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从2005开始 第六八二章 很有意义的事情

《重生从2005开始》第六八二章 很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故园三千里 字数:3666 书籍:重生从2005开始

  酸菜加工厂的工资待遇跟沿海的工厂比起来,那肯定是不如的。

  虽然严鑫没有想过在老家也来做一个剥削劳动力的资本家,愿意把更多的利润回馈给本地村民,但这个行业属于比较落后的产业,产品附加值低,能够给出来的工资并不是很高。

  高的时候能有2000多块钱一个月,但是那会很累,那是一天十几个小时的重体力劳动。

  闲的时候没什么事做,那就只有千把块钱了。

  平均到每一个月,也就是1000多块钱的样子。

  对村子里面的贡献在于,这些工作都不需要有什么文化水平,就算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简单的培训几天就可以了,能够解决一些没法出去打工的农民的就业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

  而且,在本村工作,消费比较低,就平均一个月1000多块钱的工资,一年能够攒下来的钱也不会比他们那些在外面2000左右的打工者要少。

  在家门口工作,也不用担心受到别人的欺负。

  闲的时候还可以帮家里干点农活。

  不是所有的年轻人都愿意去大城市闯荡,严鑫说出酸菜加工厂现在的工资标准,就引起了两个年轻人的兴趣,他们觉得能够在村里找上这么一份工作,比去外面强得多。

  当时就问严鑫,酸菜加工厂还要不要人。

  严鑫笑着说道:“当然要人,现在已经扩展了规模,固定的工人要多招百来个,忙的时候临时工需要得就更多了。”

  前段时间酸菜加工厂拿到了和一家品牌方便面的合作合同,现有的产能供应不了,一下子就扩张了几倍的产能,芥菜种植面积也推广到了附近几个村。

  相应的,工人也需要增加。

  肖爸和严鑫说的是,不低于一百人。

  严鑫投资这样的工厂,本来就是为了带动大家一起走上富裕的道路,当然也乐见其成。

  到现在为止,酸菜加工厂消化的都是那些没法出去工作的农民,年龄基本上在四十岁以上,平均年龄都超过了五十岁,一个年轻人都没有。

  严鑫建厂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解决这个年龄段的农民的就业问题。

  明年招工的目标,主要还是这个年龄段的群体。

  但是,他也希望工厂能够有年轻人加入,这样才会有接班人。

  “我们这样的行不行?”一个年轻人问。

  “当然行,”严鑫微笑着说道,“只要吃苦耐劳,我们工厂肯定是欢迎的。”

  “那容易进去吗?”人家又问。

  “本村的,应该不难,”严鑫道,“而且我们也不止这一家酸菜加工厂,明年还会投资几个农产品加工厂,需要大量的工作岗位,一些重要岗位,也需要有能力的年轻人的参与。”

  说到“有能力”三个字,那几个年轻人都有一些尴尬了。

  他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能力。

  也许一开始出去打工的时候不是那么想的,但已经出去被社会给捶打了几年时间,很多的雄心壮志都被敲打没了,已经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自己就是一个社会最底层的打工人。

  要是有能力,又哪里至于出去几年还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

  严鑫看出了他们的想法,又笑着说道:

  “现在我们工厂招聘的大多数都是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很多连小学都没有读完,甚至有一些根本就没读过书的。像你们这样的人进去,踏踏实实的做事的话,要做到管理岗位上,我觉得没有多大的难度。”

  那几个年轻人都眼睛一亮——包括一开始并没有想着在村里工厂打工的。

  有的人希望在家门口上班,但有的人却向往的大城市,哪怕是同样的工资,都愿意去大城市,因为那里更繁华。

  但是,他们也都知道,在异乡的城市没有他们的发展空间。

  如果在家乡的工厂上班,能够拥有上升的空间,那他们还是愿意留在家乡。

  在异乡的城市没有发展的空间,又不代表着在家乡的工厂没有发展的空间。

  在异乡,和他们竞争的都是跟他们差不多的年轻人,还有一些比他们学历更高的年轻人。

  而在家乡,跟他们竞争的是那些四五十岁的农民,有一些甚至连书都没有读过。

  这么一比起来,自然是在家乡更容易发展起来。

  他们看着严鑫的眼神更热切了,问起了严鑫关于工厂的事情。

  包括酸菜加工厂的一些细节,还有未来准备投资什么样的农产品加工厂。

  这个也不是什么商业机密,严鑫又不用担心有竞争对手在老家跟他搞竞争,所以把自己知道的那些东西都说出来了。

  有一些那几个年轻人不好意思问的,他也都主动的说了出来——比如说管理层的工资待遇,还有提升的标准等等。

  他的预计,明年那几个农产品加工厂都建设好之后,可以增加四五百个工作岗位。

  大部分当然还是消化村里那些没有办法出去找工作的中年农民,但也需要一部分年轻人的加入。

  他也承认目前能够开出的工资和沿海城市比起来并没有什么竞争力,要比那边低一些,但只要效益好,这些都是可以提升的。

  而且,年轻人有大把的机会。

  说着说着,气氛就热烈了起来。

  都是年轻人,都带着手机过来的,很快就加了qq好友。

  一般的人要加严鑫的qq好友可没那么容易,但这是村子里的年轻人,人家都是笑呵呵的提出这样的要求,严鑫也没有必要在家门口来摆那个谱。

  想要人家帮自己来干活,连个qq好友的位置都不愿意给,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而且,都还是白小玲以前的邻居,怎么也得给她这个面子。

  看着这几个年轻人态度也还挺好的,他们要是愿意在他投资的农产品加工厂做下去,也可以跟肖爸说一声,多培养一下。

  在村子里面多一些自己人,对他是一件好事。

  ——他为什么有了钱都不敢说出来,还不就是因为在村子里面没人?

  冯晨就没有那样的担心,因为人家冯家是大姓,村子里谁都别想欺负他们。

  能够加到严鑫的QQ,让这几个年轻人也很兴奋——跟这样的有钱人有了联系,那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

  他们对严鑫的态度也变得更恭敬了,说话间甚至不知不觉的有了那么一点谄媚的意思在里面。

  严鑫倒是挺享受这样的感觉。

  下山的时候,他们是一起下山的。

  到了岔路口这才分开。

  雪已经停了,时间也到了十一点多,得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冯曦对严鑫说道:

  “你要解决村里的就业问题,倒也不一定把希望都寄托在村里投资的农产品加工厂上面,也不一定就要把他们都留在农村来上班。你投资的还有那么多公司,有那么多的岗位需求,可以解决很多年轻人的工作问题。”

  严鑫点头:“你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也没有想过把所有的年轻人都留在农村,只是在村里的工厂也需要年轻的血液,能够有那么几十个年轻人带在咱们的工厂就可以了。”

  肖诗语笑着说道:“我们公司接下来几年时间都需要招聘大量的员工,这里的年轻人要是有那个意愿,可以去我那边上班,以后的上升空间还是有的。”

  家族企业不大好,在公司中安排亲友上班,很容易就出问题。

  但是给一些老乡来安排工作,倒不会出太大的问题。

  老乡的情份也就那样,该惩罚惩罚,该开除开除,管理上跟普通的员工没太大的区别。

  外卖行业以后会成为一个很大的行业,现在加入公司,只要认真踏实的工作,上升空间很大,成为一个新兴市场的骨干人员,完全没问题。

  严鑫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带领着村子里的人致富,也包括了给村里的年轻人找一份有上升空间的工作。

  年纪大的在村办企业上班,年轻的,更有发展潜力的,帮他们安排大城市的工作,让大家的劳动更有价值,这也能让大家变得更富裕。

  在农村家庭里,若是做父母的在村办企业上班,做子女的在大城市上班,除了七十以上的老人和还在读书的孩子,其余的人都有工作,那就能算得上是一个富裕的家庭。

  他对白小玲说道:“你可以跟你那女同学说一下,要是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的,不介意去送外卖的,可以来食语公司上班,告诉他们只要认真的做事,上升空间很大。”

  “没问题。”白小玲道。

  他们说的都是普通的打工者,那就没有读过大学的,没什么前途的年轻人。

  有前途的年轻人,自己也会寻找到适合的工作,不需要他们操心。

  当然,要是村子里的大学生愿意到他们的公司上班,那他们也愿意去培养。

  ——谁不希望公司多一些自己人呢?

  回家的路上说着这些东西,白小玲突然对严鑫说道:

  “哥,我觉得我们现在做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严鑫还没有说话,冯曦就先笑了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带领着家乡父老一起走向富裕,本来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要是没有意义,你觉得你哥会把精力用在这种没什么利益的企业上吗?”

  白小玲点头:“是哦!”

  也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又说道:“我哥在做这么了不起的事情,我觉得还挺自豪的。”

  几个女人都点头。

  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感觉到自豪的事情。

  人生的意义,也不全在于赚钱。

  回到家,几个人换了鞋子就跑去厨房,那里烧着火。

  大冬天的,又是下雪天,村里大多数家庭都会烤火御寒。

  这里没有炕,也没有暖气,冷的时候基本上也就是烧一个火炉,大家围着火炉烤火。

  有些装修好的房子,不愿意把房间里面弄得乌烟瘴气的,就会选择用电烤箱。

  但是,现在农村的电力并不是那么的丰富,线路建设也不是那么好,现在的电烤箱功率又太大了,一个组有那么四五家用,就会让电压不稳。

  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选择用电烤箱,也不怎么舍得用这种大功率的电器取暖。

  严鑫给父母的房间里装了空调,也是能够制暖的,但是他们一次都没用过。

  也就是最热的时候会开几天空调。

  严鑫现在回家了,家里几台空调,也就他那个卧室开了——然后几个人都挤在他那一张床上。

  不是舍不得电费,主要还是得考虑一下线路的承受问题。

  在严鑫的记忆中,夏天和过年期间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一直到了16年线路改造之后才解决。

  他虽然有了钱,可这基础建设的问题,还真帮不上什么忙。

  就这么个亿万富翁,大雪天的回到家里,还是得进厨房烤火。

  ——也不是说不可以改进他们家的供暖设施,但是这样冷的天气一年没有几次,甚至一年都不见得有一次,不是太有必要。

  而且今天他们要不是在外面跑半天,也不会有多冷。

  ——就这里的冬天,不出门的话,捂在被窝里面,再冷的天气也不会觉得有多冷,甚至都不需要开空调取暖。

  他们回来的时候,老两口已经开始做午饭了。

  知道他们要回家了,就从灶膛里退出火来,将一个炉子给烧了起来,让他们一回来就可以烤火取暧。

  严鑫还过去炒了两个菜。

  另外几个都在烤火。

  艾莉莉要帮着严鑫炒菜,被严鑫给推了回去:“你就坐在那里烤火吧,你是客人,可不能天天都让你来做饭。”

  吴秀英本来在炒菜的,被严鑫给替了下来,也只能坐在火炉边烤火。

  严爸就坐在灶前烧火,顺便也能烤火。

  吴秀红笑着问她们:“这么大雪天气,你们出去玩,玩得开心吗?”

  “挺开心的。”艾莉莉和肖诗语都这么回答。

  白小玲笑着说道:“今天我们去爬山,还看到了彭艳呢,妈,你还记得她吗?”

  “彭老大家的女儿嘛?”吴秀红想了起来,“跟你一起读过书,胖乎乎的。”

  “她现在可没那么胖了,”白小玲笑道,“我跟她聊了很久,她还说想去咱们的酸菜加工厂上班呢。”

  “啊?”吴秀红愣了一下,“厂里要招年轻人吗?那村子里面老的怎么办?”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