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 第463章 真身坐镇,瞒天过海。

《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第463章 真身坐镇,瞒天过海。

作者:谁人最荒唐 字数:3490 书籍:吞噬进化:我重生成了北极狼

  这时,清华在四魔二怪的包围中,以八九成功力施展玉箫七十二式,配合“迷神幻影’身步法和左手忽掌忽指的招式,剧战已有一顿饭的时间;虽然身手如旧,保持不败的现状;但也处处受阻,不易获胜。

  清华的目的是志在“黑水飞魔”和“辣手人魔”二人;所以,凌厉的招式多数加在这两人身上。

  意欲将他们当场击毙,其余的训戒一遍就算了事。

  但他的意图又被其余二魔两怪所识破,即抓住这个弱点,并命在他的背侧攻击;使他心神分散,威力减少许多,终始无法达到目的。

  本来,这四魔二怪之中有五人是清华手下的败将;以一对三,也曾经将他们击败过。

  然而,那是双方当面对掌的局面,只要清华运起“法天玄功”,便可轻易地取得胜利。

  而今晚的情势是以一对六,兵器交手;清华虽然仍旧不做,但也被他们牵制得行动不便,忙于应付。

  且因他心地仁慈,不愿用“浩然刚气”和“银钩”神剑,以致形成鏖战不休的状态!如果长此下去,真要将清华拖得气穷力尽,陷入危险之渊。

  幸得他机警异常,反应快速;一见两百招已过,自己仍无法达成报仇的目的;即已醒悟打法不对,必须另求良策,才有成功的机

  因此,他心念一转,即刻向中央一停身形,乘六魔齐将兵器攻来的刹那,蹲腰扬掌,以左脚为轴,箫演“白虹统日”,身形滴溜溜一旋,一振“大清刚气”将六魔的兵器震得向上一翻,各自惊惶后撤。

  他趁机长啸随身,冲天拔起五六丈高。

  降落右侧四五支外的场地上;轻松如旧,抱箫声道:“以诸位各展绝学,合攻应某二百余招,仍是未将应某致之死地,实在令人感到乏味!罗林两位有无胆量独接应某一百招?以了结杀害郑王两家之过节?”

  六个魔头都是奸滑异常的人,认为他突然逃阵,一定是自知不敌,才要求单独决斗;所以更不肯放弃群殴的机会,乘他停身说话的时候,又重施故技,再度将他围住。

  只听得“黑魔”大喝一声,骷髅鞭怪叫,六种不同兵器又向清华攻到。

  这一次的攻势更加凌厉,六个老魔在极端羞怒的情况下,各自运足他的秘传功注入兵器和掌中;掌器兼用,更具威力。

  清华一见这些魔头的无耻行动,心中怒火高涨!

  一面出手御敌,一面忖道:这些无耻的恶魔根本是无法理喻的!我又何必和他客气?若再仁慈下去,郑王两家的仇恨怎么能报呢?

  他这样心神一分,忽略了敌人正以毕生功力对付他,六种兵器和掌力已在圈内交织成水泄不通。

  且因各种魔功施展至极点,使圈内的空气除了呼啸激荡压力万钧外,更带着浓厚的腥臭味;时寒时热,中人欲呕。

  他靠着“大清刚气”护身,虽未即时受害,但已感到压力渐重,情势危急!如果再不痛下煞手,真要造成不堪设想的结果。

  因此,他即一振“浩然刚气”,加在“大清刚气’的外面。

  同时一声朗啸,箫交左手;右手一摸腰间的剑把,铮然一响,“银钩”神剑已应手出鞘,映月生辉。

  同时,银虹暴涨,长逾两丈,尾端如钩,晃闪似电,顺着清华右手一挥之势,向右侧面之“辣手人魔”卷来。

  跟着一带光芒,又向正面的“黑水飞魔”扫到。

  随着顺势转身,疾划一圆,飒然而收。

  这一来,六个魔头惨啦!他们只见清华右手一挥,银光打闪,随即长虹经天,冷森森地掠身而过。

  虽知不妙,急忙煞势后窜;但已躲闪不及,右手顿觉轻如无物。

  仅闻得两声凄厉的惨呼和一阵兵器折断坠地的音响,便见血雨暴射,飞洒满天,吓得他们心胆俱裂,转身向骊山拼命飞驰。

  这些瞬息而变的情况,真是出人意外;不单旁观的刘耀武和暗中人等不知是什么东西作怪!

  但他们仍不死心,欲作临死挣扎!所以不顾死活,疾向山内逃窜,引诱清华追踪,以便他们发动第二种阴谋。

  果然,清华定睛一看,见地上除了兵器之外,只有两根断手存在,便知“黑水飞魔”和“辣手人魔”二人仍能生存作恶;不禁冷哼一声,自语道:“为公仇,为私恨,非将你们除去不可!”

  随将箫剑挂妥,直向后山追去。

  然而,他这样略一停顿,已给魔头们逃出老远;等他施展绝顶轻功,逐渐迫近时,魔头们已逃进一座峡谷的林边,眨眼不见。

  这树林占地约两百丈,正堵住峡谷的谷口。

  林木参天枝叶浓密,使人无法窥见谷内的真貌。

  一条丈余宽的小河从谷内穿林而出,水声潺潺,点缀着这块寥寂的荒野。

  但在林内的这段河道,因被两岸树木所环抱,枝叶亭盖,拱成似一条涵洞,阴沉沉地颇觉惊人!

  清华追到林外河岸上,忽然想起“逢林莫入”的话,一时拿不定主意,停在林外忖道:他们既是从此处逃往谷内,里面一定还有秘密,为了将来消灭红星教的大事,必须前往探查一番;“黑水飞魔”和“辣手人魔”也必须乘此机会除去,才对得起四师兄和姑丈的在天之灵!

  但是,这座树林阻住去路,变成“敌暗我明”的情况;应该进林去搜索他们呢?还是越林而过,进山谷去探查好呢?

  他想到此处,不禁望了林内一眼,又沉思寻求妥善的办法。

  蓦地里,他一拍脑袋,低声自语道:“我何不如此试探一下呢?真傻!”

  随即静立凝视,用“天通耳功”去搜索附近的动静。

  一会儿,他觉得林内无敌人踪迹;谷内却有人在低声论道:“奇怪!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到呢?莫非跑啦!”

  “不要急!也许已经到了树林内啦!赶紧准备好!”

  接着是沉寂无声,不再说话。

  但是,只这寥寥数语,已证实他心中的猜想;使他毫不犹豫地即刻行动,越林进谷。

  但沿着右边树梢身如轻烟掠过;转眼间,便到了树林尽头的谷口,隐身在一棵大树上,细心地观察峡谷的环境。

  这是一条颇宽的山谷,地近骊山的东西;两旁削壁并立,壁顶丛生林木;小河从谷内流出,河旁亦生有许多竹木。

  在明亮的月色下,仍无法看清谷内的情况,测定敌人隐藏在何处?

  他因而忖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要我处处留意,小心进去;他们纵有埋伏诡计,又能奈我何!

  所以,他一振“大清刚气”护身落地而进;一个起落,便到了谷内十余丈。

  他刚好停下身形的刹那,忽发现前面三四十丈远的小林边,有个人影一晃,引得他一跃而起,直掠追去。

  可是,当他身如飞鸟,凌空未落的瞬间,忽闻小林内有人暴喝一声;立时暗器呼啸,从四侧疾射而来;恍如满天花雨。

  这种用暗器袭击的手段,真是很毒无比!

  这次袭击的时机,也选择得令人叹绝!

  因为,一个轻功最好的人,当他真气将竭,身形急落的时候,是无法急变身法以闪避敌人暗袭的。

  除非运用其他绝技,或已练成“御风飞行”的本领,本能来得自保。

  不过,敌人若从四面八方出手,利用各式各样的暗器偷袭,情况就更难应付了,假如以一般武林人士来说,遇着这种的情况是很少能逃得生命的。

  现在,清华就是置身这种情况中,其危险的程度,已可想而知!

  幸得他一路进来,早已运气护身;而且奇缘屡遇,武学绝伦!别人无法办到的事,他已足堪胜任了。

  所以,当林中一人声暴喝的时候,他闻声已知敌人偷袭,随即猛震护身刚气,双掌齐出;左下右前,分向地面和林内一推。

  左脚尖一点右脚面,身形骤然升高两三丈。

  同时,“啪隆”和“哗啦”两声,跟着数声惨叫和一阵“沙沙”的急啊,震人耳膜。待他轻落地面,弹身再起时,一切又归沉寂。

  只有夜风拂面,吹得树叶“簌簌”微响而已。

  他在周围搜索一遍,只看在林内有三具红星教徒的死尸,都是被淬毒暗器所伤,一棵盆粗的乔木和几根小树正断折倒地,压在这些尸体上。

  此外,便无其他发现。

  他知道这些教徒都是被刚气震回的暗器射中,自食其果;树木山是自己掌力所断,并无值得介意的地方。

  但当他看到死者全身渐渐发黑溃烂时,不禁心头一震,暗自忖道:“好厉害!这是些什么毒物?如果换上别人,真要凶多吉少了。”

  接着冷哼一声,自语道:“万恶的匪徒,非将你们除去不可!”

  随即一跃出林,又向谷内前进。

  身如星飞丸跃,眨眼又越过两座小树林。

  似乎山谷的宽度渐小,地势渐高,汨汨的水声,显示出深处定有水潭小瀑之类。

  他停下身形忖道:这样盲目追寻,怎能找着他们呢!还是用功听测为妙!

  但在刚一闭目的刹那,就听得一声暴响,像是大石投入水中的声音从前面传来,使他毫不思考,即刻睁眼拔身,向前疾射而去。

  两个起落后,他到了一个三四丈宽的水潭边;一股两三丈高的山泉从正面的石缝中冲射入潭,“泪泪”作响。

  这里已是夹谷的尽头,从石壁上望,便是林木葱郁的骊山支脉。

  潭水映着美妙的月光,幻起金蛇万缕,伸缩不定;潭侧一两丈远有个数丈高的小土丘;上生梅树数根,疏影横斜潭面。

  正看之间,陡觉侧面劲风袭人,即刻挥右掌,迎着劲风向右后方一拨;身形一伏即起,疾向土丘后面扑去。

  紧接着“轰轰”两响,在他原地的后侧传来;两堆火光随即燃起;使他疾射的身形一顿,回望一眼才继续搜索敌人。

  他知道这是刘耀武的“赤燕追魂”镖,过去在援助白如霜时曾经见过这种现象!所以内心更怒,急欲找到那些魔头给他们一顿严惩。

  可是,任他利用绝顶轻功搜遇附近各地,仍旧毫无所得;只好返回土丘上,静思对方的可能行动。

  经过他判断的结果,认为暗器的方向不错,那些魔头的身法也无法逃得那么快!他们一定还藏在附近,暗中俟机偷袭。

  因此,他最怀疑土丘右侧数丈的石洞;以为那些魔头们藏入其中最有可能。

  所以,他一下决心,即从革囊中摸出那蛟眼所藏的明珠,挂在胸前;右手一拔“银钩”,挟着满身光华,一跃而至洞口,闪身进去。

  这石洞有一人多高,里面漆黑;他进洞以后,因为蛟珠大放光华,远及数丈;映着“银钩”闪闪如电。更增加珠光的明亮。

  再以他敏锐的眼光,真是如同白昼。

  他微一停顿,即刻长驱直入;经过约十丈的洞道,到了一间宽广数丈的大洞,洞内除了数堆乱石以外,并无他物。

  侧面仍有一条石洞,继续向内伸展,阴沉沉的,不知究竟有多深!

  他在大洞内搜索一番后,不禁呆立忖道:洞内虽然干燥清爽,却不像可以住人的地方;那些魔头纵然胆大艺高,也不会在这漆黑的深洞中久留的。

  难道已从侧道中溜走了?

  不会吧!这里毫无经人走过的迹象哩!

  地想到此处,即时转身举步,意欲退出洞外,再详细的搜寻一番。

  可是,才走了两三步,便听见进来的洞道中“轰隆”一声爆炸,震得全洞“嗡嗡”作响,尘土飞扬。

  他心知不妙,即欲试行冲出;但接着两声更大的爆炸,震得整条洞道全部崩塌;甚至他驻足的大洞也在强烈的震动下,哗啦一声,塌下了前半部。

  这种意外的危急变化,使他心灵大震,连忙闪入侧面的洞道中暂避。

  等到崩塌停止以后,他再出来探查时,只见大石满眼,已毫无原来洞道的迹象。

  这一来,真使他心急如焚,无法可想。

  对红星教徒的宽恕心理,被急怒冲得一干二净;只是望着洞外的方向,切齿泄恨这:“我若有出洞的一天,非将你们处死不可!”

  接着,他便强抑怒火,暗忖道:“依照进来时的感觉,这洞道约长十丈;就算我有能力将石块搬动,但这些大石也无处可以放置。

  故想从原路出去,实是无法可想;唯一办法,便是沿着侧洞继续前进,也许可以找到另外的通口;否则,只有埋骨此洞了!

  他一想到死的方面,不禁长叹一声!

  同时,他又想道:我不能死,我要报仇!我还有父母亲恩未酬,师长的心愿未了,以及梅姐、霜妹的情意,峰弟、雪妹的义约,一切都等我去!

  我必须活下去!我必须赶快找寻出路!

  他一念及此,即刻向侧洞进去。

  这洞道很不规则,时大时小,忽高忽低,方向不定,蜿蜒变换;地面也有燥有湿,泥石不一,阴风轻扬,使人有身离阳世,魂归地府的感觉!

  他仗着艺高胆大,毫无所惧,时而躬身徐行,时而昂首疾驰,或停身筹思,或投石问路,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探索,仍未走到洞道的尽头。

  但他毫不灰心,仍旧鼓勇前进;直到有些饥渴的时候,才到达一个宽大的洞府。

  洞有五六丈高广,四壁尖石如齿,洞底是个水潭,蓝黑不知深度;水潭对面有块石崖,高出水面数风;石崖靠里的洞崖上有四个小石门,形式相同,高仅及人,无疑由人工开凿成的;崖侧两股山泉从石缝中轻注入潭。

  清华一见眼前的情形,不禁喜忖道:既然有人在此开凿石门,一定有路通往洞外!

  但应该从哪扇门进去呢?看样子不像是五行嘛!

  他沉思了一阵,仍拿不定目标;只得一下决心自语道:“管它呢!先试一次再说!”

  接着便纵身一跃,越潭而过,向左边第一个门进去。

  门内干燥平坦,易于行走;但进门不远,便岔路很多,使他无所适从;经过一阵乱走以后,从右边的第一个门,回到原来的石崖上。

  继之,又经数次换门试探,结果都是如此,他纳闷了。

  最后,他从右边第二门进去,经过许多转折回环,终于闯进一个小方洞中,石壁泥底,每边各有小门两个。

  他在这方洞中观察一番,依然莫衷一是,终于仍以试探的心理,向对面的一门进去。

  结果,又经过几次岔分回绕,才从第四个石门回到前洞的平崖上。

  如此一来,他已知道遇上一种人工设计的阵式;如果不懂其中的奥妙,是无法走出的,但仍鼓着勇气和奇想,又从右边第二门进去。

  果然不错,又经了许多转折,从另一门中通到了方洞内;再从方洞的另一石门进去,终于从第三个门回到前洞。

  这时,他不知自己走了多少路,也不知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觉得口干肚肌,极想吃点东西。因此,他只得先在旁边的石缝中痛饮几口山泉;然后,坐在平崖上,闭目调息,以恢复疲劳。

  出定以后,他觉得十分饥饿,但因身无干粮可食,只好仍以山泉充饥,暂时果腹。

  泉水清凉无比,微带甜味,使他头脑清醒,默对着石门忖道:这里能够遇上这种阵式,当然是有人曾经住过;只要能通过这种阵式,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这是不容置疑的;可是,这是什么秘阵呢?

  他想到这里,便在脑海中搜索过去所学的东西;经过一阵沉思后,觉得既不是五行,又不是九宫八卦;实在无法想通是那一类的阵式。

  不禁烦脑又起,顺手抓起一块石头,猛力向水潭中投去;嘭的一响,水花四溅,平静的水面,开始了阵阵的绉纹!

  同时,这阵阵的波纹也给了他一种启示。

  不禁喃喃自语,恍然而悟道:“呵!水!这洞是水位,这石门是“金、木、火、土”四行;水生木,木生火,火尽而出土,这是正五行;难怪方洞的地面是上质的!那末,那边的八个石门正好凑成九宫,暗舍五行方位;最后可能是反五行了,我先试试看!”

  于是,他将“银钩”插入鞘内,闪身向第二个门而入;遇到第一次岔路,便向左转入第三门的洞道,轻松地到达了方洞中。

  接着,他又想道:我从水位直来此地,则对面是南,右左是东西;本洞属土,生门应在左方金位。

  只要我能记住方位、从大五行中去求小五行,出洞应该有望了。

  因此,他怀着高兴的心情向左边石门开始,沿着洞时停时走,小心辨别前进。

  总算他反应灵敏,天资绝顶!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摸索,终于给他找到了出口,但阵阵灼热的气息,却不断冲来。

  当他找近出口的时候,瞥见门外明如白昼,不禁大喜!以为外面是阳光普照的天地,即刻可以恢复自由。

  但是,在他一掠而出以后;脸上的欢笑突然变成了惊奇!

  身形呆立,睁大着俊目瞧望。

  原来,他驻足的地方是在一个低宽的石洞边沿;再前进丈余,要跌入一池翻腾沸滚的热水中。

  这水池横宽约十丈,几乎估满了整个石洞;热气氤氲,使洞内成了蒸笼一样。

  幸得洞顶有三条细小的石缝,和他进来的洞道可以发散一部分热气;否则,真是无法在此停足了。

  他靠着深厚的内功和身上蛟皮内衣的作用,并不觉得怎么炽热;所以仍能停身洞中,泰然观察。

  这时,他已看清这石洞和水池,是半属人工半天然的杰作;水池对面也有个洞门,似是可以通别处;但必须飞身跃过水池,才能到达彼岸。

  他为了找寻食物和出路,毫不考虑地运气护身,平掠而去;身如脱去箭,轻易地飞过水面,完成了他人不敢尝试的动作。

  他到了对岸以后,即刻钻门而入;经过两个转折,便走进横高数丈的狭长地洞;一瞥之下,不禁使他欢欣无比,连忙扑去。

  原来,这狭长的地洞中长满了各种异果奇花、药材灵芝;利用洞顶明亮的珠光、外洞使来的热气,以及一股清泉的滋润,使这里永远像春天的花园;开花结果,果落花开,别成一个小天地。

  所以,清华一见心喜,暂时忘去了一切烦恼!

  直扑前去,摘果实以充饥,饮清泉以止渴;恍如回到紫盖峰后的古洞,再过那种潜修的生活。

  他年岁本来不大,这时他童心更发高兴得像个猴子,飞跃在果树之间,尝尝这边的红果,又试试那边的翠实。

  闻一下红紫的奇花,摸一把青碧的异草。

  有时展颜嘻笑,有时绉眉嫌酸;或轻跃而过别枝,或昂首以辨生熟,只乐得他得意忘形,怪状百出!

  直到他饱餐一顿以后;才猛然想起这是前辈高人的洞府奇珍,自己未经主人许可,便自胡乱采摘食用,实嫌过分。

  如果主人不原谅这种行为,现身责怪,真要使自己无言以对,羞见他人。

  因而肃立当地,运气扬声道:“武当后学应清华被敌人陷害,误入前辈仙府;因一时失检,曾经摘果果以疗饥;不敬之处,请赐予宽恕为幸!并请显示仙颜,以便晚辈叩谢!”

  话声在洞内嗡嗡响,经过好一会才静止。

  他静候一阵,因得不到洞主的回答,只得又重说一遍。

  但是,仍旧得不到洞主人的回音,使他怀疑骤起。

  暗自忖道:“莫非这是无主之物?或是主人早已仙游?现在只好向前去探查一遍,顺便找寻有无出路了。”

  于是,他迈步向前,直向深处走去。

  走到果园的尽头,便看见一片乳白色的洞壁上出现“方壶仙苑”四个斗大的草字,龙飞凤舞,的确是名家手笔。

  字下有一扇石门,紧紧地关着。

  上门案右侧有个小水池,池水清澈,莲花数品,翠盖田田,绿蒂正开;左侧是个石案,供有灵芝数根,黑盖如盘。

  清华停足详察当然的环境,知是久已无人行走的状况;因而大胆向前,推门而入。

  但是,他进去一看,又不禁兴起无限的惊奇和失望!

  因为,里面是一间两三丈宽的石室,四壁光滑无瑕,色如白玉,榻凳几案,全由此类白石雕成。

  案上供有明珠一个,大如龙眼,光耀均露;石榻摆在中央,周围放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石柜,柜内装些什么,一时无法猜到。

  他看清室内的情形后,发出一声苦笑!觉得这里确是个绝妙的潜修圣地,定是古仙人所留;自己能够进来瞻仰,实在是一段奇缘!

  可是,石洞已到此为止,四处再无通路;自己出困的希望也至此全部破灭!今后,只有暂时在此地独自修为了。

  他想到此事,凄然地长叹一声道:“唉!事已至此,只有住下来再说了!”

  从此,他无可奈何的住在洞中,一面复习本身所学,一面筹思出洞的力、法。

  这里暂且搁下清华被困山腹洞府之事,再说一说外边的变故。

  且说应员外夫妇自清华第二次离家以后,心中虽然难过了一段时期,但因有长子新民夫妇,及幼孙等承欢膝下,所以,便慢慢的恢复了正常。

  尤因应员外生性旷达,深明道义,知道清华经过五年的学艺以后,已经异于常人;此次离家的原因,完全是为了师门大事和救人的工作。故能处之泰然,常为老伴解说利害,使全家又欢乐如昔,愉快度日!

  直到上月下旬,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午夜,突被一批蒙面的灰衣人侵入丰益钱庄,将他们全家制住,背出城外。

  第二日,又被装在马车上,向北疾驰。

  押解他们的匪徒足有十余人,个个抡刀背剑,如凶神恶煞,骑马走在车前后,护卫着他们前进。

  应员外心知不妙,但又无法可想;只得任由匪徒摆布,不敢询问。

  幸得匪徒似有顾虑,对他们食用住宿尚能供应无缺,除了不准自由行动外,也无其他虐待。

  当他们北上后的第三天,丰益钱庄的门口来了一位年轻的书生;全身蓝绸穿戴,身材细小,面如傅粉,唇若涂朱,长眉入鬓,星眼含情,真是俊美绝伦。

  身傍跟着个小童,年约十二三岁,身穿淡红袄裤,眉清目秀,脸如苹果,实在惹人喜爱!

  他们在钱庄门口徘徊一阵,见大门紧闭;始终无动静;似乎已知道有些不对!

  只见那小童仰着小脸,向书生问道:“公子!他们好像不在嘛!”

  那小书生长眉一蹙,脸上掠过一连迷惘和不安,轻声吩咐小童道:“小兰,你到那家去问一下,也许他们已搬走了!”

  那小童应声而去,向钱庄隔壁的铺内,向掌柜的探问了一阵。

  才慌忙跑回来,向书生报告道:“公子!糟糕了!那家掌柜的说:钱庄里全家人已经在两天前的一夜间,失踪不见;至今全无消息,不知是什么缘故?”

  蓝衫书生闻言一惊,急促地接声问道:“呵!邻居在夜间听见有什么响吗?”

  小童接着道:“不知道,据说是邻居见他们整天不开门,猜到发生了事情;昨天由地方作主,派人从屋上爬进去查看,里面的东西都在,就是没有了人!”

  蓝衫书生沉思一阵,好像心有所感。

  忽然低声向小童说道:“小兰,真糟糕呀!一定是那批教徒捣鬼,将他们暗中抓去。藉此威胁你大叔的!”

  那小童也恍然而悟,轻声问道:“呵!那我们怎么办呢?”

  蓝衫书生似是心有成竹,轻回答道:“我们还是分开探查,专向那批恶徒下手;事情一有消息,便回到旅店等着会面:现在,我们就开始!这银子你拿去!”

  那小童点头应诺,接过银练向怀中一揣,便迈步向东面街上走去。

  转眼便消失在人群里。

  蓝衫书生又在附近徘徊一阵,才带着沉静的形态,缓步向西而行;几番回首张望,像是和这钱庄主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错!这蓝衫美书生就是应清华的盟弟冷峰。

  他自从在武昌和清华重逢畅叙以后,本是约好在数日后,再和清华见面的。

  不料,第二天早饭后,突从店小二的手中接到清华的手书;展问之余,不禁愁上眉梢,捧信痴立不语。

  使聪明的小兰顿生怀疑,向他问道:“公子!是不是大叔又有事走啦?”

  冷峰倏然醒觉,一边揣信入怀,苦笑一声道:“唔!你大叔有急事走了!他要我们回长沙去住在他家里,等端午节到来时,再到武当山会面。”

  小兰又接声问道:“大叔有什么急事?我们是不是回长沙呢?”

  冷峰又是一声苦笑道:“你大叔太老实!他现在还以为我们是文人,不愿将事情真象透露,免得我们替他担心!其实,我仍可以猜到,事情一定很棘手的!

  “他的江湖经验不够,单身前去也是很危险的!小兰,我们赶紧往城外附近探查一下,晚上再到他约会的地方看看;假如真的找不到他,只好先回长沙去住下等他了!”

  于是,他们按着计划实行,在武昌附近找了几天;终因得不到清华的消息,这才束装南归。

  他俩乘着“赤驹”南下的途中,曾经在保定关附近,和押解应员外的红星教徒们交臂而过。

  但因马车下着门帘,无法窥见其中的情形。

  冷峰虽知这批恶徒定在车内藏有不可告人之物;为了某种关系,暂时却不愿开罪他们;所以一驰而过,未曾探究车中的真象。

  不料,他俩回到长沙来探望应家时,又发现了应家全体失踪的怪事。

  本来,他虽然因清华的不见而别感到非常不安;但因心中另有打算,欲乘这良机,好好地和应员外等相处一番,建立彼此的情感。

  所以仍旧怀着满腔希望,高兴地回长沙来。

  现在,应家失踪的事一发生,直接便打破了他的希望!所以内心惶急,即刻便和小兰展开侦查的工作。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急得他们满头大汗,日夜出动,仍是杳如黄鹤,毫无消息!

  直到第二天晚上,才由小兰在两个红星教徒的谈话中得到有力的资料,证实应员外全家确是被红星教徒所掳;但时间已过去四五天,一时又无法断定他们掳往何处?只急得冷峰长嘘短叹,徒唤奈何!

  又经过一夜的思考,才被冷峰想起途中的事;断出那批红星教徒所押的两辆马车,一定是装着应家老少。

  因此,第二天一早,冷峰俩人又离开长沙,沿官道纵马北上。

  这次,他因急于救人,恐怕迟则生变;故叫“赤驹”尽展脚程,飞驰而追。

  这匹“赤驹”确实是匹宝马,善解主人的心意;跑得尾直蹄平,疾似风驰电掣;只有两天工夫,便赶回了武昌。

  这夜,冷峰两人在旅中休息至三更末刻,即起来准备行动。

  冷峰换上一套箭袖紧装,登上软底快靴,头结英雄巾,背插奇形兵器。

  往日的文弱书生,已变为蜂腰英挺的武林人物,配上那付粉白带红的脸膛,真成了武林少见的俊美英雄。

  小兰也换了一套黑色衣裤,背上一支短剑也显得神气十足。

  他们相继穿窗而出,越房驰去,身法惊人,眨眼即逝,俨然是武林一等高手!

  他们到了蛇山东面的一座大庄中,即刻闪身隐入阴处。

  这时,新月如钩,清光冷淡,夜色深浓,风寒露重。

  庄院中的人们多已进入梦乡;只有几处纸窗上,尚映着闪灼的灯光,似乎有人守夜,此外,便是大门口有一盏风灯。

  这庄院占地很宽,规模甚大;除了中央的三进庭院外,有许多厢房,分建在四围;并且花木繁茂,亭台俱全,颇类显宦巨贾的家园。

  幸得冷峰曾经来此探过一次,对于庄中的各项设施都能通晓大概;今夜再度前来,更是驾轻就熟。

  所以,他在阴暗中低声指示小兰说,便分头搜索,各向内院行事。

  他们进去不久,庄外又驰来一纤巧的人影。

  这人影的身法姿态,显示出惊人的轻功!只见他一射二三十丈,疾逾飘风;头前脚后,宛如夜鹤回空,姿态幽美。

  他从庄外的围墙上冲霄斜起,轻轻地飘落在前院的大门前,仰首驻足,似乎是看那“红叶山庄”的金字横匾。

  这一来,在月色和灯光的映照下,她的面貌和形态完全显出,原来这是个美艳绝伦的少女,长发披肩,身材娇小,柳眉樱口,眼波似水,绿色的箭劲装,蛮靴细小;右肩斜露剑把,绿穗飘风;真是人比花艳的武林英雄!

  也许是艺高人胆大,她小驻灯下丝毫不怕庄中人发现;只见微俯螓首,低声自语道:“不错!这里就是华哥约会的地方!”

  话声甫落,身形已冲霄拔起,越房飘入庄内,一闪不见;门内却冲出两个持刀的大汉,揉着睡眼,左右张望。

  其中瘦长的一个低声说道:“咦!!明明有人说话,怎么不见影儿?难道是鬼?”

  另一个粗壮方脸的接口道:“管他呢!咱们回去休息罢!大夜班真不好受!”

  说完便掉头进去,隐入大门内;使那瘦长个子的教徒也被感染得睡意又起,打个呵欠,跟着转身进去。

  大门又恢复了原有清静,只有那盏挂在墙上孤灯向夜风冷月,闪射着淡黄的光芒。

  蓦地里传来后院的一声暴喝。

  吓得那两位守门的教徒,又惊慌地冲出门来。

  眨眼间,全庄如临大敌,灯火齐明;一大一小的人影,已鹊立在门前空地上,静候着庄内的人出来。

  原来,冷峰和小兰,分头在庄内探查一遍,仍无法探出应员外等的踪迹。

  最后在一间院子里,看见一个守夜的汉子,似乎是押解马车的教徒之一;引得冷峰一跃而至,想将他制住穴道,审问一番。

  不料,那个守夜的人,是武汉分堂的香主之一,武功虽然不高,人却非常机警;瞥见人影一闪,即刻大喝一声:“谁?……”

  同时虽被冷峰点中穴道,倒地不起;但这一声暴喝,已惊醒了同院的香主们,一齐仓皇赶出。

  冷峰见院内的地方狭窄,不易施展手脚;心中又不愿和这些衣衫不整的人交手;故即跃回屋面,携着小兰退出庄外空地上。

  这时,庄内的教徒们已点起火把,携械齐集大门外对个怒目而视,凶焰高张。

  为首一人年约五十,矮胖圆脸,髭须似戟;灰布大褂,敞扣露腹,手捧厚背钢刀,指着冷峰大喝道:“小子,你好大胆子!竟敢夜闯分堂,扰乱本教重地!哼!快报出师承姓名,免得死后成了无名冤鬼!”

  冷峰自改为武生装束后,言行一反过去的斯文状态;此时见三四十个教徒中独由这人出声叫嚣,知是庄内的主待人。

  所以即叫小兰后退等待,自己上前两步:“你是武汉分堂的什么人?你们这批红星教徒将长沙的应员外全家藏到何处去了?告诉你,少爷叫冷峰;你还不配问少爷的师承!”

  冷峰像是因应家的事已经动了心火;说话不客气,咄咄逼人!

  那矮胖闻言更怒,吹的一声,一挥钢刀大叫道:“该死的小子,老子先宰了你再说!”

  话落身动,一式“泰山压顶”,直向冷峰头上劈到,劲风迫人,显示出武功不弱。

  但冷峰像是不在乎的样子,仍是空着双手,静立不动。

  直到刀锋已近顶门数寸的刹那,他才一晃身形,宛似飘风,闪到那胖子的身后,快捷得使人眼睛一花,闹不清是怎么一回事。

  那胖子也不是简单的人,一见眼前一花,即知敌人已问向自己后面;即刻进步回身,刀演“玉带围腰”,随着身形向后疾劈半圆。

  这次,他以为准可将冷峰劈倒,不死亦必受伤。

  但是事与愿违,冷峰又是一闪而过,跟在他的身后;迫得他“呔”的一声,重演前式以自保。

  接着,即见他展开一套“五鬼断魂”刀法,拼命施为。

  要得劲风呼呼,刀光闪闪。

  可是,冷峰却仍旧空着双手,利用奇妙的身法,在刀光中窜来闪去。

  形态轻松,口中频呼道:“你不说出应员外的出处,少爷就叫你累死当场!”

  这一来,不但使其他的红星教徒,惊得目瞪口呆;并使隐身屋上的绿衣姑娘也惊奇地自忖道:“噫!他怎么也会‘迷神幻影身法’呢?”

  莫非是华哥的什么人?

  他说的应员外难道就是华哥的父亲?我必须――

  他尚未想完,已听得那胖子大喝道:“一齐上,宰了这小子!”

  这一声呼喝,即刻跃出六个教徒;除了一个奔向小兰外;其余五个都参加门子这边,围着冷峰攻击。

  这些出场的教徒都是红星教武汉分堂的香主,武功虽然不甚高强,但也不容轻视。

  于是,一时刀剑交加,白光打闪,人影纷飞,情况剧烈;使冷峰不敢大意,拔出背上的奇形兵器应敌。

  他这柄兵器很奇特:是由一条金龙和一双金凤,头尾交接成环,直径近尺;除了头部交接的地方形成锋利的月牙刃外,周围都是龙鳍凤毛所构成的尖角。

  尾部交接在一根圆柄上,柄约尺半,粗如儿臂,分前后两节,可以伸缩;柄末有个握把,状如剑把。

  全体成金黄色,由缅钢合因赤金打造而成,不畏普通刀剑;尤其是顶端的月牙刃,更是削铁如泥,犀利非常!

  冷峰一展开这件兵器,不但招式奇诡,威力惊人;而且身法妙曼,不可捉摸。

  所以,虽是以六对一的无耻群殴,仍是被冷峰迫得凌乱不堪,毫无办法!如果不是他不愿伤人的话,早就有几人陈尸当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