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质子成皇 第二十七章 独钓寒江雪

《质子成皇》第二十七章 独钓寒江雪

作者:蔬果沙拉 字数:1833 书籍:质子成皇

  汾江边上,天气有些阴凉,一座石桥横跨青绿的水面,江边偶有飞鸟停闲。

  几片横舟系于岸边,渔夫们洒下格网,又开始擦拭钓竿。

  青年们在一旁的道路上往来,务工的汉子挑着重担经过这里返家,时而也会有两三对儿男女在江边为琐事驻足争吵。

  邻水的亭台楼阁中,些许满是皱纹、雪鬓霜鬟的老者静静地坐在围椅上,他们不发出声音,只是笑着观察路过的每一个人儿。

  你心中的一切烦恼在他们眼中都是幸福的。

  苍老不一定是件坏事,平静淡然地感受时间的流逝其实也是件颇有情致的雅事。

  而能在没有起伏的平淡肌肤上留下满含韵味的年轮、能在鲜血不停流转的鲜活躯体中滋养这般安宁心境的,就只有时间了。

  观赏着午后江边的风景,司徒锡用手帮钟离愔理了理帷帽后侧的素纱,他们二人来城南参加桃园诗会。

  说到桃园,或许是受了“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影响,司徒锡刻板地以为这桃园是在山上的,却没想到弥王府居然就在这城中的汾江边上专门修建了一座用以赏花的园林,真是豪奢。

  诗会在酉时开始,距现在还有些时间,二人正好出来散散步,权当消食。

  走着走着,司徒锡便发现了前方的一处三层阁楼下方正围了些身穿儒袍的书生,瞧他们的年龄,应该大多都是学子。

  稍稍靠近一些,二人便得以听清这些书生们讨论的内容。

  “若要写春风,最好是不要在诗中出现春风,写以飞花、以摇柳,如此一来读者便不会觉得落了俗套。”

  “宁兄大才,诗道确实如此,小弟佩服!”

  原来是在讨论作诗的心得,这诗会还没开始,文学的氛围已经开始在江边蔓延。

  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是一白袍儒生,他似乎在这些学子中颇具威望,人群中又有一人向他发问。

  “宁兄,以你的见解,今夜会是何人的诗篇置于这风华榜首?”

  “这不好说,但依往年来看,应是从璐国公府方堤方少爷与许尚书家的许依临许公子中得出胜者了。”

  那被称为宁兄的白袍儒生显然很享受被人追捧的感觉,他闭眼摇头,嘴上在给众人慢慢分析,他似乎很了解与这诗会相关的事情。

  “风华榜?”司徒锡偏头询问钟离愔。

  “煊安诗社众多,以弥王世子的‘桃花诗社’与璐国公府的‘清风集’为首,贵胄们往往会在这三日内分别组织各自诗社的集会,期间他们会一同请来城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当作评审,每日在各自诗会上的佳作会送至到这些诗词大家手上,而优胜者则可以张贴于这风华榜上供众人欣赏观摩了。”

  原来这么正式的吗?司徒锡还以为这什么桃园诗会也就是大家一起坐在一块儿聊聊天喝喝酒就完事了,没想到这几乎可以算作大型的文比大赛了。

  没有去凑这个热闹,司徒锡牵着钟离愔的手腕向身侧的一个亭子走去。

  “相公觉着刚刚那书生说的可对?”

  才刚刚坐下,钟离愔一边帮司徒锡把衣袖卷起,不让它掉至座椅上,沾染灰尘,一边又笑着问他对刚刚那些个书生们谈话的看法。

  “娘子是说他说的写诗之法吗?文字在创作之初是只属于自己的东西,我想好的诗人应该不会刻意为了引起人们的共鸣而写作的。”

  “写春风,诗中就不能有春风,这是什么道理?就仿若要写白雪,我倒是觉得一定要有‘雪’才行,只要看到这个字,冬的缤纷就涌上心头。不是所有人心中的冬天都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文字和情感的理解,譬如相比起绝美的诗句,有的人更喜欢的是在温暖的房间里一觉醒来,友人惊喜地告知一句:快看,外面下雪了。

  触动人心的强烈情感,诗的内核不就是这种东西?

  “好一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位小友,不知可否移步过来一叙?”

  一阵沉稳清朗的声音从右侧响起,司徒锡放眼望去,这声音原来是来自下侧另一处亭子里的一位老者,他身前是一方餐桌,还有一名中年男人在他身侧立着。

  那老者正向司徒锡招手示意。

  那中年男人虽是身着常服,但腰间配有一银色鱼袋,外侧还有两位侍卫在亭外守着,处处都彰显着这老人的身份不凡。

  与钟离愔对视一眼,见她摇摇头,司徒锡知晓这人并非她的熟人。

  长者相邀,自然还是要去的,司徒锡起身施过一礼,又放下袖袍整理衣衫缓步走下台阶,与钟离愔一同走入那亭子里。

  “见过老先生。”夫妻二人齐齐行过一礼。

  “无需多礼,小友请坐,方才听见小友所言,颇有见地,又听闻小友两句绝妙诗文,老夫便忍不住想向小友求个全诗了。”那老者收拾收拾桌面,邀请司徒锡在他对面坐下,紧接着便说明邀请他过来的意图。

  “老先生客气了,此诗非小子所作,但老先生想知晓,小子不敢藏私。”司徒锡也不客气,大大方方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见到老者为自己倒了一杯热茶,他道一声谢后,便将这《江雪》全诗吟诵出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那老者听闻整首五言绝句,嘴里细语喃喃,反复念叨几遍,侧头看向江面,脸上显露出哀伤的神色。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真是合时宜的诗啊。”

  汾江明明是碧波流水,但老者却说这“独钓寒江雪”恰合时宜,看来他心中此刻有些忧愁情绪。

  “小友,此诗是何人所作?”

  “是柳宗元柳先生。”司徒锡实话实话。

  “柳宗元?”老者转头看向身侧那侍立一旁的中年官员。

  “回明公,朝中应该没有这么一号人物。此诗佳绝,若为前人所作,定不是无名之辈……”那中年人说话时看向司徒锡,在质疑他没说实情。

  “也罢,只是此诗心境,倒与老夫这个失意的老头子相似。”不去在意,老者颇为自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