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盛通天录 第二卷 缈远峰上紫衣人 第一百一十二章 缈远峰上

《大盛通天录》第二卷 缈远峰上紫衣人 第一百一十二章 缈远峰上

作者:月逐庙前来 字数:2989 书籍:大盛通天录

  聂重听见脚步声来,睁眼看了柳轻衣一眼,面上似有嘉许神色,略点了点头,便重又闭上眼打坐。

  柳轻衣朝着聂重躬身一拜,便即走到步鸠身旁站了,静静地等待起来。

  他看向重明堂前打坐的聂重,只见其长相极为威严,却无端端觉出一股慈祥和亲近之感,点滴过往历历在目,心中已是百感交集。

  自己在岚郡选灵大典之上犯规被逐,蒙聂重破例收录为灰衣弟子带入山门,以灰衣弟子身份夺得宗门大比前十,从而得赐传灵丹,接外帖任务,后至钧天郡赴紫延果之约,参加南境仙品大会。几番际遇之下,终于突破到通元境,却又如此巧合地拜入聂重门下。

  可以说,要是没有聂重破例将他收录为天兽门弟子,也就没有今日柳轻衣拜入缈远峰一事。

  作为现代人的柳轻衣,虽说接受着最新式的教育,却也忘不了恩义二字,更知‘天地君亲师’的分量。

  “嘿,这人以后就是自己的师父了。”柳轻衣看着须发皆白的聂重,心中一阵热切和激动。

  约莫等了三个多时辰,严宽和黎德强终是搀扶着走了上来,甫一踏足山顶平地,二人已是气喘如牛、汗流浃背,全身皮肤隐隐发红,更有好几处淤青。

  严宽虽说全身软绵绵的,倒也还能站得住,黎德强却是整个人已经虚脱,靠着严宽的搀扶才走了上来,全身大半的重量几乎压到了严宽的身上。

  来到重明堂前,严宽面色复杂地看了先到的柳轻衣和步鸠一眼,也不吭声,只朝着聂重躬身行过一礼,便和黎德强站在一边喘着气歇息。

  聂重看向严宽和黎德强二人,眼中先是略露失望之色,待见到二人互助搀扶之态,终是含笑颌首道:“你二人虽说愚钝了些,却也全了同门相助之义,倒算不辱本尊门楣。”

  说着转了头朝步鸠和柳轻衣道:“你二人悟性虽好,却是都是单独行来,有些不太像话。”

  步鸠和柳轻衣闻言眼神一阵闪烁,皆是低了头没吭声。

  又听聂重道:“你四人都到我跟前来,待本座赐下道号,你们也好行拜师礼。”

  柳轻衣等四人听聂重一番语,依言聚拢一起,在聂重跟前站成一排。

  聂重逐一打量四人,面色一肃道:“本座师承上代天兽门明拓长老,明拓师祖乃是明字辈,传到我这代是重字辈,本脉按‘明重云清筱远洛惪’字派相承,你们这一代便是‘云’字辈了。字辈可为道姓,待我赐下号字,你等则以此道号列我渺远峰一脉门楣。道号乃是我一脉内部称呼,平素对外你等可以称原名,对内却得辈份分明,你等继承我之衣钵,需得铭记师门代续的道统辈份,时刻铭记法缘出身。尔等可听清楚了?”

  四人逐次皆答:“清楚。”

  聂重低头沉吟半晌道:“‘晓出堂前荷,天明雨铮铮’,本尊便以‘天’‘明’‘雨’‘铮’赐你四人之号字。方才观你等之骨龄,乃是以严宽为长,步鸠为次,黎德强第三,柳轻衣最幼。如此,本尊便赐严宽道号‘云天’,步鸠道号为‘云明’,黎德强道号为‘云雨’,柳轻衣道号为‘云铮’。尔等即刻行三跪九叩大礼,这拜师之仪便算完成了。”

  四人依言叩下头去,柳轻衣跟着三人一跪一叩之际,却发现这三跪九叩大礼倒与原世界的一般无二。

  待几人礼毕,聂重表情略显复杂地道:“我自东灵仙国受伤归来,不但仙兽死,自身境界也是滑落数层,本不欲再收门徒。奈何兽门不昌,我缈远峰一脉更是人丁冷落,这些年我闭关之际,数次回想师恩深重,不愿让缈远峰一脉就此断于我手,便当勉力延续。”

  说到此处,聂重凝声道:“云天、云明、云雨、云铮,尔等承我缈远峰一脉云字道统,当袭缈远数代之仰光,且随我进重明堂参拜祖师。”

  一席话说完,聂重已是立地起身,将几人引入重明堂,朝着堂内一面黑顶壁龛席次而跪,随着聂重的叩头,几人也是齐齐叩下。

  柳轻衣俯仰间朝壁龛中瞧去,只见数道黑木材质的灵牌摆放其上,明拓长老的牌位只是占了右手靠边位置,正中的两块灵牌一为“天卺长老”,一为“真昀长老”,看起来煞是醒目,不由暗道:“这两位的辈分恐怕有些高了,不知哪位是缈远峰第一代祖师?”

  待几人叩礼既成,聂重待四人起身肃立,交代道:“为师闭关百年未理世事,峰上规矩倒也简单,一不可同门相残,二不可滥杀无辜,就此两条,尔等当铭记于心!”

  严宽领头道:“弟子记下了。”其余三人自是一连应声。

  聂重点点头,看向严宽道:“自即日起,为师每隔半月在这‘重明堂’传功讲道一次,云天作为本峰首席,每到时日负责传引三位师弟到此,平素兼助为师督责几名师弟修炼事宜,需得先勤勉持身,为众弟子之表率,你可明白?”

  严宽眼神坚毅,一脸严肃地道:“弟子明白。”

  聂重转向几人道:“峰上所传,并未陈列于仙术阁中,切不可再传之于他人,便是同他峰子弟交流,也当缄默其口,不得透传要义。”

  严宽伸长脖子答了声:“明白。”其余三人便也一哄答了声明白。

  不久,聂重坐在重明堂内一个上首蒲团,令四人依次挨坐下首,开始传功讲起道来。

  “修士修行需知仙道五要,这也是修士行走仙界的最大依凭,所谓五要,按重要程度依次为:术、器、材、地、侣。”

  “第一要‘术’,自然是各种仙道法诀及独特仙术,这是修士修行的根本,古称筑基之术,是至为重要的第一关节。没有这些功法、仙术作为基础,修士便如无根之萍,后面的器、材、地、侣也都没有了用处。”

  “第二要‘器’,乃是借助一些法器灵物提升自身的攻防威力,最常见的器就是刀、剑类仙门常用的灵宝法器。器的品阶你们入门之时当是听传功长老讲过,大多是品阶越高威力越大,所能承载的仙术也更为强横。天兽门给每名弟子专属打造的兽灵环,乃是我们御兽门派独有之器,配合门内的仙术、功法,乃是最为适合兽门弟子使用的法器,借助融环术,不必再寻找其他更高品阶的替代法器,算是我们兽门弟子的一大优势。”

  “第三要‘材’,便是各种天材地宝,以及以其炼制的各种珍贵丹药,越是稀有的丹药,其材料便越是稀缺,所以那些真正称得上是天材地宝能够炼制稀世丹药的,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往往一旦现世就会有大量仙门争抢,需得运气极佳的有缘者才能得之。”

  “第四要‘地’,则是指适合修炼的洞天福地,咱们天兽门的内门六峰便算一处,山下大阵底镇压着一座巨大灵脉,经过数代天兽门弟子的努力,又自各处攫取各种小型矿脉加持,这处灵脉日渐壮大,使得天兽山成为南境不可多得的三大修炼宝地之一。”

  “第五要‘侣’,则是指修士的仙途道侣,若能碰上合适的异性修士,情投意合之下,共习一门正统的双修功法,无论是功法互补,还是相近叠增,都有极大的助益,更能提升彼此的修炼速度。此处所谓之双修,并非邪派修士的阴阳二鼎采补之术,乃是阴阳相齐合驭道觉的补天之法。”

  “宗门师承便是五要中“术”之所指,我天兽门独创虚天御灵诀,乃是御兽门派的不传之秘,基于此诀的道统绵延,各峰皆有其独到之处。本门虚天功通元境法诀是:天人相应,万元化析,丹壶炼蓄,筑衍归一,有垠寸渡,灵蕴凿底,辔元聚顶,阳轮开启……”

  “本门御灵诀的核心要义为:通灵、转元、附体、加持、合击、化生,统称为“御灵六术”。”

  “第一术‘通灵’,乃是人与仙兽共享视角、互通意念,进而促进仙兽修炼,觉醒血脉之力,打磨天赋技能。我们天兽门的通灵之术是以魂链烙印沟通仙兽,东灵仙国的御兽修士却是以‘星转术’御灵,其术比我们天兽门的魂链效果更佳,跟仙兽连接也更为紧密,往往能够做到心意相通,战斗起来也更加灵活多变。我天兽门魂链之术的独到之处却在于更为牢靠、稳妥,不像‘星转术’需要借助星月之力方可修炼,一旦没有星月之力,仙兽修为往往停滞不前。”

  “第二术‘转元’,却是以天地元气为媒介,互通人兽体内灵气元力。你等晋入通元境之后,体内的斑驳灵气因为通元会逐渐化为包涵部分天地元气的灵元,利用灵元输送更为快捷这一特性,可以与烙印仙兽达成灵元互通共享。”

  “第三术‘附体’,将烙印仙兽以兽态附体到人身上,从而使人拥有仙兽部分天赋技能和属性。此术虽然简单,却是风险最大的。因为修士一旦被兽性侵蚀,往往神魂不稳,或癫狂,或痴呆,甚至有走火入魔的危险。因此,我兽门之中习练此术者,历年来少之又少。”

  “第四术‘加持’,乃是将修士个人属性加持到仙兽身上,又或以特有仙术施加于仙兽增益其状态,此术的难点在魂链通道必须足够充阔,灵环等阶也要越高越好,不然往往耗费不少力气,效果不佳不说,持续时间也短得可笑。”

  “第五术‘合击’,又称双衍天击术,乃是修士同召唤仙兽共修一道合击仙术。此术可谓是御兽门派立身之本,往往威力奇大,有一招定胜负之效果。施展此术却有一个缺点,便是一旦用出此术,往往对修士和仙兽体内灵元消耗极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状态。”

  “第六术‘化生’,却是仙兽后期的终极形态,这些高级仙兽往往可以随意变化,并拥有部分变化生物的相关能力。此术大致分为罡变和煞变,对你们如今阶段言之尚早,只因此术对仙兽的修为境界要求太高,你们可略作了解,不必深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