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第三百八十九章 巡抚之争,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第三百八十九章 巡抚之争,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姜阿山小树 字数:3717 书籍:我才七岁,老朱你让我监国?

  大明,京师。

  皇宫。

  朱允熞侧卧翻看着书卷,尽管他自后世而来,有着许多超出常人的知识和预见,可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提升自己的。

  没有人可以靠以前的知识活一辈子。

  在这满是狡猾老狐狸的朝堂之上,遍地都是聪明人,在从前朱允熞或许可以依靠自己的多出几百年的见闻碾压他们,但这些老狐狸却会不断地从他身上吸取养分!

  从而充实自己,渐渐变得跟上朱允熞的想法!

  到时候,若是朱允熞一直原地踏步,也只会被这些老狐狸给糊弄到,失去先发优势!

  而小到他自身如此,大到整个大明亦是同样如此!

  大明虽然现在已经占据了不少优势,并且远远地甩开了周遭国家,乃至世界国家一大截,可毕竟还是一个陆权国家,追求的是陆地上的霸权,而非海上的霸权。

  这在将来的大航海时代中,是极其吃亏的!

  所以朱允熞必须以身作则将这种一直持续不断进步的血液根植在大明的皇帝身上,特别是避免将来出现木匠皇帝这种不务正业的不肖子孙!

  而如果出现嘉靖皇帝这种一心修仙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朱允熞简直气也能气死了!

  尽管嘉靖帝不算是什么昏君,更不算是什么庸才,可正是如此,才越发气人,因为一个有才能但不学好的君主,足以影响所有臣子,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对大明是破坏性的!

  根基都烂了,以后的皇帝再怎么励精图治,也是空话!

  从权术的角度来看,嘉靖帝的确是成功了,终其一生都没有人逃脱了他的掌控,所谓的严阁老严党也不过是他捞钱的工具罢了。

  从皇帝享受的一生来看,嘉靖帝更是成功。

  可从大明的角度,从天下的角度来看,嘉靖帝或许才是那个真正让大明由盛转衰,走向一条不归路的罪魁祸首!

  朱允熞既然自后世而来。

  知道了大明灭亡之后,满清的腐败,以及后世那惨痛的近现代史。

  便是再昏聩的人,身上也难以避免的多出了一份责任,朱允熞至少不能让大明烂在自己手里,更要避免让大明烂在自己的子孙后代上。

  所以哪怕此刻已经拥有了大明至高无上的权势。

  可朱允熞依旧保持着学习的姿态,不管能够学进去多少东西,至少要把这个姿态摆给其他官员看,毕竟自古以来都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朝中百官都会不自觉的模仿朱允熞的一举一动。

  而地方官员,更是有样学样,朝中的高官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

  说白了,就算是秦桧这样的家伙,若是在明君手下,说不定还会成就一番功业,因为这样的奸臣往往是聪明到不能再聪明的人。

  懂得如何投其所好。

  上面的人喜欢享受,那么奸臣自然就会帮助皇帝享受。

  但上面的人若是励精图治,那么奸臣,或许就不再是奸臣,而是会尽可能的去变成权臣。

  去做一些实事。

  或许贪墨、弄权的本性不会改变,最终难免换得白绫一条,但却很难变成秦桧一般通奸卖国之辈。

  就好比在朱允熞手下。

  就算有人想要成为秦桧,那也没有任何机会啊!倭国、安南、鞑靼,统统都弱于大明,谁会这么想不开和他们互通?

  没这个胆子,更出不起这个价!

  “殿下,事情已经安排下去了。”

  远处。

  锦衣卫指挥使宋忠缓缓走进,禀告道:“按照您的嘱咐,在各个大臣家中都安插下去了眼线。”

  “这段时间,所有大臣互通有无,事无巨细都在咱们锦衣卫眼中。”

  朱允熞合上书卷。

  缓缓起身。

  不急不忙的喝上一口热茶,这才说道:“做的不错。”

  “那么巡抚之事,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想必朝堂里面的那群老狐狸,应该都等不及了吧?孤倒是要看看,这朝堂之内,到底还有多少人,是有胆子在孤眼皮子底下把控朝政的!”

  “一个傅友德的人头,也不知道镇不镇得住这些家伙满脑子的贪欲!”

  “才过几天好日子?”

  “就这般贪墨!若是大明再发展几年,怕是这些家伙,都要贪墨到上千万两银子了!”

  朱允熞语气不善。

  这些家伙的贪心,简直是在成指数增长,要说傅友文这家伙是在老朱在位的时候贪墨了百万两银子,那朱允熞是决计不相信的。

  且不说在之前大明朝一年的税收。

  也才不过千万两左右,并且全都是一些实物,操作空间少的可怜。

  就说老朱那残酷的手段,这些家伙怕不是也不敢这样子贪!

  定然是见朱允熞年幼。

  监国之后,大明经济又发展的蒸蒸日上,这才动了歪心思,趁着朱允熞抽不开功夫,对付诸多藩王的算计以及方孝孺等人的发难。

  于是才趁机找到机会贪墨了百万两巨款。

  而这等人在朝中,怕并不是一个两个,朱允熞也不寄希望于一次就把这些家伙找出来,但若是敢在朱允熞眼皮子底下,把持巡抚的人选,那朱允熞的屠刀,也绝不会客气!

  这一次,可就不是区区一个傅友德的人头,以及其他两三个虾米的人头就能解决。

  而是必然有一场尸山血海在前方等候!

  只不过朱允熞觉得,这些家伙的胆子倒是未必有这么大,大明巡抚的人选事关重大,谁敢在这个事情上造次?

  要知道,朱允熞虽然年幼,可在朝中却不是没有权势!

  反而,就算不少皇帝的权势都没有朱允熞大!朝中大臣之中,朱允熞心腹可不在少数!而其他藩王,该被朱允熞整治的也早就整治,而没被整治的,如燕王朱棣都是朱允熞的铁杆手下!

  同时在京师之侧,还有朱允熞亲手训练的五万新军!

  这可是战无不胜的新军!文武大权皆在手中,更还有锦衣卫这等特权机构,试问朝中又有谁是朱允熞的对手?

  就算有人是朱允熞的对手,在阳山,不还是有一个真正的皇帝陛下?

  这可是开国皇帝!真正的一言足以鼎定天下!

  “殿下,此番准备周全,定然能够揪出一两个心思不轨之徒出来。”

  宋忠在一旁说道:“但才有那陕西之事,只怕那些真正难缠的家伙,不会露出马脚来。”

  “怕是难以真正见到真正的大鱼。”

  宋忠对这次行动的结果很是担忧,虽然锦衣卫已经全力出动。

  可人家要是不上钩。

  那也是无济于事。

  而根据宋忠知道的,在太孙殿下宣布要选拔巡抚之位的消息传出来之后,不少大臣直接就闭府谢客,不再见人。

  就是为了避嫌!

  可见这些老狐狸的心思多么缜密!

  但朱允熞却满不在乎的摆了摆手,他这次本就没打算抓真正的大鱼。

  只要这些家伙没办法操控巡抚人选即可。

  朱允熞要扫清的是地方上的吏治,要加强的地方官府的效率!而这首先要确保的,就是没有朝中大臣的干预!

  不然到时候巡抚派下去了。

  到了地方上是听朱允熞的还是听某些大臣的?

  “传令咨政处,让他们筛选合适的巡抚人选,再将合适的人选交给孤。”

  “你在暗地里好好看看。”

  “是否有谁在其中做了手脚,将本该入选之人替换下去。”

  “孤要试一试,咨政处的大臣是否可靠。”

  大明的事务日渐繁忙,朱允熞也不可能始终一肩挑之,朱允熞设立咨政处不是为了给自己增添负担,而是为了减少负担!

  只要咨政处忠心可用。

  将来就可以将一些事情甩手交给咨政处去做,至于是否会分散皇权。

  这一点到不需要担心。

  毕竟咨政处的存在同内阁没有太多差别,后世的内阁始终逃不脱皇帝的掌控,咨政处同样没有这个能耐。

  反倒若是处处都想着集权。

  什么事都往自己肩上挑,那只会把自己累死,同时也只会把大明治理的一团糟!

  不愿意信任,不敢去信任,此乃庸人所为!

  身为皇帝,手下注定什么臣子都会有,若是处处害怕奸臣,因噎废食,这才是无能的庸人!而非一个合格的皇帝!朱允熞要做的,是善于利用,将忠臣和奸臣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

  翌日。

  奉天殿。

  早朝!

  朱允熞手中拿着咨政处推举的名单,心中可谓是一半欢喜,一半忧。

  这名单之中,不乏干臣,能臣。

  但却也有一些善于表面功夫,实际功绩不显,只是在做文章上面有突出能力,纸上谈兵或许可以,但真正去实际管理地方,却只怕是力有未逮之辈。

  这些人或许一辈子都没去过基层。

  连五谷都不分!

  又让朱允熞如何能够相信这些人能够治理好地方呢?

  但偏偏,这些人对于朱允熞的忠心却毋庸置疑,因为他们都是清清白白的读书人,是通过往年来一届一届科举积累的人才,在朝为官多年。

  资历已经攒够了。

  按照往常的规矩,就该提拔,以往是提拔到朝中,现在既然有巡抚这么个去处,自然要想到他们。

  但朱允熞却不愿意将他们派到地方上去。

  有些人,在朝中或许还能发挥作用,但在地方上,就只会给地方上的官府添乱而已。

  所以朱允熞暂时将其搁置。

  并未发表任何言论。

  而这些动作在朝中大臣的眼中看来,便是清楚朱允熞对此次名单不满,但却只是合理的不满,并没有其他问题,所以才只是搁置,否则此刻早就是血流滚滚了!

  想到此处。

  诸多有门路的大臣心里都一阵庆幸。

  还好这段时间他们忍了一阵,连上百万两的银子都没有动摇,毕竟银子是银子,可家里人的命也是命啊!

  毕竟不是谁都有颖国公这么一个好大哥!

  “殿下,臣有本启奏!”

  正此时。

  一位朝中大臣站了出来,众人定眼一瞧,才发现是在朝中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吏部尚书——翟善。

  看上去十分年轻。

  “说。”朱允熞点头应允。

  翟善深吸了一口气。

  尽管他是吏部尚书,但在这朝堂之中,论威势却恐怕连很多主事、侍郎也比不过。

  莫要以为这是开玩笑。

  事实上的确就是如此,在洪武朝有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思议的,就好比翟善,不过是洪武初年生人,二十多岁的年纪,竟然就成了吏部尚书,放在整个大明都可以说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但在老朱这里。

  却是完全可能发生的,因为老朱完全就是一个工作狂,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经过他的手。

  一天早朝、午朝、晚朝,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工作机器。

  亲手提拔一个年轻人来当吏部尚书,实则将吏部尚书的事情自己来管,也是十分有可能的事情。

  而翟善就是这么一个十分幸运的年轻人。

  只不过吏部尚书这个位置可不是那么好当,没几年的功夫,他就被老朱给换下去了,从堂堂一届吏部尚书,给调到宣化当知县去了!

  这简直不要太离谱!

  可偏偏这就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

  “殿下,傅友文一事,臣身为吏部尚书,实在是难辞其咎,身为上司却无法管束属下,德行不足以服众,能力更是有限,实在不适宜再掌管吏部尚书一职。”

  “还请殿下将吏部尚书一职,移交给贤能之士!”

  顿时,朝中大臣一阵哗然。

  吏部尚书!

  这可不是一个小位置!位高权重都是对这个位置的贬低!

  现在竟然要换人?

  而且看这个样子,殿下似乎并不意外,可能换人的背后,就是太孙殿下的意思!这是想要让自己的心腹上位了?

  朝中诸多大臣纷纷止不住的猜测。

  上方。

  朱允熞平静的点了点头。

  “善。”

  “既然如此,那即日起你便为陕西巡抚,替孤将陕西这片地界治理好吧。”

  “而你原本的吏部尚书之位。”

  “便交由百姓监督司主管杨士奇担任。”

  杨士奇!

  又是他?!

  朝中大臣忍不住张大了嘴!

  尽管杨士奇同翟善一样年轻。

  可却不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员,而是实实在在太孙殿下的心腹!同时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干臣!

  让这样的人坐在吏部尚书的位置上。

  怕是一上去,就下不来了啊!更别说,他还兼着咨政大臣的名头!

  以此职位而论。

  朝中能比他还大的,便没有几个了!

  “至于杨士奇原本主管的百姓监督司,就交由杨荣担任。”

  又是姓杨的?

  百官一时不由呆愣在原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