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志:汉家天下 第一章 陈王世子

《三国志:汉家天下》第一章 陈王世子

作者:十七弟 字数:3458 书籍:三国志:汉家天下

  东汉,豫州,陈国

  都城外不远处的小山丘上,一位穿着华服锦袍的少年正闭着双眼沐浴夕阳,阳光照在他那张清隽俊逸的脸庞上,山丘前方浪汤渠水静谧流淌而过,一派祥和之景。

  少年不远处矗立着五名大汉,面色又黄又黑,个个身着劲衣,手提短刀,眉目之间透露着冷冽之气,在这处祥和的景象中显得格格不入。

  忽的,远处传来一阵踢踏之声,护卫们纷纷将手放到了刀柄之上,将身体向着正在沐浴夕阳的少年靠拢。感受到阳光消失的少年睁开了双眼,“刘大,你突然靠这么近干嘛?”

  “世子,有马蹄声!”刘大话语短促而有力。此时马蹄声由远及近变得清晰了起来,少年起身后仔细聆听,果然是整齐有力 的马蹄声,转念一想便又躺了下去懒洋洋的道:“刘大,你不用紧张了。”

  刘大有些不明所以,侧头问道:“世子?”

  “一是这马蹄声很齐整,一听就知道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二是马蹄声强劲有力,不似我们中原地区的马匹。结合此两点来看应是府上的宛马铁骑。”少年摇头晃脑的回道,颇有些老夫子教书的意味。

  听到这句话,刘大和另外几名护卫紧绷的身体都松了一口气,刘大也不忘拍拍马屁道:“世子真是才智过人,神机妙算。”难怪这家伙能做成护卫头头。

  少年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心里暗道”这马屁拍得真是生硬“。

  两人交谈之间,远处已经能够望见马队的身影了,刘大远远望去,高声道:“黄马银甲!果真是陈王!”

  马匹数量并不多,仅仅二十匹,所骑之马皆负轻甲,骑乘之人俱是身披银甲,手持长矛,身背强弓,马侧附有箭袋,疾行中队列未有丝毫散乱,一看便是精锐之师。

  转瞬,马队便到了山丘处,为首一人看上去约莫八尺高,身形魁梧,甲胄也更为精致,只见他马鞭一甩抽出个脆响,大喝道:“刘靖,赶紧给我下来!马上跟我回城。”

  刘靖还是非常忌惮这鞭子的,自己虽是独子,可从小到大没少被鞭子抽啊!赶紧起身跑下来,一旁骑兵非常有眼力见的让出马匹与另一人同乘一骑,刘大等人亦是与他人同乘一骑。

  众人皆上马后队伍扬长而去!

  陈国原是高祖时期设置的淮阳郡,在东汉汉章帝时期分封给了自己的兄弟,地处洛阳东南方七百里,下辖九城,面积虽不大,但人口非常多,有十一万二千多户共计一百五十四万余人。

  此刻陈国都城王府内,陈王刘宠坐在首位,下坐两人,一人是世子刘靖,另一人鬓角微霜,蓄有胡须,身材清瘦,有着一股子儒雅之风,此人是陈国相骆俊。

  东汉时期为防诸侯王割据反叛问题,设置了国相一职,其实与郡太守基本相同,而王侯只享有封地内食租税,不能插手封地内事务。就是钱你可以拿,别的你是一个别想碰。

  “今日我接到洛阳传来的消息,太平道意图谋反,洛阳内的太平道信徒已经被处死,他们的首领马元义也在前两日被车裂处死。”刘宠脸上显现出几分无奈。

  之前太平道盛行的时候他就有不好的预感,故而与陈相骆俊在商讨后严禁太平道信徒进入陈国,如今陈国内并未受到波及。

  骆俊也是长叹一声后开口:“我早就知道这太平道必然是包藏祸心!”

  相较于刘宠、骆俊两人的忧心,刘靖虽然面上平静,可内心早已翻涌起了滔天大浪!为了这一刻他可是足足等了十四年啊!

  刘靖原本并非这个世界的人,原身乃是21世纪的失业小青年,不知怎的就穿越了,穿越后居然是个刚出生的孩子,只能一步步的学习、打探,直到弄清楚了这是东汉,而且是灵帝时期,一个大计划终于呈现在了他的心头,打黄巾!刷军功!割据一方!

  穿越而来的刘靖也带着一个系统,本来以为人生巅峰到了,结果大失所望,这个系统只有一个天眼作用,可以查看他人的数据信息,而且还带来了一个噩耗——并不止刘靖一个穿越者!

  其余穿越者多是历史名人,封闭了记忆,也没有系统,但作为平衡可以自带家臣伴生!刘靖表示很羡慕,若是能有几个历史猛人做家臣,那还不是横着走?可惜自己携带的是一个天眼系统。

  刘靖将目光落在了刘宠的身上,虚空中展开一个面板:

  姓名:刘宠

  年龄:37

  统率:60

  武力:70

  智力:60

  政治:70

  魅力:95

  特性:远矢(其麾下弓箭手射程、命中率增加)

  羁绊:刘靖、骆俊

  刘靖对这个系统面板非常有亲切感,活脱脱的光荣三国志啊!收名将推平天下指日可待!现实却是残酷的,刘靖出生在170年,后士熟知的那些名将好多都没出生呢!

  刘关张倒是生了,但总不能十四岁不到从豫州穿行到幽州然后和人结交吧!即使他想这么做,刘宠也不会放他去的。

  刘靖只能好好跟着骆俊学诗书、治郡,跟着刘宠学习弓马技艺,在十一岁时拜了前太尉刘宽为师,前往洛阳潜心修习两年,去年才回了陈国。

  虽然前后跟三人学习但刘靖自身的属性还是很拉胯

  姓名:刘靖

  年龄:14

  统率:50

  武力:50

  智力:50

  政治:50

  魅力:95

  特性:学习(系统赋予特性,可跟从他人学习获取特性、属性)

  远矢(其麾下弓箭手射程、命中率增加)

  属性拉胯不要紧,毕竟才14岁,而且成长性比较高,最重要的是自己记忆没被屏蔽,这才是最大的外挂。

  如果记忆没错的话马元义被车裂处死,原本的河南尹何进因搜捕马元义及太平道信徒有功被任命为大将军、慎侯,统领北军五校负责京畿重地的安全。

  再过上大半月就是三大战神出征的日子了,必须想办法搭上这趟顺风车,在东汉末期到群雄割据的这段时间里黄巾战功绝对是硬履历,不管走到哪儿亮出你的战功,还是能让人高看一眼的。

  当然你要说战功能让你腾飞的话,那就是说笑了!若是“白身”立下战功,最好的结果不过是一县都尉,看看刘跑跑的履历就知道了。

  东汉时期想要成功就必须有三个条件:出身、名声、长相。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科举,选拔人才以察举制为主,举孝廉、举茂才。在这种选人机制下催生了世家门阀与夸夸群的诞生。

  世代为官的家庭基本都能以孝廉身份出仕,曹操就是其中代表,还有宗室之人或一些世家门阀人可以直接被征辟为官。名声亦是如此,很多人精心营造名声,就能获得举孝廉的机会,或是跳开察举制直接征辟为官。

  东汉末年“八厨、八俊”、月旦评等等的都是一些营造名声的夸夸群表现,后来大名鼎鼎的凤雏庞统也是其中的集大成者,逢人便夸!而且是超出别人能力的夸赞。

  后来就有人发现了这一问题,问庞统:“你给人的评价往往都超过他自身的才能,为什么呢?”

  庞统也是发挥了东汉诡辩风格:“天下正道渐弱,善人越来越少,恶人越来越多,我此举是在助长正道风气,宣传好的榜样,让大家改善自己,既达到了教育他人的目的,又能让有志向的人自己勉励自己”

  懂话术的人就是不一样,明明互夸却变成了改变世界,助长正道的行为。

  除了出身、名声以外长相也非常重要,君不见公孙瓒本也算个贵族,因为母亲地位卑贱的原因,只能当个书佐。

  简单来说那时没打印机,都要配一个书佐用来抄写文件等。结果太守发现他长得俊美,直接把女儿嫁给他了,还帮他搞到了一个去卢植门下学习的机会。

  后来又辗转到刘宽门下学习过,不过与刘靖并非同期,两人虽是师兄弟却并未见过面。

  刘靖这些年可不是白过的,成功三要素基本都具备了,汉室出身无可挑剔,长相清隽俊逸远近闻名,拜师刘宽后得刘宽赞曰:“汉室之栋梁!”。后回陈国又跑去找了月旦评的许家两兄弟,与他们相处些许时日并增了不少钱财。

  有刘宽评论在前,许家两兄弟又得了钱财,非常自然的加入了刘靖夸夸群,发表了一句:“汉室之栋梁、国家之柱石”。

  名声营造到位了,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像样的事迹来证明自己与名声相符,只是徒有名声而已。黄巾起义无疑是喂到嘴里的蛋糕,要是不去啃上一口,那可就亏大了。

  刘靖当即起身道:“父亲,我想去洛阳!”

  “你这孩子,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刘宠声音不由得大了几个度。

  “当然知道,看现在的情形,太平道举事迫在眉睫,这是天大的好机会啊!”刘靖说着,语调中夹杂着几分兴奋之感,“同时也是向陛下表明我们陈国的忠心啊。”

  听了刘靖的话语后刘宠不禁思考起来,其实陈王刘宠一贯奉行低调之风,因为在173年时发生了一件危险的事情,当时刘宠正值青年,接任陈王没几年,又添了个儿子,有点飘飘然了。

  与前国相搞起了祭祀鬼神这么一出,好死不死的被刘宏抓到了,彼时刘宏刚处理完渤海王一家上下没留活口,感叹宗室渐少,所以放过了陈王一脉,从那以后刘宠一直奉行低调。

  可悲的是刘靖生母在这种动荡的气氛中郁郁而终,而后刘宠送刘靖至洛阳学艺也有一部分当人质使刘宏安心的意思在。

  不要觉得东汉末年宗室之人好像特别多,大部分都是些沾不上边的人,像熟知的刘表、刘岱、刘繇、刘焉、刘备基本可以说是徒有宗室之名。

  西汉到东汉中间夹杂了王莽的新朝,当时王莽几乎把所有的这些王都废了、剥夺了。到了光武帝创东汉后并没恢复西汉这些王的位置,同时西汉宗室之后也不能凭借宗室的身份出仕。

  真正的宗室有刘虞、刘宠、渤海王此类,刘虞追溯到光武帝时期与现在的皇帝刘宏同宗,刘宠则更近一点于汉明帝时同宗,渤海王于汉章帝时同宗,可惜得罪了常侍,被诬陷致死。算起来刘宠还算是刘宏的叔父,刘靖则是刘宏的族弟。

  你看刘备敢在刘宏在位期间上朝廷去大声嚷嚷汉室宗亲吗?别说刘备了,就人家族谱世系非常清晰的刘表都遇到了党锢之祸,在外头躲了好多年。

  “其实世子前往洛阳也并非是件坏事。”短暂的思虑之后,骆俊开口了,“去了之后陛下会更放心陈国,若世子立下军功还可另谋发展,如今宦官乱政,陛下偏听,不如让世子早些出仕,结交名士,谋求发展,也好拨乱反正,还天下一个世道。”

  刘宠本还听得点头,在听到“陛下偏听”后眼睛都瞪大了,急忙出声:“骆相慎言!妄议朝廷乃死罪!”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随即转过头对刘宠说道,“既如此,事不宜迟,明日便出发吧,宛马铁骑二十人你都带上!明日我与骆相也要商讨对策,就不送你了。”

  刘靖突然有些错愕,这宛马铁骑都给自己了?这可是花了大代价搞回来的二十匹大宛马,选了最精锐的骑兵日夜操练了一整年才训练出来的精锐之师啊!感动之意涌上心头。

  刘靖重重点头然后告退,准备收拾行装好在明日上路,毕竟时间不等人,去晚了可就没军功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