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 第七十章 天予不取

《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第七十章 天予不取

作者:酒酿番茄番茄 字数:1991 书籍: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

  “我年轻康健时,也曾习射,很是喜欢良弓宝刀。

  不知武库中的那些老朽弓箭,可否带我去开开眼界?”

  吕释之顿了片刻,漫不经心地问。

  “这有何不可?只是武库里尘土飞扬的,只怕你待不住,一会儿便要出来。”

  校尉随意笑笑,让一名卫士领着吕释之去到位于宫城西侧的武库,并向掌管武库的武库令打声招呼。

  赵王宫的武库,也是赵国的中央武库,更是为首都邯郸储藏“禁兵”的所在。

  这是一座延续战国规制的宏大建筑,以夯土墙高高筑起,墙壁厚达数丈,四周不断有库卒们巡逻守卫,可谓重兵把守,滴水不漏。

  这样谨小慎微的提防,也是由数百年的经验教训总结而出。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每有诸侯内讧或国人起事,总是会以当地武库为首要目标,谋获军械,以求得逞。

  若是实在攻不进武库,便放一把大火烧了,也算是摧毁了敌方的军火库。

  这一招,被先秦诸家系统归纳之后,写进了兵书之中,《孙子兵法》第十二篇《火攻》中,曾重点将火攻的对象分为五类,依次为:

  一曰火人,即焚烧敌人的人马;

  二曰火积,即焚烧敌军粮草积聚;

  三曰火辎,即焚烧敌军的辎重;

  四曰火库,即焚烧敌军的仓库,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武库;

  五曰火队,也就是焚烧敌军的运输设施。

  因此,兴建于旧赵国时期的赵王宫,在防火上格外用心,单是比别处城墙还要厚数倍的武库外墙,便起到了绝佳的隔火功能。

  一顿通报之后,啬夫领着几名库佐,请吕释之走进了赵国最重要的武库。

  偌大的仓库中,一列列摆着无数高耸的木架,他仰头看去,只见上面层层叠叠摞满一捆捆的完整弓弩,还有分门别类归纳整齐的弩弦、箭矢、箭簇与护具。

  吕释之大受震撼,但面不改色,只在心下默默清点,单论弓弩,粗粗算去,仅目之所及的这间仓库内,便至少藏有十万把。

  除了弓弩,还有数不胜数的铁质兵器。

  赵国有非常丰富的铁矿资源,自春秋战国以来,邯郸一直是北方最负盛名的冶铁中心之一。

  历史上,赵国曾出现过富可敌国的郭纵等“铁王”,以家族的一己之力,包揽了从铁矿的开采,到铁器的冶炼锻造之全过程。

  因此,赵王宫的武库里,除弓弩外,最盛的便是各式各样的铁兵器,如长刀、甲、铠、铁股、铁削、带铁杆铜镞等,令人暗暗心惊。

  卫士与库佐忙着聊天,随手给吕释之一指,他便从角落中积满灰尘的旧木架上,找到了传说中的姜氏弓,和其它一些好东西。

  ***

  洛阳北宫内,吕雉读罢吕释之传来的密信,陷入了沉思。

  在信中,二哥向她报告了一条坏消息与一条好消息。

  坏消息是,赵地的老臣和骄兵悍将们,果然桀骜不驯,只知有赵王,不知有皇帝,长此以往,尾大不掉,迟早酿成大祸。

  对于这一点,无论是熟知历史走向的她,还是善于审时度势的吕释之与张苍等人,均毫不感到意外。

  吕释之忧心忡忡地写道,目前张敖新近即位,羽翼未丰,虽有野心但畏手畏脚,勉强可以恩威并施地弹压住;

  至于究竟能压制多长时日,谁也说不准,无异于一场豪赌。

  并且,对于赵国君臣来说,他们或许不愿做出头鸟,却不介意推波助澜,因此,万不可纵容他们与其它心怀不轨的诸侯王结为同党。

  而他带来的好消息,却大大出乎吕雉的预料。

  “于邯郸城内,访得善制弓弩之姜姓巧匠,其祖曾献劲弓于赵武灵王,配以三棱箭簇,大破胡骑。

  更有擘[ bò]张弩,可射六百步。

  亦觅得长铁剑,世所罕见,相传可斩马于阵前。”

  没想到,赵地人才济济,她苦心孤诣打算推进的兵器改革,于千头万绪中,竟在赵国的武库中,找到了入手处。

  看来,无论从地形上、从资源上、从财富上来说,赵国均是一块宝藏,无论如何,绝不能落到异己手中。

  与他人不同的是,目前的有识之士,只疑心赵王张敖会反,可吕雉却确切地知晓张敖这个女婿,会于何年何月,以何种方式谋反。

  并且,在历史上,当张敖因谋反而被降为宣平侯后,接替他入主赵国的,是戚姬之子,刘如意。

  这是这一世,她绝对不允许发生的事情。

  只有看着赵地正式被纳入中央朝廷的直接管辖之内,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她才能安心。

  ***

  千里之外的西北边郡,也消息不断。

  刘肥自从跟着张良,到达陇西郡的治所狄道县后,每日紧随其后,无论出入,均寸步不离地从旁学习。

  这样观察了一段时日,他实在忍不了,便偷偷给刘季传回第一封密报,看似陈述情况,实则腹诽张太傅懒惰渎职。

  报中说,太傅到陇西之初,兴头倒是很大,衣宵食旰,乘着一辆吱吱呀呀的破车,紧锣密鼓地把周边的主要牧马草场亲自踏了一遍。

  在各个牧苑中,他对成马兴趣不大,只着重看了看监正们精挑细选的今春刚刚出生的小马驹,只微微颔首,却不置可否,搞得牧苑上下也一头雾水。

  而后,他便再不去牧场了,每天依旧搭着那辆破车,轮番去各边民、军户家中聊天、访查、喝酒,全然不务正业。

  宫城禁中的刘季看罢密疏,丢给萧何,眉头微微皱起,恨铁不成钢地说,

  “刘肥这小子见识短浅,果真一试便知,还差得远啊。”

  萧何接过来,一目十行迅速浏览完毕,心下澄明。

  他明白疏不间亲的道理,也懂得刘肥去陇西的作用,所以,职责所在,免不了循例替刘肥说情,

  “年轻人锐气盛,想着建功立业,难免急于求成,也是常有的。

  但此报国之心属实可嘉,陛下就宽容些吧。

  咱们暂且等等子房本人的消息。”

  “也好,谅子房的奏章,这几日也该到了。”

  刘季点头,觑着眼看了看萧何,

  “你可忙得见瘦了……都准备得差不多了?”

  近日来,萧何通宵达旦地连轴转,眼下全是乌青,嘴角起泡开裂,一副劳累过度的模样,听皇帝关怀自己,忙说,

  “差不多了,沿途的军需、粮草供给,都已准备停当,代地各郡也部署好了。

  好在,这一路都是咱们自己的地盘,统筹起来也方便。”

  刘季慢慢地磨着牙,眼里是深不见底阴鸷的黑,

  “我可不是没给他机会,要走哪条路,全看他自己了。

  他不动,我便不动。

  他若非要挑衅,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我只好顺势而为,杀一儆百了。”

  说罢,他又看了一眼陈平,

  “你那里有什么新消息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