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寻龙太保 第040章 拜谒

《寻龙太保》第040章 拜谒

作者:禹陵后裔 字数:2740 书籍:寻龙太保

  古城绍兴踞长三角南翼,拥有2500年建城历史,乃是当世为数不多的历史名城,自古来就素称是“文物之邦、鱼米之乡”。我带着古丽领略水乡风情,这乌篷摇橹声声中,也催动时光,一晃便已过去了四五天光景。

  来绍多日还未带古丽前去族中长辈那里拜访。虽然根正苗红的寻龙太保传到今天只剩下我一颗独苗,但寻龙门李家毕竟还在。

  有些看官或许略显疑惑,你们寻龙太保难道不就是寻龙门李家的人吗?怎么这两者还有区别呢?

  这个问题我在此稍作解释。其实啊说来也简单,在发丘、寻龙、摸金、搬山、卸岭这五门之中,除却寻龙一门,其余四门均以师承、派别为传延方式,唯独寻龙门是以家族血缘来传承延续的。换言之,寻龙门就是李家,李家就是寻龙门。虽然老话常说“血浓于水”,但血缘这东西,也并不是永远“纯正”的,它会随着代际和时间的传递而淡化,也就有了“五服之外不是亲”的说法。因此,要想让寻龙门能够代代相传下去,“根正苗红”非常关键。

  如何确保“根正苗红”呢?很简单,就是编纂族谱。那族谱我见过,李孝恭创建寻龙太保那会儿的历史倒是没法溯源了,不过自打李家定居江南之后,凡二十三代,均有详细记载。

  由于最初的时候,寻龙太保是李孝恭从李氏子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彼此之间亲族关系比较复杂,而且寻龙戒毕竟人手只有一个,父子相传,只能由嫡长子继承,或者干脆由父亲直接指定接班人。这样一来就有一个问题,没有继承寻龙戒的儿子的身份显得有些“尴尬”。毫无疑问,他是属于李家人,也自然属于寻龙门,但他无法继承寻龙戒,也就称不得“寻龙太保”了。

  渐渐的,到了第八代的时候,李家人丁渐衰,内部就形成了一种“淘汰机制”——便是以当时还存在的十枚寻龙戒的所有者为“宗”,后世族内也称之为“十宗”,“十宗”之外的亲属不再属于寻龙门,而“十宗”之内能够继承寻龙戒的那一支被称为“直系”,其余则属于“旁系”,而旁系也不是一直能够传下去的,要么三代以后自动被除名,要么由那个不能继承寻龙戒的儿子自己提出,其后世儿孙不再进李家宗庙,也不能写进族谱,自其死后便与寻龙门不再有任何瓜葛。

  就拿老季来说吧,算起来他是我四爷,他爹和我太爷爷是亲兄弟,因为我太爷爷从曾爷爷那里继承了寻龙戒,太爷爷又把寻龙戒传给我爷爷,因为我们这一脉就是“直系”,而老季他们那一脉就是“旁系”。算起来,从老季爷爷开始算起,到他这儿也已经三代了,他的下一代就不再是寻龙门的人了。

  正是因为有了直系和旁系的说法,所以这寻龙太保的称呼,便只有继承了寻龙戒之人才能这样称呼。可惜的是,李家经历二十三代,到如今“十宗”就只有我家一脉了,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别看我们李家庙不大,但是规制很多。我把古丽当做继女,但我与妲蒂的婚姻未经族内准许,所以小古丽现在这个身份,尚不能入祠堂宗庙,也得不到承认。不过,再怎么样也比以前好多了,我爷爷还在的时候,那规矩还要古板苛刻。

  我们家现在辈分最高的是太叔公,也就是老季他爹。我这个太叔公属于我曾爷爷老来得子,是曾爷爷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我爷爷三岁的时候,他才刚出生。

  因为我太爷爷是嫡长子,所以曾爷爷就把寻龙戒传给了他。此后我家便是三代单传。而我太爷爷的二弟由于英年早逝,也只留下一个儿子,在我爷爷那辈里排行老二,我习惯称他二爷爷。唯独太叔公这一脉后来生了两个儿子,以伯、仲、叔、季来排,分别是叔和季,因此在私下的时候,我长叫他们老叔和老季。

  太叔公这个人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即便古制不可破,但尚有人情的余地,我既已做了决定,古丽便是李家的人了。

  有客官或许要问了,既然李家如此看重血缘,那为何会接纳一个毫无血缘的人呢?

  我这么解释吧,承认和写进族谱并不是一回事。承认只是一种流程,就跟审批一样,开个会讨论一下,通过就行了。这跟是不是亲生的没有关系。但写进族谱却不行,必须要是真实的血亲才可。

  “古丽,今天我们要去见几位族中长辈,你待会儿可要乖一点哦,要不然的话,他们就要把你和阿爸分开了。”

  古丽惊讶地看着我,慌忙问道:“为什么啊?”

  “这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规矩,只有经过族中长辈们的同意,古丽才算是真正成了阿爸的女儿,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了,你想来就来,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到时候你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

  古丽好奇地睁大眼睛,“真的吗?”

  “阿爸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我要怎么办?”

  “一会儿见到一位老爷爷,你就可劲地粘着他,他看到你这么可爱,指定很喜欢你,他一高兴这事儿就算成了。”

  窗外下着蒙蒙细雨,滴滴的小雨点,雨掉在屋面上“嘀塔嘀嗒”,就像奏着打击乐。雨下到水塘里“丁丁丁”地唱起来,水面上还溅起一朵朵小水花,又似水花姑娘在轻盈地舞蹈。

  来之前,我特地给我四奶奶打了个电话。众位可别被这称呼给骗了,以为我这四奶奶是个老奶奶,其实人就是老季的老婆,年纪还没我妈大呢。

  人四奶奶也不爱我“四奶奶四奶奶”这样叫,怪我把她喊老了,没人时候,她总叫我喊她“季婶”就行。

  我打电话给她,自然是想请她帮忙出谋划策的,看怎么样才能通过今天这一关。

  路上,季婶就提醒我道:“李睿,一会儿想好怎么说了吗?”

  “实话实说呗,我可不敢有半句欺瞒。”

  “实话实说自然不错,我的意思是你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可千万别说。”

  “什么意思?”

  “妲蒂被绑之后的事情你万不可说,免得被人误会你是带着人来我们李家避难的。”

  “季婶,其实我真的有这个意思。”我挠了挠头,“你说我把古丽放在哪儿都不合适,等安顿好之后我就得去救妲蒂,你说这孩子放在哪儿好?”

  季婶白了我一眼,“我就知道你是这么想的,好了好了,你把心放肚子里吧,我已经跟你太叔婆说过这件事了,她的意思看来是同意了,所以,那些族中的长老也不会为难你的,你就把该说说说了,不该说的,一个字也别提。”

  进入太叔公家之后,古丽被院子里古朴的景色所吸引。太叔公的两个儿子都家底殷实,老叔和老季一个经商、一个盗墓,赚来的钱都拿来给他颐养天年了。里面曲径通幽,清一色都是古典建筑,古丽蹦蹦跳跳地爬上池塘边的太湖石,指着池子里的锦鲤问道。

  “阿爸,这是什么鱼,好漂亮。”

  我正要给古丽讲解,这时候,季婶咳嗽了一声,我立即把古丽抱了下来,指了指不远处走过来的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头子,说道:“古丽,那位老爷爷你看到了吗,我叫他太叔公,你就叫他曾叔公,快去。”

  古丽人小鬼大,且毫不怕生,看到那花白胡子的太叔公,觉得十分的和蔼,便迎着他奔跑了过去,大老远的就开始喊,“曾叔公。”

  太叔公颇有些诧异,见小古丽跑了过来,喜上眉梢,他一乐,便弯下腰,笑道:“你知道这我是谁吗?”

  “知道啊,您是和蔼可亲的曾叔公。”

  “哎哟,小丫头片子,人不大,说话倒是真甜。”

  “你爸爸李睿那臭小子呢?”

  “阿爸在后面呢。”古丽回头向我打了个招呼,我哪还敢耽搁,一路小跑就过来了,见到太叔公,点头哈腰,行了个大礼。

  “李睿见过太叔公。”

  “李睿啊,你这傻小子怎么这么有福气啊,哪里找来的这么鬼灵的丫头?”

  “太叔公见笑了,那都是缘分,前不久我去了一趟吉国,在那里遇险,多亏了她阿妈妲蒂相救,我与妲蒂渐生情愫,所以就有了这个女儿。”

  太叔公摇了摇头,笑道:“小子,我怎么觉得你的女人缘比长发那个老不死的还要旺啊?去鬼门关走一遭反倒让你佳人在怀,儿女绕膝了,行了,不跟你废话了,走吧,家里人都等着了。”

  我牵着古丽的手走进祠堂,照宗庙之法,古丽还不需要行叩首之礼和称呼族中长辈尊称,今日见面一叙,只作考查,当然私下里称呼曾叔公、曾叔婆也没什么,反正季婶已经打过招呼,基本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古丽乖巧伶俐,可谓是人见人爱,在座的的长辈个个笑得合不拢嘴,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太叔公说道:“咱们李家到现在,也就这么几个人了,我看也不用再搞得那么复杂。现在是开明社会,既然李睿想要领这个孩子,我看就由他去吧。”

  我爹和我娘自然是有不同意见的,毕竟我连老婆都还没着落呢,领一个孩子进家门算怎么回事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