下一代帝王的外家。

  有这种想法的,还不在少数。

  作为王府的属官,景泽身边的这些人一直都挺为自己王爷着急的,总是这样默默的做事,不争不抢,也不宣扬自己,那怎么能行?

  可是现在手中的这份东西就实在太有价值了。

  首先这东西是仙人所赐,人间的帝王能够沾上了几分仙缘,那在普通百姓眼中可是天降的福泽。

  其次,这东西上所写的一切,如果真能在定县,这个小县城得到实现,很有可能就可以推向全国。

  等到这份计划书上所写的目标一一变成现实,老百姓的日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等到这些老百姓全都因此而获益,过上了好日子,那景泽在民间的威望可以说是无人撼动。

  “王爷,下官等人见识不如仙人广博,只知道一件事情,若这份文书之中所写的一切全部都能实现,那我新朝的百姓,便从此再也不用受饥荒困苦,以后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王爷,这件事情您一定不可以假手他人,必须要亲自去做,况且朝中也再没有其他人比您更加合适,来做这件大事。”

  “王爷,这可是仙人给的福缘,您千万不能再推拒了,这件事情一定要写成奏折,呈送圣上。”

  那些王府属官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是劝诫景泽的,让他一定要去争抢这个差事,可不能再像以前发现了什么好东西就献上去。

  “此事即便诸位不说,本王也是要向皇祖父那里上报的,只是需要何人来运作此事,需要皇祖父圣心独裁。”

  景泽心里清楚自己这些手下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却没有什么危机意识,毕竟上面还有父王,他自己现在根本就算不上是未来天子。

  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只需要踏踏实实做事就好。

  这样想着,景泽就收拾整理好了秋之云从仙山村寄来的那些特产,想了想,还是带上了这一大叠信件的原稿,直接递了牌子进了宫。

  开元帝刚刚下朝不久,将太子招到乾元宫。

  今天早朝的时候,开元帝又接到了好几个州府报告灾情的奏折,国库不丰,千年又不好,听下面的奏报今年百姓的收成又很惨淡。

  圣人心中抑郁,他也有年纪了,时常有些病痛,此时回到宫里与儿子商议着各地赈灾事宜的时候,难免觉得有些头晕目眩,胸闷气短。

  太子见状,也无心再谈国事,就要招来御医,替父皇诊脉。

  圣人性格要强,挥手拦住,他自己在榻上歪着,这叫人预备午膳,命太子在宫中陪伴自己一同用膳。

  就在这个时候,外头来报,靖郡王求见。

  圣人听到孙子来见,便立刻坐了起来,高兴的找景泽进去。

  景泽刚一进到大殿,就闻到殿中一股药香。

  他上天要请安,却被圣人挥手拦住,笑嘻嘻的招他进前来坐下。

  “你这小子外出了这一趟,可是玩的心野了,怎么不时常进来给你祖父我请安?”

  圣人对于这个长子长孙心中十分宠爱,毕竟这孩子生的时候实在是太好了,自己登基之时孩子正好出生。

  不过孩子大了,总要出去做事的。

  这一次景泽外出,也是国师算出了正有一段大机缘,必须得皇子皇孙亲自去寻找。

  不只是景泽,其他的几位在封地的皇子皇孙们也都纷纷深入民间,希望能够寻得这份机缘。

  景泽果然没有让圣人失望,他寻得了仙缘,还带回来了,人间从来都没有的一种粮食就是红薯。

  刚刚带回来的时候,圣人只是抱着尝尝看的心态,却没有想到那一股味道让他此生难忘。

  “皇祖父,净月宗的秋真人给孙儿上书一封,虽然看过之后觉得,此事必须禀告皇祖父才行。”

  景泽说着,就将那厚厚的一叠信件传送到了御前。

  圣人和太子看到这么厚的一摞信都愣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