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佩剑大厨 第62章 硬着头皮“救场”

《佩剑大厨》第62章 硬着头皮“救场”

作者:冯达夫 字数:1940 书籍:佩剑大厨

  “这鱼是我朋友送来的,有点过性了!打鱼的不容易,给结下账吧!”

  什么,都没钱周转了,你林宗仁作为监督官还是相膳堂一员,竟推销“过性”的鱼,如此强买强卖,放在我生活的年代,按我的脾气,会拎袋子给他撅出去。这事在过去也不是没干过。

  不过,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自己走过的路和吃过的亏,不能白走,不能白吃。

  到梁国就得圆滑一些,相膳堂也不是你家的,你只是暂时替人家守摊子而已,说不定哪天或因为哪点小事处理不好,就会给你挪地方,或者给你治个罪,要你小命。何必呢!

  更何况,这么大的相膳堂,日均消耗食材上百种,上万斤,处理一袋子鱼,不到二十斤,还是没有问题的,别说鱼有点过性,就是人家什么也没拿,给人家监督官处理点票子,串点钱,也属正常,也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儿和林大人撕破脸,格局太小以后还怎么在相膳堂共事。

  如果早明白这个道理,好像也不至于回到家乡。

  如果早明白这里的道道,现在至少也是一个集团副总级别的,当年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机会都是他人可望不可及的。

  用林宗仁最后和我说的话来讲,“这个活儿,都让你干白瞎了!”

  这个事儿,虽然过去了,但我心里的坎却没有过去。

  经过了这些日子,我还是想放弃眼前的一切。

  因为我此行不是来这里打工挣钱或当官做老爷的,是来找人的。

  现在人家抓公差让我来挑头儿,直接的大领导,要建楼堂管所,可是上边的更大的领导又严令禁止。

  直接的领导不得不服从上边更大的领导,可是这么一弄,原来你的相膳堂有更大的领导给拨伙食补助,现在因为你学人家姚大人“顶风上”,一气之下,人家一手遮天,一分钱都不给你了。断了你养门客和上下活动的口粮。

  如果马上解散,更大的领导会认为你是对他有意见,不是对他的个人有意见,是对他这人的旨义有意见,对个人,这叫泄私愤,对上级领导那就抗旨,或者说是抗议。

  这是要杀头的,或者这是找上门让人给你定罪的。

  这种事,作为在官场上打拼这么多年的丞相来讲,绝不会看到这一步的。

  那么相膳堂不停业,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千名门客一日三餐,要消耗大量的食材,人员开支和日常堂舍维护,得需要大量的银子来周转,咋弄,相膳堂自从成立到现在30年,据了解从来没有停过餐。

  停餐一次都不可以,如果停一次,这里头头脑脑都得砍头。

  这里面所有的人都是丞相的附属品,丞相拥有这里所有下人的生杀大权,他完全有资格有权力裁定这里每一个人的生和死。

  既然这样,我放弃,逃掉,那么结果呢,我上哪去啊,人没有找到,话还没有听到,也没有办法穿越回去。现在交通工具又这么落后,往哪跑,丞相都会有办法把自己抓回来,抓回来的结果,一砍头,二当奴役,与其这样,倒不如把这个担子挑起来,也正好证实一下自己的潜能,没准儿会开出另一个天地呢!

  做通了自己的工作,生活还要继续,还要打起万分的精神,继续往前走。

  那么既然上面不给钱,门客们又不交伙食费,就自己想办法吧。

  自己动手,自己创收,不然也没有别的路可走。

  可现在的情况是,面对折腾得百孔千疮的后灶,要恢复起来得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老职工们面对眼前的情景都叹气连连。

  因为原来的灶台和排烟道等原始结构均已破坏,这里的一切的一切都要重来,都要重建。

  全面恢复,全得靠自己,岁数少的师傅没白天黑夜的连续作业多日,受不了这样的累,而且工资没涨反而还少了一块,因为要把有限的家底用在刀刃上,也只能内部节流。所以这部分人就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走了不少,弄的员工群体人心惶惶,军心不稳。

  还好老师傅们,特别是上了岁数的,还在坚持,杨勇大师傅也在,这给我内心增添不少信心,说明,他们对相膳堂是很有感情的。

  梅花这两天上班都比较早,但来到岗位上,常常坐在角落里呆坐很久。

  这么大的一个家,一个女人,十几年就在这里生活,没有出去过,能有什么见识,要想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不可能。

  可我倒有三个方案,想跟她交流,毕竟很多执行的任务得靠她组织人员推动。

  第一,上一次,为了给姚大人通签养生堂公文,给人家梁穆王“打进步”,曾经操办过一次88桌的寿宴大席。可以说开创了梁国朝野开办大席的新高度新纪元,场面之大,用料之精良,加工之精细,服务之精心,令梁国上下都赞叹不已,通过那一次,都知道相府有我这样一个能张罗办大席的刘半程,据说让我回来直接上任相膳堂堂主,也有这方面因素。其中更重要的因素是在之后的接触中才了解到的,暂先不提。

  不过,正是因为有了那一次办大席的成功经验,办其它团餐,我想应该不成问题。

  想想都有点好笑,自己在老家的时候,“十四五”岁的时候,连农村的三十几桌简易加工的酒席都不敢上前,现在能操办起一个国家上层的高品质高标准高质量的大型团餐,这个时间跨度和成长跨度,自己都觉得像在梦里。

  从眼下来看,各个府衙的后厨,这里刚运营的姚府养生堂,都没有这个实力来操办这类数十桌或者上百桌的团餐。

  可这恰恰是这些王侯将相的痛点,谁家没有红白喜事儿,谁家没有大事小情,有交往有喜事庆贺就得有像样的场地和团餐保障,甚至还要有团餐礼仪主持及场地服务。

  自己承办呢费时劳神,还未必能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都希望有一个人或者一家能帮助他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在晋代的梁国,明显是个空白。

  而且这种团餐,都是先交定金再下单加工,利润高且来钱快。

  因为提前定日子,提前要交定金,积少成多,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相膳堂日常开销的周转的问题了。

  梅花听我这么一讲,似乎是懂了,又觉得没有懂,毕竟她没有经历过我所经历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