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神国夜行人 第四十五章 暗潮涌动

《神国夜行人》第四十五章 暗潮涌动

作者:唐白李 字数:1918 书籍:神国夜行人

  絮雨顺势强行看她另外一手,也是如此。

  显然,这是遭受过拶夹刑罚而留下的伤。

  絮雨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是谁?谁对阿姐你下如此的手?”絮雨心痛之余,怒火中烧,然而话音未落,自己心中霎时也明白了过来。

  “是我阿耶,是他!对不对?他逼问你关于我的事?”

  卫茵娘此时神情已恢复平静,自絮雨手中抽回伤手道:“陛下已经对我开恩了。没提别的,更不曾与我计较李延一事,否则,以我做过的事,便是腰斩弃市,也是没什么可说的。阿妹你不必放在心上,千万更不要因我而与陛下起无谓的冲突。那样的话,阿姐才真是罪该万死。”

  她说完,下跪,郑重叩首。

  絮雨心里堵得发慌,立着发呆了片刻,将卫茵娘从地上扶起,送坐到床上,托住她那双布着乌青的手问:“真的没大碍吗?请郎中看过没?”

  她听闻受过拶夹的人,最后往往指骨碎裂,即便皮肉恢复如初,一双手也将彻底残废,连日常端碗握箸这样的事,也是做不了了。

  “真无大碍。”卫茵娘含笑道,动了动手指,“你瞧,并未伤骨,只是一点皮肉伤而已。我也看过郎中了,已在上药。过两天就能痊愈。”

  她十指动作还算灵活,看去,应当确实没如何伤骨。

  不但如此,絮雨见她为叫自己彻底安心,还要再去拿针线,说此刻便能做刺绣的活,赶忙将她一把拖了回来。

  “不用了。你手不要乱动,赶紧养好伤。”她望向卫茵娘方才藏药的奁盒。

  “我看那是宫中太医调的伤药,应当会比外面的好。是我阿耶后来又叫人送来的吗?阿姐你为何放着不用?”

  卫茵娘闻言,起初顿了一顿,很快,她点头称是,随即解释,有两瓶,她已在用另一瓶了,这瓶便未开封,暂时放着。

  絮雨这才终于稍稍心安了些。望着卫茵娘,迟疑着,终于还是将心中无数的话给压下了下去,再坐片刻,扶她躺下,只将自己如今的住址告诉她,叫她有事尽管来找,辞别出来,再去皇宫。

  因作那西王母图的缘故,她的名字此前已被加入宫门籍,往紫云宫所在的内宫,不受阻拦。

  她来到紫云宫,然而在她曾跌倒过的宫阶之下,脚步又停住了,望向前方那面白日里也照不进光的昏暗的殿门,陷入踌躇。这时,宫门后一瘸一拐地走出来一名年老的宫监,穿着内侍的衣着,面带笑容,向着絮雨行来。

  是赵中芳。

  絮雨呆住了。老宫监扶着宫门,抬起那一条残腿,迈出宫槛,就要下宫阶了,她急忙快步上去,扶住了人。

  “赵伴当!”

  赵中芳眼中满是欣慰和欢喜,却低着声道:“小郎君快撒手。老奴不敢当。”

  絮雨松开了手,跟着赵中芳来到她作过画的西殿,入小阁,四下再无旁人,才又哭又笑,问他何时回的宫。

  赵中芳不顾她的阻拦,先是向她行礼,跪地磕头,还没开口,先便流泪:“当年回宫之后,老奴没有立刻向陛下禀明实情,致令陛下受到蒙蔽。老奴对不起昭德皇后,对不起公主!全是老奴的罪!”

  絮雨望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老宦官,眼睛也红了。

  “这不能怪你,赵伴当,当日那样的情势之下,你已经做得够好了。”她上去,扶起老宦官。

  赵中芳拭去眼中的湿泪:“蒙陛下开恩恕罪,重召老奴回来了。老奴是昨夜被接回宫的。”

  那是和昨晚裴萧元回来差不多同时发生的事。

  赵中芳又道:“小郎君还不知道吧?陛下听说郭典军还有一子,已叫裴二郎君对那孩子加以关照了。”

  絮雨一时心中百感交集,沉默了片刻,问道:“陛下今日身体如何,此刻他在做甚?昨日我入宫时,听杨在恩说,他不舒服,又不要太医了。”

  赵中芳眼中也露出浓重的忧虑之色:“陛下此刻应当就在精舍外殿阅事。昨夜老奴到来,与杨在恩谈了一番,也和几位太医见过面。医官们无不忧心忡忡,说……”

  他迟疑了下,停住。

  “医官怎么说?”絮雨立刻追问。

  赵中芳看一眼絮雨,终于道:“医官们说……陛下服用的丹丸,最初方子应是来自天竺,后被那些道官们拿去炼丹,添许多所谓的灵材,烧出来的丹丸,看似效验,实则当中应是火麻在起作用。”

  “陛下身上旧伤累积,近年又添风湿之症,加上日夜颠倒,忧思重虑,日损气血,发作时,伤处疼痛难忍,甚至手足不得屈伸,坐卧不得转侧。太医如何不知火麻功效?但此药虽可镇痛,他们一向却是不敢多用的。因药性极毒,且不能真正拔除病根,不过是暂缓疼痛罢了,只能偶服,绝不可常用,长久摄取,非但不能治病,反而如同火上浇油,毒害五脏,叫人愈发离不开它,到最后——”

  老宦官顿住,不敢再说下去了。

  絮雨听得心惊肉跳,失声嚷道:“这道理,太医们难道之前一回也不曾告知陛下?”

  赵中芳愁眉紧锁:“杨在恩说,此前医官也曾大胆对陛下讲过,但陛下听不进去。因深受伤痛折磨,厌烦用药温吞,只求速效,如此已有数月,好不容易前几日,太医们终于又得机会能为陛下会诊,然而药才开出来,不知怎的,昨日陛下又不用了,还是服丹丸止痛。”

  絮雨望向老宦官:“赵伴当,你服侍过陛下许多年,如今既然回宫了,务必要劝陛下远离丹药,听太医用药。”

  赵中芳又要下跪:“老奴实在无用,恐怕要辜负公主所托。方才药是煎好,也送了进去,陛下却只叫放下,不知喝了没。”

  “还有,光用药还是不够。医官之言,陛下也需多出来走走,沐浴日光,有助驱散体内寒邪。更要调和作息,少怒平性,多管齐下,方能慢慢调养好龙体。”

  絮雨出神片刻,道:“我去见陛下。”

  赵中芳面露欢喜之色:“老奴领公主去。”

  终于,絮雨再一次地走进那一间白日也燃着巨烛的殿室。皇帝靠坐在床,低头翻着奏章。她一眼便看到汤药未动,还静静地搁在案头,已是不见多少热气了。

  皇帝听到脚步声,略略抬头,瞥一眼跟在赵中芳身后慢慢走进来的絮雨,随即收目,仿佛没看到她似的,又听赵中芳弯腰禀话,说叶小郎君求见,也无反应,既不赶人,也没说留,继续手上的事。

  赵中芳便弯腰,领着哑监,一瘸一拐地退了出去,殿中只剩下父女二人。

  絮雨站了片刻,慢慢走上前去:“陛下还不吃药吗?都快冷了!”

  皇帝停了手中的笔,抬目看她,一言不发。

  絮雨立刻想到昨天,她为给裴萧元求情,闯进来时,已是叫他阿耶了,咬了咬唇,改口:“阿耶,你还不吃药?”

  皇帝这才皱了皱眉:“太医开的什么劳什子的药,治不了病。还苦,又涩,喝不下去!”

  阿耶他从前就厌药味,身体再如何不适,宁可顶着,也绝不主动服药,总要阿娘或者她去哄,才肯勉强服用。

  她端起药,走到皇帝身前,双手直挺挺地举到他眼皮子底下:“你喝!”

  皇帝抬头,和她对望片刻,终于,慢慢接过,喝了下去,随即,继续低头批着奏章。

  絮雨接回空碗,轻轻放下。

  “还有,往后不要再拿那丹丸作常药服用了。太医说,丹丸服得越多,对身体残害越重。”

  皇帝没有搭话。

  絮雨暂只能作罢,在殿内溜达,走了一圈,最后走到那垂落在地的重重帐幔之前,哗地一声掀开,往一旁收拢,用帐钩收起。

  随着帐幔拢起,刹那间,阳光射入,满殿生光。

  皇帝猝不及防,眯起双目,抬袖遮住眼,不悦地呵斥:“这是作甚?快放下!”

  絮雨非但不放,继续走去,将窗一面面地推开,令殿外的风连同鸟鸣之声入室,道:“太医还说,陛下要多晒日光。陛下不出殿,便只能如此。”

  皇帝面露气恼之色,顿了一顿,片刻后,大约是眼目渐渐适应光线,皱眉,背过身去,继续做起了事。

  絮雨看着皇帝的背影,又走了回去,迟疑一番,道:“卫家阿姐,就不能放过她吗?”

  皇帝抬目,啪地一声,将手中一本方阅毕的奏章丢到了床前的案头之上。

  “你当朕不知道吗?她助李延逃脱!略施小惩罢了,已是顾念你和她的旧情!否则,你以为她还能活到现在?”

  絮雨沉默了,低头立在皇帝床前一动不动。

  片刻后,皇帝抬起头,冷着脸朝外叫了声赵中芳。

  赵中芳走了进来,听到皇帝吩咐,令卫茵娘除去贱籍,恢复自由之身,往后去留随意,惊喜不已,看一眼絮雨,应是,急急忙忙地退了出去。

  “这下你总满意了吧?”等赵中芳走了,皇帝道。

  絮雨忍着心里涌出的想像小时候那样扑上去抱住她阿耶哭的冲动,红着眼,跪地道:“嫮儿代阿姐谢过陛下大恩。”

  皇帝看着跪拜道谢的絮雨,面上掠过一抹失望之色。沉默了一下,道:“昨夜裴二回去,可曾把朕的意思转给你?”

  絮雨自地上爬了起来,低低应是。

  “送过去的人,一个都不能少。你若不愿,就回宫来。”

  絮雨垂头不语。

  皇帝看着她,不易觉察地皱了皱眉:“裴家那宅子就那么好?你这么想住在那里?”

  “他是我义兄,对我一向照顾有加。再说了,我刚搬去没几日,也不想再折腾。”絮雨小声辩解。

  皇帝盯她一眼,淡淡道:“你爱住就住吧。朕是管不了你的。”

  絮雨不再作声,又站片刻,见皇帝不再理会自己,执笔继续拿起奏章,便道:“太医的医嘱,阿耶不能不听。为阿耶自己的身体,还有圣朝的万民所系,丹丸不能再吃了!”

  “阿耶这里若是无事,我先去西殿了,为壁画收尾。”

  皇帝没反应。

  絮雨只好走出去,这时又听皇帝道:“裴家那个小厮,名唤青头的,心性纯直,人也乖巧,朕很是喜欢,不许为难他。你回去了,再带些糕点给他,就说是朕的赏赐。”

  絮雨看皇帝一眼,他没抬头,便应是,随后来到西殿,屏退杂念,开始为壁画描边收笔。

  赵中芳将方才皇帝的命令吩咐下去后,回来复命,看到絮雨已经不见了,皇帝独自站在槅窗前望着外面,背影凝定,若在思虑事情,不敢打扰,正要轻步退出,皇帝叫了他一声。

  “裴家二郎,你知道吗?”老宫监听到皇帝问。

  他上前,略一思忖,恭声地道:“老奴因长久在外,对裴家郎君所知不多,但听杨在恩提过几句,说他是少见的磊朗君子,贵胜英流,又蒙陛下器重,破格擢用,前途无量。入京虽时日不长,好似不少人家已是相中,有意结亲。”

  皇帝静默了片刻,转头道:“召宁王入宫,朕有事商议。”

  第57章

  宁王此番归京,时日算不得久,然而一番遭遇,却令他叫苦不迭。曲江宴留下的糟心事一大堆,这些天他奔走忙碌,亲问冯家儿子丧事,总算这两日方空了些,又得知裴萧元好似开罪皇帝被投入秘狱,也不知是真是假,心再次悬起,几番入宫求见,都被阻挡在外。去寻袁值探问虚实,那阉人表面看去恭恭敬敬,一问却是三不知,推得干干净净,宁王拿他也是没办法。

  实在是他与裴冀有过故交,如今又认定裴萧元是孙儿的师傅了,比起旁人,心里自然多了几分亲近,焦急不已,正与崔道嗣商议,是否将此事传到东都告知裴冀,忽然今早收到消息,裴家子已经回到衙署,除额头带着块不知哪里来的伤,人安然无恙。不但如此,据说,皇帝还为裴宅配齐奴仆,连宦官杨在恩也被派了过去,主修缮宅邸的事。

  前一天,这裴家儿还被传得沸沸扬扬,或在受着牢狱之灾,一夜过去,恩幸加倍。

  宁王还没揣摩明白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又获悉皇帝召见自己,赶忙更衣应召。他匆匆来到紫云宫,远远看到一名老宦官领着二宫监,立在宫门之外,似在等待自己,到了近前,等看清人,不由惊讶,竟是从前被皇帝驱出宫的宦官赵中芳。

  赵中芳资历深厚,早年在变乱里不知遭遇何事残了一条腿,过后总算侥幸归来。但好景不长,不知何故,后来又被皇帝驱逐出宫,至于去处,宁王隐隐也是知晓的,没有想到,如今他竟也回了。

  已有十数年未见,赵中芳看去苍老无比,但精神瞧着还好,满面笑容,慢慢地走了过来,迎接见礼。

  此地不宜说话,宦官来去,也涉及皇帝隐秘,宁王怎敢多问,也不叫赵中芳下拜,上去托承住他,略略寒暄两句,得知皇帝正在等着自己,赶忙入内。一走进殿室,又是吃了一惊。

  三年前西蕃战事结束过后,皇帝因旧疾难忍,渐渐不举朝会,召见臣子多在此殿,内中向来光线昏暗,白日也燃巨烛照明。然而此一刻,宁王看到往日用来遮光的重重帐幔皆是束起,明光亮堂,清风拂殿,皇帝独自靠在坐床之上,闭目似在小憩。

  他心中越发惊诧,环顾四周,一时愣住,直到皇帝睁眼,缓缓翻身坐直身体,这才醒神,急忙上去拜见,发现皇帝神情也是少见得平和,甚至带着笑意,唤他坐到近前说话。

  宁王压下满腹疑虑,坐到设在皇帝身畔的一张侧榻上,开口先问皇帝近日起居,说自己很是记挂,前两日请求觐见,今天便得以面圣,很是欢喜。

  皇帝点头,应说,早也想单独召他叙话,只今日方得空闲。接着便问他孙儿孙女的情况。

  宁王忙半起身作揖回话:“诲儿无事,近日都在家中读书。我那孙女当日虽受了些惊,好在也无大碍,休养几天,已是痊愈。多谢陛下关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