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刚夺舍又重生?我在古代科学宅斗 第五十七章 新的商机

  江潮不仅一口应下了与苏衡玉的合作,在临走前还将她这次带过来的香皂全部带走了。

  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苏衡玉不仅一边忙着工坊里的事,一边还催促着手底下的人不断改进香皂。

  在她和大公主严苛的要求下,香皂已经做得越来越好,甚至精致得不像只用于洗浴的东西了。

  为此,苏衡玉又特意建了一座香皂工坊,以后还会产出各类和洗浴有关的东西。工坊建成以后,苏衡玉招了不少京郊附近的女子来做工。

  附近村子里的百姓听闻了工坊的待遇后,纷纷催促着家里的妻子女儿前来应聘。要不是苏衡玉言明自己只要女子,恐怕还有大批男子都想来试一试。

  因为这个工坊的建成,那边村子里的女孩儿们日子比从前好过了不少。

  干活儿的人一多,产出的香皂也就多了起来。

  但因为香皂是走高端市场的,京城内的“花想容”吃不下这么多的货,苏衡玉便带了不少,出来碰运气了。

  她不打算将“花想容”开遍大魏,而是打算在这趟行程里找到几个还算不错的商户,让对方代为销售。

  守银商行,就是她找上的第一家。

  若是守银商行把这事儿做成了,期间也没有做出什么触及她底线的事儿,那后面的合作自然也能顺利进行下去了。

  不过因为自家航路开辟得艰难,江潮也只是个分号的掌柜,所以这次两人签订的只是试售卖的契书。若是想要和守银商行签订完备的契书,还需要等到这次试售卖的结果出来,江潮再和自己的东家通过气儿了,才能敲定。

  对此苏衡玉表示没有意见,她相信自己拿出来的东西一定会受到时下众人的欢迎。

  先前京城里那些贵女们的表现,已经足够说明这一点了。

  出行的第一件事已经解决,苏衡玉现下便决定开始想想这第二件事了——制盐。

  自古以来,盐和铁都是事关国家命脉的东西,若是能掌握住这两样东西,那么造反的路便可以稍稍平坦些了。

  虽然苏衡玉并没有要造反的意思,但能尽早给自己多增添一些底气和筹码,她当然不会放过。

  大魏的盐其实算不上好,即便是忠勇侯府这样的勋贵人家,日常食用的盐都带着一股苦涩的味道。而且大魏盐价很高,即便朝廷已经在努力地压制盐价,但大魏的盐数量本来就不多,勋贵和商人们为了吃到更好的盐,暗地里加价已经成了常事。

  由此,还衍生出来一个藏在暗处的行当——私盐贩子。

  位于海边的潮珠城内,也是私盐贩子流窜最广的一个地点。

  苏衡玉来这里的另一件事,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盐场,悄悄建一个制盐作坊。

  这几日里她除了和守银商行人来往,也让人暗地里寻找了合适的制盐场。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运气格外好,还真让她找到一家即将关闭的制盐场。

  这家制盐场的主人姓汪,是潮珠城本地人。因为祖辈都住在这里,所以对制盐一事也颇有经验。他们家的制盐场也算是有些年头了,而且因为主家祖上是从小渔村里出来的,所以也经常招收小渔村里的人来做工。

  原本这家制盐场就算规模不大,但正常开下去是没问题的。毕竟这家盐商制出来的盐已经算是上等了,而且价钱也不是很贵。

  但可惜的是,汪家的生意惹得另一个盐商眼红,对方设了几个圈套让汪家人跳了进去,还买通了他们制盐场的工人,将沙子掺进了他们的盐里,卖给了最大的客户。

  那位客人以为自己被汪家狠狠摆了一道,不仅将汪家告上了县衙,还要求他们按照契书上所写的,三倍偿还自己的损失。

  汪家找不到陷害自己的人,又有契书摆在那里,只能默默认罚,将大半身家都赔了出去。

  那个对家盐商趁此机会拉走了汪家的大部分客人,还到处散布汪家将劣等盐当作上等盐售卖的事儿。汪家盐场自此一落千丈,如今不仅背着外债,连工人都跑了大半,现如今只能卖了盐场维持生计了。

  苏衡玉得知了汪家人的遭遇,深知这是个无比适合自己的盐场。

  不过她不打算这么快就找过去,她须得再等等,等到汪家处境最为困难的时候,她再雪中送炭。

  如此一来,汪家才会真正的信服她,不会将她的秘密暴露出去。

  这些事只在苏衡玉脑袋里转了几个圈儿,她没把这些心思告诉给任何一个人。

  恰好紫云这个时候进了屋,跟苏衡玉说起了回程的事儿:“咱们回去的时候定然要带足了口粮才行,先前那些干粮我可不想再吃一遍了,简直难吃死了。”

  “口粮?”苏衡玉忽地想到了什么,“紫玉,你想在回程路上就能吃到一碗香喷喷的热汤面吗?”

  紫云闻言,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公子,你又有好法子了?”

  苏衡玉一笑:“你跟我来,我教你怎么做方便面!”

  两人相视一笑,直接去找了客栈的老板,花了一两银子借了厨房,开始了为期三日的新口粮研发活动。

  而在潮州城内的月河村中,那座最漂亮的青砖大瓦房里,小孩儿的哭声正传入在场所有大人的耳朵里,将他们吵得心乱如麻。

  汪家二房媳妇听的头都要炸了,当即上前两步照着自己儿子的屁股狠狠拍了几巴掌:“哭,就知道哭!有什么可哭的,你一日不吃肉是会死不成?竟然将你奶养的鸡给宰了,你知不知道那是只正在下蛋的母鸡!”

  小孩儿被娘亲揍了一顿,心中更加委屈:“我又不是为了自己吃,我是见爷奶这些日子瘦了许多,听人说鸡汤滋补,想要给他们补补身子罢了。我不是自己馋。”

  小孩儿哭得嗓子都哑了,他没想到素来疼爱自己的娘亲会因为一只鸡发这么大的火。

  从前他也经常吃鸡,家里的鸡有不少都是进了他的肚子。

  “你懂什么,从前咱们家可以随便杀鸡来补身子,如今……如今不一样了。”二房媳妇说着说着,话音里就带上了哭腔。

  小孩儿不明白:“哪里不一样了,我们家的人又没变。”

  坐在一旁始终沉默的汪家老二听着儿子天真的话,心中苦笑不已。

  人是没变,但境遇却变了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