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叶家小女她权倾朝野 第四十七章 族学

《叶家小女她权倾朝野》第四十七章 族学

作者:卢边月 字数:3304 书籍:叶家小女她权倾朝野

  叶家族学里,几个学子正昏昏欲睡地支着脑袋。

  今日又是个雨天,有学子无奈地摊开了书本甩了甩,仿佛这样就能甩掉那些难舍难分的潮气似的,他边甩边和身边打着哈欠的伙伴说:“诶,宋先生人呢,一般这个时候,他早就拿着教鞭打人手心了,今日怎么不见他人影?”

  那伙伴揉了揉眼睛:“不知道,谁理他,反正他讲的课我一个字儿也听不懂,不来也好。”

  那学子欲言又止,想说些什么劝学的话,但终究没说什么。

  族学内的气氛就像这阴雨天气一般压抑难挨,有人便带头说起了话,此人正是叶琼三叔公的孙子,叶琼的再从兄,名为叶班,他说:“诶,你们听说没有,嫡支三房的小女儿,叫琼姐儿的,拜了大儒邹老先生为师!”

  有人嗤笑了一声,回道:“这事儿谁不知道啊。我爹妈天天在家里说她怎么怎么好,让我向她学习,我耳朵都听得起茧了。”

  叶班冷笑一声,说:“那也没办法,那是嫡支的姑娘,别看她父亲还在牢里呢,她母亲可是出身江南谢家的,和咱们可不能比。”

  众学子唏嘘起来,有个略显憨厚的声音却不合时宜地响起,说:“班哥儿,琼姐儿是姑娘家,这话可不能说,不好听。”

  叶班看过去,说话的人是比他高一辈的,名叫叶祉佑。叶祉佑的祖父叶仁良是叶琼祖父叶岭的亲叔叔,叶琼要喊一声曾叔公的,叶仁良年轻时和叶琼的祖父叶岭关系很好,连带着他们那一支也受到了嫡支的照顾。

  可惜的是,叶祉佑那一支的子孙没有一个有叶岭那样的读书天分,考中秀才已经是顶天了,如今只是在叶家嫡支的帮助下买了几十亩良田住在田庄里务农而已。

  叶祉佑也确实没什么读书天分,但为人憨直,说此话只是看不过去而已。

  叶班冷哼一声,刚要理论,就见到自己的亲哥哥叶玑匆匆跑进了学堂,大喊道:“不好了,宋夫子跑了,连带着其他的陈夫子汤夫子也跑了,他们都不再教我们了!”

  整个学堂里霎时一静,然后叽叽喳喳地喧闹起来,叶班先跳了起来:“怎么回事儿,怎么就不教了?宋夫子几个不是嫡支的大房请来的吗,说走就走了?”

  叶玑恨恨地拍起了桌子,说:“还不是因为嫡支的大房和三房两个做官的堂叔堂伯坐了牢,让宋夫子他们怕了呗!可恶,连个书童都敢对我颐指气使的,还说夫子从此不教我们,去刑部尚书何家执教了。”

  众人哗然,正要闹着去讨个说法,听到消息的叶琅就匆匆地赶了过来,额头上还带着汗珠,他说:“静一静,都静一静,听我一言。”

  众学子安静下来,叶琅擦了擦汗,向他们团团拱手,说道:“宋夫子、陈夫子和汤夫子突然请辞,我也是刚刚才收到消息。还请各位族亲稍安勿躁,今日的族学就到这里散了吧,我过几日就再请个先生过来。”

  有学子当即问道:“过几日,又是什么时候,别是蒙我们的,我们还等着学呢!”

  叶班当即回了嘴:“可别再请个宋夫子那样的了,学艺不精,还怪我们笨!现在还自己跑了。”

  叶琅忙说:“放心放心,此事我会和我长姐处理好的,你们放心。”

  有人小声嘀咕了一句:“宋夫子就是你长姐请来的。”

  叶琅不知该怎么回答,只能当作没听到,交代了几句就去处理庶务了。

  族学自从祖父叶岭去世后,就没落了,如今父亲和三叔入狱,这族学,叶琅想管也是有心无力。

  一众学子匆匆收拾东西准备散学,脸上都有些愤懑不平,叶玑向叶班使了个眼色,叶班就拉住学子们,喊道:“诶,我怎么觉得,这大房怎么这么不靠谱呢?这夫子,真的请得到吗?”

  叶玑适时地说:“我也觉得,之前的那几个什么都教,什么都教不好,可千万别再来一个了!要是有更好的夫子……”

  叶班话赶着话,恍然大悟地说道:“刚刚还说呢,嫡支三房的琼姐儿,不是拜了邹老先生为师吗?邹老先生可是当世大儒,如果能让琼姐儿把邹老先生请来……”

  有学子犹疑道:“那可是邹老先生,真的会愿意来教我们吗?”

  叶班“嗨”了一声,说:“就算不是邹老先生,那也可以请琼姐儿求求邹老先生推荐个人来,邹老先生推荐的人总不会差吧。而且琼姐儿可是邹老先生的关门弟子,这世上能被邹老先生收为关门弟子的,文山书院的山长一个,天家一个,还有个刚收的弟子是韩国公世子,还只是挂名的。她就算不求邹老先生,求求她师兄弟也是好的啊!”

  众学子听得愣神,他们只知道邹老先生学问好,却不知他学问好到能收京中家世最尊贵的那几位为弟子,叶琼是真的拜了个了不得的师父啊!

  叶玑便说:“我看啊,咱们族学这事,与其等着大房帮忙,还不如去求求三房,不说琼姐儿了,她母亲都是江南谢家的人。谢家是什么人家,拔下一根汗毛比咱腰还粗!咱不如回去和各家的长辈说说吧。”

  学子们懵懂地点头,就连叶祉佑也没有什么异议。

  这是向学的好事,能请到最好的老师,自然对叶家族学有益。

  叶班和叶玑对视一眼,心中感慨堂叔叶禅衍此计果然出色。

  这事儿,是叶禅衍和他们祖父叶岷,也就是叶琼要喊一声三叔公的谈的。

  自叶岭去世后,叶家就无人再注意过叶家族学,就连叶瑜延请夫子,都只是抱着能让叶家旁支的孩子读书明理的目的。

  那些夫子做做启蒙还好,真的教授学问,却是不堪重用的,只会误人子弟!

  叶岷早就想将这些夫子“请”走了,如今叶禅衍给了他一个思路,他就随了叶禅衍的意思,让嫡支三房的琼姐儿想办法请些良师来。

  这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对叶家全族都没有什么坏处,叶岷并没有什么意见,反倒说早该如此,便叫了叶班和叶玑来办此事。

  而回到家中的旁支子孙,纷纷向家中长辈说了族学之事,几个旁支的长辈凑了起来,最后还是在旁支中最有声望的、已经和叶禅衍暗中通过气的三叔公叶岷说带头说:“族学的事情重要,嫡支大房无能,我们也不好直接出面。这样吧,我去求二房出面,帮咱们和三房说说,能请到好夫子最好,不能的话,对我们也没有什么损失。”

  叶岷心里清楚,不能的话,嫡支三房怕是要得罪了所有的旁支;真要能的话,那便是打了大房的脸面,和大房闹翻。

  但,这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

  叫魂案以来,沈太夫人已经没怎么管过叶府的事情了,只把事情全权交给谢氏和叶琼去做,也是她对自己媳妇和孙女的信任。

  但如今,沈太夫人不得不端坐在主位之上,神情冷肃,谢氏坐在沈太夫人的另一侧,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勉强。

  叶琼的五叔叶祀竹也在,叶瑾和叶瑶则端立在谢氏身边,所有人的神情都是一样的凝重。

  几位跟着来的族老有些不自在,还是叶禅衍率先开口,向沈太夫人行礼道:“还请母亲原谅,我是替几位族老出面的,想来问问琼姐儿能否帮忙,请动邹老先生亲自,或者请邹老先生推荐几个人去叶家族学授课。”

  沈太夫人冷声道:“这事儿不是一直都是由你大侄子琅哥儿和大侄女瑜姐儿在办吗,怎么就求到琼姐头上了!”

  叶禅衍没有答话,他身后的三叔公叶岷先说道:“太夫人有所不知,原先族学里的宋夫子几个就是瑜姐儿请来的,谁知就这样一起请辞了呢。如今大房和三房的两位双双入狱,我们怕只凭借大房,请不到好先生啊?”

  “就算这么说,也不该求到琼姐儿头上!”沈太夫人冷冷地搁下茶盏,“琼姐儿才几岁,十二岁,都没及笄呢!你们威逼一个小姑娘用自己的脸面去向她的师父求人情,你们还要不要脸面?我都替你们躁得慌!”

  沈太夫人这话说得绝情,但并非没有道理,一下子说得几个族老红了脸,但还是咬牙坚持道:“我们也是没办法……太夫人也是知道的,向学有多重要!叶家这么多年来,考中进士的也就你的几个儿子,太夫人难道就不希望叶家多几个有出息的子辈吗?”

  一番话说得沈太夫人也红了脸,但并不是气愤,更多的却是悲切和惭愧。

  是啊,自己的丈夫叶岭去世前,可是嘱咐过自己好好壮大叶家的,如今族学闹出这样的事情,她也有责任。

  可她也心疼自己的孙女,琼儿不该被这样威逼!

  还好琼儿今日刚巧去了邹老先生那里例行学习,没有赶上这时候……

  沈太夫人一下子惊醒过来。

  不,不对,他们说不定就是掐着琼儿去邹老先生那里学习的时候才过来的,到时候琼儿回来,族老们看到琼儿和邹老先生关系甚好,琼儿更加无法推脱此事!

  沈太夫人正想着要不要让人去截下叶琼,院外已经传来了叶琼清越的声音:“孙女叶琼,来给祖母请安了。”

  叶琼被冯妈妈引着进来,见到满屋子的人,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分惊讶和懵懂,先向着在场辈分最高的曾叔公叶仁良笑了一笑行了礼,说道:“今日是怎么了,怎么各位族亲都到了杏花胡同了?”

  沈太夫人满心焦急和心疼,喊着叶琼过来,细细说了事情的经过。

  叶琼早在叶二急匆匆地带话到邹老先生府上的时候,就已经大致知道了事情经过,此刻听祖母说起也只是慢慢听着不时点头,拍着沈太夫人的手安抚她的情绪,等听完后才凝了眉,向二伯叶禅衍和一众族亲说:“事情我知道了。但恕我直言,此事不妥。”

  叶琼拒绝得干脆,众人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叶禅衍笑着在中间调停:“各位族老也看到了,琼姐儿那也是有难处的……”

  叶琼心中冷笑,看起来是调停,实际还是在挑拨。

  随祖父同行的叶玑已经忍不住恨恨地喊了起来:“什么难处,就是看不起我们!”

  叶琼并没有生气,慢慢地摇头说:“不是看不起,是确实不妥当。”

  这边仍要争论着,院子里叶琅、苏氏和叶瑜夫妻也到了,被冯妈妈领了进来,几位族亲的脸色都有些尴尬。

  毕竟背后说人坏话,还被人知道了,怎样都是有点难堪的。

  叶琼笑着迎上叶瑜一行人,笑道:“你们也来了,那正好,一起来听一听,我为何觉得请我师父推荐族学的夫子一事不妥。”

  叶瑜知道叶琼心中有主意,便点头带着其他人坐下,叶琅羞愧地向叶琼拱了拱手。

  叶琼微微颔首,便挑了刚刚说话的叶玑,问:“玑堂哥,你在族学中的排名如何?”

  叶玑有些困惑,但还是骄傲地回答说:“我虽然才学不及琼堂妹,但在族学里也是可以排上第一第二的。”

  叶琼点头,张口便问:“因材施教,作何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