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从2005开始 第三二二章 私生女的身份

《重生从2005开始》第三二二章 私生女的身份

作者:故园三千里 字数:3544 书籍:重生从2005开始

  东汉王朝落幕之音?

  "大汉,便是亡于这黄巾之乱吗?"汉武帝刘彻情不自禁拧起眉毛。

  尽管东汉天子并非他的血脉后代,但终究是刘家的人,东汉也是刘氏之天下,直面其覆亡,刘彻心中难免有几许怅然。

  刚刚还在看朱家笑话的大汉朝堂上陷入一片寂静,低落的气氛蔓延开来。

  想到此后几百年的南北朝乱世,便有悲天悯人者,露出了深深的不忍与郁卒。

  建武年间。

  汉光武帝刘秀先是一怔,随即陷入默然。

  见证了诸多王朝之衰亡,尽管知晓东汉迟早也有这一天,但真正直面亲手建立的王朝崩塌,还是让这位开国天子心中一恸。

  默然良久,见群臣都面色低落,他反倒释然一笑:“昔日高皇帝提三尺剑平定天下,汉历中衰,朕承天命而再兴,上天待我大汉何其厚也!岂敢奢望千秋万世?"

  末了,刘秀在心中默默补充一句。

  ——只要我大汉亡得轰轰烈烈,亡国之君别像那朱祁镇一般丢人现眼就好了!

  汉高祖刘邦更是洒脱。

  自从被剧透得知两汉王朝四百年,他早已心满意足,之后不管盘点什么内容这位汉高祖都不曾被创到,吃起别人家的瓜来别提多香甜了,妥妥的乐子人一个。

  此时,这位汉高祖就满不在乎地一拍手:"乃公大要看看这东汉是如何亡的!"

  一旁的萧何有几分敬佩:……陛下这洒脱的姿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别家的事呢。咚——

  突然一声悠长的钟鸣,仿佛历史的回响,带着众人的目光一同穿越时光来到东汉。水镜表面氤氲的云雾被钟鸣声震散。

  只见一位三十左右,看上去似乎郁郁不得志的文吏正于案牍之间“奋笔疾书”。良久,他随手将笔一掷,起身猝然长叹。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画面定格,知晓这一典故的后世之人立刻认出此人的身份,顿时激动万分:“万里封侯班定远,荡平西域五十国!"

  更有文人直接击箸而歌:"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

  雅志未能忘……"

  不同平行时空,被提及的张骞、傅介子,都猛然挺直腰杆——尽管不知道这位后辈是谁,但一开口就是以自己为榜样,任谁听了能不高兴?这意味着他们留名青史,且必然是美名,才能引得后人效仿呀!

  "却不知此人又能走到何等高度?"

  ——既然能被仙人在盘点中放出来,肯定不是纸上谈兵的货色,必然也是做出了一定成绩,只是能有多少成绩却不知道。

  ——这二人心中也有几分骄傲,可不认为随便一个后辈就能超越自己。

  与此同时,这两人所在时期的几位帝王,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以及汉宣帝刘病已,都不禁生出淡淡的好奇与期待。

  "一般人说要效仿张骞/傅介子,朕只当是轻狂,能得仙人点名,就不一般了……想必又是一位言出必践的人物?"

  虽不生在同时,但若能领略后世英才,尤其是大汉英才之风采,亦是一桩美事。思量间,镜中之人的身影化作泡沫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两位人物——

  【博望侯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义阳候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杀楼兰王的猛人。两汉数百年历史长河中,除却沙场建功,这两位便是无数人心中的榜样,不知多少汉家儿郎渴望效仿他们立功封侯!】

  【可真正做到的却是寥寥无几。】

  【定远侯班超正是其中之一。他投笔从戎,追随张謇等人的脚步投身域外,用一生的光阴完成了对偶像的效仿和超越。】

  【正所谓——】

  【率领壮士三十六,征服西域五十国!】话音落下,嘹亮的号角声奏响。

  水镜中的画面迅速变幻,出现在镜中的是一方被标注为鄯善的西域小国。镜中的班超看上去已经年过四十了。

  率三十六位壮士出使而来的他初来时得到国王的热情招待,很快对方的态度就变得冷淡,班超第一时间便察觉出了异常。

  "匈奴使者来了这么久,现在还在吗?"

  他不动声色的一句试探,便令服侍他的仆人大惊失色,让班超确定了他的推断。

  画面瞬间切换,夜色笼罩之下,篝火熊熊燃烧,班超召集全部三十六名班底,大摆宴席。酒酣耳热之际,班超愤

  然起身:“兄弟们,我们到西域是来立大功,求富贵的,而今鄯善却这样冷待我们,一旦他们把我们送给匈奴,将死无葬身之地!"

  成功激起了所有人的愤怒之后,他振臂高呼:“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如今之计,唯有火攻,仗着匈奴使者不知我等虚实,一口气灭了他们,如此鄯善必然破胆!”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激昂的配乐奏响,班超一马当先,三十六名壮士紧随其后,冲向匈奴使者的营地。

  仅仅三十多人,班超却安排得井井有条,有人提前持弩埋伏在营地门口,有人暗持军鼓藏在营地后面,班超本人则顺风纵火,火焰熊熊燃烧,鼓声震天动地,仿佛大军冲营,慌乱中出营的匈奴使者一行人首先面对的就是疾驰而来的弩矢,不等他们回神,如狼似虎的汉军便冲了过去。班超更是冲锋在前,徒手杀了三名匈奴人。最终,三十多人被杀,百余人被烧死,这支匈奴使者团在班超的手中全军覆没。

  夜色之中,火焰熊熊,燃烧不熄。

  当画面切换到白日,疏远多日的部善王受召而来,班超二话不说便将匈奴使者的头颅扔到他面前,让这位国王好自为之。

  被吓傻了的鄯善国王再也不敢左右摇摆,乖乖投降大汉,并奉上质子,以表诚意。

  【鄯善小国,是班超征服西域的起点。】

  水镜之中的画面逐渐淡去,再次出现的是遥远的长安,此时在位的帝王是汉光武帝之子汉明帝,收到消息的他喜不自胜,以班超为军司马,令其继续出使西域。

  【崭露头角的班超得到了汉明帝的重用,既然要出使西域,上司窦固决定多给他一些兵马,班超却说:三十六人足矣,真有什么变故,人数多了反而是拖累。】

  【就这样,他出发了。】

  【一个又一个异域小国在他脚下臣服,大汉的旗帜在西域的土地上飘扬!】

  【直到汉明帝驾崩,西域都护陈睦遇刺身亡,西域都护府几乎名存实亡,继位的汉章帝欲召回班超,他却选择留在西域继续奋战,并向汉章帝提出“以夷制夷”之策,成功获得了来自朝廷的一千援军。】

  【从此,班超在这片土地上呼风唤雨,攻无不胜,不仅驱逐北匈奴对西域的渗透,还将汉朝的影响力辐射到西域五十余国。】

  />【——壮哉班定远!从一介文吏,到军司马,到西域都护,到定远侯。三十六人起步,三十一年时间,镇压西域五十国!】

  "原来他叫班超……"

  张骞、傅介子都深深记住了这个名字。

  看完班超的传奇事迹,他们心中那点偶像对粉丝的居高临下优越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惺惺相惜、英雄惜英雄的钦佩。

  果然是江山代有人才出,粉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偶像骄傲的同时也很有压力啊。

  不同平行时空的两人心中不约而同想道:“是不是还得再努力多立点功勋?”

  ——不然的话,就要被粉丝超越了呀!

  建武年间,汉光武帝刘秀开怀大笑:"万里封侯班定远?定远之称,名副其实!"东汉群臣更是全体热血沸腾。

  ——实在是班超的所作所为太提气了。

  尽管汉光武帝刘秀如今以治理民生为主,并不打算擅起外战,但主要是为了才经历战乱的天下百姓考虑,可不是不敢打。

  而成天想着脚踢匈奴掌推西域的汉武帝刘彻,简直恨不得将班超扒拉到自己碗里来,只能万分遗憾此人未生于同一时代。

  水镜之中,西域的风光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巍峨的大汉宫阙。

  【历任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三朝的定远侯班超,一生所创下的传奇战绩,一定程度上正反映了当时东汉的赫赫武功。】

  【在班超纵横西域之时,又有窦宪大破北匈奴,勒石燕然,从此名垂千古。】【——“一汉当五胡”,名不虚传!】

  听着镜中人的夸赞,历朝大汉天子只觉得浑身飘飘然,几乎都要上天了。

  平行时空,刚刚立下壮志的班超看着未来的自己纵横西域,当场愣住。而原本还在嘲笑他说大话的其他人同样愣住了。

  沉默过后,陆续有人向班超道歉。最后,所有人高呼起来:"壮哉,班定远!"

  "他日班公赴西域,某愿为前驱!"有人当场推金山倒玉柱就拜了下去。"不求封侯万里,只求扬威域外!"【对外威压四夷,东汉内部又是如何?】

  【此时正值汉和帝刘肇统治时期,也是东汉国力最盛之时,史

  称“永元之隆”。】【但表面的繁华之下,危机如影随形。】

  【当初汉光武帝中兴大汉,名为中兴,实为再造,建国之后,由于前朝王莽之事,光武帝和明帝这对父子都对外戚十分提防,封赏虽厚,却十分警惕外戚揽权。而他们的皇后阴氏和马氏都是史书记载的贤后。明德皇后马氏更是恭和俭仆,对外家约束甚严,而且文采斐然,自撰《显宗起居注》,称

  得上华夏第一位女史学家。】

  【总之,这一时期的东汉,外戚宦官都在皇权的约束之下,闹不出什么事端。】

  【明帝去世后,章帝继位,相较于其父,汉章帝自幼好儒学,性宽宏,虽然是一位明君,对外戚宦官约束却不那么严。他尤为宠爱皇后窦氏,偏偏窦皇后无子,只能抱养梁贵人之子刘肇,另有一位宋贵人之子刘庆由于年长而被汉章帝立为太子。】

  【在窦皇后的陷害之下,宋贵人自杀,梁贵人忧郁而死,太子刘庆被废为清河王,而窦皇后的养子刘肇则被立为太子。】

  【由于汉和帝刘肇继位时年仅九岁,虚岁十岁,朝政大权尽握于窦太后之手,窦氏一族外戚迅速显贵,诸子入朝,其中既有太后之兄窦宪这样颇有真才实干者,也有只会作威作福的草包。年幼的刘肇隐忍不发,通过清河王刘庆暗中行事,遂于即位的第四年,诛杀窦宪,清除窦氏外戚!】

  "好重孙,十三四岁,便有如此胆魄!"见此,汉光武帝刘秀不禁拊掌而赞。

  下一秒,他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明君早逝,幼帝登基,此天意哉?”

  【窦氏外戚虽灭,梁氏外戚却开始显贵,诛灭窦氏外戚的过程中出了大力的几位宦官亦飞黄腾达。以汉和帝刘肇的能力,自是不用担心外戚宦官生祸,这位亲政后将国力发展到极盛的大汉天子,自有信心斡旋日月!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

  【元兴元年,时年27岁的汉和帝去世。从此,后世戏称的“东汉幼儿园”开张了。】

  【华夏历史上继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汉殇帝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出生百天即登基,在位仅八个月便夭折。】

  【殇帝既崩,临朝摄政的邓太后又立清河王刘庆之子为帝,是为汉安帝。历史似乎陷入了循环的怪圈——汉安帝年幼,邓太后执政,邓氏外戚势大,邓太后去世后,汉安帝凭宦官之力诛灭邓氏外戚,于是立下大

  功的宦官和新的外戚又显赫起来。】

  【然而,汉安帝却没有汉和帝的本领。】

  【邓太后执政之时,倡行俭仆,明察秋毫,蒙冤受屈者予以平反,亲属犯罪也不予赦免, “天下复平,岁还丰穰”;汉安帝亲政后,大汉江山却江河日下,忠良遭贬,宦官弄权,皇后阎氏外戚权倾朝野,大汉江山在他的执掌下飞快向下跌落。】

  【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合伙驱逐朝中清流的阎氏外戚与宦官展开了厮杀。先是阎氏外戚获胜,废皇太子刘保为济阴王——大概是近亲结合的原因,东汉许多皇后都是无子,阎皇后也不例外。刘保的生母正是阎皇后所杀,又岂能坐视他为太子?】

  【结果太子被废不久,汉安帝便在去章陵的途中去世,随行的阎皇后只好秘不发丧,一路疾驰回京,迎立济北惠王之子刘懿。偏偏这位少帝在位才两百多天就病重而亡,趁阎太后召诸王之子入京,早有预谋的宦官趁机起事,将阎氏外戚党羽诛杀殆尽,迎11岁的废太子刘保登基为帝。】

  平行时空。

  突然被剧透死期的汉和帝整个人呆住。

  "朕……朕……上天何薄于我!"

  二十七岁,正是年轻力壮之时,本该大展宏图,谁知竟会被上天收走性命?!

  他一时心乱如麻,许久才得平息。

  而这时,镜中已盘点完汉安帝的事迹。

  汉和帝越看越是嫌弃:"邓氏干得就很好,这侄儿竟是半分也不曾学去?"

  因为和兄长刘庆感情深厚,所以他对汉安帝这个未来继承皇位的侄儿倒也不反感——只是怎么看都觉得对方不是一般的菜,那些个外戚和宦官都斗成一锅粥了。

  源头终究还是出现在他自己死得太早.…

  “还有五年……”汉和帝放平心态,决定日后用心调养,加强锻炼,随着医者水平不断提高,他就不信自己还能活不过27岁。

  倘若当真无法度过死劫,至少他也有五年的时间做准备,好好培养后继之君..光武帝刘秀好不容易才从重孙的死亡中回过神,此时也不免一叹。……看来接下来大汉就要走下坡路了。

  【这位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正是当年汉和帝的母族梁氏之后。汉顺帝即位,梁氏外戚自然而然飞黄腾达。其中,皇后之父梁商被

  汉顺帝一封再封,官至大将军。梁商去世后,其子梁冀竟继位为大将军!】

  【汉顺帝的任人唯亲最终为后继之君种下了祸根——他去世后,梁太后先立汉冲帝,汉冲帝早夭,于是又立汉质帝。】

  【大将军梁冀一手遮天,权倾朝野。】

  【相较于名声极好的梁商,梁冀向来肆无忌惮,行事猖狂。当初有人向其父状告他的违法乱纪之事,他便派人去杀了对方全家, “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年幼早慧的汉质帝对梁冀很是不满,曾经在朝臣面前称他为“跋扈将军”,梁冀便干脆在煮饼中下毒,毒杀了汉质帝!】

  【随后梁冀迎立妹夫刘志为帝,并喜提“入朝不趋,敛履上殿,谒赞不名”的权臣套餐,从此更加作威作福,为所欲为。】

  【史书有载,梁氏一门封侯者七人,出了三位皇后,六位贵人,二位大将军。被封为“君”的女子七人,尚公主的男子三人,其余担任卿、将、尹、校等官职的有五十七人。在位二十余年,上至天子,下至百官,无不恭敬备至,莫敢违命!】

  看到此处,历代大汉天子霍然起身。

  这一刻,身为皇帝的威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冒犯,即便是一向以宽容大度示人的汉光武帝刘秀也不例外,眼中杀机毕现。

  "毒杀天子,大逆不道,当族诛!"

  ——此例绝不可开!

  汉高祖刘邦看得透彻:“有一便有二,天子不可冒犯之圣明,从此荡然无存!”

  “噗通!”

  平行时空追溯到的梁氏先祖都给跪了。"这不孝子孙,是在坑祖宗啊!"一群先辈心中狂骂。

  梁冀之父梁商更是难以理解儿子的行为。

  ……他生前向来行事低调,极力与宦官文人各方交好,也曾交代儿子低调谨慎行事,结果他一死,儿子就放飞自我了?

  ……此前那么多覆灭的外戚还不能让儿子吸取教训吗?这大汉终究是刘氏之天下,外戚即便一时得意,下场又是如何?

  迎着汉顺帝错愕而冰冷的目光,梁商恨不得仰天长叹,最终却只能叩首认罪。

  ……不孝子,太坑爹了!

  东汉所在平行时空掀起惊涛骇浪之时。大秦时空,秦始皇

  嬴政今天也在打胡亥。

  即便东汉皇帝都短命,看到西汉灭亡有东汉,东汉还延续了那么久,秦始皇嬴政就忍不住心生羡慕:这汉高祖刘邦,其他不提,运气是真好,后代质量也是真高。

  从前他还渴望大秦能够传至万世,何曾想到今日只要挺过百年就心满意足了?

  有些事情一想就容易心梗,一心梗就容易短寿,走上养生长寿之路的秦始皇嬴政决定放过自己,心情不好就要赶紧疏解!

  ——办法很简单,打胡亥就完了。

  虽然不能治本,但打完就神清气爽了。坏的心情统统消失,可不就能健康长寿吗?——这可是太医们认证了都说好的方案。同一时间,水镜之中风云惊变。上一刻还风光不可一世的梁冀,下一刻就成了刀下之鬼,走上了所有外戚的老路。

  【汉桓帝刘志当然不甘心做个傀儡,宫中的梁太后和梁皇后相继去世后,梁冀的好日子也到头了。在汉恒帝的授意之下,千余兵马包围梁府,梁冀不得已而自尽。他去世后,梁氏一族无论老幼尽数被杀,受牵连免官者三百余人,朝廷为之一空。从梁府抄没的财产合计三十余亿,充入国库之后,直接减免了天下租税的一半!】

  【梁冀虽灭,汉桓帝却不是什么明君,宠信宦官,开启党锢之祸,好色无度,宫人达五六千,最终却依旧是无子而终。】

  【东汉最后一位昏君,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汉灵帝刘宏登基继位。】

  【——他驾驭着大汉的战车冲向深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