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一统

《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一统

作者:酒酿番茄番茄 字数:1984 书籍: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

  刘肥磕头磕得又急又狠,额头中央片刻就红了一片,显然辞封之事是发自肺腑,连叩头都用了全力。

  刘季不作声,低垂着眼,直勾勾地盯着儿子低伏不断的脊背,半晌才打趣说,

  “这是旁人剑拔弩张、百般经营,求都求不来的福气,我儿怎么忽的犯起傻来?”

  刘肥咬紧牙关道,

  “这是父皇给予的天恩,原本却之不恭,可儿臣非但不敢奉诏,还要劝父皇收回成命!”

  “哦?”

  “分封诸王之法,虽是我汉如今的权宜之计,但绝非长治久安之策。”

  刘肥说罢,不敢抬头,依旧重重叩首。

  “行了行了,别磕了,叫外人瞧见,还以为我把你怎么样了呢。”

  刘季的语气淡淡的,听不出过多的情绪,他倏地转身坐回了御榻,将肘撑在榻边的曲栅玉几上,杵着头,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这个大皇子。

  室内温暖如春,更衬得玉几冰凉,玉石的丝丝寒意透过薄寝衣传来,散入了四肢百骸,令他不由打了个寒颤,

  “你先起来,坐下慢慢说。”

  “儿臣遵命。”

  ***

  一连磕了数不清的响头,此时的刘肥眼前金星乱冒,颅内嗡嗡作响,他强忍着额头上的痛楚,回到侧位,默默地把平日里听张良论及的时政经世诸多道理捋了一遍,才大着胆子道,

  “儿臣在西北的这半年,头一个体会,就是国家疆域着实太过辽阔,从南至北,共五十余郡,各地风土人情,尽不相同。

  儿臣听太傅说,当初始皇帝一心想办成的大业,不单单是‘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表面所指,而是要让普天下的每一黔首,都遵循同一法令、信奉同一道德、用同一计量、使同一银钱,摒弃成百上千年来养成的风俗。”

  “唔,你如今能有这一层见识,张子房功不可没啊。”

  刘季有些意外,抬眼迅速瞅了他一下,搔着头感叹道,

  “天下一家,海内归一,听上去容易,做起来可真难。

  当初,你爹我啊,只是个小小的亭长,没那么多高屋建瓴的大想法,只觉得始皇帝推的新政甚繁甚巨。

  他对内废除封国,以郡县官僚直辖编户,对外北击匈奴,修长城,举国上下折腾了十来年,让人不明就里。

  如今我倒是越来越懂得他的真正用意了,那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刘季喃喃自语般的回忆戛然而止,那些欲言又止的话,即便对着亲儿子,也不便明说。

  尽管他顺应大势,于起兵伊始便打出了诛暴秦的旗号,但在内心深处,他始终与那位始皇帝一样,坚信“王土”与“王臣”中所指的那个王,是天子,是予一人,是天下唯一的皇帝,绝不是与其他诸侯王、元老功臣分权共治天下的什么花架子共主。

  ***

  见刘肥认真地听他训话,他转了个话题,继续说道,

  “对于书同文、行同伦,你的解释都很对。

  至于车同轨这条,你还是年轻,没有领悟到太傅的真意啊。

  车同轨,仅仅是一种手段而已,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央朝廷的政令,得以真正下到乡里。”

  春秋战国时期,割据称雄的诸侯国纷纷以邻为壑,各国在制造马车时,特意使本国车轮的间距与他国不同,车涂异轨。

  其时,道路多为土路与砂石路,相同间距与规制的车轮长年累月地轧过去,便在路面留下了两道深深嵌入的车辙,后来的车子只要顺着这两道车辙轨道行驶,便又快又稳。

  反之,如果来自他国的形制不同的车子驶在这条路上,就会因无法严丝合缝地套嵌进车辙而颠簸摇摆,甚至翻车。

  因此,始皇帝执意推行的车同轨,并不狭义局限于将车轮的间距一律定为六尺,而是要彻底打破不同地域之间的交通阻碍,做到以上制下,上闻下达。

  只有车辆与信息能够畅行于全国,各地的税赋财物才能源源不绝输送至中央朝廷,而中央朝廷镇压地方叛乱的车兵,也能迅速无阻地沿着统一的道路,渗透至国土的每个角落。

  老大帝国,若还存在着行政与军事号令无法触及的地方,又何以称为大一统呢?

  刘季不无感慨地说道,

  “现在看来,始皇帝的路子都是对的,车同轨,中央直管郡县,政令直通郡县,天无二日,以一治也,是为大一统。

  奈何他心太急,对内对外的千头万绪,总想着一蹴而就,却忘了原来东方六国的子民并不是毫无感情的草木。

  最后把好端端一个王朝,愣给折腾垮了。”

  因此,他汲取了始皇帝的教训,打算曲折迂回地完成大一统的伟业。

  ***

  秦灭东方六国的过程,快得如风卷残云,以至余下不少后患,短短十四年后,大泽乡英雄振臂一呼,昔日六国贵族死灰复燃。

  换而言之,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最终演进成了六国诸侯合纵,讨伐秦国的复国之战。

  与此同时,刘季亦是靠着与诸侯王的一路协作,才最终登上了帝位。

  分封七个异姓王,是上位者对诸侯联军的承诺与交换,也是汉朝的开国皇帝,对秦朝骤废六国的一种修补与调和。

  只不过,众人还是低估了刘季的决心,妥协只是他居于人下时的权宜之计,待时候到了,他依旧会百折不挠地践行大一统的宏图——

  将那些被迫分封的异姓诸侯王,统统换成自己人,用数个绝对忠诚于汉廷的同姓诸侯国,来统辖那些对大一统曾产生过强烈抗拒的地域,比如楚地,比如齐地。

  他内心认定的自己人,包括同姓的刘氏子弟,以及亲如手足的异姓兄弟卢绾。还有那老实巴交的长沙国王吴臣全家,也算半个自己人吧。

  将齐国封给大儿子刘肥,将原本归韩信的楚国一拆为二,封给自己的远房兄弟。再让卢绾去燕国当王,与长沙国的吴臣一道,一北一南,作为匈奴与南越的缓冲之地,藩屏中原。

  倘若天下郡县姓刘,几个王国也姓刘,便是十足的家天下了。纵然郡国并行,只要都姓刘,也便是大功告成了吧。

  自登了帝位以来,刘季冥思苦想出了这个以退为进的妙计,可内心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慌,在方才打趣刘肥莫要造反的戏谑顽话中,终于落了地,变成了冰冷的现实。

  那句玩笑太着痕迹了,不单彻底暴露了刘季内心深埋的隐忧,也登时惊醒了被封王的狂喜冲昏了头脑的刘肥。

  在刘季侃侃而谈齐地的战略地位之时,曾经真有一瞬,刘肥感激眼前父皇的信任,也陶醉于父皇为他勾勒的、坐拥七十余城的齐国美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