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悍王 第六十九章 那本王就亲自北上

《大唐悍王》第六十九章 那本王就亲自北上

作者:北堂轩 字数:1934 书籍:大唐悍王

  听到孟昭图有主意,郑从谠和宋文通都有了兴趣。

  这老头提出两个方案,

  第一个办法有些激进,那就是受到朱温的启发,留三千兵卒固守同州,其他一万轻骑沿着朱温走过的黄河南岸直插潼关与洛阳之间,一举切断黄巢的旱路粮草大道。

  但这有个问题,那就是要面对洛阳与潼关的两面夹击,如果洛阳外的杨复光再不配合,很可能肉包子打狗。

  不过,这也算是个奇谋,虽然冒着一定风险,可一旦成功,长安之围立解。

  第二种方法就保守得多了。

  请郑从谠回到河东招募军队和筹集粮草,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一举冲破邓天王的封锁线,打通同州到长安的粮道,同时震慑黄巢。

  但这也有短板。

  那就是颇费时日,别好不容易将援兵和粮草运到长安,长安不是被破就是饿殍遍地了。

  “孟公,供应整座长安的粮草数量惊人,河中河东等诸道虽然也可筹集,但道内各军镇极其混乱,郑某也是无从调度,而且宋节帅刚刚接受河中军务,威望并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压住河中诸多军镇,只怕...”

  郑从谠和宋文通沉默了。

  宋文通面对的问题大家都能想到。

  而郑从谠乃是以使相出任河东节度的,也就是说也曾是朝中核心成员之一,就算是现在还保留着同平章事的官身。

  而即便如此,依然不足以震慑河东各镇。

  其实从他以一道节度之尊只带来五千人马勤王就能看出一丝端倪来。

  河东道一直是大唐军镇最重之地,若是他真的完全掌控,就算是来时匆忙不急召集太多人,可怎么也能带出来一两万。

  河中河东虽然忠于朝堂,但内部矛盾重重,互相攻伐。

  去年振武军节度使李国昌杀了大同防御使,占据云州,蔚州和朔州三州之地,还不断出兵南下威胁河中与河北诸道,将那里搅和得翻天覆地。

  唐庭派出几个重臣前往镇压,也是毫无办法,还损兵折将,最后才被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击败在药儿岭,李国昌父子暂避鞑靼寻求忽而图可汗的庇护。

  但经此一折腾,又冒出来众多手握大权的大大小小军镇,仗着手中有兵有钱,几乎不听上官调度,最多也就是哼哼哈哈地应付一下,也没人能将之奈何。

  一旦逼急了,对方便鼻孔朝天地质问,“你谁啊?”

  更极端的还可能就地反抗,斩杀和驱逐上州令使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就算是让郑从谠回去征兵筹粮,他也是力有不逮。

  孟昭图将两条意见摆出来,看到诸人都不说话,便道:“这两策皆有不足之处,但如今却无他法,若是陇右道能抽调出一部分兵力就好了。”

  宋文通摇了摇头,

  “如今虽是冬季,吐蕃极大可能不会出兵扰边,可一旦得自陇右驻守的边军回援,难保他不会趁机东进,到时咱们面对的只怕除了黄巢,还要加上这些恶臭的番兵!”

  李杰坐在一旁一直在想着什么,突然抬头道:“郑畋因义父西门思恭被黄巢的令使劫持,导致他左右为难,如果咱们将西门那老头救出来...”

  孟昭图点头,

  “这确是办法,但如今邓天王堵在城门,稍有风吹草动都瞒不住他,如何去救?”

  李杰想了想,然后拍了拍手,

  “三上友兄妹可在?”

  当三上友兄妹领命,带着其麾下三十人匆匆离开之后,郑从谠皱了皱眉。

  “殿下,老夫离开京城前曾与倭国的遣唐使颇有交情,也知道那遣唐使实际是假冒的,真实身份却是倭国国主的一个对头,如今您重用他的麾下,一旦被发现...”

  李杰马上一笑,

  "郑节度说得是,不过,巍巍大唐,难道还怕他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小岛国?"

  一句话,郑从谠不再吱声,但直觉告诉他,李杰这么做绝对还有其他原因。

  这个寿王年纪虽小,却总给他一种深不可测的错觉,似乎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别人揣测不到的深意。

  当然,谁也没将宝押在这些倭国人身上,成功救出西门思恭固然最好,救不出就只能作罢,总要有所行动的。

  而目前,孟昭图提出的两条建议却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抉择。

  李杰只得看着孟昭图,

  “孟公,意见是你提出来的,你可有解决的办法?”

  孟昭图却眯着眼睛不住地打量着他,眼中流露出极其复杂的神色,似乎有什么事情难以抉择。

  但在李杰的催促下,这才长叹了一口气,

  “殿下,当初陛下为了震慑李国昌父子,派出几位在朝的重臣前往河东,却直到郑节度前去才勉强将之平息,你可知为何?”

  李杰一愣,“自然是以宰丞之尊履节度之责了!”

  这句话本来有点捧一旁郑从谠的意思,可后者一点儿都没感到高兴,反而叹了口气。

  勉强而已,没啥好骄傲的。

  不过他突然一抬头,也将目光投向了李杰。

  李杰被他看得一麻,脑子一转就明白了。

  这是要他亲赴河中河东诸道去震慑那些不老实的军镇节度啊!

  国级大佬还镇不住这些家伙们?

  那咱就直接王炸,一国之亲王可以了吧?

  而且还不是那些被圈养的式微皇族,而是手握重权的寿王!

  很显然,孟昭图是倾向第二个策略的,毕竟第一个有些冒险,不符合这老头沉稳的性格。

  宋文通也跟着明白了,摸着下巴上一缕小黑胡儿,

  “如果殿下以亲自去筹措,的确可以极大的避免被其拒之门外的问题,毕竟您代表李氏皇族,拒不服从调度就是叛唐。而且有李国昌父子的前车之鉴,这些人还是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值不值得冒这个险。”

  郑从谠点了点头,有些酸味儿的继续道:

  “对付这些节度使,除了以殿下的身份去压外,无非就是钱帛而已,河中以盐池富甲一方,只要蒲州刺史全力支持,一切必可迎刃而解!”

  他是真眼馋河中的盐税啊,此时除了江浙道较为富足外,长江以南诸道还算是莽荒之地,经济发展起来那是宋朝时期了,真没多大油水儿。

  李杰起身在客厅中转了好几个圈儿,一想到临行前李儇眼中那种极其不舍与坚定,诸位朝臣急切的目光,再想到那三坊被烧成黑炭的粮草和粥棚那碗已经清澈见底的米粥...

  “既如此,那本王就亲自北上,如有不服者,皆杀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