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国夜行人 第三卷 一百二十六章 是又如何

《神国夜行人》第三卷 一百二十六章 是又如何

作者:唐白李 字数:2005 书籍:神国夜行人

  韩雪绍和沈安世之间的沉默一直维持到回到铸剑楼。

  原因很简单,沈安世此前传音给她,希望她能够告诉他为何她想要让祝寻鱼一同跟去丘原之海——在清延宫之时,韩雪绍为解释水镜阴面的封印而说过,她百年前曾拜于一名仙君门下,沈安世听罢,也并没有多言。倘若放在以往的任何一个时候来说,“师尊提醒我带上祝寻鱼”这件事都不算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然而,祝寻鱼不久前提及了川渊一事。

  川渊作为殉葬品连同魔界一并被诸仙舍弃,而沈安世正是那柄被利用的利刃。

  他在全然不知情的情况下沦为了刽子手,多年以后,才从受害者的口中知晓此事。

  这种事情,换作是谁都不会甘心的。

  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果韩雪绍告诉他,“我之所以想让祝寻鱼和我们一同去丘原之海,是因为我那个身为断玉仙君的谢贪欢前几日特地用水镜提醒我,让我将他一起带上的”,就算是不用脑袋想也能够猜得到,沈安世一定会认为诸仙想要再次利用当初川渊的受害者。

  别说是沈安世了。韩雪绍想,连她都有一瞬间的怀疑。

  那如烟如雾一般难以捉摸的仙君,和她共处了三十余年的光阴,然而,她原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谢贪欢,这种错觉一直维持到谢贪欢一声不吭地消失在逐渐沸腾的回忆之中,方才烟消云散。直到那一刻起,韩雪绍才隐约察觉到,她或许从来就没有了解过谢贪欢。

  毕竟,你看啊,他原本让她离祝寻鱼远些,后来却又让她将祝寻鱼一并带上。

  这一前一后的对比实在太明显,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因为记起了川渊一事才忽然改口。

  想到这里的时候,韩雪绍抬眼一望,日光正盛,倾洒群山,丝丝暖意落在身上,她却觉得手指微微发冷,即使腕节上的暖玉也未能化解那股难以消散的寒意,如冬日的冰雪。

  如果是其他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怀疑起自己这个多年未见却又突然出现的师尊。

  但是她相信。

  因为谢贪欢说过,断玉仙君确实会骗人,唯独不骗你。

  因为那个懒散的、随心所欲的仙君,尽管看起来毫无威胁,他却是这天底下头一个集大成者的灵修,旁人难破的心门,他只需要迈步便跨过,进出他人的识海如入无人之境。

  这样一个仙君,这样一个谢贪欢,没有必要,也不需要去利用一个小小的少年。

  至于受仙界所托,歼灭活口,那就更不可能了。谢贪欢向来是个喜欢自在的性子,他在枕水峰清闲了许多年,韩雪绍偶尔也会见到有不知姓名的仙使来寻他,那时候她就远远地躲开,以为谢贪欢会跟着仙使回到仙界,可他每一次都拒绝了,像是宁愿呆在凡间般。

  谢贪欢的举动,从来不代表仙界,仅仅只代表他自己。

  他让韩雪绍尽量将祝寻鱼带在身边,全然是他自己的主意,和仙界没有半点关系。

  所以,和川渊无关。韩雪绍缓缓闭了闭眼,又睁开,想,她不能被这点事情所误导。

  不论是或不是,都不是她如今能够轻易判定的,这些纠缠难解的疑惑,恐怕得等到下一次再见到谢贪欢的时候才能得到解答了。她沉下心绪,将沸腾的情绪逐渐平静下去。

  然而她想得明白,不代表沈安世就想得明白。

  那个与谢贪欢相处三十余年的,奉他为师尊的,是韩雪绍,和沈安世无关。

  这样近乎盲目的信任,倘若不是局中人,就不能窥见其半分端倪。

  直到将要踏入铸剑楼之际,韩雪绍忽然停住了脚步,沈安世原本与她并肩而行,察觉到她停住脚步,遂侧眸观她,微风吹拂过森林,带起泛着腥味的草木气息,灌进鼻腔。

  “叔父向来很会揣度旁人的心事。”衣袂翻飞,丝丝缕缕的黑发拂过面颊,韩雪绍望着止住脚步的沈安世,道,“更何况,我也并不想欺瞒叔父,所以此前那个问题便不答了。”

  是的,不答——这是她如今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

  风声瑟瑟,沈安世静静地望着面前对他来说还是小姑娘的白衣女修。

  半晌,他问:“和川渊有关?”

  韩雪绍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原以为这件事很简单,然而祝寻鱼那番话却推翻了我的所有猜想。我需要梳理一下思路,再确认一些事情,才能回答叔父问我的那个问题。”

  沈安世这次沉默了许久,久到她快要以为沈安世不会再给出任何回应。

  最终,他还是缓慢地、轻轻地叹出一口浊气,抬起手,指尖抚过韩雪绍的眉间,如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韩雪绍微微睁大眼睛,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方才都是皱着眉头的。

  “我知道了。”沈安世说道,神态平和,垂下手臂,将手指重新藏进袖中,“所以,你不必觉得苦恼,我并不是那种不知分寸的人,也不会咄咄逼人地要你将一切都说出口。”

  “我只是觉得奇怪罢了,毕竟丘原之海是险境,祝寻鱼去了很可能会因此丧命,你又是他的师尊,却执意想要带他一同前往,实在没有道理。”他柔声说道,“既然回答这个问题已经让你感到痛苦,那么,拒绝我就可以了,没必要勉强自己一定要回答我的问题。”

  每当这种时候,韩雪绍就会意识到他们之间隔着漫长的、无法缩减的岁月。

  沈安世问了,她就以为自己一定要答,却没想到沈安世如此宽容,宽容到近乎纵容。

  他可是天下第一剑修,是锦华尊者,是百年前垂眸望着她,邀她与自己并肩的人。

  这样一个人,历经了岁月的沉淀,早已洗脱浮躁的心绪,只剩玉石般清透的温润光芒,他阅尽了千帆,知道什么该做,也知道什么不该做,苛求自己,却并不苛求他人。

  韩雪绍指腹轻轻转了一下腕节上的玉镯,顺着沈安世的意思舒展了眉眼,片刻后,她重新抬眼望向沈安世,说道:“我会回答叔父的。不过,希望叔父能够给我一些时间。”

  祝寻鱼,谢贪欢,魔界,仙界,川渊,丘原之海……种种,像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

  事关丘原,他们将要踏足的、从未有人开辟的绝境,不能如此简单就一笔带过。

  沈安世见她态度坚决,便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微微颔首。

  谈话本应该就此告一段落,然而沈安世却没有动,韩雪绍只好静静等着。

  半晌后,她看见面前的尊者忽然抬起头,极目远眺,目光飘忽不定,仿佛是要穿破重重浮云,直抵那云上的境界,听他说道:“绍绍,关于祝寻鱼说的那番话……你怎么想?”

  更进一步来说,关于他成为亲手葬送川渊一众人性命的刽子手,她是怎么想的。

  在韩雪绍的印象中,沈安世从来没有露出过这样的神情,也没有用这样的语气说话,仿佛从指缝中流失的沙砾,有种虚无的飘渺感。他总是沉稳的,冷静的,也会因为什么事情而方寸大乱吗?韩雪绍暗想,原来在她忧虑的时候,沈安世同样也深陷烦恼之中吗?

  “说实话,在听到祝寻鱼说出那些话的时候,我着实惊讶了一下。”韩雪绍说道,“不过,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叔父并不知晓川渊的情况,一剑斩断川渊,也只是受仙使所托。”

  沈安世按了按眉心:“然而,我当初确实不该轻信于他。我一剑斩断川渊,也是想借此彻底斩断我与仙界的纠葛,至此两清。是我心急了,没料到仙使竟会在这种地方欺瞒我。”

  他向来不在乎清白名誉,只是念着有个小姑娘一直追寻他的步伐,故而顿感心悸。

  “所谓锦华尊者竟然在无意间酿成这样的错误。”他问,“你对我失望了吗?”

  “没有。”韩雪绍失笑,“叔父怎么会这样想?”

  “倘若心里实在过意不去,那就在去丘原之海的时候顺道去一趟川渊,亲自踏足那片陷落深渊的疆域。”她抬眼凝视着沈安世,说道,“倘若有的挽回,便挽回;倘若无力挽回,心中郁愤难解,便去寻那真正的罪魁祸首,将他该受的罪责尽数返还于他。这些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叔父应当比我更加清楚,如今却陷入茫然自责……我还觉得挺稀奇的。”

  兴许也因为她是局外人,所以冷眼旁观,终究无法共情吧。她暗自腹诽道。

  “稀奇之余,又觉得,原来尊者也是会烦恼的。”韩雪绍抬手比划了一下她与沈安世之间的距离,衣裳微牵,袖中的玉镯敲打在腕骨上,发出沉沉的闷声,“我原觉得叔父站得太高,离我太远,我或许穷极一生也难以抵达你的高度,可如今却觉得似乎也没有那么远。”

  沈安世听着,心底最后一丝疑虑也被打消。川渊一事既成定局,也不必再纠结当初究竟是谁的责任,尽力去挽回,若是无法挽回,再去寻那背后的罪魁祸首,这才是该做的。

  欣慰之余,他又想,原来当初那个稚嫩的小姑娘已经变得如此冷静了吗?

  “是的,已经很近了。”沈安世说着,替韩雪绍捋平被那被微风吹得翻飞,旋成海棠花形状的袖口,免得凉风往她袖口里灌,那阵烦恼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两三句话工夫,他就已经整理好了心绪,唇边勾起一个几乎看不清的弧度,说道,“所以,你尽可追上来。”

  “好。”韩雪绍应道,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来,“既然迟刃与迟嫦嫦已经答应下来,方才也已经决定好了将祝寻鱼一起带去丘原之海,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提早启程前往丘原?”

  “提早做准备自然是好的。”沈安世点头,“路上我可以讲一些我之前打探到的消息。”

  虽然是决定提早出发,但当天夜里,被韩雪绍遗忘许久的污秽瘴气忽然翻腾而起。

  于是时隔多年,继经历了隐水的毒侵蚀后,她又尝了一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滋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